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单位:458000 河南省鹤壁市妇幼保健院
通讯作者:蔡艳晖
【摘要】 目的 剖析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 对2004~2010年住院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逐年上升。结论 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超过医学指征的范围,来自孕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手术技术的提高,抗生素的应用,麻醉及监测水平的提高,手术的危险性已明显降低,以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笔者所在医院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社会因素是使得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1]。通过回顾笔者所在医院近7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分娩产妇8098例;其中剖宫产2551例。
1.2 方法 对8098 例(剖宫产2551例)产妇资料进行年分娩总数、剖宫产率、各种剖宫产指征及所占比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相关构成比率,显示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剖宫产指征为:(1)难产;包括骨盆狭窄、头盆不称、巨大儿、胎头位置异常、产程异常等;(2)胎儿窘迫;(3)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合并甲亢、心脏病、肾脏疾病等,(4)社会因素;包括高龄初产、珍贵儿、无明确手术指征、家属要求;(5)瘢痕子宫;(6)其他;胎位异常、过期妊娠、羊水过多、脐带缠绕等[2]。
2 结果
7年间剖宫产率平均为31.50%,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难产始终占第一位。社会因素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表2。
表1 2004~2010年剖宫产率的变化(n,%)
表2 2004~2010年剖宫产指征构成比(%)
3 讨论
资料显示7年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剖宫产手术指征存在显著变化。其相关因素如下。
3.1 剖宫产术日益完善,确保了高危妊娠母婴安全。随着剖宫产术式的简化及医生手术技术的熟练和提高,剖宫产手术时间日趋缩短,手术外观日益美观,大大减轻了术者术后痛苦和对外观的担心,打消了高危妊娠手术的顾虑。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仪器设备的日益更新,对产前胎儿的监测手段大大提高,使得宫内窘迫、脐绕颈等异常情况得到尽早的发现和确认。待产期间凡有异常情况,2/3不进行试产;1/3试产的孕妇,在未进入活跃期之前,也能尽早确认试产能否成功,对试产失败的孕妇及时行剖宫产术,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母婴安全[3]。
3.2 孕妇及家属主观意愿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的转型,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优生优育深入人心。妊娠分娩已由保证母婴安全转为确保母亲安全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孩子的质量[4]。家属错认为剖宫产较阴道分娩对胎儿安全,将来胎儿聪明,部分产妇因害怕分娩失败后,再行手术多受痛苦而不愿试产,不论有无指征强烈要求手术。医生迫于压力放宽剖宫产指征。在剖宫产指征中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范围,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医生的行医模式影响着对分娩方式的选择[5]。
3.3 新型医患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素质的提高,患者法律观念的加强,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不断增多的医疗纠纷给临床医生带来更多压力,使得产科医生对孕妇及其家属的要求采取了纵容或妥协的态度,面对不断增多的压力纠纷和医患矛盾,剖宫产是取得“完善母婴结局”的最好手段的现状。由此可见,由于医疗系统内部缺乏抗风险能力,医患双方缺乏相互信赖,这也是当今剖宫产率越来越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剖宫产术作为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手段无可厚非,而且是每位产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但何时、何种情况选择这种方法来结束分娩更是体现产科医生医疗水平的关键。剖宫产率的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的死亡率,同时也挽救了许多危重孕妇的生命,还可以减少阴道膨出及子宫脱垂等疾病。但是过高的剖宫产率,不但不能进一步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反而使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病率增高,同时也使孕妇因手术而造成的近、远期并发症率增高。所以应创造一个有利于合理选择分娩方式的社会环境,提倡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经阴道分娩,医生应提高责任感,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实施人性化服务,合理使用剖宫产技术。
参 考 文 献
[1] 郑平.35年剖宫产率及适应症的变化.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3):142.
[2] 谭卫强.剖宫产与围产儿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系.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16(4):470.
[3] 袁筑华,梁峰冰.163例Doula分娩的临床意义.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1):35.
[4] 骆萌东,胡素梅,李亚云.514例剖宫产指征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09.
[5] 张艳丽.236例剖宫产指征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7):3886.
