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使用呼吸机患儿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使用呼吸机的患儿5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根据观察要点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9%,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83%相比明显较低,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使用呼吸机的患儿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医务人员应注意明确观察要点,针对性的做好护理。
关键词:呼吸机 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24-01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呼吸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呼吸障碍的危重病人救治中,但呼吸机为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对机体各方面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患者,更应该高度警惕。因此,做好使用呼吸机患儿的护理工作,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探究使用呼吸机患儿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使用呼吸机的患儿53例,回顾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使用呼吸机的患儿5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男性16例,年龄在1.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1±1.56)岁,女性13例,年龄在2~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2±1.43)岁。对照组24例,男性13例,年龄在1~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4±1.29)岁,女性11例,年龄在2.5~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1±1.46)岁。其中,脑炎患儿11例,哮喘患儿13例,颅内出血患儿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7例,麻醉意外患儿3例,吸入性肺炎患儿4例。使用呼吸机的时间为30~354h,平均时间为(221.52±18.63)h。所有患儿病情、年龄、使用呼吸机时间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包括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康复锻炼在内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对于呼吸系统的观察护理。观察患儿口唇及面部颜色,以判断是否缺氧,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及时观察患儿的自主呼吸情况及呼吸节律,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对呼吸方式进行调节。并对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进行检查,正确判断通气状况,合理调整呼吸机的工作参数,确保肺通气维持在满意状态。因实施气管插管术之前,气囊周围有较多细菌存在,所以使用呼吸机的患儿产生肺炎的几率较高。因此,临床护理中应及时对患儿进行肺部听诊,对痰培养及X线所见等指数及时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干燥、空气流通,管道每天更换,湿化罐中的注射水也要保证及时更新,整个过程都要保证无菌操作。因使用呼吸机患儿的喉门不能关闭,一定程度上减弱其咳嗽能力,分泌物无法自行排出体外,因而需要定时吸痰。护理人员要首先向患儿家属讲述吸痰的必要性及配合方法,亲身示范,吸痰前首先给予患儿过度充气,鼓励患儿有效咳嗽,变换体位轻扣其背部排痰,以有效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产生。每天2次更换切口敷料,常规使用抗生素。当有气胸临床表征时,立即拍X光片检查,帮助医生对患儿实行胸腔穿刺,必要情况下置入胸导管以尽量引出气体。加强护理干预,定时对其拍背翻身,保持呼吸道通畅。于患儿床头放置胸穿包,以方便紧急救治时使用[1]。
1.2.2 对于血压的观察护理。低血压病症临床中也常易发生,护理人员应每间隔1个小时检测患儿血压1次,对产生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呼吸机的工作参数给予重新调整。若调整参数后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则表示症状发生机制为呼吸机因素;若患儿症状无明显变化,则可能是因为患儿自身存在低血容量病症,或心肌收缩相对较差,分析原因后对症处理。
1.2.3 对于神经系统的观察护理。呼吸机过度通气会导致碱血症,患儿的脑血管出现收缩致使脑缺血,严重者可产生昏迷;若呼吸机通气不足,存在于血液中的CO2分压会明显升高,此时容易使患儿有昏昏欲睡之感,脑血管也会出现扩张,导致脑血流量大幅度增加,导致昏迷。因此临床护理中,严密观察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及神志意识,并及时行血气分析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1.2.4 对消化系统的观察护理。腹胀也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使用呼吸机可增加患儿腹腔脏器血管的阻力,使其产生缺血或者缺氧。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有效指导患儿进行简单的床上活动,确保胃管畅通,并每晚对患儿腹部按照一定方向实施按摩[2]。
1.2.5 心理护理。患儿年龄较小,面对陌生环境会感到害怕,尤其是在插管后,因不能说话会产生恐惧、害怕等不良心理,表现为哭闹不止甚至拔管。此时护理人员要协同家属耐心的对患儿进行开导,使用轻柔的言语向患儿介绍呼吸机的作用,减轻患儿抵触心理。临床中使用呼吸机之后,不允许家属陪护,因此护理人员要多陪护患儿,采用讲故事、听音乐的方式缓解患者不安心理。护理人员要保持足够耐心,及时了解患儿心理反应,切实做好患儿的心理疏导工作。
1.3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两组患儿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护理期间,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有2例,具体表现为切口感染者1例,气胸者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89%,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有5例,其中肺炎患儿3例,气胸患儿1例,黏膜损害患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对使用呼吸机的患儿根据观察要点实施临床护理,可有效减少患儿并发症产生,促进患儿病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伟平.56例小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16(04):54-55
