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让学引思”是在素质教育推行之后提倡的一种教学理念,应用该理念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会学习的人。新编的初中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发展来设计教学活动。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在组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应用“让学引思”这种教学理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关键词:“让学引思”;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3-0011-02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引入“让学引思”理念,将其作为教学的向导,这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的综合效果,还可以鍛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对此,本文分析了“让学引思”理念的内涵和作用,并对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索。
一、“让学引思”内涵
从字面意思上看,“让学”就是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引思”就是教师点到为止地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尽管分别对“让学”和“引思”概念进行了解释,但并不能将二者的关系割裂,“让学”必定促发“引思”,“引思”必定借助“让学”来实现。另外,“让学引思”并不单纯的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和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理解“让学引思”内涵,将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让学引思”理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
在课上,明确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前提。明确教学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尤其是学生在主动学习知识的情况下,更能够体现这种效果。从现阶段的教育形势来看,引入“让学引思”理念,则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提升知识获取和体验的效果,在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理解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学生品行的培养。在“让学引思”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状态下进行深入的知识探究和思考,实现学习模式的转变,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有助于增强师生互动效果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让学引思”理念,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互动效果,还可以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让学引思”理念下,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则可以对学生的观念和思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明显。在课程涉及的道德知识和案例比较多,教师将这些案例引入教学中,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又能够结合案例向学生提问,促使学生思考和讨论,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强化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效果,全面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初中阶段,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运用“让学引思”理念可以引发学生对知识和案例的深入探讨和思考。学生一般会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推理和分析,而这个推理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这个推理的过程中,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让学引思”理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对学生的发展十分关注,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就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和新的教学理念,组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依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立足理论知识,利用教案活跃思维
在任何课程的教学中,若是教师仅仅单纯向学生传授和剖析理论知识,为学生讲各种大道理,这不仅会让学生产生厌恶心理,还会导致学生抵触这门课程。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引入“让学引思”理念,并将其作为向导,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增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丰富性。首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具体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融入教学案例中,通过分析案例将这些道德与法治知识引出来。案例教学的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对于教学案例的引入,就需要关注案例的启发性和思考性,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确保能够引起学生对案例的思考,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发挥“让学引思”理念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责任与角色同在”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个案例,为学生讲解知识。如教师可以将杜富国和刘传健的故事讲给学生,然后针对这两个故事提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你们佩服杜富国和刘传健吗?”“为什么他们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扬?”“想不想成为他们这样的人?”学生对杜富国和刘传健的事迹并不陌生,并且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发表不同的见解,但在整体的思想观念上还是保持一致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课的核心知识。这种教学设计不仅充分地显示了“让学引思”理念的指导效果,还使学生从案例分析中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三)借助辩论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在初中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能够透过社会现象,结合不同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考,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自身修养的提升。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设计一些有价值的辩论主题,根据教学问题来设计辩论过程,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分析,理解和掌握这些问题背后所包含的知识。辩论教学的方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锻炼学生搜集资料、剖析问题的能力,真正将“让学引思”理念在课堂上展现出来。从教学层面來看,教材知识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往往对从生活经历中得到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而辩论教学就是将课堂教学生活化。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引入不同的生活案例,并引导学生探讨,抒发自己的见解。整个辩论的过程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网络生活新空间》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教师设计的辩题为:中学生该不该在网络上交朋友?此时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网络比较好奇,所以,他们对这个辩题非常感兴趣。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辩论,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不仅揭示了教学主题,还加强了他们对网络的认识,这为教师后续的知识讲解打好了基础。
(四)引入模拟法庭,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是为了向学生传授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通过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实现个人修养的提升。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法庭”引入课堂,结合具体的问题组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解决。在该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地搜集相关资料、分析问题,并能够结合自身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对问题进行判断。这种教学模式也是“让学引思”理念的体现,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空间,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做守法的公民》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模拟法庭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近年来的实际案例进行思考,如“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给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就可以带学生了解这个事件,在课堂上进行“审理”。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扮演检察官、审判员、审判长、原告、律师等角色,让学生从不同角色的立场来了解案件,并在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各种法律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之后,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结 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让学引思”理念,如何实现该理念与教学环节的紧密结合是现阶段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合理地运用“让学引思”理念来组织教学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增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了解的同时,全面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68-69.
[2]刘 滕.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让学引思理念[J].国际公关,2019(9):135.
[3]万 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J].华夏教师,2019(6):24-25.
[4]林 玲.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25):71.
[5]李海玲.基于“让学引思”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7(33):85.
