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2007年的《奋斗》、2009年的《我的青春谁做主》之后,赵宝刚导演的“青春三部曲”终结篇《北京青年》正在全国多家卫视热播。这部由李晨、马苏、杜淳、姚笛等主演的电视剧讲述了四位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堂兄弟——“公务员”何东、“医生”何西、“海归”何南、“混混”何北在对于令人羡慕的现状中感到很压抑、不高兴、不痛快,决定“重走一回青春”改变自己不成熟的心态和性格。追随他们脚步的还有女博士、精神科医生、酒吧妹、神经病。他们从北京出发一路经过烟台、深圳、丽江,最终在玉龙雪山完成了精神之旅。
该剧播出几天就引发争议,“重走青春”的主题让很多观众直呼“不现实”,有人直批北京青年纯属不靠谱青年,也有人表示打算同样出走。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样的,却也是不一样的。“重走青春”,导演赵宝刚、剧中各位主演以及众多网友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诠释。
如果可以,你的青春,敢不敢重走一次?
赵宝刚提供的影视作品戴着现实主义的面具,展示的是未来青春的生活状态。与其说赵宝刚在《北京青年》里替代“80后”重走青春路,莫不如说是提前穿越到未来展示爱恨由己、恣意挥霍青春的图景中,更准确地表述应该是合理想象一个美好的未来。
赵宝刚:关于“青春”系列剧理念都来源于我1998年行走的经历。那年,我走了25个城市。在行走过程中,我发现,每天在一个城市里容易随着惯性走,没有时间静下来去思考。一些都市人甚至为欲望所役,并为欲望不断付出。这种体验让我体悟到“行走”的价值——其实在人生中,应当给自己安排一些行走的时间,去了解社会,了解生活。
我曾在伦敦看到一块墓碑,上面一段碑文这样写道:“当我年轻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现在,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这段碑文启发了我创作《北京青年》。我们想通过《北京青年》告诉青年人:不要蹉跎岁月,要勇于进取,勇于创新,而《北京青年》是讲述年轻人如何改变自己的故事。从4个主人公的名字就可以知道,这不仅是北京青年的故事,而是中国一代青年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不仅是给青年看的,也是给父母看的。《北京青年》不是京味电视剧,“北京”在剧中只是一个载体。
何东27岁,当了5年公务员,不想重蹈父母的覆辙,在与博士女友权筝领证结婚的当天反悔,想重走一回青春。辞职离开北京后干过快递员、当过服务员,经营过酒吧,当过背包客爬雪山过草地,在重走青春的路上,重新认识了自己,改变了心态,最后成为一名体验式培训师,用自己“在路上”的经历影响了新一代的青年的观念。
李晨(饰演 何东):对何东的表演,我更希望观众能看到他身上的矛盾对立,一方面他想要改变,一方面又受着来自家庭的压力。何东就是一个“作男”,特别能“作”,全剧最能作的就是他。而我生活在单亲家庭,从小也是个叛逆的孩子,曾有过青春困惑,甚至离家出走。但人生就是这样,只有在摔倒中不断成长。对我来说,所谓重走一回青春,也不是简简单单的辞职悔婚离家出走。我曾经在拍《北京爱情故事》的时候说过一句对白:我这一辈子能拿得起放得下的除了筷子就没有别的了,吴狄那个人也真的很像25岁之前的我。我觉得真的很多事情是需要放下的,不去计较得失,不去计较输赢,更不去在意对错。
拍完《北京青年》后我要参加新疆环塔摩托车拉力赛,我下定决心去重拾旧梦,我相信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决定这样去做的。上完赵宝刚的戏是你最火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商业价值和他的所有的价值都是最高的,这是最好的黄金时间,商业活动、广告代言全都来找你,这正是在最热的时候,而我却在最热的时候选择退场,我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因为我想真正把《北京青年》的精神做一个延续。
“权筝”这个27岁的女博士,原本是大学老师,想把一辈子都交付给何东。其实是权筝点出了何东优柔寡断的性格才让他有勇气去重新走一回青春。陷入到失恋的痛苦之后,权筝也辞职去追逐自己的爱情,开始干各种零活,开酒吧后的她在创业中快速成长,赢得了何东的求婚。
马苏(饰演 权筝):权筝是这部戏里改变最大的人,我觉得自己和权筝相似的地方都是比较传统,按照家里的安排长大。可能跟教育有关系吧,小时候听爸妈的话,但是觉得缺点儿自己的东西。我晚回家的话,爸爸就坐着等我,我回来他才睡觉,让我特别有压力。有人说,你不觉得这个戏不切实际吗?可是我觉得我们很多人都有这个重走青春的冲动。
改变后的权筝像我自己。女人肯定要有自己的天地,应该让他们男人有些压力,但传统不能丢。婚姻的维系也是应该这样吧,应该学会做游戏,婚姻要自己想办法玩起来。“玩’不是“作”,要有互动,在很简单的生活中,你可以安排一些事情,生活中有很多游戏跟朋友玩的也可以跟爱人玩。
以前连旅行的时间都不会给自己留下,总怕错过戏,错过机会。现在心态有一些变化,这是跟导演学的,想先去个有海的地方,晒太阳,纯度假。等九月份王丽坤回来,加上姚笛,我们姐仨儿打算出去玩一趟,找落地签方便的地方。我们拍了戏之后成了闺密。以前三人都是劳模,一直在拍戏,不约而同想到,我们能去玩玩吗?丰富一下自己的人生吗?
