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学科虽然不是学校中的主流学科,但是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的学科,以美的概念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而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美术学科不被重视,因而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不能够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也让美术教学失去了其教育意义,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围绕“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处于发展启蒙阶段,他们对于很多事物的认知还处于空白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学生来说是奠定性的。美术教学能够让学生发现美的存在,感受美的魅力,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拥有健康的、高水准的审美理念,推动文明社会的建设,因而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 以学生的视角为主,推动美的发现
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缺乏学习兴趣,不主动地参与课堂是由于传统教学的弊端,使学生失去了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要以教师的观念为基准,受教师的意志支配,没有自己的意见表达,因此他们不愿意活跃在美术课堂中。而美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心中的美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审美体验,以学生的视角为主,推动学生主动去发现美。比如教师要教学生画春天的美,有学生就提出来夏天也美,秋天也美,冬天也是美的,为什么只学春天呢?这个时候教师如果不跟随学生内心的想法进行因势利导,而是忽略学生的发言,或者粗暴地打断学生的思路,强制学生去发现春天的美,那么学生就不能够获得真实的审美体验。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几幅图片,有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有夏天艳阳似火的情景,有秋天果实丰收的场面,也有冬天白雪皑皑的场景,让学生去说出觉得哪一幅图片是最美的。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有的学生觉得春天满目鲜花的场面是最美丽的,而有的学生却喜欢夏天的热情艳阳,有的学生觉得秋天果实丰收,农民伯伯脸上的笑容是最美的,而有的学生却觉得冬天下雪,一片明亮的景色非常的美。而这个时候教师就要以学生的视角去评价学生的发言,学生们觉得美都是由自己的体验产生的,而原本的画春天之美的教学内容就变更为画四季之美。这样的教学内容的及时调整,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也能够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内心对于美的看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美,感觉美。
二、 丰富课堂教学,进行美的感知
小学生的内心有着对世界的纯粹的认识和感知,他们眼中的事物与我们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让学生正视自己内心的审美体验。在美术课堂中,以绘画为主要实践的模式,教师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去辅助学生进行内心美的感知。比如给学生每一个人发一张白纸,纸的中央是画了一个正圆形,让学生自行添加其他的东西,画出自己觉得美的东西。这个时候,有的学生给这个圆涂了满满的金黄色,并在纸的下方画了一家三口,象征着团圆,有的学生为这个圆形画上了笑脸,意味著快乐,有的学生在圆上画了海洋和陆地,代表着地球。这都是学生内心对于美的不同认知,这个时候教师再以学生自己的创作为例,进行美的讲解,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教师拿起那幅象征团圆的画,询问学生,能否看出这画的是什么,学生都回答是月亮,教师再问学生月亮在什么时候是最圆的,学生有的回答出来了是中秋节,这个时候教师再给学生说一些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让学生们懂得中秋节是一个全家团圆的节日,这个时候学生就更加懂得了这幅画的含义,以此为例,再进行其他画作的评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创作美、感知美,还能够深入地了解美,能够达到平常美术课堂所达不到的效果,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这种教学方式还有许多,比如让学生听音乐作画,在课堂的开始让学生听《校园的早晨》这首乐曲,再从音乐中捕捉画面画在纸上,有的学生可能会画出太阳公公升起,照在上学的小路上,有的学生可能会画出小朋友们拿出书本准备读书,有的小朋友可能会画出大家在一起玩耍做游戏。不同的学生会捕捉到不同的画面,这是他们的不同的审美表现,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再由教师进行审美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三、 贴近生活感悟,进行美的创造
艺术是源于生活的,尤其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所学习的美术知识都是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更要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在生活中能够积极的创造美、体验美。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中进行观察,让学生画出美丽的校园,这个时候学生们身处在学习生活的校园之中,一切都是熟悉的,所以在体验的过程中也就能够有更深刻地感觉。这个时候教师再让学生们去观察叶子上的纹路,花朵上的露珠,让学生观察日常所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学生则会对于校园又重新有了新的认识,也就更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更加细致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所以说,多让学生去感受美,在生活中知道什么事物是美的,具有哪些美的特征,这样学生在意识上就会对美有一个具体的概念,然后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提升审美能力。
四、 小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积极地更新自己教学观念,以学生的视角为主,注重学生审美心理的建设,跟随学生内心的想法,让他们的审美更加纯粹,并且丰富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要让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知美的存在,进行美的创造,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荣玲.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年12期.
