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邓丽君是华语流行乐坛中一个永恒的文化符号。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邓丽君的音乐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她那甜美圆润、温婉多情的声音感动了一代代的人,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超越時间的延续。邓丽君的音乐承接了流行音乐的历史,引导了流行音乐的新时代。本文主要从邓丽君的音乐风格特征,其音乐在内地流行的原因以及邓丽君歌曲对现代流行乐坛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邓丽君;音乐风格;影响
一、邓丽君的音乐风格特征
(一)演唱技巧的特点
1.气声唱法
邓丽君首创了内地的“气声唱法”。这种方法在演唱歌曲的特点是以气息作为其支撑点,喉咙以半开的形态呈现出来,当喉结的下降的时候,下巴呈放松状态,不仅将发声和气息结合,也把情感和咬字这两个状态融入到其中,形成一个完美结合的整体。歌曲经过“气声唱法”优美,自然的演绎,更易于被观众所理解。如:《又见炊烟》:
2.颤音运用
邓丽君在“气声”唱法的基础上总结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颤音”技巧。颤音又称为音波,一般主要体现在声音呈现出波浪式的运动,在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之后,演唱者再有意识地将其震动起来,颤音由此就产生了。每个人对颤音的处理方式都不一样,有的歌唱者人为的刻意的去颤出来,但听起来却不是那么的自然。然而邓丽君的颤音就控制的特别的好,这也是她的歌唱技巧之一,她的颤音均匀、自然、毫无刻意,胜似琴弦,神似在深谷里呼唤的回响效果,宽广辽阔,极富立体感。她的慢颤最有说服力,加上她柔和的发音,极为美妙。仔细地听,音符长的颤音和音符短的时值相等,也就是说咬字后颤音的连接,效果浑然一体。她的歌尾音部分通过颤音的适度运用,腔调轻柔、温和、优雅,回味无穷。如《小城故事》:
3.高音混音
演唱高音的唱法一般可分为“喊唱”与“气声”这两种,“喊唱”和“气声”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二者的演唱方法的差异性以不同的音乐风格呈现出来。邓丽君的高音独具魅力,她的音高虽然不高,却是她的一大特色。在演唱高音时她不像其他流行歌手那样撕心裂肺地喊叫,她主要利用推气的方式来演绎高音区的假音成分,真假音混合的比例控制十分得当,松弛宽广,完美无瑕。演唱处于高音部分时候,她声带的振动由“气声”带动起来,气息的控制范畴慢慢加强起来,循序渐进,因而不但使得声音的穿透力增强起来,而且也将伸缩的领域扩大起来。邓丽君这一演唱特性不仅在《一帘幽梦》和《在水一方》中有所体现,而且也在《背新娘》等眾多歌曲内呈现出来。
(二)作品处理的特点
1.注重装饰音
邓丽君主要借助戏曲和民谣这两者进入歌坛的领域当中,在歌曲创作之初,主要以改编民歌的素材为主,各地方的小调也是其重要的改编对象,例如:主要作品《凤阳花鼓》和《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都体现了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明月几时有》等一些其他作品也展示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小调类歌曲结构短小、曲词简单的特点,使装饰音在其音乐作品中大放异彩,装饰音富于变化的演绎方式,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内涵,以丰富演唱的效果。在演绎民歌小调方面邓丽君感情细腻委婉,细致化地使用装饰音对作品进行处理,展现了民间歌曲的魅力。如《船歌》:
2.注重音色的变化
邓丽君那自然、干净、柔和以及圆润的嗓音都被大多数人们所认可和赞美,无论是在演唱忧伤型的歌曲,还是在演唱欢快型的歌曲,都能在演唱中把音色和力度给把握好,对于其变化用不同的情感体现出来,例如:在邓丽君众多歌曲当中,以爱情为主题的中文歌曲是其最为流行的金曲,这些歌曲都是以温婉柔和为主,与中文歌曲不同的是与中文歌曲不同的是,其演绎的英文歌曲往往通过音色变化将作品当中的不同风格展示给大家。如翻唱世界流行天王Micheal Jackson的《beat it》,与其以前的演唱风格迥然不同。
二、邓丽君音乐流行的原因
(一)当时的社会环境
邓丽君的音乐之所以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力,与形成这种现象的“土壤”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歌曲能够流行起来不但与歌手本身以及作品的创作息息相关,而且与社会的客观因素有着重要的联系,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地域及时代特征和心理诉求等。她所演绎的歌曲在盛行台湾时,内地正处在“文革”的状态下。由于“四人帮”的上台和推波助澜,导致了当时政治上高度集权和思想空间上的呈一体化趋势。在思想意识以一元化为主的环境下,邓丽君创作和演绎的歌曲符合了当时的需求,成为了表达广大人民群众心里诉求的寄托,把群众心中的情感给升华起来。
