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讲述了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必须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环境质量信息及变化趋势,为有关部门在监督污染物排放、控制新污染源产生以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来系统的进行环境科研和服务方面的监测,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为社会多做贡献。
【关键词】环境监测;预警体系;问题及建议
1.环境监测
1.1环境监测概念
环境监测的定义是指人们对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性测定的活动 它是通过对环境质量某些代表值进行长时间监视 测定,以掌握环境污染状况和判明环境质量的好坏。
1.2环境监测按监测内容
①研究性监测:研究确定污染物从污染源到受体的运动过程,鉴定环境中需要注意的污染物。这类监测需要化学分析、物理测量、生物和生理生化检验技术,并涉及大气化学、大气物理、水化学、水文学、生物学、流行病学、毒理学、病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如果监测数据表明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时,则必须确定污染物对人、生物和其他物体的影响。
②监视性监测:监测环境中已知有害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判断环境标准实施的情况和改善环境取得的进展,建立各种监测网,如大气污染监测网水体污染监测网,累积监测数据,据此确定一个城市、省、区域、国家,甚至全球的污染状况及其发展趋势。③事故性监测:对事故性污染,如石油溢出事故所造成的海洋污染,核动力厂发生事故时放射性微尘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等进行监测,包括用监测车或监测船的流动监测、空中监测、遥测、遥感等,确定污染范围及其严重程度,以便采取措施。按监测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大气污染监测、水质污染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等。
2.当前国内环境监测报告存在的问题
2.1加强监测数据综合运用,改革监测报告,提高环境监测工作已经是当务之急目前国内大部分的监测报告还是停留在监测数据的罗列 汇总和简单的评价上,起不到在"最终环节"对决策管理部门的技术支持作用 因此,以提高监测报告质量为核心,加强监测数据的综合作用,改革监测报告,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水平,已经是当务之急。
2.2应急监测技术相对落后。目前,我国的应急监测技术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针对突发污染事故,已有的标准监测方法大多不适合现场快速 动态测定,且分析成本较高 环境监测系统所配置的应急仪器 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而且应急仪器使用方法很多,许多监测数据只能作定性或半定量使用 加上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某些边远地区交通很不方便,各地监测部门只能根据现有条件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3. 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真正实现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管,必须首先实现环境监测的统一监管,理顺环境监测体制 搞活环境监测机制 明确环境监测发展方向 创新环境监测体制与机制,是建立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核心。
3.1强化监测行政监管。履行环境监测的政府职能,强化环境监测的行政管理 推行环境监测工作目标管理,建立环境监测报告制度;进一步明确监测机构的性质与职责,加强全社会的环境监测管理,通过质量考核 资质认定等手段,规范社会环境监测行为;逐步形成以环保部门牵头,水利 气象部门及科研院所配合的良性工作格局,强化环境信息统一发布职责。
3.2扩展监测技术监管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设立了几个区域环境监测分中心,通过开展巡视性 监督性 稽查性与评价性监测工作,全面掌握大环境质量状况 污染源达标排放情况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工作概况,强化和延伸了各级环境监测的监督管理职能;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质量检查考核,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工作,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 有效,提高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的正确性 同时,严格实施环保系统内外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核和监测能力认定等办法,增强质量意识,强化了环保部门对社会环境监测质量的统一监管职能;已达到树立环境监测的技术权威,扩大环境监测的社会影响。
3.3 加强监测市场监管 排污單位法定自测义务的日益明晰,环境维权需求的不断增加,环境执法对科学 合法监测数据的广泛需求,共同催生了环境监测市场,大力培育 规范管理环境监测市场,合理配置社会监测资源势在必行 完善环境监测服务收费办法,体现监测成本,实现略有赢余,有效地吸引了社会资本投入环境监测,调动了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环境监测。
3.4 建立即时动态的监测功能来改变目前环境监测频次低,定时反应企业的排污状况,使污染源的排放状况随时处于环境监测系统的掌控之中 同时,环境监测不仅要反映排污现状,同时要能根据现状反应污染发展趋势和对污染事故风险进行预警,以便于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环境污染继续加重或污染事故的发生。
3.5 建立监测信息具有远程的传递、分析、反馈和调控管理功能能对环境监测信息通过信息传输技术以文字 音像或其他的形式进行远程传递,能进行信息的管理、分析、归纳、判断、反馈,并能根据监测信息通过监控中心对监测对象进行调整控制和管理,使其生产设施或环保设施回到正常运行状态。
