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讯作者:马季,1973年09,男,回族,甘肃嘉峪关人,就职于甘肃省嘉峪关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内分泌方面。
摘 要:目的:对老年T2DM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老年T2DM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43例,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骨密度、胰岛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FBG、HbA1c水平无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患者的TG、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的FC-P、FINS、HOMA-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OMA-I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的BGP、BM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对老年T2DM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脂代谢、胰岛功能及骨密度状态,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胰岛功能;骨密度;糖脂代谢;利拉鲁肽
一、前言
老年人是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发病人群,且研究发现,老年T2DM患者往往血糖控制不佳,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容易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同时,老年T2DM患者多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情况,而后者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由此可见,在老年T2DM患者治疗期间,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非常重要。利拉鲁肽属于新一代降糖药物,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具有良好的控制血糖、调节血脂、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体重等效果,但在利拉鲁肽对患者骨密度影响方面,目前相关研究较少[2]。考虑到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对骨密度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对老年T2DM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并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老年T2DM患者。
1. 纳入标准
(1)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明确诊断为T2DM。
(2)初发患者,入组前未使用降糖药物治疗。
(3)年龄 > 60岁。
(4)病历资料完整,遵医行为良好,已签署知情同意,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 排除标准
(1)1型糖尿病患者。
(2)其他原因所致高血糖患者。
(3)合并相关急性、慢性并发症患者。
(4)存在内分泌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63~74岁,平均(66.75±4.36)岁,空腹血糖(FPG)为7.24~10.25 mmol/L,平均(8.84±0.98) mmol/L,体重指数(BMI)为22.41~27.89 kg/m2,平均(24.59±1.06) kg/m2。对照组43例,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62~75岁,平均(67.95±4.91)岁,FPG为7.30~10.10 mmol/L,平均(8.79±0.91) mmol/L,BMI为22.50~28.01 kg/m2,平均(24.64±1.09) kg/m2。
(二)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饮食指导,制定个体化糖尿病饮食处方;给予患者运动指导,20 min/次,3 次/d。同时,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382)治疗,口服,0.25~0.5 g/次,3~4 次/d。观察组患者使用利拉鲁肽(S20160004,Novo Nordisk A/S)治疗,皮下注射,初始剂量0.6 mg/次,1 次/d,随后调整为1.2 mg/次,1 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血糖值监测。
(三)评价标准
1. 对比两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
2. 对比两组患者胰岛功能指标,包括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等。
3. 对比两组患者骨密度指标,包括骨钙素(BGP)及骨密度(BMD)指标,BGP通过采取放免法检测,BMD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测量部位为第1~4腰椎。
(四)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使用(%)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s),进行X2或t檢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糖脂代谢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的FBG、HbA1c水平无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患者的TG、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二)胰岛功能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C-P、FINS、HOMA-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OMA-I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2。
(三)骨密度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GP、BM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3。
四、讨论
我国糖尿病患病人口基础较大,且90%以上患者均为T2DM患者,老年患者占比较高。研究发现,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T2DM患者多伴有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4]。同时,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的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也会逐步下降,影响血糖控制的稳定性。此外,随着内源性胰岛素分泌量的不断下降,大部分患者在发病10年内会出现单纯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下降的情况,需要联合胰岛素治疗,但该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方面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利拉鲁肽在临床上逐步得到应用,收到了显著成果,为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5]。 GLP-1是回肠、结肠、空肠等L细胞合成的物质,在进餐后,GLP-1分泌增加,并会刺激胰岛β细胞合成,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同时,GLP-1还能够对胃酸分泌、胰高血糖素产生抑制作用,延缓胃排空,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此外,GLP-1还能够抑制摄食中枢,减少摄食,从而调节血糖水平[6]。作为GLP-1受体激动剂,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后,可上调GLP-1受体,从而使GLP-1发挥作用,达到控制血糖、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分泌等效果。