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洪洞泰云寺的历史与现状,并且对于寺内壁画的内容、题材、构图、布局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关键词】洪洞;泰云寺;壁画;佛像
泰云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镇石桥村北,洪广路南侧。该寺建筑格局完整,从元、清两代留下的碑记考证,该寺曾多次修葺、扩建。泰云寺大雄宝殿内所绘壁画富有历史价值,它展现了平阳古代画工的艺术成就,值得保护并加以深入研究。
一、泰云寺历史与现状
据《洪洞县志》:“泰云寺在县东石桥村唐天宝十载建”,《临汾市志》:“泰云寺位于……宋雍熙四年(987年)重建,元代重修……”,《宽公庵主托祭祖先功德记》:“初,师之父张三十与师之房担张实,共有水磨一区……仍将己身磨分施于本院,师督本院半修其磨,兴葺既完……其本院三门外,师麻地一亩二分,遂施与本院,以广三门基址正路,师修本院钟楼……适有吾祖遣业,地土已妇用于本院外,有水磨四分中一分,又地基二间,计地四分有余……”可知该寺始建于唐代,宋代重建,元中统二年(1261年)前50年间释宽公将其水磨田地等家产捐给泰云寺,该寺进行了增修扩建。据《泰云寺地亩碣》:“石桥村水地九亩九分、平地二亩仍归泰云寺。为寺僧香火之产。”可知清嘉庆三年(1798年)该寺面积可达7934平方米。按《重修泰云寺序》载:“殿庑、北窑,及东西楼房、寺后石塔一律重修,俾复旧现。”可知清宣统三年(1911年)该寺香火冷落,由本寺各僧分措钱对殿庑、北窑,及东西楼房、寺后石塔进行重修。从田野调查获取的信息中了解,该寺在20世纪50年代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被占用,“文革”时期改为农业机械厂,寺内戏台被拆,大殿内佛像被毁,壁画被泥土覆盖用于记工分。2000年该寺进行重修。
现泰云寺坐北朝南,东西宽34.5米,南北长63.5米,总占地面积2190.75平方米。寺内建筑依次排列从南向北有:山门、照壁、东西廊房、东西侧殿、大雄宝殿、猎碣亭。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筒版瓦顶,面积为155.7平方米。殿内梁架为六架椽屋四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覆盆柱础,前檐明间辟板门,两次间安直棂窗。主体结构尚保留有宋代建筑风格。殿后猎碣亭为清咸丰二年(1852年)由灵石杨墨林与何绍基合勾宋拓奉,摹刻上石,何绍基书“猎碣亭”三字并题跋。
二、泰云寺壁画简介
泰云寺壁画以大雄宝殿内东西两壁和南壁为主。由于年代久远,壁画多处脱落掉色,有些墙面则被黄泥抹平。东西墙壁画面积各为50.1平方米,南墙壁画面积各为3.64平方米,共存有壁画约108.3平方米。
