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DNA突变特征与放疗敏感相关性研究

来源 :肿瘤预防与治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2011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的突变特征,并分析其与肿瘤等效退缩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ctDNA对放射治疗敏感性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四川省肿瘤医院初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浆ctDNA,进行Illumina HiSeq PE150测序,获取突变特征谱;按肿瘤等效退缩率将入组患者分为敏感组和抵抗组.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ctDNA突变特征主要表现为单核苷酸突变,其中以外显子编码区域错义突变为主,另有部分同义突变,非编码RNA突变及非翻译区突变等,但它们的发生率在敏感组和抵抗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拷贝数变异是非小细胞肺癌ctDNA突变的另一主要表现,它包括有变异类型的重复和缺失,变异数目的多少及区域的大小,其中变异类型及数目在敏感组和抵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基因拷贝数变异区域的大小,在敏感组和抵抗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秩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系数rs=0.554,进一步分析其变异重复类型区域的大小,在敏感组和抵抗组之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秩相关系数rs=0.59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ctDNA突变中非同义突变、非翻译区突变、非编码RNA突变均与放射敏感无相关性,基因拷贝数变异类型及数目均与放射敏感性无关,但变异区域的大小,尤其是重复区域的大小与肿瘤放射敏感呈现出负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和评估光学体表监测系统(optical surface monitoring system,OSMS)在胸部肿瘤放疗摆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胸部肿瘤放疗患者40例共160例次放疗摆位(首次放疗摆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的培养,检测其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浓度,再用不同浓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保留左结肠动脉术(left colonic artery,LCA)对直肠癌患者疗效及对淋巴结转移率、尿潴留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我国鼻咽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均位居世界之首.传统的细胞毒性肿瘤治疗方法与毒性局限性密切相关,且局部晚期及复发转移鼻咽癌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为此靶向分子治疗成为研究热点
BRAF V600E和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启动子均在甲状腺肿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突变.在细针穿刺活检标本中检测BRAF V600E和TERT启动子突变有助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进展期胃癌的侵袭转移是其预后效果不好、长期存活率极低的重要原因.胃癌是由环境、遗传等多因素引起的复杂疾病,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学改变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学组)组织专家首次提出了《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并已正式发表.这将对规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
目的:分析153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8月至2014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疗效及化疗后骨髓抑制
目的:研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的水平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肿瘤与癌症基因组图谱中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数据集的临床资料和基因表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