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人类最高层面的智力活动。在全球的文明史上,中华民族曾骄傲地向世界贡献了许许多多的闪光的智慧,四大发明承载了华夏民族的历史荣光。近代以降,农业文明日渐式微,新的文化竞争者出现了,它使中华传统农业文明辉煌不再,但富有创造性的中国人并没有就此沉沦。从“师夷长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全面学习西方文化,东、西两种文明激烈竞争和互相砥砺,终于使中国人的创造力在现时代得到了迄今为止最为耀眼的爆发回应,两弹一星和神舟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使中国人的创造激情再度点燃,中国正处在一个“大创新、大创造”的前夜。
在最高决策层的视野中,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逐步从模糊到清晰,并作出决策将其确定为国家战略,转化为行动方略。
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起源于科技创新规划的制定
自主创新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首个科技规划就提出来了,但在50年后却第一次上升为国家战略。50多年来,这个战略的形成先后经历了四个里程:向科学技术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和国家创新体系,这27个字清晰地描绘了中国走向自主创新的历史轨迹。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要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计划。次年6月,国务院成立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指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任组长,国务委员陈至立任副组长。由科技部主导和制定的规划并形成“系统和配套性”的指导意见。
随后,指导小组动员和调集全国2000多名专家分设20个专题进行战略研究,内容涉及从环境、大型飞机到绕月飞行等包罗万象的重大科技事项。在2004年起草纲要期间,温家宝专门安排了3天半的时间听取了7个重大专题的汇报,并提出重要意见。
2004年12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内容是面向2020年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中国科学院孙鸿烈研究员、同济大学万钢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有关看法和建议。胡锦涛同志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全球性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特别是一些战略高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努力把科技资源集中到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领域,集中到事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研究领域,集中到事关科技事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抓紧攻关,争取突破。
第18次集体学习是中央决策层对自主创新认识的一个转折点。此后,中央政治局的第21、22、23次集体学习,虽然主题各有侧重,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都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2005年3月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因两项重大技术发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打破了过去6年来一等奖空缺的局面,备受瞩目。这是2005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召开的第一个会议,中央政治局5位常委出席,温家宝在讲话中提出“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的论述,并且明确提出“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温家宝还提出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三个转变”。这是中央领导人就自主创新能力的第一次完整阐述。
2005年7月25日,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讨论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部署加快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有关战略。会议明确今后15年中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会议明确指出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当今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广泛学习和借鉴各国的先进技术,但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况且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们必须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进步的基点。我们要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解决自身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一是要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要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4次突出自主创新,将自主创新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时期的“六个必须”之一。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谋定于最高决策层的反复调研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科学的决策是翔实和细密调研的结果。
2004年的最后一周,胡锦涛安排了3次与科技工作有关的日程:12月24日,看望著名科学家朱光亚、杨乐;27日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29日考察中国科学院,三次讲话中都把自主创新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2005年8月19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河南、江西、湖北,就“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调研。胡锦涛在5天中调研了17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全部都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单位。
风光旖旎的东湖之畔,胡锦涛考察了武汉烽火通信科技、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3家高技术企业。在武汉烽火公司,胡锦涛参观了这里的表面贴装车间、测试车间和机架调测车间。公司董事长童国华介绍说,公司拥有光通信系统、光电子器件、光纤光缆三大光通信战略性技术,不仅有知识产权,而且在数据传输产品方面也拥有相当部分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的科技成果,目前在国际电联的3000多个国际标准中,中国有8项独立提案被批准为国际标准。其中三项国际标准的起草人是该公司的余少华博士。胡锦涛握着余少华的手说:“我们在通信专利和国际标准方面同国际先进比还有较大差距。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突破,在科技发展的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胡锦涛详细了解企业产品研发的情况。他强调,光电子信息领域竞争十分激烈,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依靠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胡锦涛考察了武钢科技馆和第二热轧带钢厂。在谈到硅钢的生产情况时,胡锦涛详细询问硅钢生产的工艺和消化吸收创新情况。公司负责人介绍说,1974年武钢从国外引进了冷轧硅钢生产专利技术,1978年正式投产,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冷轧硅钢的历史。目前,武钢生产的一般取向硅钢最高牌号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胡锦涛对武钢负责人说:“要加强产品结构调整和工艺优化,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多生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在河南新乡的金龙精密铜管公司,公司董事长李长杰向胡锦涛总书记介绍:“15年前,我们从德国引进了一台小轧机,每年只能生产6000吨铜管。经过攻关,我们设计制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国产铜管轧机,每年可生产20000吨铜管,电耗比进口轧机降低50%。这种型号的轧机我们拥有4项专利。”目前,该公司已取得近600项技术成果,其中申报专利57项,授权专利41项。”
在江西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胡锦涛考察了直升机生产情况,详细了解各类型号飞机的性能。公司负责人介绍了我国第一架自行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直升机,以及公司与国外公司开展技术合作的情况。胡锦涛勉励科研人员再接再厉,奋力攻关,为我国民族工业和国防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在调研中,胡锦涛提出了自主创新的“四个重要支撑”的论述;并且“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至此,自主创新战略的核心内容已经跃然而出。
每当重大决策出台之前,中央领导集体都会到地方调研,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而胡锦涛的河南、湖北、江西之行,仅仅是调研路线图上的一个点。与此同时,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也分别在山东、云南、广东、安徽、上海、浙江、甘肃、内蒙、西藏、新疆、黑龙江等省、市、区进行实地调研,这种密集式、整体式和长时间的调研呈现出新一届领导集体求真务实的执政风格,也充分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自主创新战略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推到了极致。
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是事关中国全局的政治谋略
