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学专业实战化联合教学途径探析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zd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实战化教学要积极依托公安实战部门,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优化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建立合作培养公安人才的机制。实战部门要为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的学生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遴选高素质教官提供保障。
  【关键词】治安学专业 实战化 实战部门 联合教学 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5月召开的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要有“铁一般的过硬本领”,这一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公安教育包括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教学训练“打造高素质过硬公安铁军”的目标方向,同时也强化了治安学专业实战化联合教学“改革兴教”的紧迫性。
  一、治安学专业院校与实战部门联合教学的必要性
  (一)公安院校是培养公安后备人才的主渠道
  现行制度化公安民警招录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面向社会考试录用;二是部分军转干部安置;三是公安院校的教育培训。公安工作专业性强,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具有系统性特殊要求。实践证明,与面向社会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等途径相比,公安院校毕业民警因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学习、训练,能较快适应公安机关岗位素质的客观需求,融入实际的公安工作,而且专业及业务发展潜力大、后劲足、可持续。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公安后备人才的主渠道、在职民警培训的主阵地,在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在推进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
  (二)实战部门对专业素养好的治安专业人才需求强烈
  随着治安形势的变化,实战部门部分民警知识技能老化,手段相对滞后,而特定治安管理、打击新型犯罪形态急需补充更多的与时俱进的专业技能新的警务人员,以满足当前治安实战需要。公安院校的教师瞄准现实社会治安形势、专注研究公安实战需要、主动服务公安工作的教学科研训练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治安实战部门的专业人才需求。实战部门对公安院校培养治安专业人才要全面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的设想的极大关注,实际上也是对专业素养好的治安专业人才需求强烈的表现。
  (三)实战化教学更能对标新时代治安治理岗位人才需求
  治安治理工作專业性强,岗位能力结构复杂,同时治安实战面临的现实环境变化快,要求民警警务能力提升快,因此,公安院校治安学教学必须坚持实战化方向,瞄准实战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公安实战需要,加强教学与实战对接,促进学员的专业知识转化提升为战斗力,满足新时代治安治理岗位人才需求。
  新的时代对公安院校治安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治安治理岗位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要求治安学专业教学内容与实战贴近,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主体等支援渠道丰富化,以此适应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实战化趋向。
  二、治安学专业实战化联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合作深度,教学培养目标实现有限
  治安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定位、培养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明确。公安院校的专职与专任教师把握系统准确。以作者所在学校为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与实战部门的深层次合作与交流,极少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导致教学培养目标不能完全实现,部分教官对课程教学理解有欠全面与准确。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实战部门倾向于认为教学内容偏重理论,与公安实战衔接同步性不够,质疑院校老师缺乏公安实战经历,对实战的发展变化缺乏同步了解,部分课程内容偏重理论体系,未能紧密结合治安实战开展重点教学。二是包括公安院校老师在内,由于合作条件限制,承认教学过程偏重课堂教学,课外延伸教学较为欠缺。同时,由于聘请的实战教官多在授课时间来校授课,针对学员接受能力差异较大的情况,仅通过课堂教学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课外分层辅导、教练等课外辅助教学措施往往未能跟进落实。
  (二)教官融入不够,联合教学的培养模式滞后
  治安学是公安专业通修课程,其课程内容庞杂,涵盖户口管理、公共场所治安管理、行业治安管理、群体性事件防范处置等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量大,涉及教师、教官多。治安学课程不仅内容繁多,且有的内容相对独立,大多数内容都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等联系紧密,比如,户籍制度改革、场所行业管理的改革、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修订无不和社会发展进步相联系。加之任课教师与教官专业背景不同,工作部门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导致讲课时理论与实践的侧重点不同。而根据公安院校普遍要求强化实践教学,注重“战训交融,育用衔接”,坚持“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的精神要求,学院聘请专职教官和专职教师同课堂教学,虽然符合紧贴实战、战训交融的人才培养方式,但现有联合教学模式,教官教完即走,不能真正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所以要改变治安学专业联合教学现有的培养模式,会同实战部门建设教官团队,改进治安学专职教师与实战教官紧密结合的专业教学训练的方法体系。
