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藻多糖的分离纯化、单糖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jmb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裸藻为原料,将粗提后的裸藻多糖(EGPS)经DEAE-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个主要组分EGPS1-A、EGPS1-B和EGPS3-A,并对其进行纯度鉴定和抗氧化活性分析,将纯化后抗氧化活性较好的裸藻多糖进行分子量测定、单糖组成分析。纯度鉴定结果表明柱层析后得到的3个多糖组分纯度较高,红外光谱表明其均具有典型的糖类特征吸收峰。抗氧化实验表明3个多糖组分中EGPS1-A的综合抗氧化活性最高,分子量为136.8 ku,单糖组成包括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
其他文献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对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 Regan)0~90日龄的异速生长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拉萨裂腹鱼仔、稚鱼全长由慢速生长到快速生长的转折点为28日龄;其多数外部器官均具有异速生长特点,头部和尾部的生长快于躯干部,头长、肛前长、肛后长分别在24~25日龄、36~37日龄、37~38日龄出现生长拐点,头高和体高分别在40~41日龄、49~50日龄出现生长拐点;眼径在18~19日龄较早出现生长拐点,促使眼睛充分发育,以提高早期仔鱼在开口期摄食外源食物的能力;吻长在4
于2019年5—11月对4个河蟹淡水养殖实验池塘(T1、T2、T3和T4)水质及河道补给水源水质进行监测,基于氮磷负荷及尾水排放标准,采用2种模型对养殖容量和最佳养殖密度进行估算。结果显示:整个养殖周期内实验蟹塘TN均满足地表Ⅲ类水质标准,TP在养殖前期超标,末期优于Ⅲ类水质标准;以磷排放标准估算,T1、T2、T3和T4在1个养殖周期内的养殖容量分别为4835、3894、5035和4546 kg,养殖密度分别为12012、12249、12154和16770只/hm2,4个池塘均可大量
为了解养殖池塘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概况评估其生态风险,2018年采集上海市范围内17个鱼虾蟹养殖池塘沉积物样品,检测样品中重金属(Cu、Zn、Pb、Cd、Cr、Hg、As)含量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以探究其分布和来源特点,利用3种不同评价方法评估其重金属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池塘表层沉积物中Zn、Cr、Cu、Pb、As、Cd和Hg年均含量分别为(58.36±23.41)mg/kg、(41.96±11.92)mg/kg、(20.61±7.76)mg/kg、(10.87±5.83)mg/kg、(7.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