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d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介绍了我国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办学特色进行了分析。以海南大学为例,从专业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验室、教研平台等方面对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3-150-04
  Abstract:Introducing the background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school-ru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major higher education.Taking Hain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study and explore for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on specialty goal orientation,curriculum system,teaching staff,laboratories,teaching and research platform,etc.
  Key words: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Characteristic specialty;Curriculum system
  学科专业是高等院校的“基本单元”,是高等院校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3大职能的基础和支撑,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学科专业建设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海南大学作为海南省唯一的“211工程”建设地方高校,必须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走特色发展之路。以地方需求带动专业结构优化,以专业结构优化促进学科体系完善,以成熟的学科体系指导特色专业建设。本文以海南大学为例,对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1 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解放初期的快速发展,“文革”时期的停滞,1977年的恢复发展,1999年的高考扩招,招生规模已由1977年的27万扩大到1998年的108万,再由1999年的160万扩大到2011年的675万,2011年的招生规模是1977年的25倍,1998年的6.25倍。由于顺应了改革开放30a的伟大变革,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和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了俄罗斯、印度和美国,居世界第一位,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创造了高等教育史上发展的奇迹。
  近年来,中央财政先后支持实施了“985工程”、“211工程”以及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等项目,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因此,教育部提出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一批引领改革的示范性专业,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1]。
  当前,“切实把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已成为高等教育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2]。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把特色专业建设作为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人点,使特色专业建设成为新世纪高等教育为支撑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需求[3]。截至2010年,“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已完成了第一轮建设。许多本科院校已立项并建设了大批国家级、省级、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办学特色
  2.1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建国初期,我国从前苏联引进了土地规划科学,并于1956年在东北农学院创办了土地规划专业。198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全国第一个土地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土地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和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合并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归属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并在公共管理学科下设立土地资源管理二级学科。1987年华中农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立“农业资源经济与土地利用管理”硕士点;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南京农业大学设置了全国第一个“农业资源经济与土地利用管理”博士点,至此形成了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4]。
  从学科层次来看,具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的17所高校全部都是“211工程”建设高校,其中有13所高校为“985工程”建设高校,占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高校总数的76.47%,见表1。由于“985工程”及“211工程”建设高校学科发展历史悠久,实力更为雄厚,所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博士教育基本都集中在上述高校。90所具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的高校中,一般院校有34所,占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高校总数的37.78%;“211工程”建设高校有56所,占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高校总数的62.22%;其中有28所高校为“985工程”建设高校,占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高校总数的31.11%。65所开办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中,一般院校有51所,占开办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高校总数的78.46%;“211工程”建设高校有14所,占开办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高校总数的21.54%;其中仅有3所“985工程”建设高校开设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占开办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高校总数的4.62%。这说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集中在一般院校。   2.2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 经过50多a的发展,国内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目标定位、培养方式、教学模式等方面形成以下特色:
  (1)农业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农业经济和土壤农化为基础,这类高校侧重从微观上研究农业土地管理和土地经济等科学问题。如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2)以经济管理研究为代表的院校业,其土地资源管理专特点是从政策和法规方面研究土地管理的科学问题,侧重研究土地利用中的人-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和解决。如中国人民大学等;(3)以地理学研究为代表的院校,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从宏观、总体上研究土地利用中的人-地关系的协调和解决。如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4)以测绘学为代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侧重通过对地球表面自然现象的精确描述和分析,研究土地利用中的人-地关系综合体相关问题。这也基本代表了世界范围内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办院校的原始学科基础属类。如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5-6]。
  3 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前身是1993年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创办的两年制土地资源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由两年制专科改为三年制专科,2000年升格为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经过近20a的发展,形成了在区域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办学特色,奠定了本学科点的地位,并得到国土资源部门及兄弟院校的广泛认可,于2010年被批准为海南省省级特色专业。
  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办学理念、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建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新、人新我特的特色专业,是学校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措施。特色专业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结合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对影响特色专业建设的各种因素和条件进行分析与研究之后,凝练专业特色,提出合理的建设思路和目标。具体应科学回答以下问题:培养什么人才?教什么课程?如何教这些课程?依托一支什么样的教学队伍来完成这些教学任务?这是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点建设成败的关键[7]。