东墙画面的中尊为阿弥陀佛。此像饰磨光肉髻内着僧祗支外穿红色通肩大衣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脸型方圆,双耳肥大,额有毫光,唇上两撇蝌蚪形胡须,手结禅定印,身后圆形头光、椭圆形身光组成火焰形背光,头上有天盖用以庄严佛像。佛的两侧有大势至、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慈祥端庄,面形方圆略丰硕,双耳带环,头戴莲花纹花冠,身饰璎珞,手贯环钏,双肩披黄帛,帛带下垂至腰部后反折于左右肘间,自然下垂至体侧,蓝发在前额梳六个圆圈形发瓣式,在头后两侧形成两条蓝发束,上身袒露,下束长裙,腰部束带打一结,双手捧莲左腿曲盘右足踏莲结半跏趺坐于黄狮莲台上,黄狮咬齿瞪目四足踏莲花横身作行走回首样。观音菩萨头戴天冠,脸型圆润,鼻短翼宽,肩披黄帛,帛带下垂至腰部,交叉后反折于双肘间,自然下垂至体侧,满身璎珞,左手抱宝瓶,右手执柳枝结跏趺坐于瞪目咬齿龙身莲台上。两菩萨身后皆有圆头光、椭圆身光组成的背光。中间主佛阿弥陀佛,两侧观音、大势至菩萨胁侍,形成所谓“西方三圣”的基本样式。
在佛座前两侧有迦叶、阿难尊者及两菩萨:迦叶像是一位年迈的长者,脚踩祥云,头部低俯,满脸皱纹,长眉慈目,肥耳穿孔,张口露齿,筋骨突出,一手拿红色法器,一手举在嶙岣的胸前,俨然一个虔诚的、持戒寡欲的苦行僧形象。阿难青年像,身披红色袈裟,眉间白毫,眼神下视,双手合十,恭顺虔诚,似专心倾听佛的教诲,具有含而不露、聪明贤慧的神态,与迦叶形成鲜明的对比,两者身后均有圆形头光。两菩萨头戴火焰莲花纹宝冠,双手戴钏,胸前带红色璎珞,或双手捧花篮,或脸型圆润面带微笑,一手下垂,一手托盘内置两竖三面牛头,身后均有头光,形态优美,略呈“S”形造型,展现出了女性形体婀娜多姿的媚态。
佛像下隅有龙王及四随从。龙王手持笏板脸笑仰头作朝拜样。侏儒双手顶头托有贡品的盘子前行,画面南侧上隅为一树,北侧上隅有山。南北下隅各有四位金刚护法,金刚头系红带,圆瞪双目,肌肉紧张,青筋暴露,长发矗立,倒竖头顶,塑造了雄健威武、无坚不摧的佛教金刚卫士的生动形象。
西墙画面的中尊为毗卢遮那佛。此像饰螺旋髻,脸型圆润,眉呈新月,白毫相置于两眼之间,鼻短翼宽,大耳垂肩,略有胡须,身披红色绘黑色稠密网格衣纹袈裟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头顶天盖、身后背光、台座遮挡与东墙阿弥陀佛像一致,左手持法轮,右手触地印,面容端庄慈祥。佛的两侧有文殊、普贤二菩萨。文殊菩萨结半跏趺坐于莲座,莲座架在青狮背上,青狮开口露齿四足踏莲花横身作行走回首样。细眉小嘴,双耳肥硕,耳垂较长,头戴华冠,袒露胸脯,胸前璎珞精巧细腻,手臂上饰有臂钏和手镯。左手执棍,右手握经卷,两目平视远方。普贤菩萨头戴宝冠,额际方阔,眉弯细长,唇上下巴都留有蝌蚪型胡须,两眼下视,肩披彩带,左手垂放腿上,右手持一如意,左脚垂踏莲花,右腿曲盘半跏趺束腰坐于象背莲座上挺胸昂然,六牙白象横身作行走回首样,象背披鞍鞯,四足分踏在莲花座上。两菩萨背光与东墙对应菩萨一致。中间主佛毗卢遮那佛,两侧文殊、普贤菩萨胁侍,形成所谓“华严三圣”的基本样式。
在佛座前两侧有两胁侍:左侧女像头戴高冠,面部圆润,眉间白毫相,作四分之三右视,帔帛飘于身后,手中垫着方巾上捧琵琶,眉目传情,颇具唐代仕女的风韵。右侧男像头戴官帽,身着圆领广袖长袍,腰系坤带,双手持笏板,留有长胡须,作四分之三左视。两者身份有待厘清,与永乐宫壁画中形象极其相似,因地域并不算太远,两幅画同出自一手也极有可能。其前隅有迦叶、阿难尊者及两菩萨:迦叶像脚踩莲叶,一手持衣,一手胸前,与东墙形象相似。阿难像少年持重,两者身后均有圆形头光。两菩萨头戴火焰莲花纹宝冠,面形圆润,眼细嘴小,红黑发在前额梳六个圆圈形发瓣式,在头后两侧形成两条红黑发束,自肩部垂至臂侧,双手戴钏,璎珞遍身,或一手持花盘,或双手捧盘内置两竖三面牛头,身后均有头光。
