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美术欣赏课是在高中阶段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对“新课标”的理解与实施新课程的体会,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创设学习的文化情境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任何美术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创设学习的文化情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使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环境。这是进一步理解作品的基础。如欣赏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时,就有必要介绍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以及“人文主义精神”。欣赏达维特的《荷加斯兄弟之誓》时,可适当讲述罗马的历史传说——荷加斯家族和库里茨亚人的姻亲关系。另一方面是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似地对作品展开欣赏。如欣赏中国古代山水专题时,借助于《高山流水》、《平沙落雁》等民族名曲,渲染作品的意境,引发一种思古的心境。
为了深化主题,突出欣赏作品鲜明的时代、民族个性特征,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家、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故事、影视等方式创设背景情境,调动学生的欣赏积极性,感染学生的欣赏情绪。
创设学习情境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多媒体教学形、声、色并茂,能完成形象、线条、色彩、质感、空间视觉直观性的再现。易于营造立体的欣赏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
彰显作品人文内涵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也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在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不论是绘画还是工艺,不论是具象还是抽象,都是美术家精心的构思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按照自己的和时代的审美理想创造出来的。同时,美术家创作一件美术作品,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题之外,往往还有其更深层的内涵和更隐藏的意蕴,是一种文化、精神层面的要求与体现,是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挖掘、彰显作品的人文内涵,使学生感悟到作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表现了中华民族永远站起来了的信心和气魄。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其表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作品还歌颂了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表现出了红军战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一件优秀的作品,也是时代、社会、民族精神的写照。如青铜器和秦俑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古希腊艺术所体现的崇尚理想与科学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和神宗意识等。
彰显作品的人文内涵,领悟作品的深刻寓意,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
重视学生情感因素
美术新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概念,其目的是强调通过学生自身的美术活动,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人文内涵,达到情感的陶冶,态度的激励,价值观的升华。
情感是审美活动的中心问题。美术作品大部分是以精神产品为主的,它表现了艺术家某种思想和观念,并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和价值观念。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并以此来感悟美术作品,这种活动更需要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创设情境,使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情感去感悟作品,如欣赏《开国大典》之前,组织学生共同回顾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艰苦卓绝的历程,学生在心灵的震撼、情绪的激扬中开始了对作品的欣赏。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深刻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达到情感的陶冶,态度的激励,价值观的升华。如欣赏徐悲鸿的《八骏图》,画面中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而是主要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教学中,一位教师要求学生仔细地观察作品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出乎人们的意料,他们不仅把马的图腾和画家的思想联系起来,而且把马的精神升华到民族的精神,学生们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再如欣赏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学生在充分了解梵高的基础上感悟到,作为一幅静物画,从它色调,布局,瓶花的特定形式构成,以及笔触的运用,油彩技法上的处理,都显示出画家对自然、生命、人生的独特情感的体验,传达出一种既热烈又悲伤,既骚动又孤寂的心理情绪。从而体会到这盘俯仰张弛挣扎的向日葵的内在涵义:充溢着张力的新生命在凋残痛苦的旧生命中诞生。学生在欣赏时自然而然地想象到梵高沉默、欲喊又喊不出来的压抑人生。而更重要的是梵高的这种爱心和对生命的渴望深深地铭刻在学生的心中。
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重视过程与方法,加强能力培养,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美术欣赏课主要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技能和创造能力。
1.培养审美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培养,首要的是在学生心中建立起审美的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就是人们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构成的一种独特的结构。而审美心理结构的培养和建设也就是我们整个美术教育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培养敏锐的感受力;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③培养透彻的(透明性的或直觉的)理解力;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上述四种能力的协调和合作,均自然渗透于各种能力的使用中,从而形成人们的整个审美过程。审美能力集中表现在对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欣赏过程应着重从 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是对作品直观形象的欣赏。直观形象的美包括色彩美、形体美、结构美以及较深层次的构图美、动作美、情感美、生态美、和谐美等。其欣赏能力来源于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敏锐的审美知觉和对美的感悟能力。例如欣赏《开国大典》,画面展现了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作品构图宏伟,具有鲜明的民族气派。由于作者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壁画装饰风格,将构图作了大胆而开阔的处理,造型上单纯洗练,色彩上采用了强烈的大红、金黄、碧蓝的大色块对比,使整幅作品富丽堂皇,完美地表现了中国新生的辉煌,人们不仅感受到共和国诞生时宏伟、庄严的气势和中华民族无量的前途,而且还能深刻感受到新中国人民无比的自信心和豪迈气度。