  3.1 科学地进行专业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专业定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必须建立在对专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教学资源条件充分调查并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避开不利因素。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属于教育部控制布点专业,海南大学也是海南省高校中唯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为了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需要及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身与工学和管理学科的关系,我们确定了“工管”结合的专业定位,以博识教育为基础,着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以公共管理为本体,夯实学生学科专业基础,以工程技术为应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充分体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走社会科学道路、用自然科学方法的专业属性。在制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面向未来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需要,对专业发展进行规划,凝练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和土地信息系统等3个专业发展方向。
  3.2 凝练专业特色,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除了要正确地反映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和专业规格,还要反映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并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符合学制及学时限制。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课、专业应用课等组成。按照整体功能最优、体系结构合理、内容完整的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深入分析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我们根据专业特色、支撑专业的学科群及多年来确立的办学优势等指标,首先确定了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法学、土地信息系统等7门专业主干课程。其次,围绕专业主干课程,确定了2门计算机类和3门数学类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程,25门为土地资源管理理论课程,优化设计了15门课程为土地资源管理技术课程。在上述2大指标的引导下,根据知识的共性与个性的差异及其与主干课程的内在联系,确定课程性质。最后,根据专业实践技术特点和实践基地优势确定了14门实践教学课程。
  3.3 拓宽师资队伍建设渠道,保证教学质量 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保障。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是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模块设置,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高素质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拥有研究方向稳定、学术造诣深厚、能团结带动整个学术梯队进行教学和科研的学科带头人。
  近年来,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不断充实教师队伍。目前已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主要来自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名牌高校,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拥有博士学位人员6人,其余人员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并注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等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聘任兼职教师。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才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利用“日元贷款”及“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支持教师赴日本筑波大学、天津大学等名牌高校开展研修活动。
  3.4 加强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强化实践技能训练 特色专业建设的最终成果就是培养高素质特色专业人才,而其特色则体现在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的建设,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索性实验,强化实验教学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加强实验室硬件条件建设,提高设备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等项目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建设了土地资源信息、土地整理与规划和土地资源综合管理等特色专业实验室,并结合科研、面向社会,建立了海南省测绘局、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及市县国土部门等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环境。   3.5 搭建教研平台,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3大职能[7]。其中教学活动是高校教师科研的基础和原动力,有助于教师理清思路,使知识系统化,可能增强大学教师的科研活力;科研活动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8];社会服务是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具体实践。
  搭建教研平台,就是建立以学科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梯队和以课程负责人为首的教学梯队;按照“有利于专业发展和教学科研”等原则,重新整合教师队伍,为开展教学研究和科研合作创造条件。近年来,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构建“产、学、研”发展平台。通过承担政府相关部门的项目及科研任务,加强与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海南省农业厅及相关部门的合作,对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解决国土、农业部门实践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并将课题研究的成果适度引入到课堂中,鼓励学生参与到老师科研项目中,拓展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创新热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现高校教学、科研与地方经济建设共赢。共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数十项科研项目的立项支持,完成了土地资源管理相关专著6部,编写了4部国家规划教材。实现了以学术带动学科,以科研带动教学,以达到以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4 结语
  海南大学已进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应以学科专业建设作为提升内涵的平台,突出“热带、海洋、特区、旅游”4大特色,将学校建设成为适应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的重要基地,成为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智囊库和研发中心,成为引领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开展土地资源管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研究,牢牢抓住“211工程”建设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两大发展机遇,充分利用热区和海南的区位优势及资源条件,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省级特色专业的建设,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成为服务于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政府智库、业界智囊、学术高地和人才培养示范性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R].教高[2007]1号.2007,1.
  [2]李元元.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8,402(17).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R].教高[2011]6号.20011,8.
  [4]王万茂.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01(5).
  [5]卢新海,张继道.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7(2).
  [6]彭文英等.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及改革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73(3).