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FBG、HbA1c水平无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患者的TG、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的FC-P、FINS、HOMA-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OMA-I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表明两种药物的降糖效果相当,但利拉鲁肽对血脂、胰岛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推测与利拉鲁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刺激胰岛素分泌、减轻体重等作用机制有关。以往有报道显示[7],对老年T2DM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后患者FPG、餐后2 h血糖(2h PBG)、HbA1c等血糖指标以及FINS、HOMA-IR、HOMA-β等胰岛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更好,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此外,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BGP、BM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表明利拉鲁肽可更好地改善患者骨密度水平,而二甲双胍对患者骨密度无明显改善效果。
分析其改善骨密度的机制,动物实验显示,利拉鲁肽可使去卵巢大鼠骨合成增加,激活Wtn通路,可减少骨丢失。也有研究显示[8],对于新诊断T2DM患者,利拉鲁肽、二甲双胍对骨密度影响均不显著,但利拉鲁肽可降低血清β-CTx水平。因此,对于老年患者、体重下降的肥胖妇女,可使用利拉鲁肽治疗,促进骨形成,通过调节肠道钙磷代谢可减少骨流失。应注意的是,由于利拉鲁肽会影响胃肠蠕动及胃排空,因此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血糖,应注意调整剂量,提高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老年T2DM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脂代谢、胰岛功能及骨密度状态,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园,冯利.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CysC、hs-CRP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40(03):502-504.
[2]田利华,薛亚男,涂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17(02):237-240.
[3]李爽,沈莺,赵娜.西药联合安糖饮对脾虚痰湿型2型糖尿病42例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29(01):97-99.
[4]陆梓华,吕雄,曹明满,毕建璐,黄艳丽.舒正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异常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37(01):128-134.
[5]马军民,李伟,何泽来.5种肿瘤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相关性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9,38(06):528-531.
[6]梁敏,王海牛,黄鹏,朱玮华,李顺昌.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异常患者干预效果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23(35):5718-5726.
[7]李芳.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13(08):82-83.
[8]曾海勇,李海燕,周丽明,李明政,刘雪婷.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29(15):2369-2371.
摘 要:目的:对老年T2DM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老年T2DM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43例,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骨密度、胰岛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FBG、HbA1c水平无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患者的TG、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的FC-P、FINS、HOMA-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OMA-I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的BGP、BM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对老年T2DM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脂代谢、胰岛功能及骨密度状态,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胰岛功能;骨密度;糖脂代谢;利拉鲁肽
一、前言
老年人是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发病人群,且研究发现,老年T2DM患者往往血糖控制不佳,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容易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同时,老年T2DM患者多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情况,而后者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由此可见,在老年T2DM患者治疗期间,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非常重要。利拉鲁肽属于新一代降糖药物,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具有良好的控制血糖、调节血脂、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体重等效果,但在利拉鲁肽对患者骨密度影响方面,目前相关研究较少[2]。考虑到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对骨密度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对老年T2DM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并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老年T2DM患者。
1. 纳入标准
(1)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明确诊断为T2DM。
(2)初发患者,入组前未使用降糖药物治疗。
(3)年龄 > 60岁。
(4)病历资料完整,遵医行为良好,已签署知情同意,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 排除标准
(1)1型糖尿病患者。
(2)其他原因所致高血糖患者。
(3)合并相关急性、慢性并发症患者。
(4)存在内分泌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63~74岁,平均(66.75±4.36)岁,空腹血糖(FPG)为7.24~10.25 mmol/L,平均(8.84±0.98) mmol/L,体重指数(BMI)为22.41~27.89 kg/m2,平均(24.59±1.06) kg/m2。对照组43例,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62~75岁,平均(67.95±4.91)岁,FPG为7.30~10.10 mmol/L,平均(8.79±0.91) mmol/L,BMI为22.50~28.01 kg/m2,平均(24.64±1.09) kg/m2。
