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婴幼儿对妈妈的依恋是天生的。怀胎十月,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住了那么久,感受着妈妈的心跳,熟悉了妈妈的气息。为此,很多孩子表现出特别黏妈妈,一眼看不到妈妈就喊、就哭、就找,有的宝宝甚至黏妈妈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宝宝太黏妈妈到底好不好?面对这样的宝宝,家长究竟该怎么办呢?
妈妈洗个澡,爸爸都得抱着宝宝站门外
昨天,星星妈妈在群里吐槽她家小宝太黏人:“我刚才洗了个澡,小宝就哭着找妈妈。没办法,他爸爸只好抱着他在门外等我。其间,我还得不停地跟他说话,以便让他确认我在。我一旦不吭声,他就以为妈妈不在,就哭闹。我用5分钟洗了个澡。家有黏人娃,只好速战速决。”
此言一出,群里的宝妈们都“不厚道地笑了”,笑完又都说起自家的黏人宝贝。哼哼妈妈说,哼哼每次睡觉都要摸着她的眉毛,换成摸爸爸的眉毛就不行。
草莓妈妈说草莓小时候也特别黏妈妈,看不到妈妈就哭。把尿必须是妈妈把,爸爸把死活不愿意;走路非让妈妈抱,爸爸抱就是不让;妈妈下楼扔个垃圾,她都像个跟屁虫一样跟着。家人给她取个绰号叫“520胶水”。
香香妈妈说,香香大一点后她就去上班了,每次她去上班都是痛苦的分离,香香哭着不让她出门。每次她走后香香都要哭闹好一阵,而且一整天一想起妈妈就哭着喊:“我要找妈妈!”后来,她就洗了很多张自己的照片,张贴在家里。每次香香一想妈妈,奶奶就抱着她看妈妈的照片,有时香香还去亲照片上的妈妈。
为什么妈妈就那么香呢?也难怪,有谁能比妈妈跟孩子更亲密呢?毕竟有着十月怀胎的血脉相连。
宝宝太黏人到底好不好?
对于太黏人的宝宝,妈妈们一边幸福着一边担忧着。孩子太黏人会不会影响他的独立性发展?该不该刻意跟宝宝保持距离,以锻炼他的自立能力呢?
其实,对于3岁以内宝宝的黏人,大可不必太担忧。宝宝对妈妈有一种天然的母体依恋,他们在妈妈身边最能感受到安全感。这一点,是除了妈妈之外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
宝宝黏人不是错。不过有的宝宝黏人期长、黏人程度深,而有的宝宝黏人期短、黏人程度浅。随着逐步长大,孩子对世界有了更广阔的认知,也就不再那么黏妈妈了。
因此,如果家有黏人宝宝,妈妈不用太焦虑,也不要过早训练宝宝的独立意识。这种强行的断舍离反倒会让宝宝更加没有安全感,更加黏妈妈,无形中延长了黏人期。
相反,我们要尽量给孩子陪伴和爱。妈妈的爱越充足,宝宝越有安全感,越不会过度黏妈妈。同时,妈妈们也要用心享受这段跟宝宝的亲密时光,感受孩子对妈妈特别黏腻的短暂甜蜜。因为等宝宝长大后,就不会这么黏人了。
宝宝太黏妈妈怎么办?
