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策略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sd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尤其是混凝材料在建筑过程中的使用,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但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也成为当前业内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效的治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治理;研究
  1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
  从实践来看,引发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设计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上存在着问题,比如地质报告有误、钻探勘测数据不准确、施工图纸设计方法有问题等,这些都会引发混凝土施工裂缝。比如居民楼客厅楼板出现垂直裂缝,原以为是因温度原因造成的收缩性裂缝,经详查,实际上是因地下车库一道墙的主体下沉而产生的应力裂缝。
  1.2 材料问题
  最常见的材料问题就是水泥和粗细骨料因过期或品种选择不当、配合比例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裂缝。此外,骨料与水泥中还可能含有的一些有害的物质,或者外加剂选用不当、酸碱物质相互反应以及钢筋结构的性能限制等,这些都可能引发混凝土裂缝。
  1.3 环境问题
  混凝土材料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当施工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结构就会随之产生温度变形,建筑结构将会在温度变形下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当该种应力超过了混凝土本身的抗裂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一般而言,裂缝宽度总是随温度的变化而有所改变,而且可以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钢筋结构在受到了腐蚀、火灾等侵害时其表面被就会被侵蚀,因这种物理和化学作用而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1.4 混凝土材料的配制问题
  从实践来看,混凝土施工裂缝在很大程度上是因配置上的混合比例控制不当引起的,标准水灰配比是0.24~0.38,最低限度也要保持在0.6以下。如果使用同样的水泥,水灰比例就直接决定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搅拌过程中,所需水量仅是水泥总重量的1/4。但为保证其流动性与混凝土浇灌的质量,水灰的比例也会应当相应的提高一些,因水泥水化热后会产生过多的水分残而留在混凝土材料中形成水泡,就大大的降低了混凝土的抗荷载能力。从力学的角度分析,混凝土材料中的水泡及气孔在荷载的作用下,会因过度集中而产生裂缝。
  2 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有效治理策略
  2.1 改善结构设计
  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可选用中低强度混凝土材料,也可在承台的表面增加钢筋的用量。实践中为避免因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混凝土施工裂缝,可采取永久式的伸缩方式进行设计;建筑工程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结构长度问题是产生收缩应力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情况,施工单位一定要采取有效的设计方案,尤其要考虑混凝土施工中可能产生裂缝这一问题。
  2.2 加大混凝土浇筑过程的监管力度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有效的防止出现混凝土施工裂缝,笔者认为要先确定混凝土材料的一次浇筑量、易产生裂缝位置以及构造和施工缝之间的间距、混凝土运输过程以及振捣浇筑时间等相关因素。混凝土材料自身就有泌水性,而且骨料下沉和容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因此在初凝至终凝前这段时间内要对混凝土材料的是表面进行二次压抹处理。当楼层建筑中的混凝土浇筑完一天内,其余施工工作只是限于定位、测量和弹线等前期准备工作,施工材料吊卸一律禁止,以免对尚未完成的终凝混凝土带来冲击振动。一般而言,二十四小时后可分批次的组织吊运小型的施工材料,同时要注意轻卸、轻放以及分散放置。第3天以后方可进行楼层墙板或楼面模板正常支模施工。为增强混凝土材料的刚度和减少弹性形变以及增强其抗冲击振动能力,可在新浇筑混凝土材料表面铺设旧木模板或脚手板,以适当的扩散应力,进而减少楼板裂缝问题的出现。
  2.3 混凝土材料配制过程控制
  混凝土材料配制过程中,如果有吸收率比较大的施工骨料,而且骨料中的含泥量、干缩量也比较大,那么混凝土干缩性会增加。为增强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抗渗性、可泵性以及抗离析能力,可在混凝土材料中掺一些粉煤灰或高效的减水剂,以减少渗水现象,进而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同时,混凝土材料配比设计时,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定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综合分析施工现场混凝土浇捣工艺和构件截面等因素,并及时的调整砂石等施工原料的配比。
  2.4 对成型的混凝土要加强养护
  混凝土施工过程重要注意保温养护,这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可有效的降低混凝土浇筑块体内外的温差值,同时还能降低混凝土块体自身的约束应力。对成型的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可有效的减少内外的温差,缓和降温的速度,减小温度应力,同时对混凝土的强度增大和应力松弛作用的发挥也非常有利,可缓冲混凝土材料因表面的干裂而造成的大面积塑性收缩。因此,笔者建议应当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养护,尤其是在遇到雨雪天气时,可组织施工人员搭设一些防雨设备遮盖其表面;同时还要注意排水,防止雨水流入到基坑之中,影响混凝土的浇灌连续性、最终影响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
  2.5 对现存裂缝进行修补
