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在高效课堂上,如何使学生由始至终都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我觉得首先应从师生的关系、学生的情感、课堂的教学过程几方面做起。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高效的学习氛围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兴奋剂,情感对人的行为施以巨大的动力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多给予学生激励、唤醒和鼓舞,由情生趣,以情诱思,创设和谐愉悦的心境,通过激情飞扬的课堂教学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对差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委婉,更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既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学习的方法,和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又要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大胆地讨论发言,让学生在争辩中逐渐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天性自然地流露出来,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如此建立师生间融洽的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从而将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创建出有效的学习气氛。并能针对部分学生的厌学现象,我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备一些心理预案,弹性备课,注意学生的兴趣,随机应变,找到自己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最佳方式,使学生从内心感到教师是和他们一起在学习,平等对话,没有居高临下的压抑感。在教师用心创设的和谐情境中师生情感交融,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学习情趣和学习动力就会倍增,思维的有效性必会碰撞,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由“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
二、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保持高效的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语文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1、培养说话的艺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需要具有感召力的语言、饱含情感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深刻的感受、理解、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课文中的形象,出现心像、音像和视像;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主观情感融进相应的教学内容,才能从心灵深处激发出情真意切的语言,感染学生,带动他们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中去。
2、语言要简练、生动。“简练”要如孟子所说:“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也就是说,教学的语言,要令人易解明白,做到虽精少而能表达深奥的义理。“生动”则要求语言要有形象感,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实际,进行绘声绘色地描述或讲解,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激发他们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从而较真实地再现作品情境,引领他们步入情感境地,触景生情。
3、激发学习语文兴趣。语言作为一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有意思、有趣味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趣味,才符合学生的口味,才能吸引学生。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
在我所教班级中,有这样一位学生,其他功课都很好,唯独语文阅读差得让人无法面对。经过仔细的观察,我发现他对语文中的阅读学习毫无兴趣,对自己缺乏信心。如何才能让他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水平?我决定先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和设计一些有趣而又简单的阅读教学,我有意识的让他参加,让他充当阅读中的角色进行口头朗读;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起先,他有些害羞、难为情,不肯开口朗读,即使开口,也是用方言说话,我没有放弃对他的努力,我相信只要多给他创造机会,并毫不吝啬的对他的进步进行表扬,他一定会对朗读感兴趣的。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分角色朗读中,因他的加入让他们组获得了成功,组员们自发地的鼓掌和老师及时的表扬,使我欣喜的发现他的眼中有我所期盼的东西——成功的喜悦感。从此,他在课堂上开始变得主动了,角色朗读积极了,阅读能力提高了,语文成绩也明显的进步了不少。他开始对朗读感兴趣了,因为有了兴趣,他不再排斥语言朗读,他开始热爱它了。所以我们应尽力去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接受它,从而提高课堂的高效性。
三、建立精彩的学习过程,创建高效的课堂阵地
高效课堂不仅关注教师讲得多么精彩,更加关注学生学得多么主动。有效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充分做到: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上,我们首先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在学生学习的合作性上,要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整堂课有着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在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上,要把教师的外部教导转化为学生的内源性动力。
1、情境引入,用心交流。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置身于文本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唤起相应的情绪、情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在教学中应学会领悟、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用心与自己交流。师生通过相互的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要时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并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敢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使小组讨论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各种资源,形成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让动态成为常态,让生成成为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激发和提高。
2、传递情感,树立学习信心。教师要懂得微笑。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是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他的课。上课时,多给孩子一点微笑,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教师喜欢自己,要学好这位教师所教的课,树立起其学习的信心。
3、教师要善于鼓励。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往往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赞美,会给学生开辟了另一片天地。这样做既拉近师生的距离又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更需要鼓励和得到教师的关注。因此教师应当实施分层次教学,把整体教学目标分解为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和能力,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经常鼓励、赞美学生。