[2]杨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
作者简介:
石明霭,江苏省宿迁市,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处于发展启蒙阶段,他们对于很多事物的认知还处于空白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学生来说是奠定性的。美术教学能够让学生发现美的存在,感受美的魅力,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拥有健康的、高水准的审美理念,推动文明社会的建设,因而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 以学生的视角为主,推动美的发现
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缺乏学习兴趣,不主动地参与课堂是由于传统教学的弊端,使学生失去了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要以教师的观念为基准,受教师的意志支配,没有自己的意见表达,因此他们不愿意活跃在美术课堂中。而美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心中的美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审美体验,以学生的视角为主,推动学生主动去发现美。比如教师要教学生画春天的美,有学生就提出来夏天也美,秋天也美,冬天也是美的,为什么只学春天呢?这个时候教师如果不跟随学生内心的想法进行因势利导,而是忽略学生的发言,或者粗暴地打断学生的思路,强制学生去发现春天的美,那么学生就不能够获得真实的审美体验。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几幅图片,有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有夏天艳阳似火的情景,有秋天果实丰收的场面,也有冬天白雪皑皑的场景,让学生去说出觉得哪一幅图片是最美的。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有的学生觉得春天满目鲜花的场面是最美丽的,而有的学生却喜欢夏天的热情艳阳,有的学生觉得秋天果实丰收,农民伯伯脸上的笑容是最美的,而有的学生却觉得冬天下雪,一片明亮的景色非常的美。而这个时候教师就要以学生的视角去评价学生的发言,学生们觉得美都是由自己的体验产生的,而原本的画春天之美的教学内容就变更为画四季之美。这样的教学内容的及时调整,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也能够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内心对于美的看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美,感觉美。
二、 丰富课堂教学,进行美的感知
小学生的内心有着对世界的纯粹的认识和感知,他们眼中的事物与我们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让学生正视自己内心的审美体验。在美术课堂中,以绘画为主要实践的模式,教师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去辅助学生进行内心美的感知。比如给学生每一个人发一张白纸,纸的中央是画了一个正圆形,让学生自行添加其他的东西,画出自己觉得美的东西。这个时候,有的学生给这个圆涂了满满的金黄色,并在纸的下方画了一家三口,象征着团圆,有的学生为这个圆形画上了笑脸,意味著快乐,有的学生在圆上画了海洋和陆地,代表着地球。这都是学生内心对于美的不同认知,这个时候教师再以学生自己的创作为例,进行美的讲解,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教师拿起那幅象征团圆的画,询问学生,能否看出这画的是什么,学生都回答是月亮,教师再问学生月亮在什么时候是最圆的,学生有的回答出来了是中秋节,这个时候教师再给学生说一些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让学生们懂得中秋节是一个全家团圆的节日,这个时候学生就更加懂得了这幅画的含义,以此为例,再进行其他画作的评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创作美、感知美,还能够深入地了解美,能够达到平常美术课堂所达不到的效果,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这种教学方式还有许多,比如让学生听音乐作画,在课堂的开始让学生听《校园的早晨》这首乐曲,再从音乐中捕捉画面画在纸上,有的学生可能会画出太阳公公升起,照在上学的小路上,有的学生可能会画出小朋友们拿出书本准备读书,有的小朋友可能会画出大家在一起玩耍做游戏。不同的学生会捕捉到不同的画面,这是他们的不同的审美表现,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再由教师进行审美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三、 贴近生活感悟,进行美的创造
艺术是源于生活的,尤其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所学习的美术知识都是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更要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在生活中能够积极的创造美、体验美。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中进行观察,让学生画出美丽的校园,这个时候学生们身处在学习生活的校园之中,一切都是熟悉的,所以在体验的过程中也就能够有更深刻地感觉。这个时候教师再让学生们去观察叶子上的纹路,花朵上的露珠,让学生观察日常所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学生则会对于校园又重新有了新的认识,也就更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更加细致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所以说,多让学生去感受美,在生活中知道什么事物是美的,具有哪些美的特征,这样学生在意识上就会对美有一个具体的概念,然后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提升审美能力。
四、 小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积极地更新自己教学观念,以学生的视角为主,注重学生审美心理的建设,跟随学生内心的想法,让他们的审美更加纯粹,并且丰富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要让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知美的存在,进行美的创造,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荣玲.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年12期.
[2]杨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
作者简介:
石明霭,江苏省宿迁市,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