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收住院及门诊留观手足口病患儿6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较之单独使用中医或西医治疗都有明显优势,尤其在缩短病程上更有独到之处。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手足口病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20
资料与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男女之比1.5∶1;年龄0.5~3.5岁,平均2岁,其中0.5~1岁2例,1岁~2岁15例,2~3岁18例,3岁以上5例。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男女之比1.5∶1;年龄1~3岁,平均2岁,其中1~2岁11例,2~3岁9例,以3岁以下为高发年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多见,有明显的群体发病趋势。
临床表现:均起病急,多数无前驱症状,本组40例无前驱症状,20例有前驱症状,如轻微咳嗽、流涕、咽部疼痛等,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本组中体温37.5~38℃有30例,38~39℃有22例,其余8例无发热。6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手、足、口腔及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手、足部位出现或平或凹的斑丘疹或疱疹,斑丘疹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如黄豆大小不等,水疱和皮疹通常在1周内消退,但疱疹极易破溃,周围黏液充血红肿。患儿常有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等症状,部分有颈、颌下淋巴结肿大,疱疹性咽峡炎。皮疹多见于手指、足趾,也可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及四肢,个别病例呈全身性皮疹,皮疹不痛、不痒,愈后不留痕迹。60例患儿中,大多数患儿症状比较轻,一般无并发症,少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脑膜炎、脑炎、脑水肿及循环衰竭。本组均未发现上述心、脑系统严重的并发症,但有7例并发腹泻,2例并发支气管肺炎。
实验室检查:6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50例白细胞计数正常,10例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2例胸部平片提示:双肺纹理增多,可见点、片状模糊阴影,5例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及流行病学资料,但也有个体差异,部分患儿以口腔黏膜疹为主,而有些患儿则以手足皮疹、水疱疹为典型的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手足口病患儿大多有自限性,一般在5~7天可以自愈,长者达10天左右,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患儿在患病期间,应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一般隔离时间为1周,健康儿童应避免和患病儿童接触,同时对日用品、食具、玩具、衣物、便器进行消毒。适当休息,进流食,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发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抽搐者给予镇静、止惊治疗,呕吐者给予降颅压,重者给予吸氧,并限制液体量,选择性给予病毒唑、阿昔洛韦、病毒灵口服,合并感染时给予口服抗生素,同时给予外用药物,口腔溃疡用5%碳酸氢钠口腔涂抹,局部2口腔溃疡膜,皮疹给予炉甘石洗剂涂抹。治疗组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在发病早期,全身症状轻,疱疹稀疏,多采用清热解毒,如邪伤肺卫证可采用“银翘散”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金银花、连翘、栀子、牛蒡子、蝉蜕、紫草、桔梗、竹叶、生石膏、生干草,发热者加柴胡、玄参等。发病中期,感邪较重,邪毒炽盛,内犯气营,一般多采用化湿凉血疗法,可采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常用的药物有生石膏、生地、水牛角、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勺、玄参、连翘、竹叶、干草、丹皮等。病程后期,热退或微热,疱疹逐渐消退,胃纳欠佳,此乃余邪未尽,手足心热,食少,烦躁不安,可采用“竹叶石膏汤”加减,常用的药物有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生地、白薇、玉竹等。服用方法:上述药物可煎至30~60ml,1剂/日,早晚各1次,温服,连服7天。
结 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情、性别、年龄上无统计学差异,以皮疹全部消退、体温下降到正常范围,手足口及臀部斑丘疹、疱疹消失为治愈标准。结果两组均全部治愈,治愈率无差别,但在治愈时间上,却有明显的差异,治疗组病程5~7天,对照组病程7~10天,经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可以明显缩短病程。
讨 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多见,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为柯萨奇A16型病毒与肠道病毒EV71型,此外,还有柯萨奇A2、4、5、7、10型及B1、5、13型等。手足口病主要为我科收住的患儿,症状比较轻,并发症少,病程短,根据这些情况分析,本地区该病可能多为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发病年龄可以从6个月的婴儿到3.5岁的小儿,但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的85%~95%。临床表现为患儿手、足、口腔及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患儿常有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等症状。皮疹可于2~4天吸收干燥,吸收干燥后结痂,结痂后不留瘢痕。手足口病的潜伏期通常为3~4天,一般症状轻者可以自愈,可伴发热、流涕、轻微咳嗽、咽部疼痛等症状,一般症状轻,但多数起病急,患儿口咽喉部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奶具、内衣和用具,接触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也可致病。该病具有自限性,除对症治疗外,一般无需用抗菌药物,该病也不会导致后遗症。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应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幼儿园及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居室整洁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让孩子洗手。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年龄倾向,一般在4岁以下小儿多见,且有明显的流行趋势,及时发现疫情和隔离患儿,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密切接触过患儿的小儿可注射1.5~3ml的丙种球蛋白,以增强小儿机体的抵抗力和防护能力。在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在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活动。本病如单纯用西医治疗,疗效欠佳,病程较长,加用中医结合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长补短,标本兼顾,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根据报道,手足口病患者有再次复发的可能,应该引起我们临床医师的重视。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手足口病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20
