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产生“增根”“少根”的原因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hao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导数中的两道常见问题为例,探索增根以及少根产生的原因.在解题过程中,如果使用了已知条件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可能导致题目少根,如果使用了已知条件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可能导致题目产生增根.
  已知含参函数在某区间的单调性,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中,我们多利用导函数的符号来解决.学生们很困惑,如果利用导数大于零,可能因为缺少端点值导致错误,如果利用导数大于等于零,则可能因为多了端点值而导致错误.为什么有时产生了增根,有时又少根,就其根本还是产生增根或少根的原因是什么.先看一道例题.
  例1 (1)已知函数f(x)=-x3 ax2-x-1在 R 上是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 函数f(x)= ax 1 x 2 在区间(-2, ∞)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错解 (1)f′(x)=-3x2 2ax-1,
  ∵f(x)在R上是减函数,
  ∴f′(x)<0在R上恒成立,
  即Δ=4a2-12<0
  解得- 3   (2)f′(x)= 2a-1 (x 2)2 .
  ∵y=f(x)在区间(-2, ∞)上递增,
  ∴f′(x)= 2a-1 (x 2)2 ≥0(x∈(-2, ∞)).
  ∴2a-1≥0,即a∈ 1 2 , ∞ .
  错因分析 在函数连续的前提下,若函数y=f(x)的导数满足f′(x)>0(x∈D),则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单调增函数,但是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单调增函数,不能得到f′(x)>0(x∈D),因为即便x0∈D,f′(x)=0,只要在x=x0左右导函数符号一致,仍然有函数y=f(x)在区间D上 是单调增函数.即函数y=f(x)的导数满足f′(x)>0(x∈D),是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 单调增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在解题过程中,使用了已知条件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可能导致题目少根.由前面分析可知,若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单调增函数,则函数y=f(x)的导数满足f′(x)≥0(x∈D),但是由f′(x)≥0(x∈D),也不能得到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单调增函数,因为当函数y=f(x)(x∈D)是常函数时,满足f′(x)≥0(x∈D),但是函数y=f(x)不是区间D上的单调增函数.即函数y=f(x)的导数满足f′(x)≥0(x∈D),是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单调增函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在解题过程中,使用了已知条件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可能导致题目增根.
  事实上,对于(1),当a= 3 时,f′(x)=- 3 x-1 2,则:当x∈ -∞, 3 3 时,f′(x)<0; 当x∈ 3 3 , ∞ 时,f′(x)<0.而函数f(x)在x= 3 3 处连续,因此f(x)在R上是减函数.同理可知当a=- 3 时,f(x)在R上是减函数,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 3 , 3 ].对于(2),当a= 1 2 时,f(x)= 1 2 x 1 x 2 = 1 2 ,是常函数,即y=f(x)在区间(-2, ∞)上不是单调增函数,故a的取值范围为( 1 2 , ∞).
  总之,在区间(a,b)上,f′(x)>0f(x)为增函数f′(x)≥0,这三者之间不存在充要关系,因此不能认为使f′(x)≥0或f′(x)>0恒成立的参数范围为最终答案,需要对“等号”具体分析.
  例2 已知函数f(x)=x3 ax2 bx a2在x=1处取极值10,求a,b值.
  错解 f′(x)=3x2 2ax b,
  由题意 f(1)=10f′(1)=0 ,即 1 a b a2=103 2a b=0 .
  解得 a=-3b=3 或 a=4b=-11 .
  错因分析 在x=1处取极值可以得到f′(1)=0,但是,当f′(1)=0时,如果在x=1左右两侧导函数符号相反,则说明函数y=f(x)在x=1处取极值,如果在x=1左右两侧导函数符号相同,则说明函数y=f(x)不能在x=1处取极值.即f′ x0 =0是可导函数y=f(x)在x=x0处有极值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解题过程中,用了已知条件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使得本题产生了增根c=3.
  事实上,当a=-3时,f′(x)=3x2-6x 3=3(x-1)2≥0,故不存在极值,经检验只有a=4,b=-11符合题意.
  总之,可导函数在极值点处导数为零,在极值点两侧导数符号相反,即函数在x=a处取极值f′(a)=0,但是反之不成立.需要利用f′(a)=0求出参数的值之后,再将参数值代入原函数,检验原条件是否成立,即函数是否在x=a处取极值.
其他文献
国外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技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 ”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有效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进行有效提问,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问题的质量;二是用好提问的策略.  一、提高问题
【摘要】本文讨论了Orlicz函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这些基本性质证明了弱OrliczLorentz空间的一个插值定理.  【关键词】凸函数;弱OrliczLorentz空间;拟线性算子  【基金】新疆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XJUSRT14048)  凸函数是分析学中的一类非常重要的函数,它的概念最早由Jensen给出的.这一重要概念在许多数学分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在已成为凸分析、数理经济学、最优控
【摘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全力倡导创新教学的今天,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探索的要点. 如果说,提问为创新之始,那么,有效提问则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窗户. 较之于语文等科目,数学课堂相对较为枯燥. 而较之于年长的学生,小学生个性又颇为好动且更具好奇心. 当此境况,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用独具艺术的手段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则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激活课堂的重要途径. 本文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获取新知识.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在相互协作、相互竞争中体验成功、获得进步,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一、设计说明  《派车》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节.本课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通过经历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性的重要体现,它是让受教育者享有教育条件、资源和教育效果相对均衡. 它倡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各种课堂活动中都能获得进步,都能有成就感. 笔者现以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为例,它是小学数学学习最后一环,也是促进学生牢固掌握、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系统工程,对学生来讲,知识点繁多、知识前后跨度大、综合性强,造成了学生间的不均衡越来越明显,差
课题名称:基于核函数的局部线性光滑问题的研究(项目编号:1320141019)  【摘要】Talor公式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求极限、中值问题、判断广义积分收敛性、微分方程问题、近似计算、行列式计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就Talor公式在统计学中核函数问题中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结合相关结论给出了应用Talor公式证明的新方法.  【关键词】Talor公式;Beta
【摘要】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法,结合Spss统计软件,对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10级学生在校三年的体质测评数据进行动态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以此文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改进方向和建议,旨在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  【关键词】 大学生;体质测评;动态分析  一、引 言  大学生担负着国家发展和建设的重任,不仅要掌握大学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健康的体魄.党和国家一直非
【摘要】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所在,我国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确立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忽视了学生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关键词】学习;学生主体;教师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有意义的学习知识在教材同学生自身发生关系,由学生去认知时,才能产生.”也就是说
【摘要】 近几年随着“普高热”现象持续升温,中职学校的入学门槛逐渐降低,学生“学习习惯差”的现象较为普遍.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差”的直接后果是学习成绩下降,学习能力低下.因此在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正是改革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关键词】 指导;学习方法;数学学习方法; 能力  埃劳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
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融学习于体验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必要的. 初中数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教学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实践的过程.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重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进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提升数学素质.  1. 激发体验兴趣  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都与学生是否对所学知识存在浓厚兴趣有关,只有在兴趣的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