佛像下隅有龙王及三随从。龙王横眉鼓目,手持笏板,一只龙角外露,仰头作拱揖状。上隅左侧有双人头鸟身站在莲花上手捧荷花的命命鸟,右侧为迦陵频伽。迦陵频伽与命命鸟同出雪山,外形类同,皆表示“法音宣流”,均以其美妙声音和优美舞姿娱悦佛、供养佛。
画面南侧上隅为一棵松树。下隅似为婆薮仙人奉佛的图像。其间男侍者手托玉盘,内装花果前行,武士面目通红,头戴骷颅冠和耳坠,手持宝剑,毛发纵横,须髯若飞,张嘴露齿,横眉怒目作愤怒状护驾。女侍者左捧经卷,右持毛笔尾随其后。画面北侧上隅为一座山。下隅由于年代久远漫漶不清,仔细辨别应为一道教人物二金刚。最北端一金刚面目通红,横眉怒目,咬牙露齿,须发巍立,身着红甲,左手持宝剑,右手拿葫芦。宝剑和葫芦都是辟邪用的,宝剑有威慑作用,葫芦有祈求健康的作用,两个放一起可以辟邪同时祈福健康。
南墙殿门东西两侧各有一金刚力士,为二王尊像。头戴宝冠,上身裸露,睁眼鼓鼻,神态威严,左手抱杆,右手执圈,满脸愤怒之相。东边力士怒颜张口,为“哈将”,西边力士则忿颜闭唇,为“哼将”。
结语
笔者通过多次实地考察论述洪洞泰云寺壁画的主要内容,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清代佛教壁画的内容和形式,间接看出清代统治的文化和宗教政策,对佛教壁画艺术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吴良忠.中国壁画[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2]申维辰.山西古代壁画展壁画精品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3]金维诺.中国美术全集·寺观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高晟,山西師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洪洞;泰云寺;壁画;佛像
泰云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镇石桥村北,洪广路南侧。该寺建筑格局完整,从元、清两代留下的碑记考证,该寺曾多次修葺、扩建。泰云寺大雄宝殿内所绘壁画富有历史价值,它展现了平阳古代画工的艺术成就,值得保护并加以深入研究。
一、泰云寺历史与现状
据《洪洞县志》:“泰云寺在县东石桥村唐天宝十载建”,《临汾市志》:“泰云寺位于……宋雍熙四年(987年)重建,元代重修……”,《宽公庵主托祭祖先功德记》:“初,师之父张三十与师之房担张实,共有水磨一区……仍将己身磨分施于本院,师督本院半修其磨,兴葺既完……其本院三门外,师麻地一亩二分,遂施与本院,以广三门基址正路,师修本院钟楼……适有吾祖遣业,地土已妇用于本院外,有水磨四分中一分,又地基二间,计地四分有余……”可知该寺始建于唐代,宋代重建,元中统二年(1261年)前50年间释宽公将其水磨田地等家产捐给泰云寺,该寺进行了增修扩建。据《泰云寺地亩碣》:“石桥村水地九亩九分、平地二亩仍归泰云寺。为寺僧香火之产。”可知清嘉庆三年(1798年)该寺面积可达7934平方米。按《重修泰云寺序》载:“殿庑、北窑,及东西楼房、寺后石塔一律重修,俾复旧现。”可知清宣统三年(1911年)该寺香火冷落,由本寺各僧分措钱对殿庑、北窑,及东西楼房、寺后石塔进行重修。从田野调查获取的信息中了解,该寺在20世纪50年代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被占用,“文革”时期改为农业机械厂,寺内戏台被拆,大殿内佛像被毁,壁画被泥土覆盖用于记工分。2000年该寺进行重修。
