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能力的掌握与否是检验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阅读教学要改变学生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 自主阅 读读书方法指导 课外阅读
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引导点拔的课堂阅读教学
1.鼓励学生自主质疑。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膽提问。
我在上《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时,先让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问学生:“看了这篇文章,你读懂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同学们纷纷举手谈了自己读后的认识,同时提出问题:“老师,‘无字词典’是什么呀?怎么查‘无字词典’呀?”“老师,所有的词语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解释吗?”……看,这些问题不正是学习的关键吗?当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教学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2.自读自悟,发表见解。有了问题,学生自然会急于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求真知,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问题,我并不急于分析、解答,也不马上进入讨论中,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进行阅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通过再次读,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无字词典”就是我们身边的生活“无字词典”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我们平时要多观察……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自主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畅所欲言。
我在教《三袋麦子》一课时,让学生就“三种小动物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文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大部分学生都赞成小猴的做法,因为小猴把一袋麦子种下地,收获了一满囤的麦子,聪明能干。也有学生赞成小牛的做法,因为小牛把一袋麦子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一年,勤劳节俭。“如果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做?”我的第二个问题刚一出口,只见陈心雨红着脸,小声地说:“老师。我赞成小猪的做法。”“老师,我也赞成小猪的做法。”小机灵陆雪也说道。到底小猪的做法对不对呢?我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终于有了答案:“小猪把麦子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是个美食家。”“小猪会享受生活,因为这袋麦子是土地爷爷送给它的节日礼物。”……
二、重视读书方法指导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书报的有关篇章或相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按着介绍他的名作品及有关故事,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有关文章,增加阅读量,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写作风格的把握。
2.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要求学生在快速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古人早就提倡速读了。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三、将阅读扩展到课外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晨读或阅读课时间向学生讲讲书中人物的先进事迹,精彩片断;当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之后,让他们去找原书来看。教给他们读课外书的方法,学会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推荐了书目后还要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读书交流会”“讲故事比赛”“成语接龙”等。或者从自己平时阅读积累的内容中确定一个主题,教他们制作剪报集、手抄报,这样既能督促学生认真阅读,又能检验阅读效果。
其次,背诵、摘抄优秀诗文,读练结合。从二年级起,我每周就向同学们推荐优秀的古诗、散文,让他们摘抄在一本专门的好词佳句本里,熟读成诵,并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之后建议他们将平时阅读中看到的精彩片断、名言佳句摘录下来,并写上自己的感受,制作摘录式读书笔记。到了三年级就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读后感式读书笔记,把自己本周看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心得体会写下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要实现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标准的总目标,我们必须加强课内阅读教学,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不断思考探索更有益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在阅读经历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不断发展个性,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 自主阅 读读书方法指导 课外阅读
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引导点拔的课堂阅读教学
1.鼓励学生自主质疑。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膽提问。
我在上《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时,先让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问学生:“看了这篇文章,你读懂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同学们纷纷举手谈了自己读后的认识,同时提出问题:“老师,‘无字词典’是什么呀?怎么查‘无字词典’呀?”“老师,所有的词语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解释吗?”……看,这些问题不正是学习的关键吗?当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教学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2.自读自悟,发表见解。有了问题,学生自然会急于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求真知,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问题,我并不急于分析、解答,也不马上进入讨论中,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进行阅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通过再次读,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无字词典”就是我们身边的生活“无字词典”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我们平时要多观察……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自主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畅所欲言。
我在教《三袋麦子》一课时,让学生就“三种小动物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文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大部分学生都赞成小猴的做法,因为小猴把一袋麦子种下地,收获了一满囤的麦子,聪明能干。也有学生赞成小牛的做法,因为小牛把一袋麦子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一年,勤劳节俭。“如果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做?”我的第二个问题刚一出口,只见陈心雨红着脸,小声地说:“老师。我赞成小猪的做法。”“老师,我也赞成小猪的做法。”小机灵陆雪也说道。到底小猪的做法对不对呢?我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终于有了答案:“小猪把麦子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是个美食家。”“小猪会享受生活,因为这袋麦子是土地爷爷送给它的节日礼物。”……
二、重视读书方法指导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书报的有关篇章或相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按着介绍他的名作品及有关故事,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有关文章,增加阅读量,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写作风格的把握。
2.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要求学生在快速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古人早就提倡速读了。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三、将阅读扩展到课外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晨读或阅读课时间向学生讲讲书中人物的先进事迹,精彩片断;当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之后,让他们去找原书来看。教给他们读课外书的方法,学会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推荐了书目后还要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读书交流会”“讲故事比赛”“成语接龙”等。或者从自己平时阅读积累的内容中确定一个主题,教他们制作剪报集、手抄报,这样既能督促学生认真阅读,又能检验阅读效果。
其次,背诵、摘抄优秀诗文,读练结合。从二年级起,我每周就向同学们推荐优秀的古诗、散文,让他们摘抄在一本专门的好词佳句本里,熟读成诵,并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之后建议他们将平时阅读中看到的精彩片断、名言佳句摘录下来,并写上自己的感受,制作摘录式读书笔记。到了三年级就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读后感式读书笔记,把自己本周看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心得体会写下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要实现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标准的总目标,我们必须加强课内阅读教学,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不断思考探索更有益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在阅读经历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不断发展个性,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