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我国有80%的疾病是生活饮用水没有保障引起的,保障饮水安全是首要的任务。加强农村水源保护,改进供水水质检测工作,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工程。本文论述了我国农村饮用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的主要成因;提出了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饮用水安全;策略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工作的力度,农村供水事业的发展,减少了地方病和传染疾病的发生,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减轻了农民取水的劳动强度,解放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农村供水工程主要以村级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为主,其中村级集中供水工程占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91%。而村级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多数为单村供水,工程设施简陋,只有水源和管网,缺少水处理设施和水质检验措施。分散式供水工程则多数为户建、户管、户用,也普遍缺乏水质检验和监测。另外,我国相当多的单村工程和分散工程的专业化管理程度比较低,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管理能力弱,难以满足工程运行管理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服务涉及工程维修养护、技术咨询服务、人员培训、水质检验等若干方面,内容丰富,工作量大,仅靠政府部门和工程管理单位很难满足工程运行管理的需要,必须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标准分析
目前,我国关于农村饮用水安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较为规范的说法有2004年水利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指标体系》,该体系被分为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个指标构成。四项指标只要有一项不达标就不能说饮用水安全或基本安全。在水质方面,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1985)要求的为饮水安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准则》要求的为饮水基本安全。在水量方面,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L为安全,不低于20~40L为基本安全。在方便程度方面,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十分钟为安全,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在供水水源保证率方面,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三、农村饮水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工作,把帮助农村居民解决饮水困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通过大量的人 力、物力、财力投入给予了支持,依托国家“甘露工程”、“饮水解困工程”、“氟病区改水”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科学合理地制定水利建设规划,并提出和逐步推行一系列措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在取得了明显成效,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的同时,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既面临着许多困难、挑战和压力,需要我们勇敢面对,积极探索、研究和破解。
(一)、村民饮用水遭工业污染
过去饮用水水质超标大多表现包括感观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细菌学指标等,现在随着工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饮用水水质此刻则是越来越多的化学甚至毒理学指标超标, 由于水质恶化,水处理能力不够,直接饮用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保障。
、农业中的水源污染
严重面源污染一般是指由于暴雨的动力作用,地表产生径流, 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以及人畜粪便和垃圾随意排放,使得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等有毒有机物随水土迁移对受纳水体形成的冲击性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开展相关研究寻求解决面源污染治理的方法尤为必要。
(三)、供水建设标准低、管理滞后
据初步统计,全国村镇居民的自来水普及率约为50%,其中镇区约60%,村庄仅40%左右。农村地区饮水井条件简陋,工厂、生活污水无序排放,集中供水率低,诸多地区都是直接从河道、渠道、坑塘取水或打井抽取浅层地下水, 供水方式落后,水质监测不力, 供水工程建设标准低、管理滞后,这使得很多乡镇地区饮用水中细菌学指标污染物、有害矿物成分超标等问题十分严重,对人民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措施
(一)、建立国有固定资产经营管理体系
由于工程效益受到影响,使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任务变得更加繁重。而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低、人口数量庞大的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生存与发展压力大也将是一个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今后,新建工程及维修工程的社会经济成本将会越来越高;农村供水的技术难度和投资成本都将会加大。各级水利部门应逐步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固定资产实行分级管理和经营,并逐步建立起以效益为中心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固定资产经营管理体系。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产权管理
主要是要实现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的合理界定与科学组合。水利部门只有成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有权的实施主体,才能够将使用权与管理权适当分离。对于在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下形成的集体和农户所有、股份制所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产权管理应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实施主体使用权与管理权转让过程中,应当获取必要的收益。
(三)、健全饮水安全社会化服务机构
建立县、乡、村三级工程技术服务组织。应以县(市)农村自来水管理站或县(市)水利管理总站、乡镇水利站(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或其他乡镇水利服务组织、村级用水合作组织为依托,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级技术服务组织。由县、乡、村三级工程技术服务组织实行定期巡查和检验、定点维修和服务收费,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技术咨询、工程维修与养护、技术培训以及药剂和材料供应等服务。完善社会化的水质检验与监测服务体系。县农村自来水管理站应建立农村饮水水质检验中心,适度规模的水厂应设化验室,做好水质的常规检验。同时需要以较大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为依托,分片区建立常规水质化验室,配置便携式水质检验设备,对辖区内各集中供水工程进行巡回检验,并对农村分散供水.工程定期或不定期地检验饮用水质。
此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负责对全县农村饮水水质实施常年监管。进一步加强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等其他形式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创造发展环境,搭建服务平台,实现公司(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多种形式的经营管理服务。
五、结束语
近几年随着政府等相关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视,将水网进入到了农家,从而降低了因为饮水问题而导致的健康状况。水是生命的源泉,水的质量影响著生命的质量,干净卫生的水是我们最起码的要求,为了自身的健康,请安全用水。当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我对农村的饮水现状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和分析,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效果已经有所改善。现在,在城市中,水网的建设使人们在饮水卫生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根据调查和分析来看,城市中因为饮水导致健康出现状况的病历很少。但是在农村农民不注重当地饮水卫生问题出现的发病率很大。
参考文献:
[1] 王维平,范明元,赵红兵,黄继文,张志新.??现代化水网理论体系研究[J]. 水资源研究. 2003(03).