二是对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艺术风格主要指形成作品的技巧。要使学生了解作品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最后的晚餐》中,画家把人物都安排在桌子的一边,全部面对观众,这种独特的构图法更便于表现众门徒的各种表情。
三是对与作品相关的内容的了解。与作品相关的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了解这些内容是深刻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例如在欣赏齐白石的画时,可以讲他三十岁学画,为了画好画,在家里养了很多花鸟鱼虫,经常观察写生的例子。
四是对作品人文内涵的挖掘。如:欣赏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要使学生感悟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重要特征是借神躯表现人体,在这种世俗的风气之中,唯有达·芬奇勇敢地举起赞颂人道主义的旗帜,一幅表现有神圣尊严活生生的人,赞颂人的自然美,赞美人的生命的可爱,寄托画家创造人像典型的理想,这种以歌颂人为主题的肖像画,一反过去宗教内容绘画的传统,是对欧洲中世纪压抑人性的神学和禁欲主义的一种叛逆。
2.培养美术技能
美术欣赏教学中,美术技能、技法的学习不是主要任务。但是在了解作品的形成过程时,完全可以使学生从材料、工具、技法、构图等方面,认识各个作品的不同特点,从而在技能、技法上得到启示与提高。例如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和其他画种相比较,除了在材料、工具、技法等方面不同外,最主要的是在构图上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透视、色彩的制约,而自主地将不同时间、空间的人物,景物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画面上。而油画则不同,油画用色造型,必须遵循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等原则进行科学造型。
3.培养创新能力
美术欣赏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画。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好的艺术作品往往留有艺术遐想的空间,应当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的翅膀,自己去感受艺术的魅力。如在欣赏外国现代绘画夏加尔的《我和我的故乡》时,就可以让学生随着作品中的景象展开丰富的联想,跟随自己的想象,去感受那带有童话色彩的宁静而又祥和的梦幻气息,去体验那魂牵梦绕的思乡之情。
此外,欣赏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工艺、绘画的教学互相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工艺、绘画的实践,就能更好的理解和认识艺术品。如教学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让学生试着画一画,做一做,既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第四十四中学)
创设学习的文化情境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任何美术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创设学习的文化情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使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环境。这是进一步理解作品的基础。如欣赏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时,就有必要介绍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以及“人文主义精神”。欣赏达维特的《荷加斯兄弟之誓》时,可适当讲述罗马的历史传说——荷加斯家族和库里茨亚人的姻亲关系。另一方面是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似地对作品展开欣赏。如欣赏中国古代山水专题时,借助于《高山流水》、《平沙落雁》等民族名曲,渲染作品的意境,引发一种思古的心境。
为了深化主题,突出欣赏作品鲜明的时代、民族个性特征,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家、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故事、影视等方式创设背景情境,调动学生的欣赏积极性,感染学生的欣赏情绪。
创设学习情境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多媒体教学形、声、色并茂,能完成形象、线条、色彩、质感、空间视觉直观性的再现。易于营造立体的欣赏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
彰显作品人文内涵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也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在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不论是绘画还是工艺,不论是具象还是抽象,都是美术家精心的构思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按照自己的和时代的审美理想创造出来的。同时,美术家创作一件美术作品,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题之外,往往还有其更深层的内涵和更隐藏的意蕴,是一种文化、精神层面的要求与体现,是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挖掘、彰显作品的人文内涵,使学生感悟到作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表现了中华民族永远站起来了的信心和气魄。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其表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作品还歌颂了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表现出了红军战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一件优秀的作品,也是时代、社会、民族精神的写照。如青铜器和秦俑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古希腊艺术所体现的崇尚理想与科学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和神宗意识等。
彰显作品的人文内涵,领悟作品的深刻寓意,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
重视学生情感因素
