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嘎啦星的嘎啦湖里,住着一条爱吃肉、但又非常注重遵守诺言的鳄鱼。
2.一天,一个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在湖边玩耍,鳄鱼一口抢走了小孩。
3.鳄鱼: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孩子呢?你如果答对了我这个问题,我就把孩子毫发无损地还给你。
妈妈:啊,你会吃掉我的孩子!
4.鳄鱼:呃……这可麻烦了,我该怎么做呢?如果我把孩子还给你,那你就说错了;既然你说错了,那我就该把孩子吃掉……嗯,我不能把孩子还给你。
妈妈:你必须把孩子还给我。如果你把孩子吃掉,那就证明我回答正确;既然回答正确,你就要遵守诺言把孩子还给我。
5.鳄鱼碰到了难题。他既要把孩子吃掉,又要把孩子交还给妈妈。
可怜的鳄鱼苦思良久,只好把孩子还给了妈妈。妈妈拉起孩子撒腿就跑。
6.鳄鱼:该死的!她说过,只要我把孩子还给她,我就会有一顿美餐的。
这鳄鱼也够傻的,直接一口把小孩吃掉不就行了?整那么多没用的干啥呢?这下倒好,到嘴的肥鸭子长翅膀飞走了。
如果你是那个被叼在鳄鱼嘴里的小孩,你就不会这么说了吧?再说了,人家这是一条很有原则的遵守诺言的鳄鱼。
我们暂且不说鳄鱼应该怎样做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只说一说在这件事里,鳄鱼怎样做才能既遵守自己的诺言,又能保住自己的美餐。
鳄鱼的诺言有两项内容:A.如果妈妈猜对,它就释放小孩;B.如果妈妈猜错,它就吃掉小孩。在妈妈表达了猜测之后,鳄鱼只有两种选择,但这两种选择都与鳄鱼原先的诺言相违背。
释放→吃掉→释放→吃掉……鳄鱼陷入了无穷的循环中,无法从中摆脱出来而不违背自己的诺言。
妈妈拽着小孩跑掉了,鳄鱼又无法遵守自己的诺言。
一个看起来如此简单的许诺却无法实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怪的情况呢?
妈妈的猜测
我说了不算,鳄鱼说了算 。
鳄鱼的行动
我也是根据妈妈的猜测行事。
鳄鱼必须根据妈妈的猜测来采取相应的行动,而同时,妈妈猜测的对错,又由鳄鱼的实际行动决定。因此,在鳄鱼的许诺中,既是猜测决定行动,又是行动决定猜测,这就形成了一种自我循环,从而给自我矛盾打开了方便之门,使得许诺具有自相矛盾的可能性。
这是一种悖论,人们称之为“鳄鱼悖论”。
什么是悖论?
悖论来自希腊语,意思是“多想一想”。悖论是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的命题,包括一切与人的直觉和日常经验相矛盾的数学结论,这些结论常会使我们惊异无比。
如果那位妈妈作了相反的猜测,说“你不会吃掉我的小孩”或“你会释放我的小孩”,那么鳄鱼就自由了,无论它怎样行动都不会违背自己的诺言。这有两种情况:
一、鳄鱼吃掉小孩,这个结果证明妈妈的猜测是错误的,按照原先的许诺B,鳄鱼有权利吃掉小孩。
二、鳄鱼释放小孩,这个结果证明妈妈猜对了,按照原先的许诺A,鳄鱼也应该把小孩放掉。
如果那位妈妈真作了这样的猜测,我相信鳄鱼会毫不犹豫吃掉小孩的。这真是位聪明绝顶的妈妈啊!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相似的例子。
1.塞万提斯的著名小说《唐·吉诃德》一书中出现过类似的悖论。它讲述一个小岛制定了奇怪的法律:所有小岛的来访者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如果来访者的回答是真实的,他就可以在小岛上自由活动;如果来访者的回答是虚假的,他就会被绞死。
2.一天,来了一个聪明的来访者。
宪兵:“你来这里做什么?”
来访者:“我来这里是为了被绞死的。”
3.对于这个回答,宪兵和前面的鳄鱼一样感到为难了。如果他们不想绞死这个人,那么这个人就说了错话,又该被绞死;如果他们绞死了他,那么这个人的回答就是正确的,就该平安无事。
4.这个难题怎么解决呢?来访者被带到了这个小岛的最高首领那里。最高首领苦思冥想,最后作出了决定:“不管我作出什么样的决定,毫无疑问都不符合这里的法律。所以我慈悲为怀,请你尽快离开这里吧!”
这个最高首领还蛮聪明的。他要是再聪明点的话,就应该废掉这条奇怪的法律。
这样奇怪的法律也不知道是怎样制定出来的,当然要废除了!
我倒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则新闻,跟我们今天所讲的悖论很类似哦:某小学开展“争章夺星,做雷锋少年”的评比活动,按“综合素质得分”的高低安排学生座位,得分最高者可坐第一排。
我综合素质最好,当然坐第一排!
综合素质得分最高的人应该“孔融让梨”,坐班里最差的座位,而把最好的座位留给别人。
我综合素质得分低,没资格坐第一排。
那么,第一排到底该谁来坐呢?
