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领巾”事件还没过去,“红校服”出现了,包头二十四中向初二、初三年级前50名优秀生发放红色校服,以区别于普通学生的普通校服,据说这些校服是某房地产商赞助的。接着“智商测试”又出现了。江苏无锡某些老师主动“督促”家长送成绩较差的孩子去医院测智商,而且有家长希望给自己孩子较低的分数,因为孩子智商低,即使成绩差也不会影响老师的业绩。
学校在教育中搞等级制,把学生分成不同等级,这是等级观念在作怪。而这样的做法又何止以上所列三件事,从把学生分快慢班到公布考试成绩排名,从把学生分成农民工子弟班和城市子弟班到施行“贫富有别”的伙食供应方式……事件层出不穷,主线只有一条:搞等级制,用带有歧视色彩的方式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并且以“示众”的方式公之于众。
表面上看,这种等级制把人区别开来,形成好坏、优劣、快慢、贫富,初衷是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实际上是学校和教师的功利行为。一些学校和教师,行政化和等级思想严重,为了方便自己管理,尤其是为了提高升学率,可谓手段用尽。这种把学生分出等级并公然贴上标签的做法,丝毫不顾及差生、贫闲生、农民工子弟在众目睽睽之下受到歧视、受到身份“羞辱”的心理感受,以及由此可能造成的心理和人生阴影。
这种做法确实能为一些学生创造好的学习条件,有利于鼓励学习尖子奋勇争先,只要有一部分学生能冒尖。能考上名校,学校就有名气,教师就能多拿奖金,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所以这种等级制教育以学校和教师为推手,受到优等、权势学生家长的推波助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默许,让这种显失教育公平的现象堂皇或变相地存在。
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等级制教育,还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童真。因为等级制教育的前提,是设置了一个等级制的游戏规则,而且是非常单一的规则,只有符合这些规则的学生才可能获得更高的等级,不符合这些规则的学生只能成为低等级,这就让那些有灵性但调皮捣蛋的、有创新精神但显得出格的、有专长但学习不好的、有梦想但条件较差的学生,被划为低等级。只有那些学习好、乖乖听话的学生成为所谓优等生,而这些学生在这个规则的训练下,无不变成了一个个循规蹈矩或懂得套路的“小大人”,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本性,我们又如何指望这些等级化、标签化、模具化的孩子有创造的才能?
人与人的差异永远都存在,但差异不能成为制造等级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歧视的理由,人生而平等,人与人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共处。学校教育不应只是为了培养几个“有出息”的学生而不择手段,至关重要的。是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人。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平等意识,用平等去构筑一切。学校培养这样的公民有责无旁贷的义务,道理上应该把平等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而等级制教育恰恰与此背道而驰。当学校出于功利目的在学生中搞等级制,向一部分学生进行种种资源和机会的倾斜时.教育已经不平等。
编辑 张金余
学校在教育中搞等级制,把学生分成不同等级,这是等级观念在作怪。而这样的做法又何止以上所列三件事,从把学生分快慢班到公布考试成绩排名,从把学生分成农民工子弟班和城市子弟班到施行“贫富有别”的伙食供应方式……事件层出不穷,主线只有一条:搞等级制,用带有歧视色彩的方式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并且以“示众”的方式公之于众。
表面上看,这种等级制把人区别开来,形成好坏、优劣、快慢、贫富,初衷是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实际上是学校和教师的功利行为。一些学校和教师,行政化和等级思想严重,为了方便自己管理,尤其是为了提高升学率,可谓手段用尽。这种把学生分出等级并公然贴上标签的做法,丝毫不顾及差生、贫闲生、农民工子弟在众目睽睽之下受到歧视、受到身份“羞辱”的心理感受,以及由此可能造成的心理和人生阴影。
这种做法确实能为一些学生创造好的学习条件,有利于鼓励学习尖子奋勇争先,只要有一部分学生能冒尖。能考上名校,学校就有名气,教师就能多拿奖金,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所以这种等级制教育以学校和教师为推手,受到优等、权势学生家长的推波助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默许,让这种显失教育公平的现象堂皇或变相地存在。
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等级制教育,还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童真。因为等级制教育的前提,是设置了一个等级制的游戏规则,而且是非常单一的规则,只有符合这些规则的学生才可能获得更高的等级,不符合这些规则的学生只能成为低等级,这就让那些有灵性但调皮捣蛋的、有创新精神但显得出格的、有专长但学习不好的、有梦想但条件较差的学生,被划为低等级。只有那些学习好、乖乖听话的学生成为所谓优等生,而这些学生在这个规则的训练下,无不变成了一个个循规蹈矩或懂得套路的“小大人”,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本性,我们又如何指望这些等级化、标签化、模具化的孩子有创造的才能?
人与人的差异永远都存在,但差异不能成为制造等级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歧视的理由,人生而平等,人与人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共处。学校教育不应只是为了培养几个“有出息”的学生而不择手段,至关重要的。是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人。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平等意识,用平等去构筑一切。学校培养这样的公民有责无旁贷的义务,道理上应该把平等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而等级制教育恰恰与此背道而驰。当学校出于功利目的在学生中搞等级制,向一部分学生进行种种资源和机会的倾斜时.教育已经不平等。
编辑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