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培养学生古典作品阅读的能力?我认为,除了多读原文多看注释以外,注意以下几方面也很有必要。
1.总观全文,把握作品脉络,联系上下文推断词句
作品的整体与部分是相互依存的,理解了个别能有效地理解整体; 同样,对整体有了大致理解,也有利于对个别字词的理解。
《礼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本段中由于“失”“或”两字难于理解,便会影响对全段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全段大意与脉络来推断这两个词的意义。全段大意是说,学习的人有四种什么样的情况,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教育者应该怎么办。推断出“失”指情况,“或”是列举四种情况。再看“然后能救其失也”一句,“救”是补救之意,“其失”就应当是宾语,便可知“失”不能解释为“失去”,而应解释为缺点、过失或错误。这个词弄清楚了,可推断出前五个“失”都同义。“此四者”表列举后的概括,前面的四个“或”都表列举的事实,那么便可推断几个“或”字都不是“或者”之意,而应解为“有的”。这两个难点解决了,整段也就贯通了。
2.将单音词联成双音词或对换新词
古典作品单音词占绝大多数,这些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多数已成为多义语素,阅读时将单音词联成双音词,语意自然显露。
怎样联词呢?根据整句意义,将单音词生发开去,组成恰切的双音词,联通上下文。“操(拿着)吴(吴地)戈(戈矛、武器)兮被(披着)犀(犀牛)甲(铠甲),车(战车)错(交错)毂(车轮)兮短兵(兵器)接(互相接触)。”联词之后,全句意义就明白易懂了。
如果有些单音词不能用联词的方法释义,那么就根据句子前后意思,用另一个恰切的双音词去对换原词,联通文意。如《礼记》中“虽有佳(美好)肴(鱼肉),弗食,不知其旨(味美)也;虽有至(最好)道,弗学,不知其善(正确)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够),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努力)也。故曰:教学相长(促进)也。”
3.根据同类句子结构类推
3.1 并列结构。如《过秦论》“有席(像卷席)卷天下,包(像包裹)举宇内,囊(像口袋)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3.2 排比句类推。如《天时不如地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由第三句的“威”解释为“威震”,推断前二句“域”“固”是动词,意思为“限制”“巩固”,全句意思也就好理解了。
此外,还有对偶句的类推等。如柳宗元《捕蛇者说》:“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前句指收税的官吏在东西方向乱吼乱叫,后句可推断他们在南北方向骚扰。两句互相补充,译为:酷吏到处乱吼乱叫,四处骚扰破坏。又如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对偶句:“狭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都可用同样地方法来理解句意。
4.调整语序,补充省略
古汉语中有很多句子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理解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作适当调整。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难于理解,调整为“故国神游,应笑我多情”,意思也就明白了。韩愈的《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两个句子的宾语“句读”“惑”都借助“之”提到动词之前,翻译时要还原为动宾结构,意思就明确了。
在古汉语中本应作状语的,常置于句末作了补语,阅读时一般应调整语序,提到动词前还原作状语。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阅读时应将“以师旅”置于动词“加”前,让它们作状语。
另外,省略句在古汉语中是极为常见的。如《过秦论》“(秦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蒙恬)却匈奴七百余里”,翻译时把省略成分补出来,意思自然清楚,但不可一一不出。有的可承前省,有的可蒙后省,这样语意简洁,全都补出来,倒显得啰嗦。
5.注意词的活用
在古汉语中,其他词类活用作动词的情况是常见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先”“后”都活用作了动词,它后面的连带成分是宾语,成为接受动作的对象,解释为“把----放在先”“把----放在后”。韩愈《师说》中“吾师道也”的“师”,“不耻相师”的“耻”,都是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由此可见,凡形容词后带了名词性成分的,若不是并列关系和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作了动词。凡两个名词连用的,若不是并列和偏正关系的,那么前一个名词必定活用作了动词。
6.找准通假字
“通假”指在古汉语中音同或音近的两个字通用或借用。“通”,即“通用”;“假”,借用之意。通假字与本字在字义上没有关系,在字形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它们的联系只是音同或音近。在古典作品中,通假字是阅读中的拦路虎,如果不能辨识它,对作品的理解也就卡住了。
怎样辨识通假字?根据通假字音同音近或形近的特点,凡按字面无法解释,只有按音同音近的另一字才能解释的,便有可能是通假字。如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中“生”通“性”,解释为“本性”。再如《鸿门宴》中“张良出,要项伯”,句中“要”通“邀”,解释为“邀请”。又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事”通“侍”,“侍奉”的意思。知道是通假字,照本释义,句意自明。
翻译时要注意:第一,以本字之义解释通假字。因为通假字是借音而不是借义,解释是必须改用本字之义。如上面举的“张良出,要项伯”中“要”
是通假字,“邀”才是本字,必须按“邀”义解释。第二,以本字之音改读通假字。如上所举“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中“生”通“性”,应将“生”
读着“性”。既然通假字是以其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本字的,那么通假字必定该读本字的音,用本字的义。
7.根据上下文确定虚词的意义
古汉语中常见虚词很多,而且每一个虚词一般都有几种不同的用法,阅读时可根据上下文作合理解释。如《鸿门宴》中“以”的用法:
①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介词,把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连词,用来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所以:……的原因 ⑤籍何以至此? 介词,因为。⑥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连词,来 ⑦请以剑舞。 介词,用 ⑧军中无以为乐 无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在这篇文章中,“以”字出现了七种不同的用法。
虚词的解释灵活性很大,它的意义需要根据前后语意而定,但也不是说可以随意解释,而是必须按常规去处理。
学生在学习古典作品时如果能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就能较好的理解原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收稿日期:2011-12-27