  加强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治理,不仅要预防,而且还要对现有的裂缝进行有效修补,以免病害蔓延。对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应当及时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修补,以免病害进一步扩大,进而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的安全性及其使用耐久性。对于已有的裂缝,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第一,组织施工人员对裂缝进行灌浆,利用压力设备将预先配置好的适量修补浆液压入到混凝土裂缝位置,通过物理修补法使裂缝闭合;第二,将裂缝表面做涂层封闭处理,再利用混凝土材料对细微的裂缝或网状的裂纹可产生的毛细作用,使其吸收修补胶液,这样就可以有效封闭混凝土施工裂缝;第三,对施工裂缝做封堵处理,及利用水泥砂浆对建筑工程施工裂缝进行填充和封堵,必要时可对施工裂缝进行有效的事先处理(比如将裂缝处的碎石料或者粉尘清理干净),再通过填充一些材料进行封堵。
  結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施工裂缝问题,只有不断的加强思想重视和施工技术创新,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伟.基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及防治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2]王海亮,李艳杰.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当前世界工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工业设计行业欣欣向荣。在未来工业设计发展中,交互设计这一近代才兴起的设计理念,必定会引领设计风潮。工业设计中交互设计的应用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对交互设计的一些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业设计;交互设计;应用  引言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但是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很大一部分产品的设计缺乏人性化,没
摘 要:本文结合合肥地铁项目,讲述了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盾构机人工测量和管片测量  关键词:地铁;盾构;人工测量  盾构法具有施工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人员配备少、不影响地面交通等优点,所以在地铁区间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盾构施工测量是盾构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现以合肥市地铁一号线9标南宁路站~贵阳路站盾构区间(以下简称南贵区间)介绍盾构施工人工测量方法。  一、控制测量  1、地面控制测量  
[目的]遏制宜昌白山羊生产性能的下降,改善宜昌白山羊的生长现状。[方法]以宜都市王家畈乡良种繁育场提供的选育后的宜昌白山羊为观测羊只,对初生、2月龄、6月龄及周岁公、母羊
本专利是为了解决目前水处理方法中高铁酸盐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常温条件下反应速度慢,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弱、消耗量大等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去
1.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忻州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但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为了对其差距进行研究,本文从政策体制、市场化进程以及资源
本专利发明是介绍纺织上用于绕布、绕纱线、绕纸、绕塑料膜、绕铝箔膜以及阻燃、杀菌植物纤维粉/高分子塑料复合空芯直管及其制备方法,以此取代原有纸质胶合制成的空芯直管。
[目的]探索引起稻田灰飞虱暴发的原因,为其防治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方法]从种植结构、耕作制度、水稻品种、气候条件、抗性问题及天敌因子等几个方面分析稻田灰飞虱暴发的原
摘 要:从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来看,施工材料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混凝土材料。这种材料的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结构本身的特性决定的。混凝土材料的稳定性相对较强,而且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很少会受到气候以及水文条件的限制,耐腐蚀性也比较突出,因此,受到了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青睐。但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相对较为复杂,要经过多个步骤,最重要的就是混凝土的振捣和养护工程,需要花费较
水性硅离子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生产方法,是在硅烷偶联剂的作用下,改性剂复合硅与丙烯酸树脂接枝聚合获得本树脂。复合硅的制备是先将有机硅、去离子水和助剂混合,然后将无机硅分步
摘 要: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各项建设不断的加大,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所以就耕地资源保护这一主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概述了耕地资源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耕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就耕地资源保护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耕地资源;资源保护;问题分析  一、耕地资源保护概述  耕地是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能否更好的利用、保护和改良耕地对整个国家而言具有一定的全局性意义,能否保护好耕地资源在一定程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