一个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哪里?答案是自主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今后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2005年10月8日~11日在北京召开的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把自主创新由理念提升到运筹层面,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还是第一次。在中央决策层未来的战略布局中,自主创新已不仅限于科技层面,还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点,更是事关国家全局的政治谋略。下一个五年,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突显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科技起重要作用;而现代国际科技的发展趋势也展现了很多创新空间,如果能抓住这轮科技创新机遇,对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据《“十一五”规划建议》,对科技发展战略提出了“协同集成、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的十二字为指导方针,力争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符合中国大国地位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并在一些局部领域实现技术重大突破和跨越发展。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说,“十一五”规划已经确定了未来科技发展六个方面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中心,抢占信息技术战略制高点,大幅度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为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农产品结构提供科技支撑;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核心,大幅度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天空技术和海洋技术,拓展未来发展空间,保障国防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发展城市和城镇化技术,现代综合交通技术,公共安全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技术,保证公共安全。
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一是激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提高国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原始创新能力;三是完善军民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组建与产业聚积区、聚积带相关联的区域创新体系;五是成立与科技创新相关的中介服务体系。
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大资金投入。据悉,按“中长期规划”的部署,中国将选出10~20个重大课题,每个课题给予高达100亿的经费资助。这个资助额度,即使在国际上都堪称巨资。仅一个课题就可能超过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经费的总额,甚至超过自然科学基金自1986年成立至今19年的总经费。
二、加大现存体制的改革力度。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服务国家目标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二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完善法律和加强执法,扩大宣传教育,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的社会环境。三是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快各类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吸引留学人员为国服务。四是继续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提供保障。
三、要努力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欧盟2000年提出了“里斯本战略”,目标是使相关国家转变成富有创新活力的知识经济体。为了这一目标,欧盟各国在非常广泛的政策范围内进行协调,不仅包括科技、教育和结构调整政策,还包括市场发育、社会发展和宏观经济政策,各类政策要高度协调地为战略目标服务。在我国,为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在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投资政策、进出口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方面,各部门的协调和精诚合作同样是关键。只有这样,中国的形象才能真正被提升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首次把科技进步聚焦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这是一个历史性进步。我们坚信,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创新,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一定会有一个空前的总爆发,中国现代化的攻坚闯关也一定会一帆风顺。
在最高决策层的视野中,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逐步从模糊到清晰,并作出决策将其确定为国家战略,转化为行动方略。
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起源于科技创新规划的制定
自主创新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首个科技规划就提出来了,但在50年后却第一次上升为国家战略。50多年来,这个战略的形成先后经历了四个里程:向科学技术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和国家创新体系,这27个字清晰地描绘了中国走向自主创新的历史轨迹。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要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计划。次年6月,国务院成立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指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任组长,国务委员陈至立任副组长。由科技部主导和制定的规划并形成“系统和配套性”的指导意见。
随后,指导小组动员和调集全国2000多名专家分设20个专题进行战略研究,内容涉及从环境、大型飞机到绕月飞行等包罗万象的重大科技事项。在2004年起草纲要期间,温家宝专门安排了3天半的时间听取了7个重大专题的汇报,并提出重要意见。
2004年12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内容是面向2020年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中国科学院孙鸿烈研究员、同济大学万钢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有关看法和建议。胡锦涛同志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全球性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特别是一些战略高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努力把科技资源集中到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领域,集中到事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研究领域,集中到事关科技事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抓紧攻关,争取突破。
第18次集体学习是中央决策层对自主创新认识的一个转折点。此后,中央政治局的第21、22、23次集体学习,虽然主题各有侧重,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都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2005年3月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因两项重大技术发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打破了过去6年来一等奖空缺的局面,备受瞩目。这是2005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召开的第一个会议,中央政治局5位常委出席,温家宝在讲话中提出“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的论述,并且明确提出“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温家宝还提出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三个转变”。这是中央领导人就自主创新能力的第一次完整阐述。
2005年7月25日,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讨论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部署加快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有关战略。会议明确今后15年中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会议明确指出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当今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广泛学习和借鉴各国的先进技术,但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况且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们必须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进步的基点。我们要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解决自身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一是要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要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4次突出自主创新,将自主创新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时期的“六个必须”之一。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谋定于最高决策层的反复调研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科学的决策是翔实和细密调研的结果。
