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反应系统波动的原因探究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mbw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反应系统出现三次较大波动,回收压缩机冷却器漏点消除后,反应系统运行平稳。
  关键词:低密度聚乙烯装置 反应 冷却器 回收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乙烯厂低密度聚乙烯装置采用美国UCC&P公司在二十世纪70年代开发和工业化的气相流化床技术,其主要特点是:无溶剂,采用高效催化剂;工艺简单,能耗低,投资少,并且产品跨度较大,熔融指数0.01-150g/min,密度915-970Kg/m3的全密度线型聚乙烯产品。1996年9月开始正式投产,经三期扩建后装置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7.4万吨/年。
  一、聚合反应原理
  Unipo1工艺技术的核心是聚合反应部分,乙烯单体、丁烯共聚单体呈气相状态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在连续注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和辅助催化剂,在1.8~2.4MPa(g)反应压力和80~110℃反应温度条件下,于反应器中完成共聚过程,生成粉状聚乙烯树脂。树脂的密度是通过控制共聚单体和乙烯单体的摩尔比值来实现的;熔融指数是通过控制链转移剂氢气和乙烯的摩尔比值来实现。
  二、事件经过
  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反应系统分别于2013年7月22日、7月23日、7月26日出现较大波动,具体经过如下:
  7月22日11:20反应压力突然快速上升,反应温度迅速降低,11:38反应压力涨至2.414MPa(g),反应温度由波动前88℃降至68℃,反应产率由波动前27t/h降至10t/h,12:40产率降至1.9t/h,反应基本停止。12:48反应器泄压进行氮气置换,15:30调组分重新开车。22:38引2#回收入反应,7月23日5:16引1#回收入反应,随后产率逐步恢复至26t/h。16:26反应再次出现停止迹象,产率降至7t/h,7月26日14:12反应温度再次快速降低,产率最低降至23t/h。
  三、原因分析
  出现反应温度快速降低、压力迅速升高问题,是催化剂失活、聚合反应停止的表现,引起该问题可能的原因有:
  ① 界区原料含有杂质,例如一氧化碳、水、氧等,精制后无法彻底脱除,进入反应,导致催化剂突然失活。
  ② 催化剂自身出现问题,由于催化剂加料系统不下料、新批次催化剂活性低等原因,也可能导致催化剂突然失活。
  ③ 新切换三乙基铝钢瓶内含有杂质,导致催化剂失活。
  ④ 终止系统一氧化碳意外进入反应,致使催化剂失活。
  ⑤回收系统设备泄漏,导致杂质随回收液进入反应系统,致使催化剂失活。
  ⑥反应系统调温水水阀异常动作,导致反应热被迅速带出反应系统,使反应温度快速降至催化剂正常激活温度以下,反应终止。
  ⑦其他未知杂质影响催化剂活性。
  四、原因排查过程
  (1)出现波动后第一时间对各精制床层温度进行检查,观察是否有变化趋势,并对循环气组成、乙烯、戊烷、氮气、氢气等原料进行分析,床层温度变化及加样分析结果如下:
  ① 乙烯系统排查情况
  从控制室集散控制系统(DCS)中乙烯脱氧床、脱一氧化碳床、脱炔床温变化趋势可以看到,波动前各精制床温度未出现异常波动。由于乙烯进入反应器流量最高,其夹带的微量杂质最可能导致反应系统的大幅波动。为确认乙烯原料中各组分具体情况,对乙烯精制后物料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各组分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异常。
  ② 氢气系统排查情况
  从DCS可以看到,甲烷化反应器温度有小幅降低,偏离正常值约4℃,因此将氢气作为排查重点,先后4次加样分析,但精制后氢气中杂质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同时排查输送氢气质量,分析结果也未发现异常。
  ③ 氮气系统排查情况
  从DCS可以看出氮气干燥床温度在波动前虽有上涨趋势,但由于经过换热器冷却,其温度趋势与循环水来水温度趋势符合。为进一步确认氮气中的水、氧含量,进行了加样分析,其结果显示其水、氧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
  ④ 戊烷油分析情况
  从DCS图可以看到,波动前后戊烷油干燥床温没有出现明显波动,其加样分析结果显示戊烷油中水含量也在正常范围内。