美术新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概念,其目的是强调通过学生自身的美术活动,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人文内涵,达到情感的陶冶,态度的激励,价值观的升华。
情感是审美活动的中心问题。美术作品大部分是以精神产品为主的,它表现了艺术家某种思想和观念,并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和价值观念。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并以此来感悟美术作品,这种活动更需要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创设情境,使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情感去感悟作品,如欣赏《开国大典》之前,组织学生共同回顾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艰苦卓绝的历程,学生在心灵的震撼、情绪的激扬中开始了对作品的欣赏。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深刻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达到情感的陶冶,态度的激励,价值观的升华。如欣赏徐悲鸿的《八骏图》,画面中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而是主要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教学中,一位教师要求学生仔细地观察作品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出乎人们的意料,他们不仅把马的图腾和画家的思想联系起来,而且把马的精神升华到民族的精神,学生们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再如欣赏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学生在充分了解梵高的基础上感悟到,作为一幅静物画,从它色调,布局,瓶花的特定形式构成,以及笔触的运用,油彩技法上的处理,都显示出画家对自然、生命、人生的独特情感的体验,传达出一种既热烈又悲伤,既骚动又孤寂的心理情绪。从而体会到这盘俯仰张弛挣扎的向日葵的内在涵义:充溢着张力的新生命在凋残痛苦的旧生命中诞生。学生在欣赏时自然而然地想象到梵高沉默、欲喊又喊不出来的压抑人生。而更重要的是梵高的这种爱心和对生命的渴望深深地铭刻在学生的心中。
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重视过程与方法,加强能力培养,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美术欣赏课主要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技能和创造能力。
1.培养审美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培养,首要的是在学生心中建立起审美的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就是人们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构成的一种独特的结构。而审美心理结构的培养和建设也就是我们整个美术教育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培养敏锐的感受力;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③培养透彻的(透明性的或直觉的)理解力;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上述四种能力的协调和合作,均自然渗透于各种能力的使用中,从而形成人们的整个审美过程。审美能力集中表现在对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欣赏过程应着重从 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是对作品直观形象的欣赏。直观形象的美包括色彩美、形体美、结构美以及较深层次的构图美、动作美、情感美、生态美、和谐美等。其欣赏能力来源于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敏锐的审美知觉和对美的感悟能力。例如欣赏《开国大典》,画面展现了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作品构图宏伟,具有鲜明的民族气派。由于作者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壁画装饰风格,将构图作了大胆而开阔的处理,造型上单纯洗练,色彩上采用了强烈的大红、金黄、碧蓝的大色块对比,使整幅作品富丽堂皇,完美地表现了中国新生的辉煌,人们不仅感受到共和国诞生时宏伟、庄严的气势和中华民族无量的前途,而且还能深刻感受到新中国人民无比的自信心和豪迈气度。
二是对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艺术风格主要指形成作品的技巧。要使学生了解作品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最后的晚餐》中,画家把人物都安排在桌子的一边,全部面对观众,这种独特的构图法更便于表现众门徒的各种表情。
三是对与作品相关的内容的了解。与作品相关的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了解这些内容是深刻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例如在欣赏齐白石的画时,可以讲他三十岁学画,为了画好画,在家里养了很多花鸟鱼虫,经常观察写生的例子。
四是对作品人文内涵的挖掘。如:欣赏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要使学生感悟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重要特征是借神躯表现人体,在这种世俗的风气之中,唯有达·芬奇勇敢地举起赞颂人道主义的旗帜,一幅表现有神圣尊严活生生的人,赞颂人的自然美,赞美人的生命的可爱,寄托画家创造人像典型的理想,这种以歌颂人为主题的肖像画,一反过去宗教内容绘画的传统,是对欧洲中世纪压抑人性的神学和禁欲主义的一种叛逆。
2.培养美术技能
美术欣赏教学中,美术技能、技法的学习不是主要任务。但是在了解作品的形成过程时,完全可以使学生从材料、工具、技法、构图等方面,认识各个作品的不同特点,从而在技能、技法上得到启示与提高。例如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和其他画种相比较,除了在材料、工具、技法等方面不同外,最主要的是在构图上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透视、色彩的制约,而自主地将不同时间、空间的人物,景物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画面上。而油画则不同,油画用色造型,必须遵循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等原则进行科学造型。
3.培养创新能力
美术欣赏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画。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好的艺术作品往往留有艺术遐想的空间,应当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的翅膀,自己去感受艺术的魅力。如在欣赏外国现代绘画夏加尔的《我和我的故乡》时,就可以让学生随着作品中的景象展开丰富的联想,跟随自己的想象,去感受那带有童话色彩的宁静而又祥和的梦幻气息,去体验那魂牵梦绕的思乡之情。
此外,欣赏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工艺、绘画的教学互相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工艺、绘画的实践,就能更好的理解和认识艺术品。如教学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让学生试着画一画,做一做,既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第四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