资料与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男女之比1.5∶1;年龄0.5~3.5岁,平均2岁,其中0.5~1岁2例,1岁~2岁15例,2~3岁18例,3岁以上5例。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男女之比1.5∶1;年龄1~3岁,平均2岁,其中1~2岁11例,2~3岁9例,以3岁以下为高发年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多见,有明显的群体发病趋势。
临床表现:均起病急,多数无前驱症状,本组40例无前驱症状,20例有前驱症状,如轻微咳嗽、流涕、咽部疼痛等,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本组中体温37.5~38℃有30例,38~39℃有22例,其余8例无发热。6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手、足、口腔及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手、足部位出现或平或凹的斑丘疹或疱疹,斑丘疹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如黄豆大小不等,水疱和皮疹通常在1周内消退,但疱疹极易破溃,周围黏液充血红肿。患儿常有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等症状,部分有颈、颌下淋巴结肿大,疱疹性咽峡炎。皮疹多见于手指、足趾,也可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及四肢,个别病例呈全身性皮疹,皮疹不痛、不痒,愈后不留痕迹。60例患儿中,大多数患儿症状比较轻,一般无并发症,少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脑膜炎、脑炎、脑水肿及循环衰竭。本组均未发现上述心、脑系统严重的并发症,但有7例并发腹泻,2例并发支气管肺炎。
实验室检查:6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50例白细胞计数正常,10例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2例胸部平片提示:双肺纹理增多,可见点、片状模糊阴影,5例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及流行病学资料,但也有个体差异,部分患儿以口腔黏膜疹为主,而有些患儿则以手足皮疹、水疱疹为典型的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手足口病患儿大多有自限性,一般在5~7天可以自愈,长者达10天左右,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患儿在患病期间,应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一般隔离时间为1周,健康儿童应避免和患病儿童接触,同时对日用品、食具、玩具、衣物、便器进行消毒。适当休息,进流食,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发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抽搐者给予镇静、止惊治疗,呕吐者给予降颅压,重者给予吸氧,并限制液体量,选择性给予病毒唑、阿昔洛韦、病毒灵口服,合并感染时给予口服抗生素,同时给予外用药物,口腔溃疡用5%碳酸氢钠口腔涂抹,局部2口腔溃疡膜,皮疹给予炉甘石洗剂涂抹。治疗组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在发病早期,全身症状轻,疱疹稀疏,多采用清热解毒,如邪伤肺卫证可采用“银翘散”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金银花、连翘、栀子、牛蒡子、蝉蜕、紫草、桔梗、竹叶、生石膏、生干草,发热者加柴胡、玄参等。发病中期,感邪较重,邪毒炽盛,内犯气营,一般多采用化湿凉血疗法,可采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常用的药物有生石膏、生地、水牛角、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勺、玄参、连翘、竹叶、干草、丹皮等。病程后期,热退或微热,疱疹逐渐消退,胃纳欠佳,此乃余邪未尽,手足心热,食少,烦躁不安,可采用“竹叶石膏汤”加减,常用的药物有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生地、白薇、玉竹等。服用方法:上述药物可煎至30~60ml,1剂/日,早晚各1次,温服,连服7天。
结 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情、性别、年龄上无统计学差异,以皮疹全部消退、体温下降到正常范围,手足口及臀部斑丘疹、疱疹消失为治愈标准。结果两组均全部治愈,治愈率无差别,但在治愈时间上,却有明显的差异,治疗组病程5~7天,对照组病程7~10天,经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可以明显缩短病程。
讨 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多见,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为柯萨奇A16型病毒与肠道病毒EV71型,此外,还有柯萨奇A2、4、5、7、10型及B1、5、13型等。手足口病主要为我科收住的患儿,症状比较轻,并发症少,病程短,根据这些情况分析,本地区该病可能多为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发病年龄可以从6个月的婴儿到3.5岁的小儿,但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的85%~95%。临床表现为患儿手、足、口腔及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患儿常有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等症状。皮疹可于2~4天吸收干燥,吸收干燥后结痂,结痂后不留瘢痕。手足口病的潜伏期通常为3~4天,一般症状轻者可以自愈,可伴发热、流涕、轻微咳嗽、咽部疼痛等症状,一般症状轻,但多数起病急,患儿口咽喉部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奶具、内衣和用具,接触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也可致病。该病具有自限性,除对症治疗外,一般无需用抗菌药物,该病也不会导致后遗症。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应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幼儿园及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居室整洁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让孩子洗手。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年龄倾向,一般在4岁以下小儿多见,且有明显的流行趋势,及时发现疫情和隔离患儿,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密切接触过患儿的小儿可注射1.5~3ml的丙种球蛋白,以增强小儿机体的抵抗力和防护能力。在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在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活动。本病如单纯用西医治疗,疗效欠佳,病程较长,加用中医结合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长补短,标本兼顾,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根据报道,手足口病患者有再次复发的可能,应该引起我们临床医师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