3.6建立具有全面、快速、准确的信息反应功能。要求监测系统对涉及水、气、声、固体等领域的资源因子都必须能全面地反应其信息,既要快速,又要准确,使信息及时可靠,并能根据监测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提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3.7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实现系统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实现系统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这是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必要技术条件,也是环境监测今后发展的总体方向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现状与此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在人力、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才能实现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现代化。
4. 应用高新技术,完善应对重大污染事故应急决策系统。
要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适时、精准的特点,建立应急监测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库;要建立水污染扩散模式,根据我市主要大江大河的水文特征,建立相应模拟扩散模式,在事故现场能迅速确定水体受污染的程度、范围;要以信息化作支撑,建立数据整合平台。
5更好地体现“发展为要,环保为先”的理念,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应做好以下几点:
(1)、提高人员素质,注重专业培训,培养专用人才,引进专业人才。
(2)、建立与企业监测站的网络体系,理顺与驻区大企业监测站的关系,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资源整合,互通有无。
(3)、对生产、使用、储存的危险品的名称、种类、存放地点、理化性质、毒理毒性、危险范围、处理技术等进行调查,建立档案和危险源数据库(细化至每个单元或每个装置)等。
6把环境管理需求作为环境监测的主攻方向。进一步深化环境质量监测,不断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等监督性监测工作,高度重视应急监测,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支持。把数据质量保证作为环境监测的永恒主题。环保部门和每一名监测工作者都应自觉成为环境监测科学的尊重者和捍卫者,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维护监测数据的法定权威。各级环境监测站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监测规范和分析方法的要求,真正做到测得出、测得准、说得清,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技术分析水平。
(1)加快环境监测转型,提高环境监测站地位
(2) 积极拓宽渠道,多方争取建设资金
(3)紧密联系实际,充分认识建站标准
(4) 强化培训工作,加强对口帮扶
(5)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断优化环境监测工作
7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以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而是包括了自然环境的保护 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 因此,环境监测正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
【关键词】环境监测;预警体系;问题及建议
1.环境监测
1.1环境监测概念
环境监测的定义是指人们对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性测定的活动 它是通过对环境质量某些代表值进行长时间监视 测定,以掌握环境污染状况和判明环境质量的好坏。
1.2环境监测按监测内容
①研究性监测:研究确定污染物从污染源到受体的运动过程,鉴定环境中需要注意的污染物。这类监测需要化学分析、物理测量、生物和生理生化检验技术,并涉及大气化学、大气物理、水化学、水文学、生物学、流行病学、毒理学、病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如果监测数据表明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时,则必须确定污染物对人、生物和其他物体的影响。
②监视性监测:监测环境中已知有害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判断环境标准实施的情况和改善环境取得的进展,建立各种监测网,如大气污染监测网水体污染监测网,累积监测数据,据此确定一个城市、省、区域、国家,甚至全球的污染状况及其发展趋势。③事故性监测:对事故性污染,如石油溢出事故所造成的海洋污染,核动力厂发生事故时放射性微尘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等进行监测,包括用监测车或监测船的流动监测、空中监测、遥测、遥感等,确定污染范围及其严重程度,以便采取措施。按监测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大气污染监测、水质污染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等。
2.当前国内环境监测报告存在的问题
2.1加强监测数据综合运用,改革监测报告,提高环境监测工作已经是当务之急目前国内大部分的监测报告还是停留在监测数据的罗列 汇总和简单的评价上,起不到在"最终环节"对决策管理部门的技术支持作用 因此,以提高监测报告质量为核心,加强监测数据的综合作用,改革监测报告,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水平,已经是当务之急。
2.2应急监测技术相对落后。目前,我国的应急监测技术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针对突发污染事故,已有的标准监测方法大多不适合现场快速 动态测定,且分析成本较高 环境监测系统所配置的应急仪器 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而且应急仪器使用方法很多,许多监测数据只能作定性或半定量使用 加上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某些边远地区交通很不方便,各地监测部门只能根据现有条件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3. 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真正实现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管,必须首先实现环境监测的统一监管,理顺环境监测体制 搞活环境监测机制 明确环境监测发展方向 创新环境监测体制与机制,是建立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核心。
