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数字技术对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基本逻辑可以归纳为"连接-挖掘-优化、管控-增效",其作用机制分别是改变价值创造方式、提高价值创造效率、拓展价值创造载体和增强价值获取能力.具体而言,数字技术使用户以多种形式参与从研发到生产等价值创造过程,改变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数字技术用数据逻辑强化了企业对生产、运营的管控,提高价值创造的效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了信息在产业链中的集成和流动,促进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价值网,拓展了价值创造的载体;数字技术弱化了产业边界,催生出"跨界"等新型商业
【机 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工业经济系,北京102488
【基金项目】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登峰战略"产业经济学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技术对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基本逻辑可以归纳为"连接-挖掘-优化、管控-增效",其作用机制分别是改变价值创造方式、提高价值创造效率、拓展价值创造载体和增强价值获取能力.具体而言,数字技术使用户以多种形式参与从研发到生产等价值创造过程,改变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数字技术用数据逻辑强化了企业对生产、运营的管控,提高价值创造的效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了信息在产业链中的集成和流动,促进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价值网,拓展了价值创造的载体;数字技术弱化了产业边界,催生出"跨界"等新型商业模式,增强了企业的价值获取能力.实现数字技术赋能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近期需要完成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补课和初步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中期需要构建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依托的数字赋能服务体系,满足多样性需求;远期则要全面提高数字赋能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必须始终注重数字产业基础,以及网络和安全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为完成以上目标任务,需要在设立数字技术政府引导专项基金、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加大政策引导与支持.
其他文献
法思维逻辑起点的模糊,已成为推进法治建设的观念障碍.遵循逻辑规则是法律思维的显著特征.为法治服务的法思维,其逻辑起点是拟制的法律.法律规范的内容虽源自社会,但体系性的法律架构是立法者拟制的产物.被拟制的法律原则、规范、概念、主体等作为制度性事实是"效果历史"的组成部分.作为意向思维的结果,法律对所欲调整的社会已有所定义.法治是由法律定义的秩序.法律既是思维的指引,也是推理的前提、解释的对象、论证的依据.法律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据法思考",拟制的法律是据法思考的逻辑起点.
汉魏以后,明堂为彰显政权正统性的重要标志.在正朔相争背景下,孝文帝所建平城明堂,主要糅合汉魏故事、《月令》明堂九室说等,在具体形制上明显有别于南朝明堂,显示出孝文帝塑造华夏正统的政治心态.太和十年以后,孝文帝通过全面行华夏礼仪来彰显北魏的正统性,平城明堂的告竣,标志着北魏平城礼仪空间格局的基本建立.在孝文帝所行华夏礼仪中,平城明堂礼仪具有其独特性,太和十六年孝文帝所行宗祀明堂礼与养老礼,凸显出孝文帝为秉承天命的神圣皇帝与屈尊敬老的世俗皇帝两种形象,展现出明堂礼仪的神圣性与世俗性两个显著特征,折射出孝文帝以
默顿倡导以中层理论为中介来联结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和一般理论研究,推动社会学理论的合理发展,这一倡导具有合理性.但是默顿试图通过以经验研究为基础优先发展中层理论,然后再通过对中层理论进行归纳来形成一般理论这种经验主义策略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想法却可能是错误的.正如中层理论并非从经验事实中归纳得来一样,一般理论也难以从中层理论中归纳而来.我们需要探索一条非经验主义的社会学理论发展道路.
现代"人学"文论观念是五四以来中国文论的自觉建构,其内部存在着"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两个基本维度."人的文学"重视表现个人生活情感,追求个体自由解放和个性发展;"人民文学"则重视反映人民生活,服务人民大众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二者构成辩证统一关系.考察百年来我国"人学"文论观念的历史嬗变,涉及几个主要理论命题:"人的文学"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启蒙话语,旨在唤起人的觉醒,走向追求个性和情感解放;"人民文学"体现了为人民大众的文学方向,旨在让文学在人民革命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
随着语境的变化和整体学术的推进,人们对当代文学"历史化"的思考愈来愈深入,原先隐含的深层的文学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及其对整体当代文学认识和评价等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本文选择与之相关的八个问题,通过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事实与思想等多维解读,就当代文学"如何历史化"或曰"如何历史重构"进行探讨,希望在深入反思和盘点的基础上,对处于胶结状态的"历史化"研究及整体当代文学认识和评价有所促进.
全面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在持久战的认同下,对于抗战持续时间的预判相去甚远.毛泽东认为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敌我友三方面条件,一般不作具体预测.中共只是在1942年配合欧洲战场局势的可能变化有过一次误判,并及时更正.除敌我力量对比外,中共同样重视国共力量的对比,以期实现"由'壮气军'地位到实力领导地位"的转变,决定抗战胜利乃至战后中国的走向.而国民党的所谓持久,由于缺少相持阶段的划分,其实是速胜论的变相.随着年复一年的胜利预测无法兑现,加上政治军事毫无起色,陷入极大被动.国共摩擦影响了中日之间的强弱转换,却
(一)本刊自2016年起启用在线投稿系统,以"学术月刊"网站(http://www.xsyk021.com/)作为接受投稿的主要渠道.本刊的栏目分为:(1)哲学;(2)经济学;(3)文学、艺术学、美学;(4)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5)政治学;(6)法学;(7)社会学;若不能确定板块,请选择"(8)综合通联"板块.(二)来稿字数以15000~20000字为宜,并附带中文摘要(300~400字)、英文题目与摘要(约200个单词)、中英文关键词(3~5个)、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工作单位、学位、职称、
利科提出了历史意义的三重诠释,在历史事件的陈述、构成传统的历史解释之外,还有一种理解的历史性或诠释学的历史性.这种历史性是对历史叙事本身的反思,构成一种哲学的追问与精神性的溯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于事实性的考辨上.从这样的历史性理解出发,我们可以暂且超离实物、图像和文字,以及各种历史材料本身所带来的有限性之束缚,而由对象物演变的逻辑来还原或者想象历史演变所可能存在的路径,以勾勒出从"无言"世界进入到"有言"世界的图景.儒家的经典以六经为根本,而六经的起源与儒家所建构的文明史、历史观是交叠在一起的,
作为20世纪中国哲学的关键词,科学、良知、自然各自的推崇者之间既有论争,又彼此吸取,相互塑造,使得三者的意义不断丰富,形成了新的科学观念、良知观念和自然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院派的中国哲学领域的学者透过良知、自然看科学,使科学不断良知化、自然化;良知则在与科学的论争中逐渐与之和解,而共同压制自然;自然在科学、良知的压制之下,亦不断与二者和解,进而被理解为人道出入之所由.良知、自然与科学之争是"古今中西"之争的具体表现,三者之间的张力也源源不断地拓展与丰富着中国哲学的内涵.三者之争的结果,使可信者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