对于特别黏妈妈的宝宝,我们日常照顾他们的时候要注意一些细节。因为黏人宝宝很敏感,要从细节处给予宝宝更贴心的爱。
●千万别拿妈妈吓唬宝宝
有的家长出于逗乐心理,喜欢跟孩子闹着玩,尤其是知道宝宝特别黏妈妈,偏偏拿妈妈吓唬宝宝。比如说:“妈妈走了,不回来了。”“妈妈不要宝宝喽。”“我要把你抢走,让你见不到妈妈……”看到孩子反应激烈,嚇得又喊又叫,感觉很好玩。
这是很不妥当的。宝宝太小,对大人的话不会区分真假。这种拿妈妈跟宝宝的分离来吓宝宝的逗乐行为,只会加重孩子的敏感心理,让宝宝担心失去妈妈而越发黏着妈妈。因此,不要跟宝宝开这样的玩笑。
●妈妈要懂得安抚宝宝
一般,黏人宝宝都不敢离开妈妈去主动找同伴玩,做什么事都想拉着妈妈的手让妈妈陪着去。这时,妈妈要懂得安抚宝宝,让他放松心情,大胆地离开妈妈,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去跟同伴多接触。
比如,当几个孩子在玩,宝宝也想参与时,妈妈就要鼓励孩子:“宝贝,过去跟他们一起玩吧。妈妈就在这里看着你,我就在你身边。”宝宝从妈妈的嘴里确认了妈妈一直都会在这儿,他就会勇敢地离开妈妈去跟小伙伴玩。
●跟宝宝断舍离要讲方式
如果妈妈有事要出门跟宝宝分开时可以采取一些小技巧。跟孩子约定一个离开的时间期限,用孩子能理解和感知的方式告诉孩子。比如可以设置沙漏:“妈妈出去一会儿就回来,你看,等这沙漏差不多流完我就回来了。”或者说:“等睡午觉的时候,妈妈就回来哄你睡觉。”诸如此类,给孩子一个他能明白的时间期限。
妈妈回来的时候也有小技巧,尽量给孩子带点好吃的,可以是小零食,也可以是孩子爱吃的水果等。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出去再回来,自己是有惊喜的,孩子会非常开心。
●告诉孩子除了妈妈还有很多人爱他
孩子之所以特别黏妈妈,是因为孩子能感知到妈妈是爱他的人。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告诉孩子,除了妈妈,还有很多人也爱他、疼他。比如,奶奶给他做了新衣服,就告诉宝宝:“你看,奶奶也很爱你哦。”爸爸给宝宝买了玩具,就告诉宝宝:“宝贝,爸爸也像妈妈一样非常疼你哦。”
当宝宝知道了谁爱他,谁对他好,他就会对那些人产生好感和亲近感,不再只单纯地黏着妈妈。这就是为什么一般情况下只有妈妈一人带大的孩子会更黏妈妈,而由老人帮忙带的孩子,就不会那么黏妈妈的原因。因为孩子会把对妈妈的关注分给其他人。
总之,宝宝黏人其实是在求得妈妈更多的关注和爱。因此,妈妈们平日里要多抱抱孩子、亲亲孩子、爱抚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妈妈浓浓的爱。爱越充足,孩子长大后就会越勇敢,越独立。
【编辑:花洁】
宝宝太黏妈妈到底好不好?面对这样的宝宝,家长究竟该怎么办呢?
妈妈洗个澡,爸爸都得抱着宝宝站门外
昨天,星星妈妈在群里吐槽她家小宝太黏人:“我刚才洗了个澡,小宝就哭着找妈妈。没办法,他爸爸只好抱着他在门外等我。其间,我还得不停地跟他说话,以便让他确认我在。我一旦不吭声,他就以为妈妈不在,就哭闹。我用5分钟洗了个澡。家有黏人娃,只好速战速决。”
此言一出,群里的宝妈们都“不厚道地笑了”,笑完又都说起自家的黏人宝贝。哼哼妈妈说,哼哼每次睡觉都要摸着她的眉毛,换成摸爸爸的眉毛就不行。
草莓妈妈说草莓小时候也特别黏妈妈,看不到妈妈就哭。把尿必须是妈妈把,爸爸把死活不愿意;走路非让妈妈抱,爸爸抱就是不让;妈妈下楼扔个垃圾,她都像个跟屁虫一样跟着。家人给她取个绰号叫“520胶水”。
香香妈妈说,香香大一点后她就去上班了,每次她去上班都是痛苦的分离,香香哭着不让她出门。每次她走后香香都要哭闹好一阵,而且一整天一想起妈妈就哭着喊:“我要找妈妈!”后来,她就洗了很多张自己的照片,张贴在家里。每次香香一想妈妈,奶奶就抱着她看妈妈的照片,有时香香还去亲照片上的妈妈。
为什么妈妈就那么香呢?也难怪,有谁能比妈妈跟孩子更亲密呢?毕竟有着十月怀胎的血脉相连。
宝宝太黏人到底好不好?
对于太黏人的宝宝,妈妈们一边幸福着一边担忧着。孩子太黏人会不会影响他的独立性发展?该不该刻意跟宝宝保持距离,以锻炼他的自立能力呢?