2004年的最后一周,胡锦涛安排了3次与科技工作有关的日程:12月24日,看望著名科学家朱光亚、杨乐;27日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29日考察中国科学院,三次讲话中都把自主创新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2005年8月19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河南、江西、湖北,就“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调研。胡锦涛在5天中调研了17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全部都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单位。
风光旖旎的东湖之畔,胡锦涛考察了武汉烽火通信科技、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3家高技术企业。在武汉烽火公司,胡锦涛参观了这里的表面贴装车间、测试车间和机架调测车间。公司董事长童国华介绍说,公司拥有光通信系统、光电子器件、光纤光缆三大光通信战略性技术,不仅有知识产权,而且在数据传输产品方面也拥有相当部分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的科技成果,目前在国际电联的3000多个国际标准中,中国有8项独立提案被批准为国际标准。其中三项国际标准的起草人是该公司的余少华博士。胡锦涛握着余少华的手说:“我们在通信专利和国际标准方面同国际先进比还有较大差距。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突破,在科技发展的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胡锦涛详细了解企业产品研发的情况。他强调,光电子信息领域竞争十分激烈,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依靠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胡锦涛考察了武钢科技馆和第二热轧带钢厂。在谈到硅钢的生产情况时,胡锦涛详细询问硅钢生产的工艺和消化吸收创新情况。公司负责人介绍说,1974年武钢从国外引进了冷轧硅钢生产专利技术,1978年正式投产,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冷轧硅钢的历史。目前,武钢生产的一般取向硅钢最高牌号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胡锦涛对武钢负责人说:“要加强产品结构调整和工艺优化,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多生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在河南新乡的金龙精密铜管公司,公司董事长李长杰向胡锦涛总书记介绍:“15年前,我们从德国引进了一台小轧机,每年只能生产6000吨铜管。经过攻关,我们设计制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国产铜管轧机,每年可生产20000吨铜管,电耗比进口轧机降低50%。这种型号的轧机我们拥有4项专利。”目前,该公司已取得近600项技术成果,其中申报专利57项,授权专利41项。”
在江西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胡锦涛考察了直升机生产情况,详细了解各类型号飞机的性能。公司负责人介绍了我国第一架自行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直升机,以及公司与国外公司开展技术合作的情况。胡锦涛勉励科研人员再接再厉,奋力攻关,为我国民族工业和国防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在调研中,胡锦涛提出了自主创新的“四个重要支撑”的论述;并且“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至此,自主创新战略的核心内容已经跃然而出。
每当重大决策出台之前,中央领导集体都会到地方调研,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而胡锦涛的河南、湖北、江西之行,仅仅是调研路线图上的一个点。与此同时,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也分别在山东、云南、广东、安徽、上海、浙江、甘肃、内蒙、西藏、新疆、黑龙江等省、市、区进行实地调研,这种密集式、整体式和长时间的调研呈现出新一届领导集体求真务实的执政风格,也充分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自主创新战略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推到了极致。
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是事关中国全局的政治谋略
一个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哪里?答案是自主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今后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2005年10月8日~11日在北京召开的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把自主创新由理念提升到运筹层面,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还是第一次。在中央决策层未来的战略布局中,自主创新已不仅限于科技层面,还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点,更是事关国家全局的政治谋略。下一个五年,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突显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科技起重要作用;而现代国际科技的发展趋势也展现了很多创新空间,如果能抓住这轮科技创新机遇,对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据《“十一五”规划建议》,对科技发展战略提出了“协同集成、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的十二字为指导方针,力争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符合中国大国地位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并在一些局部领域实现技术重大突破和跨越发展。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说,“十一五”规划已经确定了未来科技发展六个方面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中心,抢占信息技术战略制高点,大幅度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为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农产品结构提供科技支撑;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核心,大幅度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天空技术和海洋技术,拓展未来发展空间,保障国防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发展城市和城镇化技术,现代综合交通技术,公共安全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技术,保证公共安全。
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一是激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提高国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原始创新能力;三是完善军民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组建与产业聚积区、聚积带相关联的区域创新体系;五是成立与科技创新相关的中介服务体系。
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大资金投入。据悉,按“中长期规划”的部署,中国将选出10~20个重大课题,每个课题给予高达100亿的经费资助。这个资助额度,即使在国际上都堪称巨资。仅一个课题就可能超过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经费的总额,甚至超过自然科学基金自1986年成立至今19年的总经费。
二、加大现存体制的改革力度。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服务国家目标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二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完善法律和加强执法,扩大宣传教育,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的社会环境。三是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快各类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吸引留学人员为国服务。四是继续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提供保障。
三、要努力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欧盟2000年提出了“里斯本战略”,目标是使相关国家转变成富有创新活力的知识经济体。为了这一目标,欧盟各国在非常广泛的政策范围内进行协调,不仅包括科技、教育和结构调整政策,还包括市场发育、社会发展和宏观经济政策,各类政策要高度协调地为战略目标服务。在我国,为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在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投资政策、进出口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方面,各部门的协调和精诚合作同样是关键。只有这样,中国的形象才能真正被提升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首次把科技进步聚焦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这是一个历史性进步。我们坚信,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创新,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一定会有一个空前的总爆发,中国现代化的攻坚闯关也一定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