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食管癌内镜下手术后接受食管切除的比较分析

来源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_ST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患者行内镜下切除术(ER)后是否需要二次行食管癌根治术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经ER手术治疗的早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是否继续行食管癌根治术分组并随访,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未见癌残留的病例进行包括浸润深度(T分期)、病灶长度(<3cm或≥3cm)、病灶位置(上、中、下段)、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管脉管侵犯的相关性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结果

共有88例患者术前检查和分期提示为早期食管癌患者接受ER术,再次行食管癌根治术有22例(25.0%),其中7例(31.8%)最终病理未见肿瘤残留。统计学分析显示:ER病灶浸润深度(T0-1a期或T1b期以上)对于是否需行二次根治术具有预测作用(χ2=8.56,P=0.005),而病灶长度、位置、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管脉管侵犯未见明显影响(χ2=1.89,P=0.361;χ2=3.01,P=0.165;χ2=3.85,P=0.121;χ2=1.02,P=1.000)。

结论

根据ER术后的病理结果:T0-1a且切缘为阴性的患者,食管切除多能避免;而T1a以上,特别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黏膜下注射亚甲蓝抬举不满意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圈套不满意者,推荐行食管癌根治术。对于贲门处的早期癌,ER手术的选择要慎重。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