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莱菔硫烷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植物化学物.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莱菔硫烷治疗各种不同类型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进行总结,对莱菔硫烷保护肝损伤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实验动物肝损伤模型为基础,归纳了莱菔硫烷对化学性、药物性、酒精性、免疫性及缺血再灌注等肝损伤模型的治疗作用,分析了莱菔硫烷改善实验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为莱菔硫烷在肝损伤保护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机 构】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莱菔硫烷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植物化学物.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莱菔硫烷治疗各种不同类型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进行总结,对莱菔硫烷保护肝损伤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实验动物肝损伤模型为基础,归纳了莱菔硫烷对化学性、药物性、酒精性、免疫性及缺血再灌注等肝损伤模型的治疗作用,分析了莱菔硫烷改善实验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为莱菔硫烷在肝损伤保护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胆总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常见并发症.采用吲哚菁绿(ICG)术中显影的方法精准识别胆总管,以期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总管损伤的发生率.方法 纳入珠海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6月行LC患者68例,其中行常规LC患者56例,ICG胆道造影引导下LC患者12例.常规LC组患者用腹腔镜白光、ICG胆道造影组用近红外光检查胆总管、胆囊管和胆囊.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术前数据进行平衡.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胆总管损伤发生率.结果 胆道造影组术中出血量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不同程度的血清转氨酶升高,IgG球蛋白增高、自身抗体阳性,组织学特征为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界面性肝炎.
1 病例资料rn患者女性,41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性病变3 d”入本院.2015年10月8日患者曾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肝尾状叶、胆囊切除术,术后未行任何放、化疗,术后病理回报提示倾向于原发性肝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
[据Hepatology 2021年12月报道]题: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生化学未缓解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作者Wang CY等)药物性肝损伤(DILI)已被公认为急性和慢性肝病的重要原因.虽然大多数经历 DILI的患者在停用可疑药物后可获得临床和生化学的完全缓解,但仍有8% ~20%的患者可进展为慢性DILI.反复出现生化学未缓解(BNR)的DILI患者可能进展至肝硬化甚至肝衰竭,生活质量差.
目的 探讨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3型(PFIC3)患者临床与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市第二医院就诊的1326例不明原因肝病患者临床资料,通过临床、病理表现及基因测序确诊PFIC3患者8例(其中1例因禁忌证未行肝组织穿刺).分析患者临床、检验、影像、病理结果,并对ABCB4相关疾病的病理文献进行回顾,总结PFIC3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 8例PFIC3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中位年龄29.5岁.50%(4/8)表现为慢性胆汁淤积,50%(4/8)表现胆汁性肝硬化,
1 病例资料rn患者男性,51岁,主因“诊断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4个月”于2020年5月17日入河北省人民医院.2个月余前因呕血于外院查胃镜提示:食管静脉曲张(重度,红色征阳性),胃底静脉曲张(GOV1型),行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并行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后规律口服恩替卡韦0. 5 mg,1次/d,盐酸普萘洛尔10 mg,2次/d,复方鳖甲软肝片2 g,3次/d.
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为特征的肝病.在多种肝硬化动物模型及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中均可见胆管增生.多种神经肽、神经递质及激素等调节因子参与的信号通路调控胆管增生.增生的胆管通过介导星状细胞增殖、活化,促进肝纤维化的形成.总结了肝硬化时肝内胆管系统的改变及其对纤维化进程的影响,胆管细胞增生与肝纤维化相关的信号通路,以及胆管结构的动态演变对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提出胆管增生可能成为干预肝纤维化的潜在靶点,为早期治疗及逆转肝纤维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病例资料rn女性患者,28岁,因“停经39 +6周,浮肿1个月余,血压升高2 d”于2020年9月20日入院.患者孕39 +6周,正规产检.患者6年前及5年前分别顺产一女,新生儿体健,1年前人流一次,均无大出血史,体健.否认近亲婚配史及家族史.
肌少症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40% ~70%,增加肝硬化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肝硬化肌少症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易被忽略,诊断标准尚未达成共识,针对性治疗药物较少,亟待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并加强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药物的研发.
HBV感染与肝硬化、肝癌及肝衰竭等不良事件密切相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聚乙二醇干扰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可或缺的药物,干扰素刺激基因与多种病毒感染相关,但与乙型肝炎的关系及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后的预测作用仍较少被提及.介绍了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的预测因素,总结了干扰素刺激基因与乙型肝炎的关系及其预测作用,为临床工作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