  (三)执行力欠缺,部分合作课程未能有效展开
  “科技战、证据战、合成战”以及“情报导侦,信息致胜”的现代治安理念已经形成,“图侦、技侦、网侦”等现代治安技术手段已逐步成为公安工作核心战斗力。专业课程作为专业高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必须紧跟治安实战发展趋势,紧紧围绕治安管理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开展课程升级打造。目前治安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已经设置了诸如《现代治安手段实战应用》《情报信息实战应用》《治安执法基本技能实训》等一系列紧贴实战发展的专业课程,但部分课程尚未进行内容升级,或者未能实际上实训,导致课程教学与训练针对性、指导性滞后于治安实战。
  (四)岗位有差异,对实战能力内涵的认识有争议
  公安院校教师与实战部门教官,在公安院校学员作为公安后备力量,实战化教学要以警务实战需求为导向,贴近、服务公安工作实践方面认识统一,普遍赞同治安学专业教学要强化“实战、实务”教学训练。但在理解实战能力的科学内涵上教师与教官的理解有差异。比如,部分教官把动脑、动笔能力的培养排除在实战能力以外,把调查研究和理性思考与拓展思维能力的培养排除在实战能力以外,这对公安院校学员今后的成长发展较为不利。   三、联合教学的实现路径
  (一)优化培养目标,增加合作深度
  为更好地契合实战部门的用人需求,公安院校要充分依托“校局合作”平台,与实战部门共同围绕岗位工作职责、知识体系、能力结构等要素广泛深入走访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形成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建立联合教研活动长效机制。依托合作办学机制,建立由学校专职师资和实战部门兼职教官共同参与的联合教研活动长效机制。通过定期举行以课程建设为主题的联合教研活动,达到完善课程内容,掌握教学进程,改进教学方法,评议教学效果,提升课程质量的目的。二是针对部分课程内容与公安实战结合紧密度不够,课外延伸教学欠缺等问题,组建由兼职教官和理论教师共同组成的课程组,发挥各自所长,共同开发设计课程,确保理论与公安实战紧密结合,可以分工协作,院校老师主要承担课堂教学任务,教官主要承担实训教学及课外延伸教学,比如,公安实战案例评析、组织警察技能练习等。
  (二)多方合作联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公安院校、实战部门要合作联动,充分运用近年来教学与公安实践改革成果,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开放办学主体,实施“订单式”培养。二是强化实践教学,注重“战训交融,育用衔接”,以治安实战任务为导向,战训交融,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未来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三是注重能力培养,强调“理实结合,突出能力”,既构建以执法为主体的知识系统与以治安实务为核心的能力系统二元结合的专业教学训练内容体系;也要确立学员中心、能力本位、任务导向、项目载体的理念,实施专业与实战紧密结合的专业教学训练的方法体系,强化首岗能力、迁移能力与发展能力的培养。
  (三)征求实战部门意见,完善课程与培训体系
  公安院校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治安岗位工作任务和职责,设置了以警察必备知识和基本素质为要素的警察通用课程模块、以刑事法律基础和治安基础知识为要素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以岗位技能和治安实务为要素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以行政执法实务和关联性执法工作为要素的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其中专业基础课程与跨专业课程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横向设置,注重学员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培养。专业核心课程按照“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治安流程”的要求纵向设置,突出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并将警察职业道德和治安民警职业精神融入专业教学的全過程。延伸课外教学,设置课外基础理论自学与实战技能自练环节,在提高技战术能力同时,同步培养强化学员善于动脑、动笔的学习习惯和理性思考能力。但世易时移,公安院校必须持续征求实战部门与教官意见,及时完善课程与培训体系。
  (四)校局合作互补,共同配置培养授课师资
  根据校局合作的办学模式,专业课程教学师资队伍由兼职师资、校内专职师资组成。实战部门专家领衔治安实务课程教学,校内师资担纲专业基础课程、部分岗位核心能力课程教学以及实践性教学组织和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师资配置采取“课程组”形式,即由校内师资和兼职师资组成课程教学团队,发挥各自特长,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当前应该进一步加强校局合作互补,共同配置授课师资:一是放眼全国,加强外部引进。进一步拓展深化教官制度,面向全国公安实战部门、兄弟院校、研究机构,引进专业技术职务高,理论功底扎实,实战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充实专业教官队伍,提升专任师资职称结构。二是立足校内,加强内部培养。加强对教学骨干的选拔培养,通过安排其参加国内外培训深造、领衔专项教改项目、主持重大科研项目等举措,提升其专业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使其尽早获得更高的专业技术职务。
