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方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素质解析研究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河南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原因众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以归结为学生的就业素质存在不足。笔者组织团队通过对分布在河南10个地市区域内的13所具有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高校选取毕业生样本,实地调查与统计;对河南120家各型经营性企事业单位及管理机构,进问卷、面谈、电话调查。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解析河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素质的状况。
  关键词:经济管理 就业素质 就业策略 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024-03
  
  继2009年来,国家加强了对中部地区未来经济的扶持力度,中部各省经济都出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河南地方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转,据河南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办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有30%~50%找不到工作,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尤其是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方面,在河南本专业科80多所高校中80%高校都开设有经济学、工商管理专业,笔者调查的12所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人数累计有7200人之多,由此可见,河南省内部此类专业毕业生的供给虽然非常充裕;另一方面,急需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企事业用人单位却反映很难聘到合适的人员,(整个企业调查样本的40%)。所以就出现互相矛盾的现象,社会存在就业机会和空间,而高校毕业生却出现了高“失业率”。导致这种矛盾出现的原因何在呢?
  笔者对企业样本做了调查,92%的企业招聘人员反映目前大学毕业生在知识体系、就业技能问题不大,但在就业观念、心理品质上问题较多。如:择业时随意无规划、就业后好高骛远,团结协作精神、脚踏实地精神、敬业精神较差,而这些内容都属于就业素质的内涵。所以说,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理论专业知识都能够满足企业职位的需求,而就业素质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瓶颈,特别是对经济异常敏感的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尤为重要。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素质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意识品质和知识技能的总和,是毕业生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的基础。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包括三个方面:就业观念、心理品质和就业技能。其中,就业观念是统领,就业技能是核心,心理品质是保证,它们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因此,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素质教育是打开大学生就业瓶颈的关键步骤,而本文的主旨就是研究讨论河南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如何进行就业素质教育。
  
