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国情怀”是指个人对国、家的基本情感及思想心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信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家国情怀”思想的引领,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基础上,将“家国情怀”教育渗入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深化了解国家历史,最终进一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有力地驱动学生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9-331
引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课堂情境,在课堂情境中孕育家国情怀
在历史教学过程当中,创设最佳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利用情境创设让学生孕育家国情怀意识。“‘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自己国家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在这种民族大义情怀之中,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基于此,在教学《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课为例,展现情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民族团结、民族交融的家国情怀意识。在此节课中,通过学生自主演绎课本剧《孝文帝迁都》,以及通过“北魏公主出嫁”小故事的解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主体性,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对当时的政治改革有深入的理解,明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社会制度背景,同时让学生产生一种国中有家、家国统一的价值观念。通过情境的创设,将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于无形之中,学生可以通过情境中改革的影响,激发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团结之情,牢固树立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意识,打造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家国情怀”素养得到发展。
二、引入历史名人的经典句子
在历史长河中,名人们不仅留下了自己名字,而且留下了很多千古传唱的句子。名人们在自己的时代发光发热,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历史教材虽然包含很多内容,但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采用了简约、综合的记载形式。因此,这些人物形象都丧失了一定的色彩。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联系这些历史名人留下的经典句子,让学生触“境”生情,即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以历史人物为主体的教学情境,将家国情怀渗透到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去。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中黄花岗起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林觉民的《与妻书》呈现给学生:“意映卿卿如吾,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它被称为近百年来最感人的一封情书,将作者为国捐躯的情怀与对妻子的爱意结合在一起,尽显儿女情长与家国情怀,既感人肺腑,又惊心动魄。作者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渗透了家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教学目标,渗透家国情怀,教师就要将感情与真理结合起来,达到知情合一。两者结合,可以轻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师应提升自身家国情怀素养,上好每一节历史课
想利用历史人物的故事上好历史课,以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自身就必须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为依托,多方面多角度的历史故事的储备,才能让教师自己在课堂上有着精彩的发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放矢地完成每一节课。这就要求教师本身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通过读书不断积累。有了大量历史故事的储备,历史事故的不断积累,教师才能运用好这每一个故事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除了我们学习的教材外,教师也应该读一些国内外历史方面的书,不仅懂得中国发展的历程,中国的历史故事,还要对外国的历史有所了解,对外国的名人轶事也有所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在课堂上提升着学生的家国情怀,还在启发着自己,提高着自己。
结束语
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家国情怀素养这个问题,最终还需要我们教师课堂上去实践,在平常的时候不断的探究,不断地摸索,以求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总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有太多的历史故事诠释了家国情怀,教师用历史故事的方式提高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这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探究,也要不断探索以更好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參考文献
[1]冯瑛.家国情怀素养培育路径分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4):64-65.
[2]魏丽君.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J].甘肃教育,2019(14):119.
[3]郑恩平.关于九年级历史核心素养渗透策略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4):9-10.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9-331
引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课堂情境,在课堂情境中孕育家国情怀
在历史教学过程当中,创设最佳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利用情境创设让学生孕育家国情怀意识。“‘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自己国家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在这种民族大义情怀之中,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基于此,在教学《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课为例,展现情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民族团结、民族交融的家国情怀意识。在此节课中,通过学生自主演绎课本剧《孝文帝迁都》,以及通过“北魏公主出嫁”小故事的解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主体性,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对当时的政治改革有深入的理解,明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社会制度背景,同时让学生产生一种国中有家、家国统一的价值观念。通过情境的创设,将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于无形之中,学生可以通过情境中改革的影响,激发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团结之情,牢固树立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意识,打造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家国情怀”素养得到发展。
二、引入历史名人的经典句子
在历史长河中,名人们不仅留下了自己名字,而且留下了很多千古传唱的句子。名人们在自己的时代发光发热,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历史教材虽然包含很多内容,但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采用了简约、综合的记载形式。因此,这些人物形象都丧失了一定的色彩。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联系这些历史名人留下的经典句子,让学生触“境”生情,即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以历史人物为主体的教学情境,将家国情怀渗透到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去。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中黄花岗起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林觉民的《与妻书》呈现给学生:“意映卿卿如吾,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它被称为近百年来最感人的一封情书,将作者为国捐躯的情怀与对妻子的爱意结合在一起,尽显儿女情长与家国情怀,既感人肺腑,又惊心动魄。作者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渗透了家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教学目标,渗透家国情怀,教师就要将感情与真理结合起来,达到知情合一。两者结合,可以轻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师应提升自身家国情怀素养,上好每一节历史课
想利用历史人物的故事上好历史课,以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自身就必须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为依托,多方面多角度的历史故事的储备,才能让教师自己在课堂上有着精彩的发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放矢地完成每一节课。这就要求教师本身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通过读书不断积累。有了大量历史故事的储备,历史事故的不断积累,教师才能运用好这每一个故事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除了我们学习的教材外,教师也应该读一些国内外历史方面的书,不仅懂得中国发展的历程,中国的历史故事,还要对外国的历史有所了解,对外国的名人轶事也有所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在课堂上提升着学生的家国情怀,还在启发着自己,提高着自己。
结束语
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家国情怀素养这个问题,最终还需要我们教师课堂上去实践,在平常的时候不断的探究,不断地摸索,以求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总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有太多的历史故事诠释了家国情怀,教师用历史故事的方式提高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这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探究,也要不断探索以更好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參考文献
[1]冯瑛.家国情怀素养培育路径分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4):64-65.
[2]魏丽君.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J].甘肃教育,2019(14):119.
[3]郑恩平.关于九年级历史核心素养渗透策略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