(二)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饮食指导,制定个体化糖尿病饮食处方;给予患者运动指导,20 min/次,3 次/d。同时,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382)治疗,口服,0.25~0.5 g/次,3~4 次/d。观察组患者使用利拉鲁肽(S20160004,Novo Nordisk A/S)治疗,皮下注射,初始剂量0.6 mg/次,1 次/d,随后调整为1.2 mg/次,1 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血糖值监测。
(三)评价标准
1. 对比两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
2. 对比两组患者胰岛功能指标,包括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等。
3. 对比两组患者骨密度指标,包括骨钙素(BGP)及骨密度(BMD)指标,BGP通过采取放免法检测,BMD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测量部位为第1~4腰椎。
(四)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使用(%)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s),进行X2或t檢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糖脂代谢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的FBG、HbA1c水平无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患者的TG、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二)胰岛功能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C-P、FINS、HOMA-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OMA-I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2。
(三)骨密度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GP、BM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3。
四、讨论
我国糖尿病患病人口基础较大,且90%以上患者均为T2DM患者,老年患者占比较高。研究发现,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T2DM患者多伴有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4]。同时,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的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也会逐步下降,影响血糖控制的稳定性。此外,随着内源性胰岛素分泌量的不断下降,大部分患者在发病10年内会出现单纯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下降的情况,需要联合胰岛素治疗,但该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方面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利拉鲁肽在临床上逐步得到应用,收到了显著成果,为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5]。 GLP-1是回肠、结肠、空肠等L细胞合成的物质,在进餐后,GLP-1分泌增加,并会刺激胰岛β细胞合成,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同时,GLP-1还能够对胃酸分泌、胰高血糖素产生抑制作用,延缓胃排空,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此外,GLP-1还能够抑制摄食中枢,减少摄食,从而调节血糖水平[6]。作为GLP-1受体激动剂,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后,可上调GLP-1受体,从而使GLP-1发挥作用,达到控制血糖、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分泌等效果。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FBG、HbA1c水平无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患者的TG、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的FC-P、FINS、HOMA-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OMA-I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表明两种药物的降糖效果相当,但利拉鲁肽对血脂、胰岛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推测与利拉鲁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刺激胰岛素分泌、减轻体重等作用机制有关。以往有报道显示[7],对老年T2DM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后患者FPG、餐后2 h血糖(2h PBG)、HbA1c等血糖指标以及FINS、HOMA-IR、HOMA-β等胰岛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更好,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此外,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BGP、BM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表明利拉鲁肽可更好地改善患者骨密度水平,而二甲双胍对患者骨密度无明显改善效果。
分析其改善骨密度的机制,动物实验显示,利拉鲁肽可使去卵巢大鼠骨合成增加,激活Wtn通路,可减少骨丢失。也有研究显示[8],对于新诊断T2DM患者,利拉鲁肽、二甲双胍对骨密度影响均不显著,但利拉鲁肽可降低血清β-CTx水平。因此,对于老年患者、体重下降的肥胖妇女,可使用利拉鲁肽治疗,促进骨形成,通过调节肠道钙磷代谢可减少骨流失。应注意的是,由于利拉鲁肽会影响胃肠蠕动及胃排空,因此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血糖,应注意调整剂量,提高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老年T2DM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脂代谢、胰岛功能及骨密度状态,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园,冯利.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CysC、hs-CRP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40(03):502-504.
[2]田利华,薛亚男,涂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17(02):237-240.
[3]李爽,沈莺,赵娜.西药联合安糖饮对脾虚痰湿型2型糖尿病42例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29(01):97-99.
[4]陆梓华,吕雄,曹明满,毕建璐,黄艳丽.舒正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异常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37(01):128-134.
[5]马军民,李伟,何泽来.5种肿瘤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相关性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9,38(06):528-531.
[6]梁敏,王海牛,黄鹏,朱玮华,李顺昌.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异常患者干预效果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23(35):5718-5726.
[7]李芳.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13(08):82-83.
[8]曾海勇,李海燕,周丽明,李明政,刘雪婷.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29(15):2369-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