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生每周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000字。“不想读”“不会读”“读了收获不大”都是困扰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问题。教师应该加强指导,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常规学习过程;强化积累,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学习积累过程,通过这两方面的措施来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摆脱困境。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常规;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4-0041-03[作者简介]余荣达(1963—),广东高州人,广东省高州市第一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学校对课外阅读也不谓不重视,经常举办“经典诵读”“读书周”“读书月”等主题活动。但是,限于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意义认识不足,具体操作过程中措施不力,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情况和成效并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以笔者所开展的课外阅读为例,通过正视现状和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立足提高课外阅读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角度,分别从常规学习、学习积累两方面去开展教学实践,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健康成长”的一种学习过程。
一、目前小学课外阅读存在的困境
尽管教师和学生都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课外阅读还是没有发挥出其应有作用,而且很多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根据笔者的观察和总结,主要存在两大困境:
(一)因为缺少指导而出现“兴高采烈读三天,心灰意冷丢半年”的困境
其实,近几年中央、省、市各级教育部门都很重视课外阅读,纷纷开展“书香满校园”“南国书香节”等课外阅读活动。学校也不断举办为期一个星期、一个月的读书活动,从动员会到开幕仪式、剪彩,都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也就在那个星期、那个月满怀激情、狼吞虎咽地读了几本书,但是读书活动结束后,热情退了,书也就丢在一边。可见,读书需要热情,更需要科学理性的思考,毕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能揠苗助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更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因为缺少积累而出现“开展时读得热热闹闹,读完后什么都不知道”的困境
课外阅读应该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且有收获的学习过程。很多学生缺少对课外阅读的正确认识,没有科学的阅读目标,只是跟着教师的吩咐去盲读,在阅读过程中,没有思考、没有积累,只是“为了阅读而阅读”,也让课外阅读一直陷于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窘境。
二、纠正目前小学课外阅读困境的对策
(一)加强指导,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常规学习过程
课外阅读的作用是重大而深远的,但这种作用的体现以及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通过一两次“阅读日”“读书节”就能实现的。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要养成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课外阅读更应该如此,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也不能停留在突击式、运动式的层面,而应该把“课外阅读”这条红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语文学习过程,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常规学习过程。
1.确保学生有充裕的阅读时间
“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是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抱怨最多的问题,也是课外阅读没有真正成为一种常规性学习的根本原因。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阅读课都会被用作分析课文、考试、做习题,而且在课后时间学生的作业堆积如山,很难有时间可以自由阅读。可见,指导学生自由阅读,必须从确保学生有阅读时间抓起。为此,在教学中,笔者从三个方面去为学生争取阅读时间:首先,把阅读课纳入校本课程课表,确保每周一的阅读课、周三的趣闻课不被挪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阅读的时间,也有利于教师对课外阅读进行统一指导。其次,建立“三读”制度,确保学生每天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早读,每天早上晨读10分钟,用于师生共读;午读,每天下午上课前诵读10分钟,用于学生自由朗读;晚读,每天晚上睡觉前默读10分钟,用于家长和学生的亲子共读。再次,挖掘假期时间,鼓励学生利用暑假、寒假、“五一”“十一”等假期阅读长篇经典作品,这也有效弥补了学生“在上课期间很难有时间阅读篇幅较长的读物”的遗憾。
2.确保学生有丰富的阅读书籍
有了充裕的阅读时间,还需有丰富的读物,才能让学生课外阅读成为一种常规性的学习过程。学生没有经济能力,只能靠家长买书,而且家长所选购的书籍大多与课本的学习相关,真正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书籍少之又少,如何解决学生这种“无书可读”的尴尬局面?为了拓展学生阅读量,笔者从三方面鼓励学生去找书看:其一,鼓励学生多在学校的图书馆借阅,结合学校阅览室期刊、报纸的更新速度,督促学生及时前往自由阅读。其二,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在茂名市图书馆办一个图书证,进行借阅。因为市级图书馆的藏书量更大,书籍的内容和种类也更丰富,借阅周期比学校图书馆更长,有助于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其三,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笔者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建立自己的班级读书网页,建立网上图书馆,并每周更新阅读内容。例如,有趣的儿歌童谣、朗朗上口的古诗文、优美的名家名篇等,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多角度、个性化的阅读空间。
(二)强化积累,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学习积累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为了打发时间、为了读而读的,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没有养成一种积累的学习习惯。所以,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累显得至关重要。
