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和临床的一门桥梁学科,涉及药物繁多,知识面非常广,学生学习《药理学》的效果一般,我们吧案例教学法深度融入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还原临床真实病例以及用药护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锻炼了学生用药指导和用药护理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37-02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1908年美国哈佛大学,从最初到现在的一百年里,案例教学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如今,案例教学法已经在教学法体系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一种“亲验式”的教学方式,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教学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将学习者引人教育实践的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习者反思能力,挖掘其教育机智的一种教学方式的总和。简言之,就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意义”学习,让学生自由学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础护理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生通过分组的合作学习,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做中学,从而达到对操作目的的理解,对操作技术的掌握。
(二)认知——发现理论
布鲁纳是当代美国享有盛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认知—发现学习论的创始者。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临床病例为基础构建一系列问题情境,把所教的技能项目转变成学生所求的内容,把教学的过程转变为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发现学习。
(三)发展性教学理论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赞科夫提出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就已成为前苏联教育行政当局认可的主流教学思想,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一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实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上,即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到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学生发展,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的轨道上来。该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观察力、思维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基础护理操作的目的是为病人服务,临床上病人病情变化不定,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思维力、娴熟的操作技术,才能更好的做好病情的观察与护理。
三、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一)选取案例
根据《药理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和《药理学》课程标准要求,选取临床案例,案例要求来自临床真实案例,有针对性、典型性,临床诊断明确,注重药物的选择和用药指导。每个章节准备2-3个案例分析供学生思考和讨论。如局麻药选取的案例“患者,女,28岁,拟行“区域麻醉下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无麻醉药物过敏史,定卡因皮肤过敏实验阴性。注药前回抽无血后于局部注入丁卡因60mg。5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眩晕,寒颤,烦躁不安,继之四肢抽搐,惊厥,并迅速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率缓慢。 请分析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症状?应用时应注意什么?”利用这个案例真实再现丁卡因浸润麻醉引起的毒性反应,学生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和讨论可以牢固的记忆这个知识点。
(二)案例分析讨论
对于每一类药物的学习,都需要在课堂讨论2-3个案例。案例通常在上课前2天发给需要做案例分析的学生,学生准备需要汇报的内容,制作PPT。在课堂上汇报,允许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讨论。一般通过2-3个案例的分析,学生对于需要学习的药物以及涉及的临床知识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进行引导并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最后,教师指出本次案例讨论的思路、讨论的难点、重点、主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利用理论知识,并评价本次讨论不足之处与成功之处。
当理清知识要点,讲解归纳教学内容之后,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本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联系实际再次展示新的案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或创设案例情境,让学生进行演练,以达到教学、实践、训练、服务等多重目的。
学生学习基础课程的知识和临床疾病的知识繁琐复杂,通过把案例分析引入课堂,既提高了学习效率;还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用药指导和用药护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长纯,叶玉华.对俄罗斯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批评——非主流教育思想的个案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22(1):20-24.
[2]张天宝.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实验的影响[J].湖南教育:综合版,2000,(20):22-23.
作者简介:
曾慧(1979-),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讲师,药理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药理学。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37-02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1908年美国哈佛大学,从最初到现在的一百年里,案例教学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如今,案例教学法已经在教学法体系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一种“亲验式”的教学方式,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教学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将学习者引人教育实践的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习者反思能力,挖掘其教育机智的一种教学方式的总和。简言之,就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意义”学习,让学生自由学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础护理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生通过分组的合作学习,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做中学,从而达到对操作目的的理解,对操作技术的掌握。
(二)认知——发现理论
布鲁纳是当代美国享有盛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认知—发现学习论的创始者。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临床病例为基础构建一系列问题情境,把所教的技能项目转变成学生所求的内容,把教学的过程转变为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发现学习。
(三)发展性教学理论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赞科夫提出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就已成为前苏联教育行政当局认可的主流教学思想,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一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实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上,即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到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学生发展,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的轨道上来。该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观察力、思维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基础护理操作的目的是为病人服务,临床上病人病情变化不定,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思维力、娴熟的操作技术,才能更好的做好病情的观察与护理。
三、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一)选取案例
根据《药理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和《药理学》课程标准要求,选取临床案例,案例要求来自临床真实案例,有针对性、典型性,临床诊断明确,注重药物的选择和用药指导。每个章节准备2-3个案例分析供学生思考和讨论。如局麻药选取的案例“患者,女,28岁,拟行“区域麻醉下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无麻醉药物过敏史,定卡因皮肤过敏实验阴性。注药前回抽无血后于局部注入丁卡因60mg。5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眩晕,寒颤,烦躁不安,继之四肢抽搐,惊厥,并迅速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率缓慢。 请分析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症状?应用时应注意什么?”利用这个案例真实再现丁卡因浸润麻醉引起的毒性反应,学生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和讨论可以牢固的记忆这个知识点。
(二)案例分析讨论
对于每一类药物的学习,都需要在课堂讨论2-3个案例。案例通常在上课前2天发给需要做案例分析的学生,学生准备需要汇报的内容,制作PPT。在课堂上汇报,允许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讨论。一般通过2-3个案例的分析,学生对于需要学习的药物以及涉及的临床知识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进行引导并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最后,教师指出本次案例讨论的思路、讨论的难点、重点、主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利用理论知识,并评价本次讨论不足之处与成功之处。
当理清知识要点,讲解归纳教学内容之后,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本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联系实际再次展示新的案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或创设案例情境,让学生进行演练,以达到教学、实践、训练、服务等多重目的。
学生学习基础课程的知识和临床疾病的知识繁琐复杂,通过把案例分析引入课堂,既提高了学习效率;还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用药指导和用药护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长纯,叶玉华.对俄罗斯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批评——非主流教育思想的个案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22(1):20-24.
[2]张天宝.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实验的影响[J].湖南教育:综合版,2000,(20):22-23.
作者简介:
曾慧(1979-),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讲师,药理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