现泰云寺坐北朝南,东西宽34.5米,南北长63.5米,总占地面积2190.75平方米。寺内建筑依次排列从南向北有:山门、照壁、东西廊房、东西侧殿、大雄宝殿、猎碣亭。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筒版瓦顶,面积为155.7平方米。殿内梁架为六架椽屋四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覆盆柱础,前檐明间辟板门,两次间安直棂窗。主体结构尚保留有宋代建筑风格。殿后猎碣亭为清咸丰二年(1852年)由灵石杨墨林与何绍基合勾宋拓奉,摹刻上石,何绍基书“猎碣亭”三字并题跋。
二、泰云寺壁画简介
泰云寺壁画以大雄宝殿内东西两壁和南壁为主。由于年代久远,壁画多处脱落掉色,有些墙面则被黄泥抹平。东西墙壁画面积各为50.1平方米,南墙壁画面积各为3.64平方米,共存有壁画约108.3平方米。
东墙画面的中尊为阿弥陀佛。此像饰磨光肉髻内着僧祗支外穿红色通肩大衣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脸型方圆,双耳肥大,额有毫光,唇上两撇蝌蚪形胡须,手结禅定印,身后圆形头光、椭圆形身光组成火焰形背光,头上有天盖用以庄严佛像。佛的两侧有大势至、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慈祥端庄,面形方圆略丰硕,双耳带环,头戴莲花纹花冠,身饰璎珞,手贯环钏,双肩披黄帛,帛带下垂至腰部后反折于左右肘间,自然下垂至体侧,蓝发在前额梳六个圆圈形发瓣式,在头后两侧形成两条蓝发束,上身袒露,下束长裙,腰部束带打一结,双手捧莲左腿曲盘右足踏莲结半跏趺坐于黄狮莲台上,黄狮咬齿瞪目四足踏莲花横身作行走回首样。观音菩萨头戴天冠,脸型圆润,鼻短翼宽,肩披黄帛,帛带下垂至腰部,交叉后反折于双肘间,自然下垂至体侧,满身璎珞,左手抱宝瓶,右手执柳枝结跏趺坐于瞪目咬齿龙身莲台上。两菩萨身后皆有圆头光、椭圆身光组成的背光。中间主佛阿弥陀佛,两侧观音、大势至菩萨胁侍,形成所谓“西方三圣”的基本样式。
在佛座前两侧有迦叶、阿难尊者及两菩萨:迦叶像是一位年迈的长者,脚踩祥云,头部低俯,满脸皱纹,长眉慈目,肥耳穿孔,张口露齿,筋骨突出,一手拿红色法器,一手举在嶙岣的胸前,俨然一个虔诚的、持戒寡欲的苦行僧形象。阿难青年像,身披红色袈裟,眉间白毫,眼神下视,双手合十,恭顺虔诚,似专心倾听佛的教诲,具有含而不露、聪明贤慧的神态,与迦叶形成鲜明的对比,两者身后均有圆形头光。两菩萨头戴火焰莲花纹宝冠,双手戴钏,胸前带红色璎珞,或双手捧花篮,或脸型圆润面带微笑,一手下垂,一手托盘内置两竖三面牛头,身后均有头光,形态优美,略呈“S”形造型,展现出了女性形体婀娜多姿的媚态。
佛像下隅有龙王及四随从。龙王手持笏板脸笑仰头作朝拜样。侏儒双手顶头托有贡品的盘子前行,画面南侧上隅为一树,北侧上隅有山。南北下隅各有四位金刚护法,金刚头系红带,圆瞪双目,肌肉紧张,青筋暴露,长发矗立,倒竖头顶,塑造了雄健威武、无坚不摧的佛教金刚卫士的生动形象。
