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茶的传播与鸦片战争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x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茶叶传播到欧洲的历史背后,谁能记住这个令人长叹的过往呢?百年之前,清心静气的茶叶,由它而起的商业贸易,最后反倒引发了一场可怕的鸦片战争……
  
  韩国茶道协会会长郑相九在“94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所作的祝辞《茶文化是东洋文化之精华》中说:“依记录来看,东洋茶起源于中国,而且是自然温和地传授过来。可是,西洋茶的传播则与可怕的两次战争有关。公元1773年之美国独立战争和1840年之鸦片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开端于反抗茶叶走私条款而引起的波士顿毁茶事件,鸦片战争是英国极需大量茶叶于是用鸦片来换取。从代表18、19世纪之两大事件来看,都和茶叶有关。”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很早以前就开始在英国及欧美各国上层社会中流行,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以后,英国和欧美各国纷纷与我国进行贸易。英国人捷足先登,于1644年就将福建茶叶运到英国,并引起了英国人对茶的普遍嗜好,加上英国人饮食以牛奶及肉类为主,肠胃中多油腻,而茶叶中含有维生素C、P、B1、B2,可分解油腻,帮助消化,所以英人对茶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英国政府为了保证英国人民能不断地有茶喝,令东印度公司保证有一定量的茶叶库存。因此,东印度公司便在厦门设立商务处,组织以福建为主的茶叶运回英国。后为了便利茶叶贸易,于1669年又把商务处转移到广州。当时东印度公司每年从茶叶贸易中获取利润高达150万英磅,相当于英国国库税收总额的1/10左右。
   到19世纪初,中国对英国的茶叶输出量约达4000万多吨。当时西洋各国对华贸易量最大的就是英国,其中主要的贸易货物是茶叶。但当时的中国闭关自守、自给自足,英国商品很难在中国打开市场,英中贸易形成巨大逆差。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政府通过东印度公司自中国输入的茶叶,每年平均价值400万两白银。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在1781年至1793年,总共仅1687万元,只抵得上中国茶价的1/6。19世纪初,从广州流入的银元,平均每年约在100万两,以致于当时来广东贸易的英国商船,所运来的货物不多,而大量装载的却是银元。
  


  英国商人为了改变上述局面,便想方设法从印度、孟加拉等国购买鸦片,输入中国倾销,以毒品换取茶叶。“不费银元而可大量取得中国茶,以毒换利,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据记载,1821年英人鸦片输入我国不过5000多箱,到1831年,达10000多箱,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激增至39000箱。朝臣黄爵滋等吁请制止。清廷于次年派林则徐到广东查办。林则徐在广州禁烟,堵住了英国人的财路,英国终于在1840年发动了侵略战争。
   当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正在一步一步地使亚洲一些国家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而英国企图把中国殖民地化的野心,也是由来已久的。史学家蒋廷黻指出:“就世界大势论,那次战争是不能避免的。”但是,毕竟还是茶叶成为鸦片战争发起的一根导火索。
其他文献
一盒伯爵茶躺在书架上,我的英国茶好像都是朋友送的,Twinings的品牌。这个午后,闲暇之时便想起它来。  一打开,佛手柑浓郁的香味直扑上来,忍不住多吸了几口,一种来自维多利亚王朝的味道,一种绅士的典雅,在空间里轻扬了起来。佛手柑气味浓郁,盖过了茶,香得让人迷惑。   据说伯爵茶的制法,始于维多利亚时期,此茶特别为英国首相查理士·格雷伯爵二世(Charles Grey,2nd Earl 1764-
期刊