(二)大众媒体的传播
1.无线电广播
音乐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也开始发展起来,当音乐的发展有着“质”的变化时,歌声的也伴随这技术手段由原来的不可复制以及不可保留的状态升华至可永久保留和可随时复制。在邓丽君幼年的时候,广播业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媒介,无线电成为广播业传播大众音乐的载体。这种先进性的传播方式的主要表现在:在复盖面积上,传播较为宽广;在速度上,传播较为及时迅速;乐谱和唱片在传播方面与其相比,显得望尘莫及。广播对邓丽君的歌曲在内地的流传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在内地,当时的广播可以接收到邓丽君的歌曲,收音机主要以短波的方式将海外的广播呈现给内地的人们。例如:邓丽君的歌声每晚都在澳洲广播电台《您喜爱的歌》这个节目中播放,且时间均为三十分钟左右,为邓丽君的歌曲在内地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磁带和录音机
在邓丽君所创作和演绎的歌曲没有成为主流之前,这些歌曲磁带大多数都是由海外以及香港的有关工作人员通过某种“途径”悄然带回国内。邓丽君这些以娱乐为导向,以个人为特点的歌声及歌曲不仅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满足了他们娱乐方面的需求性,因而在市场需求当中,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盒式录音机转录功能的出现极大地解决了当时的这一难题。邓丽君的音乐在内地随着盒式录音机逐渐普及进一步传播开来,这种普及和传播将她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起来,拓宽了她对内地影响的范围。
结 论
邓丽君是华人流行歌坛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她的歌曲被人们广为传唱。她的“气声唱法”几经归纳和修正,保留了唱法的精髓,发展成为通俗唱法得以延续,她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记忆。在当今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我们不缺少歌星,我们缺少的是像邓丽君这样的的歌者。鲜明的民族特色正是邓丽君成功的因素之一,作为公众人物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作为中国流行音乐的继承者,我们不能只做商业化的流行音乐,也要提升音乐本身的文化魅力,这是我们每一个音乐人的使命,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推向世界的最前端。
【关键词】:邓丽君;音乐风格;影响
一、邓丽君的音乐风格特征
(一)演唱技巧的特点
1.气声唱法
邓丽君首创了内地的“气声唱法”。这种方法在演唱歌曲的特点是以气息作为其支撑点,喉咙以半开的形态呈现出来,当喉结的下降的时候,下巴呈放松状态,不仅将发声和气息结合,也把情感和咬字这两个状态融入到其中,形成一个完美结合的整体。歌曲经过“气声唱法”优美,自然的演绎,更易于被观众所理解。如:《又见炊烟》:
2.颤音运用
邓丽君在“气声”唱法的基础上总结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颤音”技巧。颤音又称为音波,一般主要体现在声音呈现出波浪式的运动,在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之后,演唱者再有意识地将其震动起来,颤音由此就产生了。每个人对颤音的处理方式都不一样,有的歌唱者人为的刻意的去颤出来,但听起来却不是那么的自然。然而邓丽君的颤音就控制的特别的好,这也是她的歌唱技巧之一,她的颤音均匀、自然、毫无刻意,胜似琴弦,神似在深谷里呼唤的回响效果,宽广辽阔,极富立体感。她的慢颤最有说服力,加上她柔和的发音,极为美妙。仔细地听,音符长的颤音和音符短的时值相等,也就是说咬字后颤音的连接,效果浑然一体。她的歌尾音部分通过颤音的适度运用,腔调轻柔、温和、优雅,回味无穷。如《小城故事》:
3.高音混音
演唱高音的唱法一般可分为“喊唱”与“气声”这两种,“喊唱”和“气声”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二者的演唱方法的差异性以不同的音乐风格呈现出来。邓丽君的高音独具魅力,她的音高虽然不高,却是她的一大特色。在演唱高音时她不像其他流行歌手那样撕心裂肺地喊叫,她主要利用推气的方式来演绎高音区的假音成分,真假音混合的比例控制十分得当,松弛宽广,完美无瑕。演唱处于高音部分时候,她声带的振动由“气声”带动起来,气息的控制范畴慢慢加强起来,循序渐进,因而不但使得声音的穿透力增强起来,而且也将伸缩的领域扩大起来。邓丽君这一演唱特性不仅在《一帘幽梦》和《在水一方》中有所体现,而且也在《背新娘》等眾多歌曲内呈现出来。
(二)作品处理的特点
1.注重装饰音
