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导图由于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记忆、理解、思维发散等有着较好的支持效果,作为一种学习工具,也作为一种学习方法,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学工作者所重视。这里以布鲁姆教学目标体系为基础,构建高中英语教学能力目标层级结构,并深入阐述思维导图在各层级教学中的作用,以及给出如何科学使用思维导图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教学;能力目标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资源与工具越来越多地融入英语课堂。信息技术的可视化、在线沟通、智能语言训练等功能改变了传统语言学习单一的文章讲读方式。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情景营造、加深记忆、思维引导等方面有着突出优势,信息技术引入课堂,营造了一个更为生动、灵活、便捷、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
归纳起来,信息技术在学习上面的作用主要在于针对性智能训练,以及可视化两个方面。其中,课堂教学主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可视化功能。在可视化方面,又可分为教学内容的可视化,及思维过程的可视化。教师常规数字资源主要是教学内容的可视化,比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将文字所涵盖的内容进行可视化显示。而思维的可视化,主要是思路与思维过程的显性化呈现,思维导图为思维可视化的主流工具,目前思维可视化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对较为薄弱。
高中英语学习对学生在人文理解、阅读赏析、思考评价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的培养更为重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思维进行梳理、整合的学习工具,在对促进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其独特的作用。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目标分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英语学习,应提高学生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全面提高人文素养”。这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注重借力于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及英语思维能力。
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将教学目标从低到高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大模块。笔者这里结合高中英语的能力目标,将英语教学分为三层次:为以记忆、理解为主的基础认知,以应用、分析为主的应用能力,以综合、评价为主的高阶思维能力。三层级能力的培养中,基础认知是思维发展的基石,复杂的认知是建立在对基本教学内容的记忆、理解之上的。应用能力则是对基础认知的内化与应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语言能力。而综合运用与评价能力的发展,又是基于反复实践与灵活运用中,借助语言能力本身,集中体现学生批判性思维、反思性思维、创新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思维导图与英语教学
(一)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英国东尼·博赞始创的思维工具,是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也是一种将关联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其发散性及网络结构能表征事物间的联系。思维导图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由于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效果,被越来越多地引入信息化课堂教学中。
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头脑内部知识结构的建构过程,意义的建构是让学生脑中新旧知识发生意义关联,并在相互作用中进行形成关于知识的新图式。思维导图不仅能将知识分类,也能体现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促进新旧知识、不同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建立,促进意义学习的发生,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让学生习得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脉络的清晰呈现可以降低学习者的大脑认知负荷,能有更多的空间用来思考更难更复杂问题,或者更高一级问题的学习。因此,思维导图的应用和训练,可以让学生学会梳理思维脉络,分角度、维度地思考问题,分层级地论证事物。學习方法的习得是终生学习的基础,思维导图应用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养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技能。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能力目标达成中的应用与建议
思维导图能有效地促进基础认知能力的建构。高中英语学习中,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开展。教师可以借用思维导图来梳理课文脉络,让学生对文章架构更加清晰,易于文章梳理及内涵的理解。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借助核心字词的发散型导图,来支持学生对课文结构的记忆,增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在第二个层次英语应用能力层级上,思维导图作为梳理和精加工的工具,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进而迁移运用。在这个层级上,教师在使用导图示范时,不只是停留在文章脉络的梳理层面,而是要提升到方法层面,比如,记叙文文体一般分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描述。站在文体的角度来让学生学习如何用导图来支持对语言的深入分析以及文体的学习,以及迁移到自己的写作能力提升中。
作为高级思维发展工具的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其发展目标不再是语言能力本身,而是通过语言学习对思维的锻炼,对事物关系辩证性的认识,以及对语言背后文化的批判性评价。思维导图作为一个思考过程可视化的工具,它支持思考者对问题的反复思考与分析整合。经过多次对信息的精梳理,用思维导图将观念与价值脉络呈现出来,对事物作出优质的评价。这一层级上思维导图对高阶思维能力的训练,不仅仅可以在个人层面上的应用,也可以通过多人互动的方式来进行。学生集体可以借助导图工具,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集思广益,共同构建观念体系,或者通过相互启发来寻求新的方式方法,激发创意的火花。
四、结语
