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必须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和提升。通过对职业素养涵义、提升应用型本科学生职业素养现实意义,提出应用型本科学生辅导员应具备的相应素质及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学生辅导员;职业素养;能力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应用型本科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030459)
作者简介:任素芳,女,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辅导、高职学生教育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14-0058-02
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2011年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北科技大学联办应用型本科教育。截至2015年,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应用型本科办学规模已经扩展到4个系部,学生人数达到600人左右。应用型本科教育目标决定了必须重视其学生的职业素养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而辅导员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为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一线,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方面,辅导员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辅导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所带的应用型本科学生职业素养的高低。
一、应用型本科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现实意义
职业素养指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和综合品质的总和,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分显性职业素养和隐形职业素养。它包括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两大方面,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1]
由图1可知,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职业素质是不能直观验证的,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等职业能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的, 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
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培养各行各业急需的各类应用型、行业特色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不是“学问家”,而是熟悉现代科学知识、管理知识,具备各类应用能力的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对于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高职院校来说,它的竞争力要靠学生尤其是毕业生的竞争力来实现的。所以,高职院校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培养职业素养高的学生才行;(2)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来说,他们要实现顺利就业,具备较强的职场竞争力,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尤其是以职业素质为载体的隐性职业素养。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知识和技术,其它 85%靠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2]只有具备更多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学生走上社会才更具竞争力;(3)对于社会来说,当下各行各业急需熟悉现代科学知识、管理知识,具备各类应用能力的行业特色型人才。社会也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责任心、敬业意识,即必须从基本工作做起,能够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认真负责地完成。而提升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更好满足社会的这一类人才的需求。
二、应用型本科学生辅导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一)沟通与表达能力
辅导员作为与学生的直接对话者和沟通者,沟通与表达能力是其所需综合素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沟通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以培育和谐师生关系,这是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的最主要方式。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辅导员,并且潜移默化的受到辅导员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影响,辅导员在赢得学生信任尊重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其自身的人格魅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能力
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朝气、思维活跃的社会群体。同时,其思想、价值取向等尚未成熟,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容易遇到或大或小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辅导员不能简单地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来解决。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的能力,才能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其全面发展。在从事日常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过程中,辅导员要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真诚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同学,尊重其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
(三)观察与发现的能力
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决定着辅导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情况等都不尽相同,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只有通过敏锐的观察能力,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引导学生身心正常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生的知识背景、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家庭情况、生活习惯、个性、价值取向、志趣、爱好、特长、能力结构等多方面。从认识要素而言,还包括感知的差异、记忆的差异、思维差异、解决问题的差异;从情绪、情感要素而言,还要包括成就动机的差异、理性水平的差异、焦虑水平的差异、学习坚持性的差异等。[3]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切实做好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四)组织协调能力
参加社会实践等各种课外活动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通过劳动实践来创造价值。中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对学生实践方面的锻炼有所忽视。而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仅需要文化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需要在此期间得到提高。目前,大学生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多集中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学生干部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等方面的引路人,对学生课外活动负有指导责任。因此,组织协调能力也是辅导员所必备的能力素质。
(五)指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能力
作为应用型本科学生辅导员,必须让学生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明确的认知和认同,如让学生明白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培养“学问家”为目标,应用型本科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合理定位自己的就业目标。同时,还要提升文化基础相对较弱的应用型本科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指导和提升。使其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具备通识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为通识知识的掌握和积淀是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池保忠.如何培养职校学生的职业素养[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74.
[2] 徐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54.
[3] 谭顶良.学习风格与因材施教[J].江苏教育,1999(4):35.
[责任编辑 秦 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学生辅导员;职业素养;能力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应用型本科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030459)
作者简介:任素芳,女,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辅导、高职学生教育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14-0058-02
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2011年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北科技大学联办应用型本科教育。截至2015年,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应用型本科办学规模已经扩展到4个系部,学生人数达到600人左右。应用型本科教育目标决定了必须重视其学生的职业素养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而辅导员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为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一线,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方面,辅导员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辅导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所带的应用型本科学生职业素养的高低。
一、应用型本科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现实意义
职业素养指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和综合品质的总和,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分显性职业素养和隐形职业素养。它包括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两大方面,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1]
由图1可知,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职业素质是不能直观验证的,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等职业能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的, 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
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培养各行各业急需的各类应用型、行业特色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不是“学问家”,而是熟悉现代科学知识、管理知识,具备各类应用能力的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对于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高职院校来说,它的竞争力要靠学生尤其是毕业生的竞争力来实现的。所以,高职院校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培养职业素养高的学生才行;(2)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来说,他们要实现顺利就业,具备较强的职场竞争力,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尤其是以职业素质为载体的隐性职业素养。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知识和技术,其它 85%靠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2]只有具备更多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学生走上社会才更具竞争力;(3)对于社会来说,当下各行各业急需熟悉现代科学知识、管理知识,具备各类应用能力的行业特色型人才。社会也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责任心、敬业意识,即必须从基本工作做起,能够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认真负责地完成。而提升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更好满足社会的这一类人才的需求。
二、应用型本科学生辅导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一)沟通与表达能力
辅导员作为与学生的直接对话者和沟通者,沟通与表达能力是其所需综合素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沟通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以培育和谐师生关系,这是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的最主要方式。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辅导员,并且潜移默化的受到辅导员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影响,辅导员在赢得学生信任尊重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其自身的人格魅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能力
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朝气、思维活跃的社会群体。同时,其思想、价值取向等尚未成熟,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容易遇到或大或小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辅导员不能简单地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来解决。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的能力,才能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其全面发展。在从事日常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过程中,辅导员要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真诚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同学,尊重其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
(三)观察与发现的能力
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决定着辅导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情况等都不尽相同,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只有通过敏锐的观察能力,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引导学生身心正常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生的知识背景、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家庭情况、生活习惯、个性、价值取向、志趣、爱好、特长、能力结构等多方面。从认识要素而言,还包括感知的差异、记忆的差异、思维差异、解决问题的差异;从情绪、情感要素而言,还要包括成就动机的差异、理性水平的差异、焦虑水平的差异、学习坚持性的差异等。[3]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切实做好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四)组织协调能力
参加社会实践等各种课外活动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通过劳动实践来创造价值。中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对学生实践方面的锻炼有所忽视。而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仅需要文化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需要在此期间得到提高。目前,大学生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多集中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学生干部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等方面的引路人,对学生课外活动负有指导责任。因此,组织协调能力也是辅导员所必备的能力素质。
(五)指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能力
作为应用型本科学生辅导员,必须让学生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明确的认知和认同,如让学生明白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培养“学问家”为目标,应用型本科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合理定位自己的就业目标。同时,还要提升文化基础相对较弱的应用型本科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指导和提升。使其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具备通识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为通识知识的掌握和积淀是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池保忠.如何培养职校学生的职业素养[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74.
[2] 徐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54.
[3] 谭顶良.学习风格与因材施教[J].江苏教育,1999(4):35.
[责任编辑 秦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