(收稿日期:2011-03-17)
(本文编辑:王春芸)
通讯作者:蔡艳晖
【摘要】 目的 剖析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 对2004~2010年住院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逐年上升。结论 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超过医学指征的范围,来自孕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手术技术的提高,抗生素的应用,麻醉及监测水平的提高,手术的危险性已明显降低,以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笔者所在医院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社会因素是使得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1]。通过回顾笔者所在医院近7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分娩产妇8098例;其中剖宫产2551例。
1.2 方法 对8098 例(剖宫产2551例)产妇资料进行年分娩总数、剖宫产率、各种剖宫产指征及所占比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相关构成比率,显示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剖宫产指征为:(1)难产;包括骨盆狭窄、头盆不称、巨大儿、胎头位置异常、产程异常等;(2)胎儿窘迫;(3)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合并甲亢、心脏病、肾脏疾病等,(4)社会因素;包括高龄初产、珍贵儿、无明确手术指征、家属要求;(5)瘢痕子宫;(6)其他;胎位异常、过期妊娠、羊水过多、脐带缠绕等[2]。
2 结果
7年间剖宫产率平均为31.50%,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难产始终占第一位。社会因素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表2。
表1 2004~2010年剖宫产率的变化(n,%)
表2 2004~2010年剖宫产指征构成比(%)
3 讨论
资料显示7年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剖宫产手术指征存在显著变化。其相关因素如下。
3.1 剖宫产术日益完善,确保了高危妊娠母婴安全。随着剖宫产术式的简化及医生手术技术的熟练和提高,剖宫产手术时间日趋缩短,手术外观日益美观,大大减轻了术者术后痛苦和对外观的担心,打消了高危妊娠手术的顾虑。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仪器设备的日益更新,对产前胎儿的监测手段大大提高,使得宫内窘迫、脐绕颈等异常情况得到尽早的发现和确认。待产期间凡有异常情况,2/3不进行试产;1/3试产的孕妇,在未进入活跃期之前,也能尽早确认试产能否成功,对试产失败的孕妇及时行剖宫产术,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母婴安全[3]。
3.2 孕妇及家属主观意愿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的转型,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优生优育深入人心。妊娠分娩已由保证母婴安全转为确保母亲安全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孩子的质量[4]。家属错认为剖宫产较阴道分娩对胎儿安全,将来胎儿聪明,部分产妇因害怕分娩失败后,再行手术多受痛苦而不愿试产,不论有无指征强烈要求手术。医生迫于压力放宽剖宫产指征。在剖宫产指征中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范围,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医生的行医模式影响着对分娩方式的选择[5]。
3.3 新型医患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素质的提高,患者法律观念的加强,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不断增多的医疗纠纷给临床医生带来更多压力,使得产科医生对孕妇及其家属的要求采取了纵容或妥协的态度,面对不断增多的压力纠纷和医患矛盾,剖宫产是取得“完善母婴结局”的最好手段的现状。由此可见,由于医疗系统内部缺乏抗风险能力,医患双方缺乏相互信赖,这也是当今剖宫产率越来越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剖宫产术作为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手段无可厚非,而且是每位产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但何时、何种情况选择这种方法来结束分娩更是体现产科医生医疗水平的关键。剖宫产率的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的死亡率,同时也挽救了许多危重孕妇的生命,还可以减少阴道膨出及子宫脱垂等疾病。但是过高的剖宫产率,不但不能进一步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反而使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病率增高,同时也使孕妇因手术而造成的近、远期并发症率增高。所以应创造一个有利于合理选择分娩方式的社会环境,提倡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经阴道分娩,医生应提高责任感,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实施人性化服务,合理使用剖宫产技术。
参 考 文 献
[1] 郑平.35年剖宫产率及适应症的变化.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3):142.
[2] 谭卫强.剖宫产与围产儿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系.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16(4):470.
[3] 袁筑华,梁峰冰.163例Doula分娩的临床意义.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1):35.
[4] 骆萌东,胡素梅,李亚云.514例剖宫产指征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09.
[5] 张艳丽.236例剖宫产指征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7):3886.
(收稿日期:2011-03-17)
(本文编辑:王春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