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子宫内膜损伤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来源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sddnn_ccssdd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大鼠子宫内膜损伤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

方法

选取SD大鼠26只,每只大鼠左侧子宫作为模型组,右侧子宫作为对照组,左侧子宫宫腔注入体积分数95%乙醇0.3~0.5 mL持续5 min建立模型,右侧子宫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个动情周期后切除子宫,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学改变,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损伤程度评分,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内膜表面中角蛋白(cytokeratin, CK18)、波形蛋白(vimentin)、整合素b3(integrin b3)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子宫质硬、粗细不均,形态不规则,宫壁厚薄不均, HE染色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间质充血、水肿,腺体数量减少,测得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损伤程度明显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测得模型组CK18、波形蛋白、整合素b3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体积分数95%乙醇可成功、有效地建立大鼠子宫内膜损伤的动物模型。

其他文献
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影响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随着流式细胞术的发展,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basophil activation test,BAT)成为临床中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种
目的 研究 L osartan对肾小球系膜细胞 (MC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 L osartan延缓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 MCs分为 3组 :1正常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