  (五)对标岗位任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强化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要突出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应用”和“法律文书制作”等基础支撑技能的培养。在形式上采取实践性教学方式,内涵上注重“逻辑思辨”和“实战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一是加强实战调研,掌握当前治安实战最新动态,厘清任务需求和能力要素;二是开展校局联合教研活动,发挥联合课程组的团队优势,共同开展课程升级打造。三是对于无法纳入现有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及时调整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新增相关专业课程,或者开设专题讲座,确保专业课程设置与治安实战要求保持同步。加强实训教学文件建设:一是开展基础教学文件自检自查,梳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开展集体评议和互帮互助,共同打磨完善基础教学文件。二是开展课程建设专项“战役”,通过实施“有目标、有步骤、有要求、有考核”的集中攻坚,完善全部基础教学文件,编制一批高质量专业教材,不断提升专业基础内涵。
  (六)关注发展潜力,强化思维训练
  为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强化岗位技能和治安逻辑思辨能力培养,在有限的课程教学课时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设立和布置一系列与治安任务紧密结合的课外学习项目,延伸和充实课堂教学训练。课外辅助训练项目可以是每周案例评析,训练治安思维。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根据任务要求利用课余时间布置的案例进行剖析整理,最后委派代表发布评析意见。可以开设定期论坛,定期邀请治安实战专家或业务骨干,围绕治安实战开设专业论坛。学员事后撰写学习体会。可以建设读书沙龙,拓宽知识面,训练思维能力。布置学员品读专业相关的书籍,撰写读书心得,畅谈读书体会。可以是辩论赛,训练思维和口才,学员分成若干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围绕辩论主题进行准备,最后通过辩论赛的形式决出胜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 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9-05-9.
  [2]夏存喜.坚定新时代公安院校的办学方向和使命担当[N].人民公安报,2019-08-04(03).
  [3]缪金祥.公安学学科建设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
  [4]张璞.坚定政治方向 坚持实战导向 提升培训学校教育训练能力[J].公安教育,2019,(3).
  [5]陈博.警务指挥与战术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探析[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4,(3).
  [6]刘建好,邓建军.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特色建设思考[J].公安教育,2018,(2).
  [7]王淑娟,胡芬,马晓蕾.案例开发与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展望[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0,(3).
  基金项目:江苏警官学院校级科研项目(31)项目编号(2017SJYSY20)。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国外语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挑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本文讨论了大学日语口译课程中信息化教学策略,认为在口
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患者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情况并对其耐药倾向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法国梅里埃ATB细菌鉴定仪对210例下呼吸道感染标本进行分析鉴定,并对其耐药倾向
本文首先介绍了用模型试验研究不同锚杆布设方式对围岩加固效果的差异,列出了平面应变条件下软岩巷道无锚固、常规锚固及新型交叉倾斜锚固效应的对比结果。新型锚固法可明显
文章本着信息传递和视觉表达相结合的理念,对当前网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从美学原理和技术因素双方面入手提供了优化设计的原则。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nfo
液压凿岩台车在现代隧道掘进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液压凿岩台车在进行寻找孔位时,需要对6个液压缸和2个液压马达分别进行控制。主要研究了电液比例阀控制液压缸的位置控
笔者回顾分析26例脊椎转移瘤的MR诊断,与同期11例脊椎结核的MR诊断作比较,探讨了脊椎转移瘤的MR表现与病理的关系、脊椎转移瘤的好发部位与转移途径及与脊椎结核的鉴别诊断。
<正> 雷米封又名异烟肼,是一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之一。其毒性甚低,常规剂量很少发生,毒副反应仅占2.4%。我院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例,现报告如下: 病历介绍:患者,宋某,女,32岁,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城镇化发展使得城市资本已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城市市民开始对乡村的优美资源环境、生活休闲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避暑休闲、休闲山庄、生态农场等现象"
栏目每期邀请一位行业内不同领域的专家作为栏目主持人,接受来自全行业的提问。建筑设计行业各专业从业人员都可对每期栏目主持人进行提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发展疑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