  一、毕业生样本的调查
  
  笔者于2010年10月初开始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焦作师专、河南科技大学、安阳师院、平顶山学院、周口师范、许昌师院、和本校等13个有经济管理专业的高校,进行了以就业为目的的问卷调查,并从每校抽取50-100位2009年应届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和往届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就业概况调查分析
  1、概况调查
  应届毕业生调查样本显示:已就业者67.6%,15%的人自主择业,仅有27.4%的人处于失业或不稳定状态;
  往届毕业生调查样本显示:已就业者总体满意度为36.3%,35%的人认为工作一般,仅有28.7%的人表示对工作满意;
  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单位性质75%、工作性质及内容30%、薪金待遇40%、人际关系%30、四方面。对人际关系的不满意反映学生初入职场时对社会的不适应,社会适应能力欠缺,主要由他们的就业素质决定。
  2、数据分析
  数据显示的27.4%的人处于失业或不稳定状态,在已就业者67.6%中又仅有28.7%的人表示对工作满意。这说明河南各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还不容乐观。这种状况与当前的就业市场是矛盾的。从就业市场来看:中部地区最近几年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用人需求依然强劲。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中部企业也将日益面临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秀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是稀缺资源,也成为企业争夺的重点。这反映出所学与所用之间、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当然引起矛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与河南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还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育和教学思想相对落后、教育过程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和方式手段更新缓慢、高素质师资匮乏等,而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目前很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但是就业素质方面的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二)就业观念调查及其问题分析
  1、调查分析
  对自己的了解程度,表示了解自己的学生43.97%,不了解;
  对选择职业的了解程度,表示对求职职业有很清楚了解的学生10.9%,一般了解40.5%,不了解48.6%;
  选择工作首要考虑的因素,“行业前景”31.53%,“薪水”30.72%,“地理因素”20.76%,“个人发展16.99”%。
  对于就业前景的态度:乐观28.24%,一般43.56%,不乐观28.20%;
  当求职不理想时:愿意降低求职标准3.38%,愿意从事不对口专业38.11%,愿意提升自己学历的28.51%
  2、问题分析
  调查显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方面对就业压力有清醒的认识,一方面就业期望值较高。通过以上调查显示河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错误的就业观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河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自我评价较高,客观上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占整个样本的56.03%)。这些毕业生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气质、性格,只知道一味地追求“我想干什么”,而不明白“我能干什么”,不把自己摆在合适的地位上去求职,当然会处处碰壁。
  (2)河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甚至对求职职业完全的不了解(占整个样本的89.10%),这些学生缺乏对其相应岗位比如金融部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以及政策研究部门全面的了解,以把握其全面的信息。多数学生对职业的认识仅靠他人的舆论,因此,什么职业“热”就向往什么职业,过分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3)河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功利主义较突出。83.01%的毕业生更多地考虑行业前景、工资待遇、地区及稳定性等诸多实际利益,表出较强的务实化、功利化倾向;只有16.99”%的毕业生考虑到个人的发展。
  (4)就业思维还不够灵活,当毕业生的就业目标与就业实际状况发生矛盾时,大部分毕业生(71.49%)能够调整就业思路,适当的降低就业标准,从事对口专业的职位,但是还是缺少创新精神,缺少自己创业和灵活就业等方面的考虑。
  (三)心理品质调查及问题分析
  1、心理品质调查
  对所学专业满意30.8%,一般41.5%,不满意27.7%;经常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和担忧的30.72%,偶然的45.63%,很少的20.52%,没有3.13%;对自己的身形、相貌不满意,对所学专业不满导致知识掌握程度差等有自卑感的学生有69.69%之多;求职途径的选择,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的35.21%,通过自己能力谋求职位64.79%;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8.37%认为自己善于与人交往与沟通,50.85%一般,不善于的40.78%;
  2、问题分析
  由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心里误区,比如说:
  (1)自卑和自负心理。前者对自身的素质和条件估量过高,后者对就业客观条件估量过高,错误的判断导致两种失常的心态。但是由于目前毕业生严峻的就业趋势,自卑心理成为毕业生的一种主流,具体表现为对所学专业感到不满意(占整个样本的27.7%),经常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和担忧(占整个样本的30.72%),综合表现为自卑感的产生(占整个样本的69.69%)。有自负心理的毕业生,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一心追求大城市、高报酬、条件好的用人单位。
  (2)依赖心理。35.21%的毕业生把择业的责任推给亲人,过分的依赖家庭的一些社会关系,相信托熟人拉关系甚至是“买职”等错误求职方式。
  (3)人际交往能力的障碍。人际交往能力是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调查显示91.63%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善于与人交往与沟通。而且高达42.17%的受访者表示人际关系问题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这说明河南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不仅存在人际交往的障碍,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四)就业技能调查及问题分析
  1、就业技能调查
  决定就业的因素:“学习成绩”30.95%,“个人能力”25.64%,“各类获奖等级证书”20.62%“实践经验”22.79%;
  对就业信息的关注:大三时开始75.89%,大四时开始24.11%;
  在职业规划方面:有明确系统的职业规划16.53%,比较模糊的职业规划38.92%,没有规划44.55%;23.46%的大学生认为“应聘技巧”是择业过程中的决定因素,80.91%的大学生最希望学校提供具体有效的求职技巧培训服务,这说明这些学生非常缺乏求职技巧.
  调查显示,52.67%的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开设过就业指导课程,30.25%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引导学生如何为就业做准备,只有14.08的学生表示学校开设过就业指导课程或引导学生作就业准备。
  2、求职技能缺乏
  从以上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就业生已经非常清楚就业中决定因素,关注就业信息比较早,但是绝大多数毕业生没有职业规划,求职技能非常缺乏。比如说如何写简历、如何根据不同的岗位和单位选择适当的求职方式、如何注意面试时的礼仪、参加面试时该如何着装、面试时应注意那些技巧等,一概不知,给用人单位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形象,因此失去了良好的工作机会。而且很多学校又没有相关课程的开设,这就非常不利于就业生的求职。
  
