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倦怠,来自更多尊重

来源 :管理知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人虽然在心理上早已“离职”,但表面上却仍然在从事工作。公司要降低员工的倦怠情绪,应该如何着手呢?
  
  几年前,当拉马拉杰(Lakshmi Ramarajan)任职于一家非营利性机构时,她发现该机构员工的离职率很高,原因并非来自工作本身,而是来自该机构的管理制度。
  “事实上,员工们都很热爱工作,但却感受到管理人员并不尊重他们。”拉马拉杰说道。员工对于这种负面工作环境不满,主管却置之不理,最终导致大量员工离职。
   拉马拉杰是华顿商学院管理系的博士研究生,她最近和华顿商学院教授巴萨德(Sigal Barsade)合作进行了一项员工倦怠的研究。
  巴萨德指出,“员工最大的不满之一,就是他们的工作没有获得组织足够的认同,而尊重是认同的组成因素之一。当员工感到自己没有受到组织的尊重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更剧烈的倦怠情绪。”
  或者,正如拉马拉杰所说:“通常并不是工作本身让人筋疲力尽,问题恰恰在于组织本身。”
  
  寻求组织里的认同感
  
  研究指出,公司文化对于员工的倦怠情绪有重要的作用;这里,公司文化的定义为“衡量员工价值所依据的不成文规范与价值体系”。在员工加入公司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开始寻求与组织之间的认同感。当员工越是被当作群体的一分子而感受到尊重时,他们便越容易产生认同感。尊重让员工能确立自己的角色,并觉得工作有意义。相反地,如果员工发现身边的同事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时,他们便会形成公司不善待员工的想法。
  当员工觉得受到组织轻视,在提供客户服务的过程中,便需要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掩饰与压抑会加剧他们的情感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症状,而情感耗竭正是构成员工倦怠情绪的一个主要因素。
  研究人员指出,相反地,当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尊重时,他们更乐意为组织效力,而且产生倦怠情绪的可能性更小。
  
  倦怠来自哪里?
  
  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两大因素能预示倦怠情绪的产生:第一种因素是工作本身;其二种因素是员工的性格特点,以及“负面情感效应”的作用:人们陷于负面情感(例如愤怒、焦躁、忧虑或失望)的倾向。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人一直怀有这种情绪,而是相对于那些具有较低负面情感效应倾向的人来说,他们更容易滋生这种情绪。
  巴萨德指出,减少员工倦怠程度、降低员工离职率的一种方案是,在聘用人员时,选择那些能禁得起工作压力的候选人。但是,这种做法不仅很难做到万无一失,而且从当前的劳动市场供需情况来看,这种方案的可行性也不高。
  第二种方案是企业可以尝试变更员工的职责、降低工作难度。
  第三种方案是审视公司的组织文化,问自己:公司的各种价值观(包括是否尊重或轻视员工)是否会对员工如何完成工作,以及是否滋生倦怠情绪产生影响?
  这项研究调查得到的结果包括:
  ■组织的尊重对员工倦怠情绪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工作要求和负面情感效应的影响程度。很多主管将员工倦怠情绪界定为源于工作或者个人问题,而不是组织,因此“从管理角度来看,‘问题’在于个人。”这种看法忽视了问题的源头。
  ■把工作要求当作情感耗竭的首要原因,就等于把工作的特殊性质视为罪魁祸首,而不是把它看作员工工作多样化的来源。有些工作,比如照顾老年病人,或许的确并不是容易的工作,但研究人员建议,公司可以采取措施,设法改变组织文化。
  ■当员工工作的自治程度较低时,组织尊重对倦怠情绪产生的影响尤为显著。研究人员发现,工作自治能够缓冲工作压力,还能减轻倦怠情绪。
  ■组织给予员工的尊重,必须是一种遍及整个组织的普遍现象,并且是员工能认可和同意的。
  此外,对于员工来说,尊重不只是对他们作为员工的角色,还包括他们作为一个“人”的角色。人们对于尊重或者轻视的认知,不仅建立在自己如何看待所受到的待遇,同时还包括对别人受到何种待遇的观察。例如,当团队成员发现同伴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他们就对团队公正性改变了看法。同样地,他人(而不是自己)受到何种待遇,也能影响个人对于组织是否尊重自己的感受。
  倦怠情绪的一种表现是,有些人虽然在心理上早已“离职”,但依旧从事工作。在最糟糕的状况下,在缺乏尊重文化的组织里,留下来的员工都是被忽视的员工,这些人已经摸索出在心理上采取疏离的应对策略,而那些可以找到更好工作的员工,或者那些“更投入自己的专业而非组织”的员工,则会选择离开。
  