[2] 宋福丽.患者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的护理体会——附120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0,24(08):39-40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使用呼吸机的患儿5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根据观察要点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9%,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83%相比明显较低,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使用呼吸机的患儿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医务人员应注意明确观察要点,针对性的做好护理。
关键词:呼吸机 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24-01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呼吸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呼吸障碍的危重病人救治中,但呼吸机为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对机体各方面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患者,更应该高度警惕。因此,做好使用呼吸机患儿的护理工作,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探究使用呼吸机患儿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使用呼吸机的患儿53例,回顾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使用呼吸机的患儿5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男性16例,年龄在1.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1±1.56)岁,女性13例,年龄在2~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2±1.43)岁。对照组24例,男性13例,年龄在1~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4±1.29)岁,女性11例,年龄在2.5~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1±1.46)岁。其中,脑炎患儿11例,哮喘患儿13例,颅内出血患儿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7例,麻醉意外患儿3例,吸入性肺炎患儿4例。使用呼吸机的时间为30~354h,平均时间为(221.52±18.63)h。所有患儿病情、年龄、使用呼吸机时间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包括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康复锻炼在内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对于呼吸系统的观察护理。观察患儿口唇及面部颜色,以判断是否缺氧,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及时观察患儿的自主呼吸情况及呼吸节律,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对呼吸方式进行调节。并对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进行检查,正确判断通气状况,合理调整呼吸机的工作参数,确保肺通气维持在满意状态。因实施气管插管术之前,气囊周围有较多细菌存在,所以使用呼吸机的患儿产生肺炎的几率较高。因此,临床护理中应及时对患儿进行肺部听诊,对痰培养及X线所见等指数及时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干燥、空气流通,管道每天更换,湿化罐中的注射水也要保证及时更新,整个过程都要保证无菌操作。因使用呼吸机患儿的喉门不能关闭,一定程度上减弱其咳嗽能力,分泌物无法自行排出体外,因而需要定时吸痰。护理人员要首先向患儿家属讲述吸痰的必要性及配合方法,亲身示范,吸痰前首先给予患儿过度充气,鼓励患儿有效咳嗽,变换体位轻扣其背部排痰,以有效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产生。每天2次更换切口敷料,常规使用抗生素。当有气胸临床表征时,立即拍X光片检查,帮助医生对患儿实行胸腔穿刺,必要情况下置入胸导管以尽量引出气体。加强护理干预,定时对其拍背翻身,保持呼吸道通畅。于患儿床头放置胸穿包,以方便紧急救治时使用[1]。
1.2.2 对于血压的观察护理。低血压病症临床中也常易发生,护理人员应每间隔1个小时检测患儿血压1次,对产生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呼吸机的工作参数给予重新调整。若调整参数后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则表示症状发生机制为呼吸机因素;若患儿症状无明显变化,则可能是因为患儿自身存在低血容量病症,或心肌收缩相对较差,分析原因后对症处理。
1.2.3 对于神经系统的观察护理。呼吸机过度通气会导致碱血症,患儿的脑血管出现收缩致使脑缺血,严重者可产生昏迷;若呼吸机通气不足,存在于血液中的CO2分压会明显升高,此时容易使患儿有昏昏欲睡之感,脑血管也会出现扩张,导致脑血流量大幅度增加,导致昏迷。因此临床护理中,严密观察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及神志意识,并及时行血气分析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1.2.4 对消化系统的观察护理。腹胀也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使用呼吸机可增加患儿腹腔脏器血管的阻力,使其产生缺血或者缺氧。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有效指导患儿进行简单的床上活动,确保胃管畅通,并每晚对患儿腹部按照一定方向实施按摩[2]。
1.2.5 心理护理。患儿年龄较小,面对陌生环境会感到害怕,尤其是在插管后,因不能说话会产生恐惧、害怕等不良心理,表现为哭闹不止甚至拔管。此时护理人员要协同家属耐心的对患儿进行开导,使用轻柔的言语向患儿介绍呼吸机的作用,减轻患儿抵触心理。临床中使用呼吸机之后,不允许家属陪护,因此护理人员要多陪护患儿,采用讲故事、听音乐的方式缓解患者不安心理。护理人员要保持足够耐心,及时了解患儿心理反应,切实做好患儿的心理疏导工作。
1.3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两组患儿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护理期间,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有2例,具体表现为切口感染者1例,气胸者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89%,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有5例,其中肺炎患儿3例,气胸患儿1例,黏膜损害患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对使用呼吸机的患儿根据观察要点实施临床护理,可有效减少患儿并发症产生,促进患儿病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伟平.56例小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16(04):54-55
[2] 宋福丽.患者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的护理体会——附120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0,24(0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