其实,对于3岁以内宝宝的黏人,大可不必太担忧。宝宝对妈妈有一种天然的母体依恋,他们在妈妈身边最能感受到安全感。这一点,是除了妈妈之外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
宝宝黏人不是错。不过有的宝宝黏人期长、黏人程度深,而有的宝宝黏人期短、黏人程度浅。随着逐步长大,孩子对世界有了更广阔的认知,也就不再那么黏妈妈了。
因此,如果家有黏人宝宝,妈妈不用太焦虑,也不要过早训练宝宝的独立意识。这种强行的断舍离反倒会让宝宝更加没有安全感,更加黏妈妈,无形中延长了黏人期。
相反,我们要尽量给孩子陪伴和爱。妈妈的爱越充足,宝宝越有安全感,越不会过度黏妈妈。同时,妈妈们也要用心享受这段跟宝宝的亲密时光,感受孩子对妈妈特别黏腻的短暂甜蜜。因为等宝宝长大后,就不会这么黏人了。
宝宝太黏妈妈怎么办?
对于特别黏妈妈的宝宝,我们日常照顾他们的时候要注意一些细节。因为黏人宝宝很敏感,要从细节处给予宝宝更贴心的爱。
●千万别拿妈妈吓唬宝宝
有的家长出于逗乐心理,喜欢跟孩子闹着玩,尤其是知道宝宝特别黏妈妈,偏偏拿妈妈吓唬宝宝。比如说:“妈妈走了,不回来了。”“妈妈不要宝宝喽。”“我要把你抢走,让你见不到妈妈……”看到孩子反应激烈,嚇得又喊又叫,感觉很好玩。
这是很不妥当的。宝宝太小,对大人的话不会区分真假。这种拿妈妈跟宝宝的分离来吓宝宝的逗乐行为,只会加重孩子的敏感心理,让宝宝担心失去妈妈而越发黏着妈妈。因此,不要跟宝宝开这样的玩笑。
●妈妈要懂得安抚宝宝
一般,黏人宝宝都不敢离开妈妈去主动找同伴玩,做什么事都想拉着妈妈的手让妈妈陪着去。这时,妈妈要懂得安抚宝宝,让他放松心情,大胆地离开妈妈,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去跟同伴多接触。
比如,当几个孩子在玩,宝宝也想参与时,妈妈就要鼓励孩子:“宝贝,过去跟他们一起玩吧。妈妈就在这里看着你,我就在你身边。”宝宝从妈妈的嘴里确认了妈妈一直都会在这儿,他就会勇敢地离开妈妈去跟小伙伴玩。
●跟宝宝断舍离要讲方式
如果妈妈有事要出门跟宝宝分开时可以采取一些小技巧。跟孩子约定一个离开的时间期限,用孩子能理解和感知的方式告诉孩子。比如可以设置沙漏:“妈妈出去一会儿就回来,你看,等这沙漏差不多流完我就回来了。”或者说:“等睡午觉的时候,妈妈就回来哄你睡觉。”诸如此类,给孩子一个他能明白的时间期限。
妈妈回来的时候也有小技巧,尽量给孩子带点好吃的,可以是小零食,也可以是孩子爱吃的水果等。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出去再回来,自己是有惊喜的,孩子会非常开心。
●告诉孩子除了妈妈还有很多人爱他
孩子之所以特别黏妈妈,是因为孩子能感知到妈妈是爱他的人。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告诉孩子,除了妈妈,还有很多人也爱他、疼他。比如,奶奶给他做了新衣服,就告诉宝宝:“你看,奶奶也很爱你哦。”爸爸给宝宝买了玩具,就告诉宝宝:“宝贝,爸爸也像妈妈一样非常疼你哦。”
当宝宝知道了谁爱他,谁对他好,他就会对那些人产生好感和亲近感,不再只单纯地黏着妈妈。这就是为什么一般情况下只有妈妈一人带大的孩子会更黏妈妈,而由老人帮忙带的孩子,就不会那么黏妈妈的原因。因为孩子会把对妈妈的关注分给其他人。
总之,宝宝黏人其实是在求得妈妈更多的关注和爱。因此,妈妈们平日里要多抱抱孩子、亲亲孩子、爱抚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妈妈浓浓的爱。爱越充足,孩子长大后就会越勇敢,越独立。
【编辑:花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