  经过上述分析,入反应器的各种原料未在波动前出现明显异常,原料原因基本可以排除。
  (2)出现波动后,除排查原料原因外,同时对催化剂下料情况也进行了查询。波动前一直使用同一批次的催化剂,没有进行切换操作。催化剂加料器运行状态正常,未出现机械故障,注入管下料趋势在波动前也正常。因此基本可以排除催化剂自身质量问题或加料系统问题。
  (3)波动后,对三乙基铝使用情况也进行了查询。波动前三乙基铝流量、浓度正常,因此可以排除三乙基铝方面影响。
  波动前后,在线分析显示反应循环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正常,加样分析显示循环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也在正常范围内。因此,可以排除一氧化碳影响因素,也可排除终止系统误操作、阀门误动作等方面因素影响。
  (4)由DCS可以看到,波动时,反应温度于11:20开始下降,调温水温度于11:24开始明显下降。如果调温水阀门异常动作,将是调温水温度首先降低,然后导致反应温度降低。根据两者变化趋势,可以排除阀门异常动作的影响。
  结合上述分析,初次出现波动后,在考虑几率较高的几项影响因素后未发现问题。考虑到生产需要,及时进行恢复生产,进一步观察反应状态,并继续分析其它可能的影响因素。
  (5)再次出现波动后,通过对反应系统各参数变化排查,发现波动前反应系统负静电出现小幅变化,因此,查找重点方向定为可能导致水被带入反应器的各类情况。
  ① 循环气及原料中水含量分析
  波动后,立即对循环气及原料进行水、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循环气中水含量达到了8 ml/m3,而氮气、乙烯、氢气中水含量均远小于该数值。由此可以排除原料中带水的影响。
  ② 回收系统排查情况
  首次出现波动后,在排除原料方面影响因素后,分别对1#、2#回收系统低、高压段的回收液进行了采样分析,排查各段回收液中水含量是否超标,初次分析结果显示回收液水含量正常。第二次出现波动后,重点排查对象列为回收系统,为进一步确认回收液情况,对2#回收高压段分析3次、1#回收低压段分析1次,分析结果显示 2#回收高压段回收液中水含量高达20%,因此判断2#回收系统中换热器出现泄漏,导致水间歇性被回收液带入反应系统。
  查明问题出在2#回收系统,随后做好隔离措施,系统置换合格后,分别对回收冷却器、冷凝器及回收压缩机级间冷却器进行打压试漏。回收冷却器和冷凝器打压测试后均未发现漏点,但在回收压缩机级间冷却器打压测试过程中发现两处漏点,分别进行了补焊处理。
  图1 回收压缩机级间换热器漏点
  (6)反应再次出现波动,其现象与前两次相同,因此判断出回收压缩机级间换热器再次出现了漏点,随后将级间换热器漏点彻底消除,重新投用2#回收系统后反应系统运行正常。
  通过换热器数据表可以看到,冷却水压力高于回收气压力,如果换热器出现泄漏,冷却水将进入回收系统,进而被带入反应系统。
  五、结论
  根据查找问题的原因和分析结果,导致反应波动的原因是2#回收压缩机级间冷却器由于运转周期长,腐蚀严重出现漏点,导致水与回收凝液一同被带入反应系统,致使催化剂失活终止反应。漏点消除后反应系统未出现此类波动,有力保障了整个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国有企业改革日益深入的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同样呼唤着创新。唯有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跟上经济工作的发展,切实为企业经济发展鸣锣开道,保驾护航。  关键词:国有企业 思想政治 创新  一、正确认识当前形势,牢固树立创新意识  当前,国企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越加明显地暴露出来,给企业
期刊
摘 要:油气资源是宝贵的地下资源,在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资源。由于油气资源储藏在几千米以下的地下,开采较为不便,所以在开采的过程中要重视井下工作的质量,做到资源利用最优化,效益最大化。为了保障石油开采的质量,减少石油资源的浪费,重视井下作业的质量是必然选择。控制好井下作业的质量既可以有效地避免自然资源的浪费,最大化的利用资源,又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实现
期刊
摘 要: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近年来发现的低渗、致密油藏具有埋层深、能量低、渗透性差等特点。常规开发工艺中使用的抽油泵无法适应其对泵挂深度的要求(常规抽油泵一般适用泵挂深度在2500米以内),在深泵挂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漏失量增加、阀副损坏、阀罩断裂等问题。 研制的深抽泵通过对泵筒和柱塞结构的改进以及阀副材料的改进很好的解决了以上三个问题。  关键词:抽油泵 深抽泵 研制工艺 分析  前言  随着油田
