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球防控疫情进入更为胶着的时期,全面打好纵深的社区阵地战、持久战事关战疫全局的成败。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是疫情防控中实现“引导到位、动员到位、排查到位、监测到位、暖心到位、宣传到位”的基本阵地。在这场战斗中,如何激活社区构建社区志愿服务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首先,这需要我们全面、系统地理解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等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运行特征。
志愿服务,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其重心就在于自愿性、公益性和无偿性。应急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一种构成,有学者将其直接定义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志愿服务组织者,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应对中,提供或开展的志愿服务。
相应的,应急志愿服务就包括正式志愿服务(通过组织注册登记来参与灾害情景下的志愿服务,主体涉及各类社会组织、志愿组织)和非正式志愿服务(不通过组织来提供志愿服务)。从历史上看,应急志愿服务的发展推动着志愿服务的整体重构。
首先,志愿服务是应急管理中的人力供给渠道。其低成本和灵活性将在社区治理中发挥重要优势,会有效缓解长期以来“上面千根线,社区一根针”的人力资源匮乏,特别是在隔离后社区成为社会服务的全能载体的情景下。
其次,志愿服务是应急管理中的知识流动渠道。这些年来,我国应急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除了国家医疗队的建制之外,还有越来越多具备专业能力的医生、工程师、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以专业志愿者的身份直接在应急管理中发挥作用,这些服务也日益呈现组织化、网络化(如“iWill”专业志愿者群),使得知识可以应需求而跨边界流动,而且还可能是低成本、高效率的。
再次,志愿服务是应急管理中的服务递送渠道。在应急救援阶段,全球的共识是自救、互救是比公救更为重要的渠道。那就意味着常态下的政府架构、市场体系可能暂时失效,第一时间需要的还是来源于人们及社区自身的韧性,也就是自我的志愿服务供给。在应对和恢复过程中,志愿服务也扮演着查漏补缺、助人自助和社会创新的重要作用。
最后,志愿服务是应急管理中的社会调节渠道。志愿服务的视角关注的是凝聚人们与社区之间和不同社区之间的社会资本,这不仅会在创造就业、提升收入和知识生产、服务提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更能为应急状态下的政策决策与执行以及社会变迁带来积极的润滑作用。
从当前的全面社区新冠肺炎防疫战来看,志愿服务还需要在“ 专”“快”“准”“新”“稳”等几个方向上纵深推进。
“專”,即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在“专”字上下足功夫,以满足差异化强、复杂性和情感性高的社会服务需求。提升路径之一是增强志愿者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实现在疫情中保护自身的同时为各类人群提供专业性服务。路径之二就是要依托各类社区内外的专业团队建立系统的专业支持网络,如北京的夕阳再晨构建了“街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专业医师+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的“五位一体”工作队伍。
“快”,志愿服务的核心优势之一就在于弹性和灵活性高,其贴近社区、贴近百姓,可以围绕身边人、围绕周围事就近就便服务,因此,还要志愿服务利用“快”字促进服务效能从而提升社区凝聚力。
“准”,是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需要以需求为导向,因地、因人、因时灵活递送相关服务。
“新”,是指在志愿服务中要注重利用各类新型技术工具和新的理念。要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和在线工具来实施服务需求统计、志愿人员管理、服务运行监测等具体职能,进而提高项目运行管理能力,形成一系列精细化响应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志愿服务根据社区疫情防控需求有序进入和退出、实地服务和外围在线备勤相结合的工作局面。
“稳”,是指志愿服务要兼顾效率与风险。具体上,一方面为志愿者提供防护知识、防护装备以及尽可能提供免费的意外保险,特别是如何尽可能减少暴露和直接接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微信群等社交平台与后方行业平台型机构建立实时的协调机制,对参与响应的队伍进行动态的联动支持管理,实时进行风险识别和管控,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要参照2013年芦山地震中的雅安经验,在应对疫情及各类突发事件应对领导架构下专题设立社会组织及社区治理组,搭建包括卫健、应急、民政以及精神文明办等在内的党政部门、群团组织、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共同应对的跨界平台,构建以引导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依法、有序、有效、有力参与疫情防控及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当然这也需要充分利用社社合作的协作平台。
二是大力推动志愿服务标准化。尽快协同各方专业力量,编制出台系统规范的社区应对疫情及突发事件的志愿服务及社会组织基本工作指引,从社区服务的具象视角来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行动指南,避免出现无序,从基本层面上优化服务供给。
三是加强志愿服务文化倡导。在社会心理、风险沟通等科学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推动各级融媒体平台以及各类自媒体平台创新宣传形式,宣扬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加大志愿服务的文化宣传工作。
什么是志愿服务?