[6]张庆军.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8(4):23-24.
作者简介:单惠惠(1982— ),女,江苏盐城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关键词:“让学引思”;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3-0011-02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引入“让学引思”理念,将其作为教学的向导,这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的综合效果,还可以鍛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对此,本文分析了“让学引思”理念的内涵和作用,并对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索。
一、“让学引思”内涵
从字面意思上看,“让学”就是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引思”就是教师点到为止地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尽管分别对“让学”和“引思”概念进行了解释,但并不能将二者的关系割裂,“让学”必定促发“引思”,“引思”必定借助“让学”来实现。另外,“让学引思”并不单纯的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和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理解“让学引思”内涵,将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让学引思”理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
在课上,明确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前提。明确教学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尤其是学生在主动学习知识的情况下,更能够体现这种效果。从现阶段的教育形势来看,引入“让学引思”理念,则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提升知识获取和体验的效果,在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理解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学生品行的培养。在“让学引思”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状态下进行深入的知识探究和思考,实现学习模式的转变,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有助于增强师生互动效果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让学引思”理念,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互动效果,还可以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让学引思”理念下,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则可以对学生的观念和思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明显。在课程涉及的道德知识和案例比较多,教师将这些案例引入教学中,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又能够结合案例向学生提问,促使学生思考和讨论,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强化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效果,全面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初中阶段,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运用“让学引思”理念可以引发学生对知识和案例的深入探讨和思考。学生一般会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推理和分析,而这个推理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这个推理的过程中,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让学引思”理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对学生的发展十分关注,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就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和新的教学理念,组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依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立足理论知识,利用教案活跃思维
在任何课程的教学中,若是教师仅仅单纯向学生传授和剖析理论知识,为学生讲各种大道理,这不仅会让学生产生厌恶心理,还会导致学生抵触这门课程。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引入“让学引思”理念,并将其作为向导,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增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丰富性。首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具体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融入教学案例中,通过分析案例将这些道德与法治知识引出来。案例教学的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对于教学案例的引入,就需要关注案例的启发性和思考性,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确保能够引起学生对案例的思考,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发挥“让学引思”理念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责任与角色同在”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个案例,为学生讲解知识。如教师可以将杜富国和刘传健的故事讲给学生,然后针对这两个故事提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你们佩服杜富国和刘传健吗?”“为什么他们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扬?”“想不想成为他们这样的人?”学生对杜富国和刘传健的事迹并不陌生,并且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发表不同的见解,但在整体的思想观念上还是保持一致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课的核心知识。这种教学设计不仅充分地显示了“让学引思”理念的指导效果,还使学生从案例分析中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三)借助辩论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在初中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能够透过社会现象,结合不同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考,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自身修养的提升。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设计一些有价值的辩论主题,根据教学问题来设计辩论过程,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分析,理解和掌握这些问题背后所包含的知识。辩论教学的方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锻炼学生搜集资料、剖析问题的能力,真正将“让学引思”理念在课堂上展现出来。从教学层面來看,教材知识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往往对从生活经历中得到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而辩论教学就是将课堂教学生活化。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引入不同的生活案例,并引导学生探讨,抒发自己的见解。整个辩论的过程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网络生活新空间》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教师设计的辩题为:中学生该不该在网络上交朋友?此时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网络比较好奇,所以,他们对这个辩题非常感兴趣。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辩论,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不仅揭示了教学主题,还加强了他们对网络的认识,这为教师后续的知识讲解打好了基础。
(四)引入模拟法庭,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是为了向学生传授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通过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实现个人修养的提升。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法庭”引入课堂,结合具体的问题组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解决。在该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地搜集相关资料、分析问题,并能够结合自身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对问题进行判断。这种教学模式也是“让学引思”理念的体现,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空间,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做守法的公民》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模拟法庭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近年来的实际案例进行思考,如“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给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就可以带学生了解这个事件,在课堂上进行“审理”。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扮演检察官、审判员、审判长、原告、律师等角色,让学生从不同角色的立场来了解案件,并在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各种法律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之后,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结 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让学引思”理念,如何实现该理念与教学环节的紧密结合是现阶段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合理地运用“让学引思”理念来组织教学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增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了解的同时,全面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68-69.
[2]刘 滕.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让学引思理念[J].国际公关,2019(9):135.
[3]万 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J].华夏教师,2019(6):24-25.
[4]林 玲.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25):71.
[5]李海玲.基于“让学引思”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7(33):85.
[6]张庆军.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8(4):23-24.
作者简介:单惠惠(1982— ),女,江苏盐城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