期刊
摘 要:南充轻烃回收装置因原料气重烃含量降低、膨胀机处理量不足、脱乙烷塔底温波动大等原因,造成装置目前C3+收率不足70%。为解决这一问题,对该装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将再生气工艺流程、脱乙烷塔底温工艺流程进行改造、对装置区老化或选取不合理的仪表进行更换等措施,达到提高C3+收率的目的。  关键词:轻烃回收 C3+收率 膨胀机 脱乙烷塔 重沸器  一、前言  南充轻烃回收装置设计处理气
期刊
摘 要:文留油田稠油井分散,物性差异较大,依据粘度将其分为普通稠油、特稠油和超稠油, 本文对这三类稠油的物理特性、开采方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文16-45井,详细介绍了稠油开采和应用油基稠油降粘复合解堵工艺情况。  关键词:文留油田 稠油 特性 降粘 热洗 解堵  文留油田随着老区滚动扩边及Ⅱ、Ⅲ类储层的不断开发,稠油井日益增多,但比较分散。不同稠油井之间,物理特性差异较大,50℃脱气原油粘度1
期刊
摘 要:储层保护是油田开发必须研究的课题,而保护储层最主要的就是要搞清楚油层可能的伤害类型,以及伤害的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在储层伤害评价研究中,储层敏感性评价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依据行业标准,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储层”五敏”性,为低渗透油藏开发作出建设性指导意见,本文通过对樊学作业区长8 油藏所进行的敏感性评价实验进行研究分析, 明确该储层发生敏感性的条件,为樊学区长8 油藏后续开发的生产操作提
期刊
摘 要:利用二氧化硅负载一水合硫酸氢钠在酯化反应中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研究了其催化异戊烯醇与苯甲酸合成3-甲基丁-2-烯基苯甲酸酯的反应,同时也考察了其他不同催化剂对该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二氧化硅负载一水合硫酸氢钠对该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性能,催化收率可以达到89.7%。除此之外,该催化剂还具有对设备无腐蚀、易回收利用等优点,对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二氧化硅 硫酸氢钠 合成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不断进步,国内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水平,但对于石油的需求却越来越紧张,因此,油藏已经成为了最为珍贵的财富。例如某石油油层虽然是普通的稠油油藏,但是其油藏的结构十分复杂,油层的均匀性非常差,因此,原油在储存过程中的性质变化就会非常大。但是稠油油藏在开发的过程中,含水上升非常快,单层突进严重,油层在开发的过程中很不均匀,压力值一直很低,只依靠措施难以弥补产量的递减,因
期刊
摘 要:综合清洁压裂液的特点和华北油田的地质特性,通过室内研制优选出了清洁压裂液配方,在华北油田雁9断块与桐47断块整体压裂改造中,使用清洁压裂液与羟丙基胍胶压裂液进行了压裂对比试验,清洁压裂液压裂井效果明显好于羟丙基胍胶压裂井的效果。清洁压裂液的研究经验为华北油田增储上产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为今后该技术的推广应用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清洁 压裂液 高温高压储层 低渗透储藏 应用  一、室内
期刊
摘 要:通过检查井、测试及动态数据等矿场资料综合研究,分析了该区延长组长6油层平面剖面水淹特征及水驱波及系数,研究了不同裂缝发育情况下面积波及系数与含水率的关系,利用不同方法对比计算了油藏目前的采收率及最终水驱采收率,并提出进一步改善水驱效果,提高水驱波及系数的方向,为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挖潜,提高最终采收率提供依据。  主题词:特低渗透 面积波及系数 厚度波及系数 采收率  根据俞启泰等人研究,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