西墙画面的中尊为毗卢遮那佛。此像饰螺旋髻,脸型圆润,眉呈新月,白毫相置于两眼之间,鼻短翼宽,大耳垂肩,略有胡须,身披红色绘黑色稠密网格衣纹袈裟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头顶天盖、身后背光、台座遮挡与东墙阿弥陀佛像一致,左手持法轮,右手触地印,面容端庄慈祥。佛的两侧有文殊、普贤二菩萨。文殊菩萨结半跏趺坐于莲座,莲座架在青狮背上,青狮开口露齿四足踏莲花横身作行走回首样。细眉小嘴,双耳肥硕,耳垂较长,头戴华冠,袒露胸脯,胸前璎珞精巧细腻,手臂上饰有臂钏和手镯。左手执棍,右手握经卷,两目平视远方。普贤菩萨头戴宝冠,额际方阔,眉弯细长,唇上下巴都留有蝌蚪型胡须,两眼下视,肩披彩带,左手垂放腿上,右手持一如意,左脚垂踏莲花,右腿曲盘半跏趺束腰坐于象背莲座上挺胸昂然,六牙白象横身作行走回首样,象背披鞍鞯,四足分踏在莲花座上。两菩萨背光与东墙对应菩萨一致。中间主佛毗卢遮那佛,两侧文殊、普贤菩萨胁侍,形成所谓“华严三圣”的基本样式。
在佛座前两侧有两胁侍:左侧女像头戴高冠,面部圆润,眉间白毫相,作四分之三右视,帔帛飘于身后,手中垫着方巾上捧琵琶,眉目传情,颇具唐代仕女的风韵。右侧男像头戴官帽,身着圆领广袖长袍,腰系坤带,双手持笏板,留有长胡须,作四分之三左视。两者身份有待厘清,与永乐宫壁画中形象极其相似,因地域并不算太远,两幅画同出自一手也极有可能。其前隅有迦叶、阿难尊者及两菩萨:迦叶像脚踩莲叶,一手持衣,一手胸前,与东墙形象相似。阿难像少年持重,两者身后均有圆形头光。两菩萨头戴火焰莲花纹宝冠,面形圆润,眼细嘴小,红黑发在前额梳六个圆圈形发瓣式,在头后两侧形成两条红黑发束,自肩部垂至臂侧,双手戴钏,璎珞遍身,或一手持花盘,或双手捧盘内置两竖三面牛头,身后均有头光。
佛像下隅有龙王及三随从。龙王横眉鼓目,手持笏板,一只龙角外露,仰头作拱揖状。上隅左侧有双人头鸟身站在莲花上手捧荷花的命命鸟,右侧为迦陵频伽。迦陵频伽与命命鸟同出雪山,外形类同,皆表示“法音宣流”,均以其美妙声音和优美舞姿娱悦佛、供养佛。
画面南侧上隅为一棵松树。下隅似为婆薮仙人奉佛的图像。其间男侍者手托玉盘,内装花果前行,武士面目通红,头戴骷颅冠和耳坠,手持宝剑,毛发纵横,须髯若飞,张嘴露齿,横眉怒目作愤怒状护驾。女侍者左捧经卷,右持毛笔尾随其后。画面北侧上隅为一座山。下隅由于年代久远漫漶不清,仔细辨别应为一道教人物二金刚。最北端一金刚面目通红,横眉怒目,咬牙露齿,须发巍立,身着红甲,左手持宝剑,右手拿葫芦。宝剑和葫芦都是辟邪用的,宝剑有威慑作用,葫芦有祈求健康的作用,两个放一起可以辟邪同时祈福健康。
南墙殿门东西两侧各有一金刚力士,为二王尊像。头戴宝冠,上身裸露,睁眼鼓鼻,神态威严,左手抱杆,右手执圈,满脸愤怒之相。东边力士怒颜张口,为“哈将”,西边力士则忿颜闭唇,为“哼将”。
结语
笔者通过多次实地考察论述洪洞泰云寺壁画的主要内容,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清代佛教壁画的内容和形式,间接看出清代统治的文化和宗教政策,对佛教壁画艺术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吴良忠.中国壁画[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2]申维辰.山西古代壁画展壁画精品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3]金维诺.中国美术全集·寺观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高晟,山西師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