[2] 周丽莲.基于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利用的水资源管理[J]. 水利水电快报. 2007(10).
[3] 李欣.城镇供水安全体系构建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1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饮用水安全;策略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工作的力度,农村供水事业的发展,减少了地方病和传染疾病的发生,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减轻了农民取水的劳动强度,解放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农村供水工程主要以村级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为主,其中村级集中供水工程占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91%。而村级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多数为单村供水,工程设施简陋,只有水源和管网,缺少水处理设施和水质检验措施。分散式供水工程则多数为户建、户管、户用,也普遍缺乏水质检验和监测。另外,我国相当多的单村工程和分散工程的专业化管理程度比较低,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管理能力弱,难以满足工程运行管理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服务涉及工程维修养护、技术咨询服务、人员培训、水质检验等若干方面,内容丰富,工作量大,仅靠政府部门和工程管理单位很难满足工程运行管理的需要,必须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标准分析
目前,我国关于农村饮用水安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较为规范的说法有2004年水利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指标体系》,该体系被分为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个指标构成。四项指标只要有一项不达标就不能说饮用水安全或基本安全。在水质方面,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1985)要求的为饮水安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准则》要求的为饮水基本安全。在水量方面,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L为安全,不低于20~40L为基本安全。在方便程度方面,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十分钟为安全,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在供水水源保证率方面,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三、农村饮水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工作,把帮助农村居民解决饮水困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通过大量的人 力、物力、财力投入给予了支持,依托国家“甘露工程”、“饮水解困工程”、“氟病区改水”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科学合理地制定水利建设规划,并提出和逐步推行一系列措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在取得了明显成效,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的同时,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既面临着许多困难、挑战和压力,需要我们勇敢面对,积极探索、研究和破解。
(一)、村民饮用水遭工业污染
过去饮用水水质超标大多表现包括感观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细菌学指标等,现在随着工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饮用水水质此刻则是越来越多的化学甚至毒理学指标超标, 由于水质恶化,水处理能力不够,直接饮用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保障。
、农业中的水源污染
严重面源污染一般是指由于暴雨的动力作用,地表产生径流, 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以及人畜粪便和垃圾随意排放,使得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等有毒有机物随水土迁移对受纳水体形成的冲击性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开展相关研究寻求解决面源污染治理的方法尤为必要。
(三)、供水建设标准低、管理滞后
据初步统计,全国村镇居民的自来水普及率约为50%,其中镇区约60%,村庄仅40%左右。农村地区饮水井条件简陋,工厂、生活污水无序排放,集中供水率低,诸多地区都是直接从河道、渠道、坑塘取水或打井抽取浅层地下水, 供水方式落后,水质监测不力, 供水工程建设标准低、管理滞后,这使得很多乡镇地区饮用水中细菌学指标污染物、有害矿物成分超标等问题十分严重,对人民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措施
(一)、建立国有固定资产经营管理体系
由于工程效益受到影响,使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任务变得更加繁重。而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低、人口数量庞大的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生存与发展压力大也将是一个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今后,新建工程及维修工程的社会经济成本将会越来越高;农村供水的技术难度和投资成本都将会加大。各级水利部门应逐步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固定资产实行分级管理和经营,并逐步建立起以效益为中心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固定资产经营管理体系。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产权管理
主要是要实现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的合理界定与科学组合。水利部门只有成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有权的实施主体,才能够将使用权与管理权适当分离。对于在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下形成的集体和农户所有、股份制所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产权管理应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实施主体使用权与管理权转让过程中,应当获取必要的收益。
(三)、健全饮水安全社会化服务机构
建立县、乡、村三级工程技术服务组织。应以县(市)农村自来水管理站或县(市)水利管理总站、乡镇水利站(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或其他乡镇水利服务组织、村级用水合作组织为依托,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级技术服务组织。由县、乡、村三级工程技术服务组织实行定期巡查和检验、定点维修和服务收费,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技术咨询、工程维修与养护、技术培训以及药剂和材料供应等服务。完善社会化的水质检验与监测服务体系。县农村自来水管理站应建立农村饮水水质检验中心,适度规模的水厂应设化验室,做好水质的常规检验。同时需要以较大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为依托,分片区建立常规水质化验室,配置便携式水质检验设备,对辖区内各集中供水工程进行巡回检验,并对农村分散供水.工程定期或不定期地检验饮用水质。
此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负责对全县农村饮水水质实施常年监管。进一步加强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等其他形式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创造发展环境,搭建服务平台,实现公司(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多种形式的经营管理服务。
五、结束语
近几年随着政府等相关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视,将水网进入到了农家,从而降低了因为饮水问题而导致的健康状况。水是生命的源泉,水的质量影响著生命的质量,干净卫生的水是我们最起码的要求,为了自身的健康,请安全用水。当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我对农村的饮水现状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和分析,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效果已经有所改善。现在,在城市中,水网的建设使人们在饮水卫生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根据调查和分析来看,城市中因为饮水导致健康出现状况的病历很少。但是在农村农民不注重当地饮水卫生问题出现的发病率很大。
参考文献:
[1] 王维平,范明元,赵红兵,黄继文,张志新.??现代化水网理论体系研究[J]. 水资源研究. 2003(03).
[2] 周丽莲.基于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利用的水资源管理[J]. 水利水电快报. 2007(10).
[3] 李欣.城镇供水安全体系构建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