总之,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作者单位:甘肃省玉门市花海镇中心小学,甘肃 玉门735208)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高效的学习氛围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兴奋剂,情感对人的行为施以巨大的动力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多给予学生激励、唤醒和鼓舞,由情生趣,以情诱思,创设和谐愉悦的心境,通过激情飞扬的课堂教学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对差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委婉,更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既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学习的方法,和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又要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大胆地讨论发言,让学生在争辩中逐渐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天性自然地流露出来,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如此建立师生间融洽的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从而将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创建出有效的学习气氛。并能针对部分学生的厌学现象,我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备一些心理预案,弹性备课,注意学生的兴趣,随机应变,找到自己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最佳方式,使学生从内心感到教师是和他们一起在学习,平等对话,没有居高临下的压抑感。在教师用心创设的和谐情境中师生情感交融,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学习情趣和学习动力就会倍增,思维的有效性必会碰撞,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由“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
二、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保持高效的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语文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1、培养说话的艺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需要具有感召力的语言、饱含情感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深刻的感受、理解、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课文中的形象,出现心像、音像和视像;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主观情感融进相应的教学内容,才能从心灵深处激发出情真意切的语言,感染学生,带动他们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中去。
2、语言要简练、生动。“简练”要如孟子所说:“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也就是说,教学的语言,要令人易解明白,做到虽精少而能表达深奥的义理。“生动”则要求语言要有形象感,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实际,进行绘声绘色地描述或讲解,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激发他们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从而较真实地再现作品情境,引领他们步入情感境地,触景生情。
3、激发学习语文兴趣。语言作为一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有意思、有趣味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趣味,才符合学生的口味,才能吸引学生。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
在我所教班级中,有这样一位学生,其他功课都很好,唯独语文阅读差得让人无法面对。经过仔细的观察,我发现他对语文中的阅读学习毫无兴趣,对自己缺乏信心。如何才能让他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水平?我决定先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和设计一些有趣而又简单的阅读教学,我有意识的让他参加,让他充当阅读中的角色进行口头朗读;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起先,他有些害羞、难为情,不肯开口朗读,即使开口,也是用方言说话,我没有放弃对他的努力,我相信只要多给他创造机会,并毫不吝啬的对他的进步进行表扬,他一定会对朗读感兴趣的。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分角色朗读中,因他的加入让他们组获得了成功,组员们自发地的鼓掌和老师及时的表扬,使我欣喜的发现他的眼中有我所期盼的东西——成功的喜悦感。从此,他在课堂上开始变得主动了,角色朗读积极了,阅读能力提高了,语文成绩也明显的进步了不少。他开始对朗读感兴趣了,因为有了兴趣,他不再排斥语言朗读,他开始热爱它了。所以我们应尽力去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接受它,从而提高课堂的高效性。
三、建立精彩的学习过程,创建高效的课堂阵地
高效课堂不仅关注教师讲得多么精彩,更加关注学生学得多么主动。有效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充分做到: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上,我们首先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在学生学习的合作性上,要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整堂课有着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在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上,要把教师的外部教导转化为学生的内源性动力。
1、情境引入,用心交流。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置身于文本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唤起相应的情绪、情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在教学中应学会领悟、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用心与自己交流。师生通过相互的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要时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并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敢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使小组讨论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各种资源,形成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让动态成为常态,让生成成为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激发和提高。
2、传递情感,树立学习信心。教师要懂得微笑。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是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他的课。上课时,多给孩子一点微笑,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教师喜欢自己,要学好这位教师所教的课,树立起其学习的信心。
3、教师要善于鼓励。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往往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赞美,会给学生开辟了另一片天地。这样做既拉近师生的距离又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更需要鼓励和得到教师的关注。因此教师应当实施分层次教学,把整体教学目标分解为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和能力,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经常鼓励、赞美学生。
总之,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作者单位:甘肃省玉门市花海镇中心小学,甘肃 玉门73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