  赋予工作更广阔的内涵
  
  面对这种状况,人力资源可以扮演一些角色。巴萨德建议,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明确表明,他们尊重且重视员工的工作,也知道这些工作的难度。此外,也要让员工知道,他们的工作对于组织实现目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些公司,例如玫琳凯公司(Mary Kayhc)就是以“激励员工获取成功”为基础的。“玫琳凯公司所激励的事情无所不包。该公司把‘尊重员工’,作为激励其旗下独立外包业务人员的一种强有力的措施。”巴萨德指出。
  公司还可以强调这些工作对社会的贡献,这样等于把工作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内涵中。巴萨德建议道,对于较基层的员工,管理人员至少可以时常赞美他们,或举办颁奖晚宴等,只要这种表达尊重的方式是真诚可信的。
  这些做法并不表示主管不必关注员工的业绩表现,或者不可对员工提出的建议和要求持否定态度,“我们所主张的是管理人员在处理与员工相关的事情上,要处处展现尊重员工的态度。”
  拉马拉杰表示,这种做法不仅让员工有良好的感觉,而且还能有助于员工安心工作,达成更好的绩效。因此,这并不单单是在取悦员工,而是企业生存所必须进行的工作。
  (资讯来源:台湾《EMBA世界经理文摘》)
其他文献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一次,课间休息时,他在操场上突然看到一个小学生拿泥块追打同学。他上前制止了该同学,并且告诉他放学后去校长室一趟。  放学后,这名叫王友的小学生忐忑不安地来到校长室门前。门锁着,校长不在。王友转身一看,校长陶行知正往这个方向赶来。陶行知来到王友身前,掏出一块糖递过来说:“这块糖是奖给你的,你按时赶来,我却迟到了。”王友小心地接过糖,疑惑地看着校长。这时,只见校长又掏出一块糖
期刊
高考像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而追逐高考的漫漫长路正如这求瑰之路。几乎所有人都为之着迷,想拼尽全力将它摘下。有的人,被它所刺伤,黯然伤神便无功而归。有的人,一睹了玫瑰的惊艳,就停滞不前。有的人,没有摘到玫瑰的勇气,只得拿去它的枝叶便心满意足。而有的人则越过道路的艰险,不惧被刺得伤痛,摘下了这朵诱人的玫瑰。这就是我理解中的高考,我曾经或许是第一种人,抑或是二种人,而如今的我,只愿做最后一种人,眼前的玫瑰
期刊
执着的花儿拥有满腔的热血,想要生长,想要冲破当下的困顿。虽然对自己成长的方向有些迷茫,但仍在暗夜里寻找着光亮。  鲤鱼角:六六小编,作为一名高三党,现在上网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在学业上也给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行动起来也更有动力了。只是我虽有满腔的热情,对高考、对大学也充满了向往,然而并不知道自己要将哪所大学定为目标。当看到小花的时候,就好想去见你们,得知你们就在郑州,所以就将目标定为了郑州大学,为“
期刊
奔袭在逐梦的路上  有过困倦疲累的时刻  有时候也想要停下来,歇一歇  但看到那天青色的光  独属于黎明的璀璨景象  犹如自己,正处于最该奋斗的青葱年华  又有什么理由去放棄  走过那一程程的山水  与星光一同起航  踽踽独行时,我桀骜的目光未曾有过想要放弃的神色  梦里花开,初心难忘  早已选择了义无反顾  哪里管高三刀山火海  为了笃定的信念和梦想的伊甸园  我也要拼尽全力,摘得桂冠
期刊
三毛说过:“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2017年,我17岁,高二,我的心没有栖息的地方,在一个小小的山城四处流浪。  没有一个人喜欢努力了仍旧一无是处的自己,而我也不甘心一直平庸下去。高二开学之后,嘻嘻哈哈的我一改往日的形象,放下手机,放下沉迷很久的漫画,放下青春张扬的性格,开启了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  初入隆冬的季节,我裹着厚厚的棉服匆匆赶往
期刊
2016年的夏天,阳光和今年一样刺眼,伴随着学长学姐们高考的落幕,我成为了一只脚踏进“黑色地狱”的准高三生,那时候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接下来的这一年对我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但我坚信,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一次又一次的反思与总结,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点又一点的进步。  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与成绩的提高相伴而来的好像还有我的自信和我的好人缘,放弃了一张苦瓜脸的我看着周
期刊
对于规范方法(formal methods)在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支持者主要强调管理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而反对者则强调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结合,以及管理理论的情境依赖性,认为管理研究不适合采用“科学”的方法。从当前所谓的主流研究来看,前者占了上风。根据最新一期(2009年2月)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AMR)的说法,规范方法一般包括数学模型(ma
期刊
日子在一堆一堆的书本和试卷中重复着,仿佛不知疲倦,像昼与夜的交替轮回那样亘古不变。模考终于开始了,一轮一轮的轰炸,消耗完热情又重新拾起笔总结经验,付出多少努力都已不再计较,老班不再把成绩单贴在班里,但是我偷偷去办公室看过,失落还是高兴都是我一个人的成长。每次从办公室出来的时候都会看到大株的绿色植物,经历过风霜雨雪依然散发出勃勃生机,那些难过和痛苦好像都会烟消云散。  6月来得很快,猝不及防又在意料
期刊
决策是管理领域中最少被深入探讨的一环,主要是因为决策是“道可道,非常道”的艺术,一般人往往只看到决策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决策者内心世界很难为他人所理解。其实决策分析的方法,就是将决策者内隐的智慧与思考过程外显出来,成为系统化的分析架构与方法。    在浑沌不明的竞争洪流中、瞬息万变的产业环境里,究竟什么事才是对的事?如何做才是对的决策?什么方向才是迈向卓越的正确道路?这些问题都在考验着企业领导者的智
期刊
人才是企业的根本,有良好的管理人才,才可能为企业创造更佳的发展前景。未来在全球化、两岸经济交流的大环境下,全球化人才管理、并购后的文化重整、绩效导向的运营方向都是人资管理不可忽略的潮流。    许多热门且重要的管理议题和“人”都脱离不了关系,未来,企业竞争的决胜关键就在于人才。以下整理出5大重要的议题和观念与读者分享。    全球化下的人才竞争    面对全球化趋势、国际级竞争,企业的人才竞争也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