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磁微粒模拟酶电化学增强体系快速检测尿酸的含量

来源 :食品工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_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自组装方法合成金磁微粒(Fe3O4@Au),并利用透射电子扫描电镜(T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基于金磁微粒催化H2O2氧化分解体系,构建快速、灵敏、低成本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研究结果表明,氨基化的Fe3O4可以有效固载金纳米粒子.检测最佳体系组合为:温度为60℃,金磁微粒添加量为1.20 mg/mL,扫描速率为0.1 V/s,缓冲溶液pH=5.5;在最佳试验条件下,所构建的尿酸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尿酸浓度为0.1~10 mmol/L范围内提供良好的线性电化学响应,线性方程为:y=13.267x+6.044,决定系数R2为0.9952,最低检出限为0.087μmol/L;对现有市售新鲜牛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在97.9%~110.2%以上.因此,该方法对检测尿酸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酚类化合物是植物性食品中的重要成分,具有多种功能活性,但因其生物利用度低,不能在体内完全发挥其生物活性.因此寻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其生物利用率非常必要.本文综述了多糖、蛋白质、脂质三种食品基质及不同加工方式对多酚生物利用度的影响,以期为食品加工中提高多酚生物利用度提供借鉴和思考.
近年来,随着水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增长,食用水产品引起的过敏问题也日渐增多.在全球范围内,食物过敏是世界公共卫生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通过食品加工技术来开发出低致敏或无致敏的食品对过敏人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水产品过敏原加工消减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简要介绍了水产品的主要过敏原,详细介绍了不同食品加工技术对水产品过敏原致敏性的影响,分析了低致敏水产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低致敏性水产品的研发提供指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