  二、用人单位样本调查
  
  笔者对郑州,新乡,焦作、洛阳、安阳、平顶山、濮阳、等城市的120家需要经济管理人才的经营性企事业单位及管理机构进问卷、面谈、电话调查,用人单位样本调查显示:
  1、适应能力:96%企业样本放映当前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精神,符合上述所说的交际能力欠缺。用人单位倾向于在专业技能基础上能够迅速接受相近行业技能的培训。
  3、持续学习能力:90%的企业样本放映在当前环境下毕业生学习积极性欠缺,根本上缺少“解决事情能力”的锻炼,只有少数自发学习的毕业生,会真正深入到职业生涯里面,通过自己理解,喜欢钻研,学会应用。这类毕业生往往学习新技能新知识比其他学生轻松,处理事情的能力也比同龄人强些。
  2、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95%的样本企业通过面试判断毕业生是否优秀,只有5%的样本企业相信毕业生所具有的各种各样的证书所占据的分量。面试可以理解为现实社会考核的缩影,能够考察毕业生在这个社会中如何最优化的解决全部问题能力。
  大多数的毕业生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存在不足,原因在于大多数的学生迫于各种压力下被动学习为主,欠缺自行解决问题,分析创造能力,更多的是进行生搬硬套,死记硬背,长久以来僵化了思路。当真正把一个陌生但是在其能力范围内的事物摆在他们的面前,往往底气不足。至少要走一段弯路才能解决,甚至干脆逃避。这就明显暴露出了现在学生实际分析、应用能力低下的问题,缺乏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获得以上两方面的能力学生只有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之上,通过有效的就业素质培训获得。
  
  三、高校的培养理念转变应当以市场为轴心
  
  更新观念,转变机制,切实调控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劳动力的供给质量。缓解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在于改革培养方式,准确定位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按照市场的要求不断优化配置,整合教育资源。
  (一)关注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提高就业素质
  社会转型时期,生活节奏加快,环境变化加剧,每个人相对固守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专业的机率大大减少,毕业生迎接的第1个挑战就是能否适应新的环境,能否即时地从旧的环境中解脱出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适应新环境的要求。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需要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具有能积极面对生活的心理状态,在不同层次社会结构、单位之间的相互适应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发展的不断适应,对环境适应慢的毕业生很难快速地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或自负、孤傲,或自卑、胆怯,或消极地抱怨,或敌对地反抗,纵有满腹才华,也很难使自己的价值迅速地得到别人的欣赏或接纳,从而失去许多宝贵的发展良机。由于社会适应能力的缺失使本来就业压力的巨大的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并且让本可以获得工作的机会从身边错过。
  (二)引导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社会意识对毕业生就业也有较大影响。第一、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就业选择还有很深的影响力;计划经济时期的“干部意识”之上又加上了新经济时代的“白领情结”,大都要求去大城市的好单位,影响了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和择业取向。第二、社会缺乏创业氛围。社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舆论,优秀人才不能脱颖而出。第三、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许多用人单位都只看到人才使用的短期行为,不愿作长期投资。第四、毕业生缺乏创业观。
  结语
  随着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经济形势与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该地区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区域、就业层次和就业领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对经济敏感性很强的经济管理毕业生来说,必须在就业理念上适应这种变化,毕业生理念的调整需要学校加强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培养,因此加强就业素质培养,是有效促进中部地方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美)肯·詹逊.成功职业生涯的自我营销:如何在中国就业市场赢得竞争[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
  [2] Rogers, Annette Liann Waters.The effect of social networks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employment status, and job quality [ M]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2002.
  [3]刘中胜.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策略调整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09,(26) .
  [4]王丽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
  [5]钟一彪.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06,(12) .
  [6]边慧敏.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及职业生涯设计[J] .现代人才,2006(1) .
  [7]李晓燕.李志军.经管类专业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J] .商场现代化,2006,(6) .
  [8]陈向军.谈经济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2008(12) .
其他文献
画家于会见带着艺术家的责任和情怀,以中州大地为背景,以风景叙事油画形式,把“鸟”“塔”等形象作为隐喻和象征符号,以超现实主义手法,表达了其内心对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
基于师范专科院校培养合格师范生的教育培养目标要求以及大学生自身的专业需求,课题组使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批量调查了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专师范生的学习倦怠情况,
摘 要:研究发现,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来自个体、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本文旨在梳理近几年国内学者研究的关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作简要概述。  关键词:老年人 主观幸福感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009-02     有数据显示,截止至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1.78亿,占人口的13.26%,比200
阐述了无公害稻米生产的意义及需求,提出了无公害稻米生产的技术体系模式,实施无公害稻米生产要求的环境条件(水、土、气)和无公害稻米生产的技术规程。通过合理选择符合无公
摘 要: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专业人才素质的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工科专业课教学开始阶段,通过把工程问题转化成学生熟悉的基础课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深度,消除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畏惧感和排斥感;同时注重专业实验及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教学内容、教学技巧、教学实践、教学模式等多角度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改进,逐步提高工科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以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科
摘 要:学生公寓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公寓里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造成大学生公寓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作者提出了几点改善公寓人际关系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公寓 人际关系 问题 调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035-02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