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出一再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上改变方法,更多注重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技能的获得,以及文化体悟与评价的形成。思维导图作为一类高效的思维工具和学习工具,在教学中的效果也是得到了研究者的证实,这也给一线教学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的特性,研究如何在教学各层级目标中合理科学地应用思维导图工具,达到增效减负,培养能力的效果,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性、批判性的人才。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教学;能力目标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资源与工具越来越多地融入英语课堂。信息技术的可视化、在线沟通、智能语言训练等功能改变了传统语言学习单一的文章讲读方式。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情景营造、加深记忆、思维引导等方面有着突出优势,信息技术引入课堂,营造了一个更为生动、灵活、便捷、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
归纳起来,信息技术在学习上面的作用主要在于针对性智能训练,以及可视化两个方面。其中,课堂教学主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可视化功能。在可视化方面,又可分为教学内容的可视化,及思维过程的可视化。教师常规数字资源主要是教学内容的可视化,比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将文字所涵盖的内容进行可视化显示。而思维的可视化,主要是思路与思维过程的显性化呈现,思维导图为思维可视化的主流工具,目前思维可视化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对较为薄弱。
高中英语学习对学生在人文理解、阅读赏析、思考评价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的培养更为重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思维进行梳理、整合的学习工具,在对促进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其独特的作用。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目标分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英语学习,应提高学生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全面提高人文素养”。这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注重借力于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及英语思维能力。
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将教学目标从低到高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大模块。笔者这里结合高中英语的能力目标,将英语教学分为三层次:为以记忆、理解为主的基础认知,以应用、分析为主的应用能力,以综合、评价为主的高阶思维能力。三层级能力的培养中,基础认知是思维发展的基石,复杂的认知是建立在对基本教学内容的记忆、理解之上的。应用能力则是对基础认知的内化与应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语言能力。而综合运用与评价能力的发展,又是基于反复实践与灵活运用中,借助语言能力本身,集中体现学生批判性思维、反思性思维、创新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思维导图与英语教学
(一)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英国东尼·博赞始创的思维工具,是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也是一种将关联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其发散性及网络结构能表征事物间的联系。思维导图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由于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效果,被越来越多地引入信息化课堂教学中。
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头脑内部知识结构的建构过程,意义的建构是让学生脑中新旧知识发生意义关联,并在相互作用中进行形成关于知识的新图式。思维导图不仅能将知识分类,也能体现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促进新旧知识、不同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建立,促进意义学习的发生,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让学生习得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脉络的清晰呈现可以降低学习者的大脑认知负荷,能有更多的空间用来思考更难更复杂问题,或者更高一级问题的学习。因此,思维导图的应用和训练,可以让学生学会梳理思维脉络,分角度、维度地思考问题,分层级地论证事物。學习方法的习得是终生学习的基础,思维导图应用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养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技能。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能力目标达成中的应用与建议
思维导图能有效地促进基础认知能力的建构。高中英语学习中,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开展。教师可以借用思维导图来梳理课文脉络,让学生对文章架构更加清晰,易于文章梳理及内涵的理解。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借助核心字词的发散型导图,来支持学生对课文结构的记忆,增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在第二个层次英语应用能力层级上,思维导图作为梳理和精加工的工具,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进而迁移运用。在这个层级上,教师在使用导图示范时,不只是停留在文章脉络的梳理层面,而是要提升到方法层面,比如,记叙文文体一般分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描述。站在文体的角度来让学生学习如何用导图来支持对语言的深入分析以及文体的学习,以及迁移到自己的写作能力提升中。
作为高级思维发展工具的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其发展目标不再是语言能力本身,而是通过语言学习对思维的锻炼,对事物关系辩证性的认识,以及对语言背后文化的批判性评价。思维导图作为一个思考过程可视化的工具,它支持思考者对问题的反复思考与分析整合。经过多次对信息的精梳理,用思维导图将观念与价值脉络呈现出来,对事物作出优质的评价。这一层级上思维导图对高阶思维能力的训练,不仅仅可以在个人层面上的应用,也可以通过多人互动的方式来进行。学生集体可以借助导图工具,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集思广益,共同构建观念体系,或者通过相互启发来寻求新的方式方法,激发创意的火花。
四、结语
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出一再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上改变方法,更多注重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技能的获得,以及文化体悟与评价的形成。思维导图作为一类高效的思维工具和学习工具,在教学中的效果也是得到了研究者的证实,这也给一线教学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的特性,研究如何在教学各层级目标中合理科学地应用思维导图工具,达到增效减负,培养能力的效果,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性、批判性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