网友赤叶青枫:从2007年的《奋斗》、2009年的《我的青春谁做主》到现在的《北京青年》,赵宝刚导演用“青春三部曲”将年轻人从初入社会的迷茫到青春末尾的挣扎这些过渡状态都毫无遗漏地展现了出来。不过与前作不同的是,《北京青年》不再青葱,它像一首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摇滚乐。在励志与思考之余,更有呐喊。土生土长在北京的这四个堂兄弟都是标准的社会人,青春已经悄然走远,却几乎在一夜之间推翻现状,放下一切,说走就走,去寻找真正的自我。这么做当然很冒险,但年轻没有失败!
在此过程中,两代人价值观激烈对撞是最大的看点。赵宝刚抓住内核,就是当代年轻人看似衣食无忧,但其实在精神层面上一再陷入成长困局——父母的珍视让这一代人被剥夺了冒险的可能性,几乎每个人都被报以“安逸度日”的期冀。年轻人在看似一切都通往幸福的轨道上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实则生活空间的狭小与平淡已经让他们无法喘息,而最终下决心与所拥有的一切告别,重新选择自己青春的可能性被放大之后,他们选择了出走,并经历洗礼与新生。
自己想走的那条路,注定会很曲折坎坷。苦累打击,统统包括。但无论如何,都不要等到像台湾大众银行广告里的那一行老年人,垂垂老矣才想要去环岛旅行,完成青春未竟的梦想。就像《北京青年》告诉我们的:成长,远远比成功更重要。
让我们挣脱牢笼展翅高飞,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吧—— 趁你我尚未老去!
该剧播出几天就引发争议,“重走青春”的主题让很多观众直呼“不现实”,有人直批北京青年纯属不靠谱青年,也有人表示打算同样出走。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样的,却也是不一样的。“重走青春”,导演赵宝刚、剧中各位主演以及众多网友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诠释。
如果可以,你的青春,敢不敢重走一次?
赵宝刚提供的影视作品戴着现实主义的面具,展示的是未来青春的生活状态。与其说赵宝刚在《北京青年》里替代“80后”重走青春路,莫不如说是提前穿越到未来展示爱恨由己、恣意挥霍青春的图景中,更准确地表述应该是合理想象一个美好的未来。
赵宝刚:关于“青春”系列剧理念都来源于我1998年行走的经历。那年,我走了25个城市。在行走过程中,我发现,每天在一个城市里容易随着惯性走,没有时间静下来去思考。一些都市人甚至为欲望所役,并为欲望不断付出。这种体验让我体悟到“行走”的价值——其实在人生中,应当给自己安排一些行走的时间,去了解社会,了解生活。
我曾在伦敦看到一块墓碑,上面一段碑文这样写道:“当我年轻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现在,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这段碑文启发了我创作《北京青年》。我们想通过《北京青年》告诉青年人:不要蹉跎岁月,要勇于进取,勇于创新,而《北京青年》是讲述年轻人如何改变自己的故事。从4个主人公的名字就可以知道,这不仅是北京青年的故事,而是中国一代青年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不仅是给青年看的,也是给父母看的。《北京青年》不是京味电视剧,“北京”在剧中只是一个载体。
何东27岁,当了5年公务员,不想重蹈父母的覆辙,在与博士女友权筝领证结婚的当天反悔,想重走一回青春。辞职离开北京后干过快递员、当过服务员,经营过酒吧,当过背包客爬雪山过草地,在重走青春的路上,重新认识了自己,改变了心态,最后成为一名体验式培训师,用自己“在路上”的经历影响了新一代的青年的观念。
