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充分了解生态模式建设的基础上,对我国近些年生态建设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我国生态林建设模式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有利支持。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自然;和谐共处
[引言]:我国的林业建设在现阶段所面临的重要内容就是林业的生态建设,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积极开展林业生态教育、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天然林的保护要重点加强等等。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在林业生态建设中不断探索、稳步发展、积极创新,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林业建设中,要更多的关注森林的生态和多功能效益,它肩负着促进经济发展和优化环境的双重任务。
1、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互相处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要求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要求人与自然二者之间的和谐相处。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那么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难以长久的和谐。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无数事实已经告诉人们:对自然無限制的掠夺,最终会招致大自然的惩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会更加恶化。这不仅会导致人类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会最终导致地球不再适合人类生存。因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是人们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理性选择,也是逻辑上的必然要求【1】。
2、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中的基础作用
林业生态建设是生态平衡以及生态经济多样发展的环境基础,是生态文明持续发展的载体之一,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这一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林业生态建设能够为生态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创造有利条件。对野生动植物和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和发展,恢复并建设林业生态系统,有利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林业不仅能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可再生的能源和资源,还能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2.2林业生态建设能够为生态科技的发展奠定必要的环境和物质基础。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就是生态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发展仿生学,以生物方式对材料性质和工业系统进行重新设计,让科技进步真正成为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对资源基本生产效率从根本上进行提高,对投资过程中产生的边际效益递减率进行克服和抵消,防止生物圈的退化,冲破其增长极限;三是投资自然资本,促使生物圈产生更加丰富的自然资源,让生态系统服务向着全球范围发展;四是促进经济重组,大力发展流通和服务经济,对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污染减排已经作为一项约束性的指标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内容。我国在现阶段采取的减排方式主要是工业减排。从国外的减排经验来看,还可以采取造林固碳的间接减排方式。这种间接减排方式具有多效益、低成本的优点,各国政府对其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湿地、野生动植物和森林资源,是科技发展的重要环境和物质基础。
2.3林业生态建设能够为经济的可持续和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现阶段,国际社会中对一个国家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判定标准之一就是其对资源的保护和使用是否平衡。生态经济为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革命契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多样资源的发展将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2.4林业生态建设能够为人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提供保障。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和天然无污染的产品,这种变化在人居环境和食品方面尤为明显,也由此带动了消费、流通和生产方式的变化【2】。
3、林业生态建设的加强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的内在要求
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承担着林业产品供给和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林业生态建设是构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在要求,进行林业生态建设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既要增强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还要加强人们的节约资源意识。我国虽然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而且资源分布十分不均匀,林业资源尤其突出。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森林覆盖面积在世界排名中位于第130位。相关专家提醒,今后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制约的问题并非资源危机,而是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果我们无法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建设,不仅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会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
3.2林业生态建设不仅要对森林植被进行自然修复,还要重建人工生态系统。林业生态建设不仅包括对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完善、改进和加强,也包括对人工生态系统的重建。从世界范围看,封山育林、人工植树造林或者人工干预天然林更新等手段是林业生态发展的重要措施。
3.3林业生态建设既要注意对自然规律的适应,也要尊重经济规律。人类要想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就不会停止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问题在于如何对自然进行利用、开发和改造。林业生态建设要使所有的林业生产活动对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严格遵循,如若不然,林业生态系统不仅不会恢复,还会带来不可预测的负面危害。例如,在造林过程中不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会导致树木成活率降低甚至无法成活;还有些造林活动没有进行长远的分析,只追求眼前的利益,未经科学规划和论证对原有树林进行大面积的采伐之后,重新再造,因新造树种并不适应当地山场的立地条件,导致所种树种成活率低,难以成林,森林生态效益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破坏。
结语:
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各级林业部门应该充分利用政府政策资源和依靠全民力量,对当前林业动态进行认真、全面的研究,出台适合当地林业建设的政策与法规,建立以服务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1]冯润怀,高忠刚.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J]. 中国林业,2012,(14):22-23. [2017-08-28].