1.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知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以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可见,课外阅读也是有学习任务的,学生应该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完成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句子摘抄等基础积累,实现“我知道”的阅读目标,能正确、快速地完成“我会连”“我会选”“我会填”之类的知识性题目。例如,读完《三国演义》后,学生能够熟练列举出至少三个描写关羽的谚语、歇后语。又如,阅读《童话精选》后,学生能够快速判断《海的女儿》是出自于《安徒生童话》还是《格林童话》。再如,在阅读完《中国古诗词精选》后,学生可以准确将下面的古诗题目与内容连接起来: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金缕衣》宋 范仲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七步诗》郑燮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竹石》三国 曹植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2.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方法
如果说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知识只是学生语文素养量的积累,那么方法的积累无疑是语文素养质的提高。在课外阅读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语言运用技巧、写作手法、感情抒发方式、文章布局谋篇等方法加已积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主要从提升积累和拓展积累两方面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方法。
首先,指导学生通过“摘抄——赏析——仿写”的阅读步骤,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积累的语言和方法。例如,幽默风趣、凝练生动是老舍先生的散文《风》的语言特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地上,含有马尿驴粪的泥土与鸡毛蒜皮一齐得意地向天空飞”等精彩的词句先摘抄、再仿写。其次,指导学生在“阅读——感悟——续写”的阅读环节中,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把阅读时的积累灵活运用,既有助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深入理解,也增强了学生阅读积累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例如,在读完《白雪公主》后,笔者会启发学生:白雪公主是否真的“从此以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呢?如果是真的,这种幸福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如果不是真的,那么白雪公主后来还会遇到什么难题呢?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续写《白雪公主后传》。又如,结合《小王子》的内容,笔者会提示学生:如果小王子来到地球,恰好碰上了你,你会对他说什么,劝他留在地球生活呢?请写一篇读后感《小王子,我想对你说》。这样,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升华,在升华后运用,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课外阅读既是学生的一种自主学习活动,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一方面,教师应该加强对课外阅读的科学指导,让其成为学生的一种常规性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积累意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和方法,以此来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能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水芳.学生课外阅读文库[M].江苏: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
[2] 李源.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J].江西教育,2007(20).
[3] 景建功.浅议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4).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常规;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4-0041-03[作者简介]余荣达(1963—),广东高州人,广东省高州市第一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学校对课外阅读也不谓不重视,经常举办“经典诵读”“读书周”“读书月”等主题活动。但是,限于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意义认识不足,具体操作过程中措施不力,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情况和成效并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以笔者所开展的课外阅读为例,通过正视现状和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立足提高课外阅读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角度,分别从常规学习、学习积累两方面去开展教学实践,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健康成长”的一种学习过程。
一、目前小学课外阅读存在的困境
尽管教师和学生都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课外阅读还是没有发挥出其应有作用,而且很多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根据笔者的观察和总结,主要存在两大困境:
(一)因为缺少指导而出现“兴高采烈读三天,心灰意冷丢半年”的困境
其实,近几年中央、省、市各级教育部门都很重视课外阅读,纷纷开展“书香满校园”“南国书香节”等课外阅读活动。学校也不断举办为期一个星期、一个月的读书活动,从动员会到开幕仪式、剪彩,都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也就在那个星期、那个月满怀激情、狼吞虎咽地读了几本书,但是读书活动结束后,热情退了,书也就丢在一边。可见,读书需要热情,更需要科学理性的思考,毕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能揠苗助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更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因为缺少积累而出现“开展时读得热热闹闹,读完后什么都不知道”的困境
课外阅读应该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且有收获的学习过程。很多学生缺少对课外阅读的正确认识,没有科学的阅读目标,只是跟着教师的吩咐去盲读,在阅读过程中,没有思考、没有积累,只是“为了阅读而阅读”,也让课外阅读一直陷于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窘境。
二、纠正目前小学课外阅读困境的对策
(一)加强指导,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常规学习过程
课外阅读的作用是重大而深远的,但这种作用的体现以及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通过一两次“阅读日”“读书节”就能实现的。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要养成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课外阅读更应该如此,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也不能停留在突击式、运动式的层面,而应该把“课外阅读”这条红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语文学习过程,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常规学习过程。
