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进行思考,对自己所做出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本文例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反思性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 反思性教学; 反思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014-001
新课程十分重视教师的反思性教学,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探究教学问题的核心动力。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我们对问题性经验作批判性分析时,能主动地重审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理念,重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并积极寻找新理念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教学问题。
教学反思实质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思维运动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数学教学反思,特别是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反思活动,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回顾思考、重新认识、再评价和经验总结,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的形式概括来说主要有三种:一是对于活动的反思,这种反思是在行为完成之后对师生的表现、想法、做法所做的反思,其具体表现形式为课后反思。二是活动中的反思,这是在行为过程中对师生的表现、想法和做法所做的及时反思,其具体表现形式为课中反思。三是为活动反思,这是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活动的一种反思,其具体形式为课前反思。那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反思性教学呢?笔者认为:
一、课后反思
主要反思一节课后在教学理念、设计、方法、效果等方面的得与失,肯定自己的优点,发现并探索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方面,并加以调整改进,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能起到更好的优化效果。
案例1:《椭圆的几何性质》的教学过程
①复习上节课椭圆的标准方程;②通过方程研究得出几何性质(主要是教师边分析边得出结论);③学习两个例题并做两道巩固练习;④小结本节课的知识方法,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这是一节典型的传统教法,优点是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结构完整,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但仔细反思各方面的得与失后发现:首先教师教的理念还没有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教学方法是传统与落后的,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探究性、合作性。教学设计不够科学并缺乏创新,如导入缺乏新意,没有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学气氛与效果只有达到中等水平。经过反思,本节课可以这样设计:
①提出一个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建立和运用椭圆方程去解决问题;②让学生回忆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③把学生分为四组从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准线五个方面去探究椭圆的性质;④让每组学生代表叙述性质,教师给予补充、纠正;⑤让学生尝试解决例题,教师板书示范并作归纳,接着让学生做巩固练习;⑥师生一起归纳总结本节知识、思想方法,布置作业。
二、课中反思
主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有效地进行,是否及时掌握学习状况和课堂出现的问题,是否营造积极宽松、民主、平等互助的学习环境,教师的引导是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什么促进作用?
案例2:函数奇偶性的学习片断
首先学习函数奇偶性的定义,然后举例说明奇偶性的判定方法,学生在判定奇偶性时通过计算推断为偶函数。
及时反思:学生的学习以模仿式成分居多,思考问题易以偏概全,缺乏整体思考意识,特别对问题中的隐性条件不易发现。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训练。事实上,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函数的定义域得:x ,于是f(x)=0,则f(-x)=-f(x)=f(x)=0,所以f(x)为既奇又偶函数。
在这一问题后有学生问:我们知道了奇函数、偶函数,既奇又偶函数的例子,有没有非奇非偶函数呢?趁此机会,我对上例作了变式:f(x)=判断的奇偶性。
学生经过上题错误教训后,知道先求定义域为:x=1,虽然f(x)=0但是函数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所以此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经过以上问题思考、反思之后,学生对判断思考问题会变得严谨、全面,从面提高思维能力与素质。
三、课前反思
主要反思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或困惑,并针对重点、难点知识设计教学情境,设计引导探究活动,同时还应反思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精神实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对教材进行删减、增加、替换、拓展和整合。课前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案例3:《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课前教师通过反思预测到学生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概念时将有较大的困难,特别是如何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刻划函数单调性的数学本质,以及对单调性概念的正反应用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关键是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领会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基于上述反思对本节课教学设计为:
(1)创设实际问题情境(某天气温变化图),提出问题。
问题1:说出气温在哪些时段内是逐步升高或下降的?