  [7]赵华甫等.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J].中国地质教育,2009,(2).
  [8]曹勇.高等教育中教学与科研关系探讨[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9(2).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摘 要:徽两优996是合肥科源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1892S作母本与R996配组育成两系杂交中籼新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多年在肥西县种植,表现出产量高、抗性较强、熟期适中、适宜机械收割等特点。该文主要介绍了徽两优996在肥西种植表现和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徽两优996;种植表现;栽培技术;肥西县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期刊
摘 要:研究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0.002%、0.01%、0.02%、0.1%、0.2%)对花生种子进行不同时间(2h、4h、6h、8h、10h)的诱导处理,分析种子发芽率及生长速率受秋水仙素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影响,并对花生根尖细胞的倍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对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速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秋水仙素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递增;诱导花生多倍体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为0
期刊
摘 要:该文介绍了耐寒乌菜新品种“黛绿1号”的选育经过、选育结果,并总结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  关键词:乌菜;耐寒;新品种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2-0048-02  乌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 var. rosularis Tsen et Lee savoy)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芸
期刊
摘 要:漂浮育苗技术中烟苗生长所需元素主要来源于营养液,营养液中的肥料直接影响烟株能否正常生长。通过在平邑县开展的临沂烟区漂浮育苗专用肥研究与应用试验发现,氮磷钾比例分别为15∶5∶35、10∶10∶20、16∶8∶34和控释3个月树脂包膜、自配肥料处理均能正常生长,与漂浮育苗专用肥(15∶8∶15)相比,控释3个月树脂包膜出苗最早、成苗率最高,长势最快。但是各处理的成本相差较大,氮磷钾比例10∶
期刊
摘 要:利用生理解剖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剑角蝗科3种蝗虫的前胃和贲门内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属的前胃内壁纵行脊都比较光滑,但绿洲蝗属与迷蝗属纵行脊上齿的大小比鸣蝗属更为接近;绿洲蝗属与迷蝗属贲门内壁上齿尖角度更接近。说明前胃及贲门的显微结构在同科不同属间存在差异,可作为属间种类鉴定的依据。  关键词:消化道;蝗虫;剑角蝗科  中图分类号 Q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
期刊
摘 要:通过开展不同诱芯、不同诱捕器组成的引诱装置性诱水稻田二化螟蛾量的比较试验,筛选出“中捷NO.10诱芯+ 船型诱捕器”对二化螟的性引诱效果最好。  关键词:性引诱剂;诱捕器;性诱;二化螟;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2-0076-02  广德县地处皖南,水稻种植以一季中籼稻为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
期刊
摘 要:在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着重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构筑道德底线,提高畜牧业行业自律意识,做到诚信生产,为畜产品安全提供最基础最有力的保障。该文通过从新生入学诚信思想教育入手开展诚信教育研究,将思想政治、专业教育与诚信教育有机结合,多维度开展诚信教育,并提倡将诚信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考核标准,同时充分发扬学生导师制的优势,通过导师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切实提升动物科学类专业学生诚信度。 
期刊
摘 要:该文对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直播稻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主要包括:前期“封”、“杀”、中期水控、后期防除等。  关键词:秸秆全量还田;直播稻田;出草规律;防除技术;初探  中图分类号 S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2-0082-02  1 调查背景  据统计,我国年生产秸秆约6亿t,以往农村80%的
期刊
摘 要:该文研究了城市水土流失的概念、特点以及防治措施。具体以深圳市、北京市、西安市3个城市为例,探讨其在城市水土保持方面的做法,并期望借鉴国外城市先进经验以供我国学习,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城市;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2-0084-03  Study on Urban Water
期刊
摘 要:为推进出安丘大姜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二次回归“3414”完全方案设计试验及结果分析,建立了安丘大姜肥料效应函数模型,获得了最大施肥量、最佳施肥量及其比例,并提出了安丘大姜合理的施肥建议。  关键词:大姜;肥料试验;施肥量;施肥建议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2-0069-02  1 试验目的  确定安丘大姜的最大施肥量、最佳施肥量,建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