近夏,天气晴热,南山子如荠一大早即动身,乘车前往终南山如荠居普茶。    据文献记载,普茶之事起源于禅门。历代祖师为了广种善根,普结佛缘,以喫茶为契机,以宣示禅宗心要为皈旨,因此有了普茶之举。古时候寺院里产茶,上者奉佛,中者供奉诸方大德,下者自奉。又专设茶头,用以供奉大众茶汤。禅宗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有助禅门清规,当然值得大力提倡了。    赵州从谂和尚住观音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西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标准,积极创新举措,狠抓责任落实,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精准扶贫在提高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对乡村社会治理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从海西州乡村社会实际出发,如何将脱贫攻坚政策与乡村
期刊
王朝早已衰亡,而茶香依旧浓烈。  本期继续推出中国贡茶中的两种珍品:被誉为“茗味可通仙”的雁荡毛峰以及声名显赫的洞庭碧螺春。   “人间妙品”之雁荡毛峰茶,无纤尘之染,有灵秀之气。“雁山春茗味通仙”,《龙云集》记载,雁荡茶早在宋朝已是贡品。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烟波浩淼的太湖包孕吴越,太湖洞庭湖山所产碧螺春集吴越山水秀气之精华于一身,它的历史与现在,让人神往。     雁荡毛峰
期刊
在一方超俗的山水之间,必然有最甘醇的茶叶芬香。《寻访中国最美的茶乡》系列文字的推出,能让我们更好地去领略和评价那些充满美丽色彩或神秘故事的地域,让我们跟随悠悠茶乡的过去与现在的步伐,为她一次次怦然心动。   《中国最美的茶乡》系列的第一期,将带大家走进婺源。婺源,被称之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在这方绿意无边的土地上,醉人的茶香已经飘了千年。婺源绿茶具有“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三大
期刊
茶有道,亦有惑;又,道可道非常道,故答疑亦见仁见智。然道理不争不明,本栏目继续欢迎广大茶人参与“茶博士”。    茶先生问:夏天到了,此时最适合饮用什么茶?  茶博士答:一年四季节令气候不同,喝茶种类宜做相应调整。夏季酷暑炎热,最宜喝绿茶,因为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对皮肤疮疖感染有消炎作用等。     茶先生问:茶叶质量有疑问怎么办?   茶博士答:如
期刊
茶喜虚静,也可欢喜喧闹的浊世。  上海有个城隍庙,城隍庙里有间茶馆,唤做“春风得意楼”——听听这名儿,多么畅快舒展,“春风得意马蹄疾,千日看遍长安花。”   春风得意楼开设于光绪年间,是上海最早、最得人气的茶楼。在上世纪40年代之前,得意楼、五云日升楼、文明雅集这般的茶楼和当时多家电影院一起,构成了旧时上海闲暇消费生活的传统和时髦两端:人们在清茶、瓜子、热手巾中聊天,听评弹,也热衷于西装革履,开着
期刊
家,是存放自己的地方,那我们的精神存放在哪里呢?  在很多人家里,最集中存放精神的地方,莫过于书房。但是,书房是主人和自己精神对话的地界,和朋友、和家人要有什么精神交流盛放在哪儿?最好的地方莫过于茶室了,一杯清茗,几个好友,聊几句心有灵犀的话题,摆一盘散散淡淡的围棋……  不过,这茶室不是现在流行的茶馆,不是那种人际交往、交流信息、谈论生意的公共场合,而是一种相对封闭、安静的所在,人不能没有独处思
期刊
饮茶乃中国人的一大习俗,据说已有几千年历史,待客,商事,会谈都有备茶的礼仪。随着饮茶的普及,人们在生活中也把茶作为了必备物品,加上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迥异的民风与渊源的茶文化的结合,造就了极具民族特色的饮茶风俗。因为工作的需要,我有幸亲历了从傣族的“竹子筒茶”,畲族的“蕙明茶”,“宝塔茶”到哈尼族的“土锅茶”,彝族撒尼人的“铜壶茶”等多个民族的饮茶习俗,其中最令我难忘的要数纳西族的“龙虎斗”
期刊
许多繁华已如烟云,百年的过往带着茶香,飘远稀缈。  在岁月的步履里,我们看到辉煌散去沧桑满怀。追寻百年茶庄老字号,不是追忆,而是发现。  在中国茶庄的历史上,张一元是一个传奇。  张一元茶庄,在北京前门大栅栏,由安徽歙县定潭村人张文卿于清朝光绪年间所建。定名“张一元”,取“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他在茶市的风云故事,可以载入现代茶叶营销的教科书。  在这里喝到茶醇香的味道,可穿越百年的时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