1.确保学生有充裕的阅读时间
“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是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抱怨最多的问题,也是课外阅读没有真正成为一种常规性学习的根本原因。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阅读课都会被用作分析课文、考试、做习题,而且在课后时间学生的作业堆积如山,很难有时间可以自由阅读。可见,指导学生自由阅读,必须从确保学生有阅读时间抓起。为此,在教学中,笔者从三个方面去为学生争取阅读时间:首先,把阅读课纳入校本课程课表,确保每周一的阅读课、周三的趣闻课不被挪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阅读的时间,也有利于教师对课外阅读进行统一指导。其次,建立“三读”制度,确保学生每天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早读,每天早上晨读10分钟,用于师生共读;午读,每天下午上课前诵读10分钟,用于学生自由朗读;晚读,每天晚上睡觉前默读10分钟,用于家长和学生的亲子共读。再次,挖掘假期时间,鼓励学生利用暑假、寒假、“五一”“十一”等假期阅读长篇经典作品,这也有效弥补了学生“在上课期间很难有时间阅读篇幅较长的读物”的遗憾。
2.确保学生有丰富的阅读书籍
有了充裕的阅读时间,还需有丰富的读物,才能让学生课外阅读成为一种常规性的学习过程。学生没有经济能力,只能靠家长买书,而且家长所选购的书籍大多与课本的学习相关,真正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书籍少之又少,如何解决学生这种“无书可读”的尴尬局面?为了拓展学生阅读量,笔者从三方面鼓励学生去找书看:其一,鼓励学生多在学校的图书馆借阅,结合学校阅览室期刊、报纸的更新速度,督促学生及时前往自由阅读。其二,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在茂名市图书馆办一个图书证,进行借阅。因为市级图书馆的藏书量更大,书籍的内容和种类也更丰富,借阅周期比学校图书馆更长,有助于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其三,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笔者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建立自己的班级读书网页,建立网上图书馆,并每周更新阅读内容。例如,有趣的儿歌童谣、朗朗上口的古诗文、优美的名家名篇等,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多角度、个性化的阅读空间。
(二)强化积累,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学习积累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为了打发时间、为了读而读的,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没有养成一种积累的学习习惯。所以,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累显得至关重要。
1.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知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以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可见,课外阅读也是有学习任务的,学生应该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完成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句子摘抄等基础积累,实现“我知道”的阅读目标,能正确、快速地完成“我会连”“我会选”“我会填”之类的知识性题目。例如,读完《三国演义》后,学生能够熟练列举出至少三个描写关羽的谚语、歇后语。又如,阅读《童话精选》后,学生能够快速判断《海的女儿》是出自于《安徒生童话》还是《格林童话》。再如,在阅读完《中国古诗词精选》后,学生可以准确将下面的古诗题目与内容连接起来: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金缕衣》宋 范仲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七步诗》郑燮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竹石》三国 曹植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2.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方法
如果说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知识只是学生语文素养量的积累,那么方法的积累无疑是语文素养质的提高。在课外阅读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语言运用技巧、写作手法、感情抒发方式、文章布局谋篇等方法加已积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主要从提升积累和拓展积累两方面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方法。
首先,指导学生通过“摘抄——赏析——仿写”的阅读步骤,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积累的语言和方法。例如,幽默风趣、凝练生动是老舍先生的散文《风》的语言特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地上,含有马尿驴粪的泥土与鸡毛蒜皮一齐得意地向天空飞”等精彩的词句先摘抄、再仿写。其次,指导学生在“阅读——感悟——续写”的阅读环节中,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把阅读时的积累灵活运用,既有助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深入理解,也增强了学生阅读积累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例如,在读完《白雪公主》后,笔者会启发学生:白雪公主是否真的“从此以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呢?如果是真的,这种幸福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如果不是真的,那么白雪公主后来还会遇到什么难题呢?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续写《白雪公主后传》。又如,结合《小王子》的内容,笔者会提示学生:如果小王子来到地球,恰好碰上了你,你会对他说什么,劝他留在地球生活呢?请写一篇读后感《小王子,我想对你说》。这样,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升华,在升华后运用,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课外阅读既是学生的一种自主学习活动,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一方面,教师应该加强对课外阅读的科学指导,让其成为学生的一种常规性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积累意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和方法,以此来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能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水芳.学生课外阅读文库[M].江苏: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
[2] 李源.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J].江西教育,2007(20).
[3] 景建功.浅议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