3.1强化监测行政监管。履行环境监测的政府职能,强化环境监测的行政管理 推行环境监测工作目标管理,建立环境监测报告制度;进一步明确监测机构的性质与职责,加强全社会的环境监测管理,通过质量考核 资质认定等手段,规范社会环境监测行为;逐步形成以环保部门牵头,水利 气象部门及科研院所配合的良性工作格局,强化环境信息统一发布职责。
3.2扩展监测技术监管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设立了几个区域环境监测分中心,通过开展巡视性 监督性 稽查性与评价性监测工作,全面掌握大环境质量状况 污染源达标排放情况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工作概况,强化和延伸了各级环境监测的监督管理职能;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质量检查考核,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工作,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 有效,提高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的正确性 同时,严格实施环保系统内外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核和监测能力认定等办法,增强质量意识,强化了环保部门对社会环境监测质量的统一监管职能;已达到树立环境监测的技术权威,扩大环境监测的社会影响。
3.3 加强监测市场监管 排污單位法定自测义务的日益明晰,环境维权需求的不断增加,环境执法对科学 合法监测数据的广泛需求,共同催生了环境监测市场,大力培育 规范管理环境监测市场,合理配置社会监测资源势在必行 完善环境监测服务收费办法,体现监测成本,实现略有赢余,有效地吸引了社会资本投入环境监测,调动了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环境监测。
3.4 建立即时动态的监测功能来改变目前环境监测频次低,定时反应企业的排污状况,使污染源的排放状况随时处于环境监测系统的掌控之中 同时,环境监测不仅要反映排污现状,同时要能根据现状反应污染发展趋势和对污染事故风险进行预警,以便于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环境污染继续加重或污染事故的发生。
3.5 建立监测信息具有远程的传递、分析、反馈和调控管理功能能对环境监测信息通过信息传输技术以文字 音像或其他的形式进行远程传递,能进行信息的管理、分析、归纳、判断、反馈,并能根据监测信息通过监控中心对监测对象进行调整控制和管理,使其生产设施或环保设施回到正常运行状态。
3.6建立具有全面、快速、准确的信息反应功能。要求监测系统对涉及水、气、声、固体等领域的资源因子都必须能全面地反应其信息,既要快速,又要准确,使信息及时可靠,并能根据监测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提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3.7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实现系统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实现系统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这是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必要技术条件,也是环境监测今后发展的总体方向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现状与此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在人力、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才能实现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现代化。
4. 应用高新技术,完善应对重大污染事故应急决策系统。
要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适时、精准的特点,建立应急监测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库;要建立水污染扩散模式,根据我市主要大江大河的水文特征,建立相应模拟扩散模式,在事故现场能迅速确定水体受污染的程度、范围;要以信息化作支撑,建立数据整合平台。
5更好地体现“发展为要,环保为先”的理念,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应做好以下几点:
(1)、提高人员素质,注重专业培训,培养专用人才,引进专业人才。
(2)、建立与企业监测站的网络体系,理顺与驻区大企业监测站的关系,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资源整合,互通有无。
(3)、对生产、使用、储存的危险品的名称、种类、存放地点、理化性质、毒理毒性、危险范围、处理技术等进行调查,建立档案和危险源数据库(细化至每个单元或每个装置)等。
6把环境管理需求作为环境监测的主攻方向。进一步深化环境质量监测,不断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等监督性监测工作,高度重视应急监测,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支持。把数据质量保证作为环境监测的永恒主题。环保部门和每一名监测工作者都应自觉成为环境监测科学的尊重者和捍卫者,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维护监测数据的法定权威。各级环境监测站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监测规范和分析方法的要求,真正做到测得出、测得准、说得清,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技术分析水平。
(1)加快环境监测转型,提高环境监测站地位
(2) 积极拓宽渠道,多方争取建设资金
(3)紧密联系实际,充分认识建站标准
(4) 强化培训工作,加强对口帮扶
(5)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断优化环境监测工作
7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以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而是包括了自然环境的保护 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 因此,环境监测正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