首先,这需要我们全面、系统地理解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等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运行特征。
志愿服务,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其重心就在于自愿性、公益性和无偿性。应急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一种构成,有学者将其直接定义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志愿服务组织者,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应对中,提供或开展的志愿服务。
相应的,应急志愿服务就包括正式志愿服务(通过组织注册登记来参与灾害情景下的志愿服务,主体涉及各类社会组织、志愿组织)和非正式志愿服务(不通过组织来提供志愿服务)。从历史上看,应急志愿服务的发展推动着志愿服务的整体重构。
全面认知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发挥
首先,志愿服务是应急管理中的人力供给渠道。其低成本和灵活性将在社区治理中发挥重要优势,会有效缓解长期以来“上面千根线,社区一根针”的人力资源匮乏,特别是在隔离后社区成为社会服务的全能载体的情景下。
其次,志愿服务是应急管理中的知识流动渠道。这些年来,我国应急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除了国家医疗队的建制之外,还有越来越多具备专业能力的医生、工程师、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以专业志愿者的身份直接在应急管理中发挥作用,这些服务也日益呈现组织化、网络化(如“iWill”专业志愿者群),使得知识可以应需求而跨边界流动,而且还可能是低成本、高效率的。
再次,志愿服务是应急管理中的服务递送渠道。在应急救援阶段,全球的共识是自救、互救是比公救更为重要的渠道。那就意味着常态下的政府架构、市场体系可能暂时失效,第一时间需要的还是来源于人们及社区自身的韧性,也就是自我的志愿服务供给。在应对和恢复过程中,志愿服务也扮演着查漏补缺、助人自助和社会创新的重要作用。
最后,志愿服务是应急管理中的社会调节渠道。志愿服务的视角关注的是凝聚人们与社区之间和不同社区之间的社会资本,这不仅会在创造就业、提升收入和知识生产、服务提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更能为应急状态下的政策决策与执行以及社会变迁带来积极的润滑作用。
系统把握志愿服务纵深推进方向
从当前的全面社区新冠肺炎防疫战来看,志愿服务还需要在“ 专”“快”“准”“新”“稳”等几个方向上纵深推进。
“專”,即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在“专”字上下足功夫,以满足差异化强、复杂性和情感性高的社会服务需求。提升路径之一是增强志愿者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实现在疫情中保护自身的同时为各类人群提供专业性服务。路径之二就是要依托各类社区内外的专业团队建立系统的专业支持网络,如北京的夕阳再晨构建了“街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专业医师+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的“五位一体”工作队伍。
“快”,志愿服务的核心优势之一就在于弹性和灵活性高,其贴近社区、贴近百姓,可以围绕身边人、围绕周围事就近就便服务,因此,还要志愿服务利用“快”字促进服务效能从而提升社区凝聚力。
“准”,是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需要以需求为导向,因地、因人、因时灵活递送相关服务。
“新”,是指在志愿服务中要注重利用各类新型技术工具和新的理念。要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和在线工具来实施服务需求统计、志愿人员管理、服务运行监测等具体职能,进而提高项目运行管理能力,形成一系列精细化响应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志愿服务根据社区疫情防控需求有序进入和退出、实地服务和外围在线备勤相结合的工作局面。
“稳”,是指志愿服务要兼顾效率与风险。具体上,一方面为志愿者提供防护知识、防护装备以及尽可能提供免费的意外保险,特别是如何尽可能减少暴露和直接接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微信群等社交平台与后方行业平台型机构建立实时的协调机制,对参与响应的队伍进行动态的联动支持管理,实时进行风险识别和管控,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的风险管理机制。
志愿服务参与应急管理的发展建议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要参照2013年芦山地震中的雅安经验,在应对疫情及各类突发事件应对领导架构下专题设立社会组织及社区治理组,搭建包括卫健、应急、民政以及精神文明办等在内的党政部门、群团组织、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共同应对的跨界平台,构建以引导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依法、有序、有效、有力参与疫情防控及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当然这也需要充分利用社社合作的协作平台。
二是大力推动志愿服务标准化。尽快协同各方专业力量,编制出台系统规范的社区应对疫情及突发事件的志愿服务及社会组织基本工作指引,从社区服务的具象视角来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行动指南,避免出现无序,从基本层面上优化服务供给。
三是加强志愿服务文化倡导。在社会心理、风险沟通等科学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推动各级融媒体平台以及各类自媒体平台创新宣传形式,宣扬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加大志愿服务的文化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