[2]王东洲. 夯实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绿色生态承载——加强成都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荣[J]. 国土绿化,2011,(08):13-16. [2017-08-28].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自然;和谐共处
[引言]:我国的林业建设在现阶段所面临的重要内容就是林业的生态建设,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积极开展林业生态教育、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天然林的保护要重点加强等等。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在林业生态建设中不断探索、稳步发展、积极创新,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林业建设中,要更多的关注森林的生态和多功能效益,它肩负着促进经济发展和优化环境的双重任务。
1、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互相处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要求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要求人与自然二者之间的和谐相处。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那么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难以长久的和谐。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无数事实已经告诉人们:对自然無限制的掠夺,最终会招致大自然的惩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会更加恶化。这不仅会导致人类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会最终导致地球不再适合人类生存。因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是人们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理性选择,也是逻辑上的必然要求【1】。
2、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中的基础作用
林业生态建设是生态平衡以及生态经济多样发展的环境基础,是生态文明持续发展的载体之一,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这一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林业生态建设能够为生态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创造有利条件。对野生动植物和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和发展,恢复并建设林业生态系统,有利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林业不仅能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可再生的能源和资源,还能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2.2林业生态建设能够为生态科技的发展奠定必要的环境和物质基础。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就是生态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发展仿生学,以生物方式对材料性质和工业系统进行重新设计,让科技进步真正成为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对资源基本生产效率从根本上进行提高,对投资过程中产生的边际效益递减率进行克服和抵消,防止生物圈的退化,冲破其增长极限;三是投资自然资本,促使生物圈产生更加丰富的自然资源,让生态系统服务向着全球范围发展;四是促进经济重组,大力发展流通和服务经济,对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污染减排已经作为一项约束性的指标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内容。我国在现阶段采取的减排方式主要是工业减排。从国外的减排经验来看,还可以采取造林固碳的间接减排方式。这种间接减排方式具有多效益、低成本的优点,各国政府对其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湿地、野生动植物和森林资源,是科技发展的重要环境和物质基础。
2.3林业生态建设能够为经济的可持续和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现阶段,国际社会中对一个国家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判定标准之一就是其对资源的保护和使用是否平衡。生态经济为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革命契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多样资源的发展将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2.4林业生态建设能够为人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提供保障。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和天然无污染的产品,这种变化在人居环境和食品方面尤为明显,也由此带动了消费、流通和生产方式的变化【2】。
3、林业生态建设的加强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的内在要求
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承担着林业产品供给和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林业生态建设是构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在要求,进行林业生态建设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既要增强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还要加强人们的节约资源意识。我国虽然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而且资源分布十分不均匀,林业资源尤其突出。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森林覆盖面积在世界排名中位于第130位。相关专家提醒,今后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制约的问题并非资源危机,而是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果我们无法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建设,不仅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会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
3.2林业生态建设不仅要对森林植被进行自然修复,还要重建人工生态系统。林业生态建设不仅包括对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完善、改进和加强,也包括对人工生态系统的重建。从世界范围看,封山育林、人工植树造林或者人工干预天然林更新等手段是林业生态发展的重要措施。
3.3林业生态建设既要注意对自然规律的适应,也要尊重经济规律。人类要想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就不会停止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问题在于如何对自然进行利用、开发和改造。林业生态建设要使所有的林业生产活动对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严格遵循,如若不然,林业生态系统不仅不会恢复,还会带来不可预测的负面危害。例如,在造林过程中不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会导致树木成活率降低甚至无法成活;还有些造林活动没有进行长远的分析,只追求眼前的利益,未经科学规划和论证对原有树林进行大面积的采伐之后,重新再造,因新造树种并不适应当地山场的立地条件,导致所种树种成活率低,难以成林,森林生态效益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破坏。
结语:
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各级林业部门应该充分利用政府政策资源和依靠全民力量,对当前林业动态进行认真、全面的研究,出台适合当地林业建设的政策与法规,建立以服务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1]冯润怀,高忠刚.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J]. 中国林业,2012,(14):22-23. [2017-08-28].
[2]王东洲. 夯实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绿色生态承载——加强成都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荣[J]. 国土绿化,2011,(08):13-16. [20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