李晨(饰演 何东):对何东的表演,我更希望观众能看到他身上的矛盾对立,一方面他想要改变,一方面又受着来自家庭的压力。何东就是一个“作男”,特别能“作”,全剧最能作的就是他。而我生活在单亲家庭,从小也是个叛逆的孩子,曾有过青春困惑,甚至离家出走。但人生就是这样,只有在摔倒中不断成长。对我来说,所谓重走一回青春,也不是简简单单的辞职悔婚离家出走。我曾经在拍《北京爱情故事》的时候说过一句对白:我这一辈子能拿得起放得下的除了筷子就没有别的了,吴狄那个人也真的很像25岁之前的我。我觉得真的很多事情是需要放下的,不去计较得失,不去计较输赢,更不去在意对错。
拍完《北京青年》后我要参加新疆环塔摩托车拉力赛,我下定决心去重拾旧梦,我相信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决定这样去做的。上完赵宝刚的戏是你最火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商业价值和他的所有的价值都是最高的,这是最好的黄金时间,商业活动、广告代言全都来找你,这正是在最热的时候,而我却在最热的时候选择退场,我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因为我想真正把《北京青年》的精神做一个延续。
“权筝”这个27岁的女博士,原本是大学老师,想把一辈子都交付给何东。其实是权筝点出了何东优柔寡断的性格才让他有勇气去重新走一回青春。陷入到失恋的痛苦之后,权筝也辞职去追逐自己的爱情,开始干各种零活,开酒吧后的她在创业中快速成长,赢得了何东的求婚。
马苏(饰演 权筝):权筝是这部戏里改变最大的人,我觉得自己和权筝相似的地方都是比较传统,按照家里的安排长大。可能跟教育有关系吧,小时候听爸妈的话,但是觉得缺点儿自己的东西。我晚回家的话,爸爸就坐着等我,我回来他才睡觉,让我特别有压力。有人说,你不觉得这个戏不切实际吗?可是我觉得我们很多人都有这个重走青春的冲动。
改变后的权筝像我自己。女人肯定要有自己的天地,应该让他们男人有些压力,但传统不能丢。婚姻的维系也是应该这样吧,应该学会做游戏,婚姻要自己想办法玩起来。“玩’不是“作”,要有互动,在很简单的生活中,你可以安排一些事情,生活中有很多游戏跟朋友玩的也可以跟爱人玩。
以前连旅行的时间都不会给自己留下,总怕错过戏,错过机会。现在心态有一些变化,这是跟导演学的,想先去个有海的地方,晒太阳,纯度假。等九月份王丽坤回来,加上姚笛,我们姐仨儿打算出去玩一趟,找落地签方便的地方。我们拍了戏之后成了闺密。以前三人都是劳模,一直在拍戏,不约而同想到,我们能去玩玩吗?丰富一下自己的人生吗?
网友赤叶青枫:从2007年的《奋斗》、2009年的《我的青春谁做主》到现在的《北京青年》,赵宝刚导演用“青春三部曲”将年轻人从初入社会的迷茫到青春末尾的挣扎这些过渡状态都毫无遗漏地展现了出来。不过与前作不同的是,《北京青年》不再青葱,它像一首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摇滚乐。在励志与思考之余,更有呐喊。土生土长在北京的这四个堂兄弟都是标准的社会人,青春已经悄然走远,却几乎在一夜之间推翻现状,放下一切,说走就走,去寻找真正的自我。这么做当然很冒险,但年轻没有失败!
在此过程中,两代人价值观激烈对撞是最大的看点。赵宝刚抓住内核,就是当代年轻人看似衣食无忧,但其实在精神层面上一再陷入成长困局——父母的珍视让这一代人被剥夺了冒险的可能性,几乎每个人都被报以“安逸度日”的期冀。年轻人在看似一切都通往幸福的轨道上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实则生活空间的狭小与平淡已经让他们无法喘息,而最终下决心与所拥有的一切告别,重新选择自己青春的可能性被放大之后,他们选择了出走,并经历洗礼与新生。
自己想走的那条路,注定会很曲折坎坷。苦累打击,统统包括。但无论如何,都不要等到像台湾大众银行广告里的那一行老年人,垂垂老矣才想要去环岛旅行,完成青春未竟的梦想。就像《北京青年》告诉我们的:成长,远远比成功更重要。
让我们挣脱牢笼展翅高飞,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吧—— 趁你我尚未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