你问我,我问谁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我应该让座,也不能坐第一排。
2.一天,一个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在湖边玩耍,鳄鱼一口抢走了小孩。
3.鳄鱼: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孩子呢?你如果答对了我这个问题,我就把孩子毫发无损地还给你。
妈妈:啊,你会吃掉我的孩子!
4.鳄鱼:呃……这可麻烦了,我该怎么做呢?如果我把孩子还给你,那你就说错了;既然你说错了,那我就该把孩子吃掉……嗯,我不能把孩子还给你。
妈妈:你必须把孩子还给我。如果你把孩子吃掉,那就证明我回答正确;既然回答正确,你就要遵守诺言把孩子还给我。
5.鳄鱼碰到了难题。他既要把孩子吃掉,又要把孩子交还给妈妈。
可怜的鳄鱼苦思良久,只好把孩子还给了妈妈。妈妈拉起孩子撒腿就跑。
6.鳄鱼:该死的!她说过,只要我把孩子还给她,我就会有一顿美餐的。
这鳄鱼也够傻的,直接一口把小孩吃掉不就行了?整那么多没用的干啥呢?这下倒好,到嘴的肥鸭子长翅膀飞走了。
如果你是那个被叼在鳄鱼嘴里的小孩,你就不会这么说了吧?再说了,人家这是一条很有原则的遵守诺言的鳄鱼。
我们暂且不说鳄鱼应该怎样做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只说一说在这件事里,鳄鱼怎样做才能既遵守自己的诺言,又能保住自己的美餐。
鳄鱼的诺言有两项内容:A.如果妈妈猜对,它就释放小孩;B.如果妈妈猜错,它就吃掉小孩。在妈妈表达了猜测之后,鳄鱼只有两种选择,但这两种选择都与鳄鱼原先的诺言相违背。
释放→吃掉→释放→吃掉……鳄鱼陷入了无穷的循环中,无法从中摆脱出来而不违背自己的诺言。
妈妈拽着小孩跑掉了,鳄鱼又无法遵守自己的诺言。
一个看起来如此简单的许诺却无法实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怪的情况呢?
妈妈的猜测
我说了不算,鳄鱼说了算 。
鳄鱼的行动
我也是根据妈妈的猜测行事。
鳄鱼必须根据妈妈的猜测来采取相应的行动,而同时,妈妈猜测的对错,又由鳄鱼的实际行动决定。因此,在鳄鱼的许诺中,既是猜测决定行动,又是行动决定猜测,这就形成了一种自我循环,从而给自我矛盾打开了方便之门,使得许诺具有自相矛盾的可能性。
这是一种悖论,人们称之为“鳄鱼悖论”。
什么是悖论?
悖论来自希腊语,意思是“多想一想”。悖论是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的命题,包括一切与人的直觉和日常经验相矛盾的数学结论,这些结论常会使我们惊异无比。
如果那位妈妈作了相反的猜测,说“你不会吃掉我的小孩”或“你会释放我的小孩”,那么鳄鱼就自由了,无论它怎样行动都不会违背自己的诺言。这有两种情况:
一、鳄鱼吃掉小孩,这个结果证明妈妈的猜测是错误的,按照原先的许诺B,鳄鱼有权利吃掉小孩。
二、鳄鱼释放小孩,这个结果证明妈妈猜对了,按照原先的许诺A,鳄鱼也应该把小孩放掉。
如果那位妈妈真作了这样的猜测,我相信鳄鱼会毫不犹豫吃掉小孩的。这真是位聪明绝顶的妈妈啊!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相似的例子。
1.塞万提斯的著名小说《唐·吉诃德》一书中出现过类似的悖论。它讲述一个小岛制定了奇怪的法律:所有小岛的来访者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如果来访者的回答是真实的,他就可以在小岛上自由活动;如果来访者的回答是虚假的,他就会被绞死。
2.一天,来了一个聪明的来访者。
宪兵:“你来这里做什么?”
来访者:“我来这里是为了被绞死的。”
3.对于这个回答,宪兵和前面的鳄鱼一样感到为难了。如果他们不想绞死这个人,那么这个人就说了错话,又该被绞死;如果他们绞死了他,那么这个人的回答就是正确的,就该平安无事。
4.这个难题怎么解决呢?来访者被带到了这个小岛的最高首领那里。最高首领苦思冥想,最后作出了决定:“不管我作出什么样的决定,毫无疑问都不符合这里的法律。所以我慈悲为怀,请你尽快离开这里吧!”
这个最高首领还蛮聪明的。他要是再聪明点的话,就应该废掉这条奇怪的法律。
这样奇怪的法律也不知道是怎样制定出来的,当然要废除了!
我倒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则新闻,跟我们今天所讲的悖论很类似哦:某小学开展“争章夺星,做雷锋少年”的评比活动,按“综合素质得分”的高低安排学生座位,得分最高者可坐第一排。
我综合素质最好,当然坐第一排!
综合素质得分最高的人应该“孔融让梨”,坐班里最差的座位,而把最好的座位留给别人。
我综合素质得分低,没资格坐第一排。
那么,第一排到底该谁来坐呢?
你问我,我问谁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我应该让座,也不能坐第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