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利于特殊教育的有效开展,有利于特殊儿童良好人格的养成,更有利于特殊儿童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做有意义的事情,实现自身的价值。可以说,加强与特殊儿童的交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理解。
关键词:特殊教育;特殊儿童;交流;心理健康
特殊教育是针对特殊儿童的不同情况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推行特殊教育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对特殊教育的阻碍及特殊教育的现代化工具改革等,而其中最为迫切的问题,莫过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针对特殊教育理念召开过“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会上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指出,“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志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
那么,这些“特性与需要的广泛差异”就是特殊教育进行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要找到“特性与需要的广泛差异”,不能仅仅从外部表现来区分,还要联系特殊儿童的具体实际,加强与教育主体的交流和理解,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样才可以完整地把握教育对象的真实特点,有利于特殊儿童的康复与矫正,培养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
一、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提高其交流能力
不论是正常儿童还是特殊儿童,都有自身独特的心理发展特性。以智障儿童为例,智障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明显比正常儿童低,注意力、意志力等的发展明显迟缓,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们不爱交流。交流是人类的本能,通过交流可以促进特殊儿童理解能力的发展。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发现其心理问题、明确其个性特色的重要手段,即使是对有自闭倾向的特殊儿童,依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恰当的交流,也会为其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教育活动的展开
教育是要结合儿童的特点来进行的,大教育家孔子就重视因材施教。特殊教育更要制定符合特殊儿童具体情况的教育方案,以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在进行特殊教育的过程中,若要将教育内容深入到教育对象心中,就必须关注他们的心理特点。
信息是无处不在的,日常行为是心理特点的反映,细心观察特殊儿童的行为和思维特点,通过这种单方面的信息搜集与交流,教师也可以基本了解他们的心理,从而采取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同时,差异性教育是特殊教育的核心。从不同的观察和交流渠道获取特殊儿童的信息,实际上就是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把握了特殊儿童的独特性。
三、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其良好人格的养成
笔者认为,教育中最不应该忽视的是学生的人格养成。特殊教育面对的儿童都有各种不同的心理特点,他们本身存在的问题和与众不同的成长环境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
特殊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关心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平时要主动与他们进行交流,理解他们,试着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从而把握合适的时机,利用合理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这在培养特殊儿童良好人格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加强与他们的交流,有利于他们倾诉、宣泄负面情绪,也有利于他们积极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总之,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其关键又在于尊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不應该是“教师教学生听”,教育是交流,是互动,更是人文情怀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在特殊教育层面,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在这群特别的儿童相处的过程中,教师要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察觉他们的身心变化,激励他们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进而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责任。特殊教育目前最急切的问题就是要坚持以人文本,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保证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鼓励他们乐观向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这是教师的职责,也是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胡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点亮培智语文课堂——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培智生活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2012,(10).
[2]朴永馨.特殊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3]曲学利,吕淑惠.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06).
[4]张冲.以人为本,树立中国大特殊教育新理念——孟万金教授创立“人本特教”的里程碑意义[J].中国特殊教育,2008,(09).
关键词:特殊教育;特殊儿童;交流;心理健康
特殊教育是针对特殊儿童的不同情况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推行特殊教育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对特殊教育的阻碍及特殊教育的现代化工具改革等,而其中最为迫切的问题,莫过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针对特殊教育理念召开过“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会上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指出,“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志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
那么,这些“特性与需要的广泛差异”就是特殊教育进行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要找到“特性与需要的广泛差异”,不能仅仅从外部表现来区分,还要联系特殊儿童的具体实际,加强与教育主体的交流和理解,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样才可以完整地把握教育对象的真实特点,有利于特殊儿童的康复与矫正,培养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
一、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提高其交流能力
不论是正常儿童还是特殊儿童,都有自身独特的心理发展特性。以智障儿童为例,智障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明显比正常儿童低,注意力、意志力等的发展明显迟缓,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们不爱交流。交流是人类的本能,通过交流可以促进特殊儿童理解能力的发展。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发现其心理问题、明确其个性特色的重要手段,即使是对有自闭倾向的特殊儿童,依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恰当的交流,也会为其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教育活动的展开
教育是要结合儿童的特点来进行的,大教育家孔子就重视因材施教。特殊教育更要制定符合特殊儿童具体情况的教育方案,以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在进行特殊教育的过程中,若要将教育内容深入到教育对象心中,就必须关注他们的心理特点。
信息是无处不在的,日常行为是心理特点的反映,细心观察特殊儿童的行为和思维特点,通过这种单方面的信息搜集与交流,教师也可以基本了解他们的心理,从而采取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同时,差异性教育是特殊教育的核心。从不同的观察和交流渠道获取特殊儿童的信息,实际上就是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把握了特殊儿童的独特性。
三、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其良好人格的养成
笔者认为,教育中最不应该忽视的是学生的人格养成。特殊教育面对的儿童都有各种不同的心理特点,他们本身存在的问题和与众不同的成长环境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
特殊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关心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平时要主动与他们进行交流,理解他们,试着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从而把握合适的时机,利用合理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这在培养特殊儿童良好人格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加强与他们的交流,有利于他们倾诉、宣泄负面情绪,也有利于他们积极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总之,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其关键又在于尊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不應该是“教师教学生听”,教育是交流,是互动,更是人文情怀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在特殊教育层面,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在这群特别的儿童相处的过程中,教师要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察觉他们的身心变化,激励他们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进而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责任。特殊教育目前最急切的问题就是要坚持以人文本,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保证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鼓励他们乐观向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这是教师的职责,也是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胡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点亮培智语文课堂——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培智生活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2012,(10).
[2]朴永馨.特殊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3]曲学利,吕淑惠.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06).
[4]张冲.以人为本,树立中国大特殊教育新理念——孟万金教授创立“人本特教”的里程碑意义[J].中国特殊教育,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