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人虽然在心理上早已“离职”,但表面上却仍然在从事工作。公司要降低员工的倦怠情绪,应该如何着手呢?
几年前,当拉马拉杰(Lakshmi Ramarajan)任职于一家非营利性机构时,她发现该机构员工的离职率很高,原因并非来自工作本身,而是来自该机构的管理制度。
“事实上,员工们都很热爱工作,但却感受到管理人员并不尊重他们。”拉马拉杰说道。员工对于这种负面工作环境不满,主管却置之不理,最终导致大量员工离职。
拉马拉杰是华顿商学院管理系的博士研究生,她最近和华顿商学院教授巴萨德(Sigal Barsade)合作进行了一项员工倦怠的研究。
巴萨德指出,“员工最大的不满之一,就是他们的工作没有获得组织足够的认同,而尊重是认同的组成因素之一。当员工感到自己没有受到组织的尊重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更剧烈的倦怠情绪。”
或者,正如拉马拉杰所说:“通常并不是工作本身让人筋疲力尽,问题恰恰在于组织本身。”
寻求组织里的认同感
研究指出,公司文化对于员工的倦怠情绪有重要的作用;这里,公司文化的定义为“衡量员工价值所依据的不成文规范与价值体系”。在员工加入公司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开始寻求与组织之间的认同感。当员工越是被当作群体的一分子而感受到尊重时,他们便越容易产生认同感。尊重让员工能确立自己的角色,并觉得工作有意义。相反地,如果员工发现身边的同事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时,他们便会形成公司不善待员工的想法。
当员工觉得受到组织轻视,在提供客户服务的过程中,便需要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掩饰与压抑会加剧他们的情感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症状,而情感耗竭正是构成员工倦怠情绪的一个主要因素。
研究人员指出,相反地,当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尊重时,他们更乐意为组织效力,而且产生倦怠情绪的可能性更小。
倦怠来自哪里?
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两大因素能预示倦怠情绪的产生:第一种因素是工作本身;其二种因素是员工的性格特点,以及“负面情感效应”的作用:人们陷于负面情感(例如愤怒、焦躁、忧虑或失望)的倾向。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人一直怀有这种情绪,而是相对于那些具有较低负面情感效应倾向的人来说,他们更容易滋生这种情绪。
巴萨德指出,减少员工倦怠程度、降低员工离职率的一种方案是,在聘用人员时,选择那些能禁得起工作压力的候选人。但是,这种做法不仅很难做到万无一失,而且从当前的劳动市场供需情况来看,这种方案的可行性也不高。
第二种方案是企业可以尝试变更员工的职责、降低工作难度。
第三种方案是审视公司的组织文化,问自己:公司的各种价值观(包括是否尊重或轻视员工)是否会对员工如何完成工作,以及是否滋生倦怠情绪产生影响?
这项研究调查得到的结果包括:
■组织的尊重对员工倦怠情绪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工作要求和负面情感效应的影响程度。很多主管将员工倦怠情绪界定为源于工作或者个人问题,而不是组织,因此“从管理角度来看,‘问题’在于个人。”这种看法忽视了问题的源头。
■把工作要求当作情感耗竭的首要原因,就等于把工作的特殊性质视为罪魁祸首,而不是把它看作员工工作多样化的来源。有些工作,比如照顾老年病人,或许的确并不是容易的工作,但研究人员建议,公司可以采取措施,设法改变组织文化。
■当员工工作的自治程度较低时,组织尊重对倦怠情绪产生的影响尤为显著。研究人员发现,工作自治能够缓冲工作压力,还能减轻倦怠情绪。
■组织给予员工的尊重,必须是一种遍及整个组织的普遍现象,并且是员工能认可和同意的。
此外,对于员工来说,尊重不只是对他们作为员工的角色,还包括他们作为一个“人”的角色。人们对于尊重或者轻视的认知,不仅建立在自己如何看待所受到的待遇,同时还包括对别人受到何种待遇的观察。例如,当团队成员发现同伴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他们就对团队公正性改变了看法。同样地,他人(而不是自己)受到何种待遇,也能影响个人对于组织是否尊重自己的感受。
倦怠情绪的一种表现是,有些人虽然在心理上早已“离职”,但依旧从事工作。在最糟糕的状况下,在缺乏尊重文化的组织里,留下来的员工都是被忽视的员工,这些人已经摸索出在心理上采取疏离的应对策略,而那些可以找到更好工作的员工,或者那些“更投入自己的专业而非组织”的员工,则会选择离开。
赋予工作更广阔的内涵
面对这种状况,人力资源可以扮演一些角色。巴萨德建议,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明确表明,他们尊重且重视员工的工作,也知道这些工作的难度。此外,也要让员工知道,他们的工作对于组织实现目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些公司,例如玫琳凯公司(Mary Kayhc)就是以“激励员工获取成功”为基础的。“玫琳凯公司所激励的事情无所不包。该公司把‘尊重员工’,作为激励其旗下独立外包业务人员的一种强有力的措施。”巴萨德指出。
公司还可以强调这些工作对社会的贡献,这样等于把工作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内涵中。巴萨德建议道,对于较基层的员工,管理人员至少可以时常赞美他们,或举办颁奖晚宴等,只要这种表达尊重的方式是真诚可信的。
这些做法并不表示主管不必关注员工的业绩表现,或者不可对员工提出的建议和要求持否定态度,“我们所主张的是管理人员在处理与员工相关的事情上,要处处展现尊重员工的态度。”
拉马拉杰表示,这种做法不仅让员工有良好的感觉,而且还能有助于员工安心工作,达成更好的绩效。因此,这并不单单是在取悦员工,而是企业生存所必须进行的工作。
(资讯来源:台湾《EMBA世界经理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