邓丽君主要借助戏曲和民谣这两者进入歌坛的领域当中,在歌曲创作之初,主要以改编民歌的素材为主,各地方的小调也是其重要的改编对象,例如:主要作品《凤阳花鼓》和《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都体现了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明月几时有》等一些其他作品也展示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小调类歌曲结构短小、曲词简单的特点,使装饰音在其音乐作品中大放异彩,装饰音富于变化的演绎方式,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内涵,以丰富演唱的效果。在演绎民歌小调方面邓丽君感情细腻委婉,细致化地使用装饰音对作品进行处理,展现了民间歌曲的魅力。如《船歌》:
2.注重音色的变化
邓丽君那自然、干净、柔和以及圆润的嗓音都被大多数人们所认可和赞美,无论是在演唱忧伤型的歌曲,还是在演唱欢快型的歌曲,都能在演唱中把音色和力度给把握好,对于其变化用不同的情感体现出来,例如:在邓丽君众多歌曲当中,以爱情为主题的中文歌曲是其最为流行的金曲,这些歌曲都是以温婉柔和为主,与中文歌曲不同的是与中文歌曲不同的是,其演绎的英文歌曲往往通过音色变化将作品当中的不同风格展示给大家。如翻唱世界流行天王Micheal Jackson的《beat it》,与其以前的演唱风格迥然不同。
二、邓丽君音乐流行的原因
(一)当时的社会环境
邓丽君的音乐之所以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力,与形成这种现象的“土壤”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歌曲能够流行起来不但与歌手本身以及作品的创作息息相关,而且与社会的客观因素有着重要的联系,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地域及时代特征和心理诉求等。她所演绎的歌曲在盛行台湾时,内地正处在“文革”的状态下。由于“四人帮”的上台和推波助澜,导致了当时政治上高度集权和思想空间上的呈一体化趋势。在思想意识以一元化为主的环境下,邓丽君创作和演绎的歌曲符合了当时的需求,成为了表达广大人民群众心里诉求的寄托,把群众心中的情感给升华起来。
(二)大众媒体的传播
1.无线电广播
音乐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也开始发展起来,当音乐的发展有着“质”的变化时,歌声的也伴随这技术手段由原来的不可复制以及不可保留的状态升华至可永久保留和可随时复制。在邓丽君幼年的时候,广播业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媒介,无线电成为广播业传播大众音乐的载体。这种先进性的传播方式的主要表现在:在复盖面积上,传播较为宽广;在速度上,传播较为及时迅速;乐谱和唱片在传播方面与其相比,显得望尘莫及。广播对邓丽君的歌曲在内地的流传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在内地,当时的广播可以接收到邓丽君的歌曲,收音机主要以短波的方式将海外的广播呈现给内地的人们。例如:邓丽君的歌声每晚都在澳洲广播电台《您喜爱的歌》这个节目中播放,且时间均为三十分钟左右,为邓丽君的歌曲在内地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磁带和录音机
在邓丽君所创作和演绎的歌曲没有成为主流之前,这些歌曲磁带大多数都是由海外以及香港的有关工作人员通过某种“途径”悄然带回国内。邓丽君这些以娱乐为导向,以个人为特点的歌声及歌曲不仅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满足了他们娱乐方面的需求性,因而在市场需求当中,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盒式录音机转录功能的出现极大地解决了当时的这一难题。邓丽君的音乐在内地随着盒式录音机逐渐普及进一步传播开来,这种普及和传播将她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起来,拓宽了她对内地影响的范围。
结 论
邓丽君是华人流行歌坛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她的歌曲被人们广为传唱。她的“气声唱法”几经归纳和修正,保留了唱法的精髓,发展成为通俗唱法得以延续,她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记忆。在当今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我们不缺少歌星,我们缺少的是像邓丽君这样的的歌者。鲜明的民族特色正是邓丽君成功的因素之一,作为公众人物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作为中国流行音乐的继承者,我们不能只做商业化的流行音乐,也要提升音乐本身的文化魅力,这是我们每一个音乐人的使命,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推向世界的最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