1.总观全文,把握作品脉络,联系上下文推断词句
作品的整体与部分是相互依存的,理解了个别能有效地理解整体; 同样,对整体有了大致理解,也有利于对个别字词的理解。
《礼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本段中由于“失”“或”两字难于理解,便会影响对全段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全段大意与脉络来推断这两个词的意义。全段大意是说,学习的人有四种什么样的情况,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教育者应该怎么办。推断出“失”指情况,“或”是列举四种情况。再看“然后能救其失也”一句,“救”是补救之意,“其失”就应当是宾语,便可知“失”不能解释为“失去”,而应解释为缺点、过失或错误。这个词弄清楚了,可推断出前五个“失”都同义。“此四者”表列举后的概括,前面的四个“或”都表列举的事实,那么便可推断几个“或”字都不是“或者”之意,而应解为“有的”。这两个难点解决了,整段也就贯通了。
2.将单音词联成双音词或对换新词
古典作品单音词占绝大多数,这些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多数已成为多义语素,阅读时将单音词联成双音词,语意自然显露。
怎样联词呢?根据整句意义,将单音词生发开去,组成恰切的双音词,联通上下文。“操(拿着)吴(吴地)戈(戈矛、武器)兮被(披着)犀(犀牛)甲(铠甲),车(战车)错(交错)毂(车轮)兮短兵(兵器)接(互相接触)。”联词之后,全句意义就明白易懂了。
如果有些单音词不能用联词的方法释义,那么就根据句子前后意思,用另一个恰切的双音词去对换原词,联通文意。如《礼记》中“虽有佳(美好)肴(鱼肉),弗食,不知其旨(味美)也;虽有至(最好)道,弗学,不知其善(正确)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够),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努力)也。故曰:教学相长(促进)也。”
3.根据同类句子结构类推
3.1 并列结构。如《过秦论》“有席(像卷席)卷天下,包(像包裹)举宇内,囊(像口袋)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3.2 排比句类推。如《天时不如地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由第三句的“威”解释为“威震”,推断前二句“域”“固”是动词,意思为“限制”“巩固”,全句意思也就好理解了。
此外,还有对偶句的类推等。如柳宗元《捕蛇者说》:“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前句指收税的官吏在东西方向乱吼乱叫,后句可推断他们在南北方向骚扰。两句互相补充,译为:酷吏到处乱吼乱叫,四处骚扰破坏。又如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对偶句:“狭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都可用同样地方法来理解句意。
4.调整语序,补充省略
古汉语中有很多句子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理解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作适当调整。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难于理解,调整为“故国神游,应笑我多情”,意思也就明白了。韩愈的《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两个句子的宾语“句读”“惑”都借助“之”提到动词之前,翻译时要还原为动宾结构,意思就明确了。
在古汉语中本应作状语的,常置于句末作了补语,阅读时一般应调整语序,提到动词前还原作状语。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阅读时应将“以师旅”置于动词“加”前,让它们作状语。
另外,省略句在古汉语中是极为常见的。如《过秦论》“(秦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蒙恬)却匈奴七百余里”,翻译时把省略成分补出来,意思自然清楚,但不可一一不出。有的可承前省,有的可蒙后省,这样语意简洁,全都补出来,倒显得啰嗦。
5.注意词的活用
在古汉语中,其他词类活用作动词的情况是常见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先”“后”都活用作了动词,它后面的连带成分是宾语,成为接受动作的对象,解释为“把----放在先”“把----放在后”。韩愈《师说》中“吾师道也”的“师”,“不耻相师”的“耻”,都是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由此可见,凡形容词后带了名词性成分的,若不是并列关系和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作了动词。凡两个名词连用的,若不是并列和偏正关系的,那么前一个名词必定活用作了动词。
6.找准通假字
“通假”指在古汉语中音同或音近的两个字通用或借用。“通”,即“通用”;“假”,借用之意。通假字与本字在字义上没有关系,在字形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它们的联系只是音同或音近。在古典作品中,通假字是阅读中的拦路虎,如果不能辨识它,对作品的理解也就卡住了。
怎样辨识通假字?根据通假字音同音近或形近的特点,凡按字面无法解释,只有按音同音近的另一字才能解释的,便有可能是通假字。如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中“生”通“性”,解释为“本性”。再如《鸿门宴》中“张良出,要项伯”,句中“要”通“邀”,解释为“邀请”。又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事”通“侍”,“侍奉”的意思。知道是通假字,照本释义,句意自明。
翻译时要注意:第一,以本字之义解释通假字。因为通假字是借音而不是借义,解释是必须改用本字之义。如上面举的“张良出,要项伯”中“要”
是通假字,“邀”才是本字,必须按“邀”义解释。第二,以本字之音改读通假字。如上所举“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中“生”通“性”,应将“生”
读着“性”。既然通假字是以其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本字的,那么通假字必定该读本字的音,用本字的义。
7.根据上下文确定虚词的意义
古汉语中常见虚词很多,而且每一个虚词一般都有几种不同的用法,阅读时可根据上下文作合理解释。如《鸿门宴》中“以”的用法:
①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介词,把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连词,用来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所以:……的原因 ⑤籍何以至此? 介词,因为。⑥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连词,来 ⑦请以剑舞。 介词,用 ⑧军中无以为乐 无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在这篇文章中,“以”字出现了七种不同的用法。
虚词的解释灵活性很大,它的意义需要根据前后语意而定,但也不是说可以随意解释,而是必须按常规去处理。
学生在学习古典作品时如果能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就能较好的理解原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收稿日期:201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