问题2:怎样用数学语言刻划上述时段内气温变化特征。
(2)探究发现,建构概念
为了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刻划单调性,提出问题3:对于任意t1,t2 [4,16],当t1 在本环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尝试用符号语言表述函数的单调性,形成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3)尝试探究,运用概念
本环节通过两个例题的探索求解加深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概念的理解,并学会运用概念去解决简单的问题。
(4)回顾反思,归纳总结
本环节教师给出一组题,让学生互相讨论,探求问题的解答和解决过程,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并作归纳总结。
总之,反思性教学能使我们吐故纳新,能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升华。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我们必须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坚持反思性教学,这样可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让反思性教学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 反思性教学; 反思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014-001
新课程十分重视教师的反思性教学,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探究教学问题的核心动力。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我们对问题性经验作批判性分析时,能主动地重审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理念,重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并积极寻找新理念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教学问题。
教学反思实质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思维运动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数学教学反思,特别是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反思活动,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回顾思考、重新认识、再评价和经验总结,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的形式概括来说主要有三种:一是对于活动的反思,这种反思是在行为完成之后对师生的表现、想法、做法所做的反思,其具体表现形式为课后反思。二是活动中的反思,这是在行为过程中对师生的表现、想法和做法所做的及时反思,其具体表现形式为课中反思。三是为活动反思,这是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活动的一种反思,其具体形式为课前反思。那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反思性教学呢?笔者认为:
一、课后反思
主要反思一节课后在教学理念、设计、方法、效果等方面的得与失,肯定自己的优点,发现并探索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方面,并加以调整改进,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能起到更好的优化效果。
案例1:《椭圆的几何性质》的教学过程
①复习上节课椭圆的标准方程;②通过方程研究得出几何性质(主要是教师边分析边得出结论);③学习两个例题并做两道巩固练习;④小结本节课的知识方法,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这是一节典型的传统教法,优点是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结构完整,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但仔细反思各方面的得与失后发现:首先教师教的理念还没有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教学方法是传统与落后的,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探究性、合作性。教学设计不够科学并缺乏创新,如导入缺乏新意,没有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学气氛与效果只有达到中等水平。经过反思,本节课可以这样设计:
①提出一个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建立和运用椭圆方程去解决问题;②让学生回忆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③把学生分为四组从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准线五个方面去探究椭圆的性质;④让每组学生代表叙述性质,教师给予补充、纠正;⑤让学生尝试解决例题,教师板书示范并作归纳,接着让学生做巩固练习;⑥师生一起归纳总结本节知识、思想方法,布置作业。
二、课中反思
主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有效地进行,是否及时掌握学习状况和课堂出现的问题,是否营造积极宽松、民主、平等互助的学习环境,教师的引导是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什么促进作用?
案例2:函数奇偶性的学习片断
首先学习函数奇偶性的定义,然后举例说明奇偶性的判定方法,学生在判定奇偶性时通过计算推断为偶函数。
及时反思:学生的学习以模仿式成分居多,思考问题易以偏概全,缺乏整体思考意识,特别对问题中的隐性条件不易发现。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训练。事实上,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函数的定义域得:x ,于是f(x)=0,则f(-x)=-f(x)=f(x)=0,所以f(x)为既奇又偶函数。
在这一问题后有学生问:我们知道了奇函数、偶函数,既奇又偶函数的例子,有没有非奇非偶函数呢?趁此机会,我对上例作了变式:f(x)=判断的奇偶性。
学生经过上题错误教训后,知道先求定义域为:x=1,虽然f(x)=0但是函数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所以此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经过以上问题思考、反思之后,学生对判断思考问题会变得严谨、全面,从面提高思维能力与素质。
三、课前反思
主要反思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或困惑,并针对重点、难点知识设计教学情境,设计引导探究活动,同时还应反思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精神实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对教材进行删减、增加、替换、拓展和整合。课前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案例3:《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课前教师通过反思预测到学生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概念时将有较大的困难,特别是如何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刻划函数单调性的数学本质,以及对单调性概念的正反应用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关键是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领会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基于上述反思对本节课教学设计为:
(1)创设实际问题情境(某天气温变化图),提出问题。
问题1:说出气温在哪些时段内是逐步升高或下降的?
问题2:怎样用数学语言刻划上述时段内气温变化特征。
(2)探究发现,建构概念
为了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刻划单调性,提出问题3:对于任意t1,t2 [4,16],当t1
(3)尝试探究,运用概念
本环节通过两个例题的探索求解加深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概念的理解,并学会运用概念去解决简单的问题。
(4)回顾反思,归纳总结
本环节教师给出一组题,让学生互相讨论,探求问题的解答和解决过程,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并作归纳总结。
总之,反思性教学能使我们吐故纳新,能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升华。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我们必须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坚持反思性教学,这样可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让反思性教学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