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5—0105—01
数学是由各种数量关系和图形组成的,“数”与“形”在数学中是两条紧密联系的主线,它们常常互为转换,因此,数形结合是数学的重要思想理论。这种理论思想贯穿于数学教学始终,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以理清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效。
一、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到数学定理中
数学中的定理和公式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学生在学习这些数学定理、公式中,不仅要学习数学知识本身,还要掌握其中的数学思想,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学习过程中。在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数学定理和公式的推导,让学生在定理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比如,数轴是数形结合中重要的工具,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时,教师可以利用数轴让学生进行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推导。“若为同号的两数,将两数的绝对值相加,符号不变;而异号的两数,比较两数的绝对值大小,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相同,并用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这一法则在教材中的叙述较长,内容复杂,学生记忆起来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这时利用数轴来理解,学生就能将大量的文字转化为比较直观的图形,印象深刻,记忆简单。
二、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到解题过程中
初中数学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应用题,这些应用题有些文字较长,学生在刚接触这些题时,往往读完题目不能理解题目说的是什么,更谈不上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初中数学中的方程知识是学生普遍感到较难的知识点,而几何图形往往与方程的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学生学习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数形结合思想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数形之间的联系,探寻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比如,“相遇问题”,这类题型在初中数学中较为多见,假设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人相遇时,甲走了300米,与乙相遇。在行走30分钟到达B地,乙的行走速度为每分钟x米,走了一个小时,求甲、乙两人的行走距离。遇到这种题目,学生要有意识地结合图形来解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引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形成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思路。实践证明,通过运用数轴和几何图形的方法,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降低题目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解题效率。
三、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到课堂活动中
初中数学课堂少不了课堂活动,课堂活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开展课堂活动。而将数形结合思想与教学内容融合,既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又能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比如,学习了“二次函数”之后,以下图为例,告诉学生下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并且该图象经过两个点,分别是(-1,1)和(2,-1),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并且分别给每个小组一个结论,第一个小组的为ymax<0;第二个小组为:当x=0时,y>1;第三个小组为:当x=1时,y>1;第四个小组为:当x=3时,y<0。让四个小组分别对这四个结论的正确与否进行判断,且每个小组只能独立完成,看哪个小组能够用最快的时间正确完成。实践证明,通过数形结合来进行教学活动,能够将学生带进课堂共同学习中,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思想,是根据数学的特点而形成的学习方法。教师能够用数形结合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学生也能从中直观地认识数学概念,利用最短的时间去解决繁琐的数学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数形结合的思想运用到数学学习中,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编辑:谢颖丽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5—0105—01
数学是由各种数量关系和图形组成的,“数”与“形”在数学中是两条紧密联系的主线,它们常常互为转换,因此,数形结合是数学的重要思想理论。这种理论思想贯穿于数学教学始终,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以理清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效。
一、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到数学定理中
数学中的定理和公式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学生在学习这些数学定理、公式中,不仅要学习数学知识本身,还要掌握其中的数学思想,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学习过程中。在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数学定理和公式的推导,让学生在定理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比如,数轴是数形结合中重要的工具,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时,教师可以利用数轴让学生进行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推导。“若为同号的两数,将两数的绝对值相加,符号不变;而异号的两数,比较两数的绝对值大小,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相同,并用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这一法则在教材中的叙述较长,内容复杂,学生记忆起来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这时利用数轴来理解,学生就能将大量的文字转化为比较直观的图形,印象深刻,记忆简单。
二、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到解题过程中
初中数学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应用题,这些应用题有些文字较长,学生在刚接触这些题时,往往读完题目不能理解题目说的是什么,更谈不上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初中数学中的方程知识是学生普遍感到较难的知识点,而几何图形往往与方程的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学生学习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数形结合思想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数形之间的联系,探寻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比如,“相遇问题”,这类题型在初中数学中较为多见,假设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人相遇时,甲走了300米,与乙相遇。在行走30分钟到达B地,乙的行走速度为每分钟x米,走了一个小时,求甲、乙两人的行走距离。遇到这种题目,学生要有意识地结合图形来解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引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形成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思路。实践证明,通过运用数轴和几何图形的方法,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降低题目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解题效率。
三、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到课堂活动中
初中数学课堂少不了课堂活动,课堂活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开展课堂活动。而将数形结合思想与教学内容融合,既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又能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比如,学习了“二次函数”之后,以下图为例,告诉学生下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并且该图象经过两个点,分别是(-1,1)和(2,-1),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并且分别给每个小组一个结论,第一个小组的为ymax<0;第二个小组为:当x=0时,y>1;第三个小组为:当x=1时,y>1;第四个小组为:当x=3时,y<0。让四个小组分别对这四个结论的正确与否进行判断,且每个小组只能独立完成,看哪个小组能够用最快的时间正确完成。实践证明,通过数形结合来进行教学活动,能够将学生带进课堂共同学习中,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思想,是根据数学的特点而形成的学习方法。教师能够用数形结合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学生也能从中直观地认识数学概念,利用最短的时间去解决繁琐的数学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数形结合的思想运用到数学学习中,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