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堂到底要给学生什么?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wer_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省小学德育新课程会课研讨活动顺利落下帷幕。活动中,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美轮美奂的教学媒体演示着实令人欣喜。然而,反观活动中一些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我不禁叩问自己:德育课堂到底要给学生什么?
  
  教学目标
  
  ——注重课堂的可观赏性,还是学生的发展需求?
  一位教师教学《我与小动物》。教师带着学生(二年级)进入“漫游动物王国”这一环节。教师首先问学生:你们喜欢哪种小动物?它爱吃什么?住在哪里?学生对答如流:小鸟爱吃虫子,住在树上;小鸭爱吃蚯蚓,住在小河边……当然,“小狗住在狗窝里”一说也博得大家开心的一笑。接着,教师让学生听声音猜动物,随机用多媒体呈现了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形象(猫、狗、鸡、鸭、鸟),然后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动作,先在组内练一练,再到台上演一演。最后,又要求学生制作一张“动物明星卡”(画一种动物),把它送给同学或听课教师。
  一堂课下来,学生开开心心,课堂热热闹闹,学生自主了,师生互动了,可我不禁要问:通过这堂课,学生学会了什么?感悟了什么?有多少收获?课堂所涉及的那些动物,它们的样子、叫声、动作,学生在上幼儿园时就会说、会学了。同样的内容、同样的要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还有什么学习意义呢?把“动物明星卡”送给同学或听课老师,为了什么?这样的设计有价值吗?
  上好一堂德育课,不能仅仅追求形式的花哨、表面的热闹,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所收获:明晰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落实道德行为。就《我与小动物》这一教学内容来说,如果教师能向学生展示他们对小动物的“未知”:谈谈动物的趣闻—激发喜爱之情,了解动物的生存危机—唤起责任意识,说说我为动物做什么——行动起来,这样,学生或许会更感兴趣,更有收获,学习也就更有意义了。
  
  教学过程
  
  ——关注课堂即时生成,还是沿袭课前预设?
  情境:学习《小马虎旅行记》。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粗心的小画家》(学生边听边欣赏生动有趣的画面,不时乐得哈哈大笑)。
  师:小画家为什么把这么多小动物都画错了?
  生:因为小画家太粗心了。
  师:是呀,真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于是教师把预先准备的板书(“粗心”二字)贴到黑板上。可不知怎么却贴上了“细心”二字。马上有学生喊起来:“不对,贴错了!”教师一看,不好意思地赶紧更换过来,又继续既定的教学。
  课堂需要“预设”,而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与众不同的声音,教师又需要有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重新设置开放的适应学生需要的教学流程,实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和谐共振。这位教师如果能抓住贴错板书内容这一错误,巧妙地营造真实情境,让学生说说粗心的危害,体会马虎带来的尴尬,生成有用的教学资源,或许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情境
  
  ——追求生活的真实,还是形式的完美?
  在《我不胆小》的教学中,整堂课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帮助一个虚构的、名叫晶晶的小朋友克服胆小的弱点。试问:为什么不从孩子的亲身经历出发,让每一个孩子真实地投入课堂?为什么不让学生自行想办法摆脱困境,克服胆小的弱点?孩子自己想出的主意和办法会更加切实可行。这样一来,或许课堂会难以调控,但出错、出意外又何妨?“正确”正是在对诸多“错误”的辨析、筛选中逐步形成的。每一个“错误”都是孩子进步的足迹,因此,阻止了他们迈向“错误”的脚步,等于阻断了他们迈向成功的道路。
  课堂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驿站,学生带着问题进来,又带着新的思考出去。课堂和生活是相互渗透、相互融通、息息相关的。缺少生活经验的德育课程是不完整的课程,缺少对学生生活的关注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因此,教师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再现生活,指向学生的行为实践,赋予教育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这样的教学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成为师生共度的一段真实的生活经历。
  
  学习评价
  
  ——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还是苛求完美的答案?
  情境:画面上出现栩栩如生的小动物。随着“喵喵”的叫声,一只可爱的小猫出现了。
  师:“小猫”,你想去干什么?
  生:我想去睡觉。
  师:(噘起嘴)真是一只小懒猫。
  生:我想去吃鱼。
  师:(皱起眉)真是一只小馋猫。
  生:我想找朋友玩。
  师:(摇摇头)嗯,太贪玩了。
  生:我要去捉老鼠。
  师:真好,把掌声送给他!
  新课程将学生的学习情境和感受体验纳入教学评价的范围,其中包含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教师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尊重孩子的独特感受。小猫除了抓老鼠,不需要找同伴玩耍吗?不应该休息吗?不可以享受美味吗?孩子有孩子的理解,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志、观点强加给学生,要尊重孩子的体验,舒展孩子的心灵,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其多大空间,它就有多大体积;学生的个性是晶体—它们各有自己独特而美丽的形状;学生的身心是液体—压力过大,它便会从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撑破容器。”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课堂不只是“技艺展示”,更多的是“风格追求”;不只是“追赶潮流”,更多的是“个性创造”。教师带着先进理念进课堂,学生带着独特个性去探究。
  (编辑韩春梅)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