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十一)
【原谱】
指欲透骨,掌欲推山。
运腰发力,力发到额。
【注解】
①指欲透骨:这是太祖拳家对发力瞬间的要求。一且要发力攻击,梢节就要聚集力量,其力量大到一戳就可戳穿敌骨头才行。
②掌欲推山:发力之际,力量聚于掌上,其力量大到可以推倒大山。
③运腰发力:拳家再次强调腰为力源,要发力必先运腰。
④额:规定的数目。《新五代史·刘审交传》:“租有定额。”
力发到额:太祖拳家认为凡发力其额度一定要发到规定的数目。具体数目即“出七留三”。
(六十二)
【原谱】
手与脚合,肘与膝合。
肩与骱合,三合四配。
【注解】
①手与脚合:这是太祖拳所谓外三合之一,即动作时手脚齐起齐落的形合,定势时手指梢节微屈的扣劲和足趾微屈抓地的扣劲相合。
②肘与膝合:顺势动作时,同侧的肘与膝上下对齐相合,肘的垂劲和膝的内扣劲相合;拗势动作时,异侧肘和膝上下相照,向中间夹束成合劲、合势。
③肩与骱合:沉肩、插胛与腰胯夹束相结合,协调一体。
④四配:四肢动作协调为四配。
三合四配:指拳家周身协调无碍。
(六十三)
【原谱】
梢节初起,中关相随。
根节紧追,劲道顺遂。
【注解】
①梢节:手。
梢节初起:拳家认为发力攻击时,手起目标要稳、准、狠。
②中节:肘为中节。
中节相随:发力攻击时,肘要自然顺随梢节的运动方向,不能偏离其先导轨迹。
③根节:肩为根节。
根节紧追:发力攻击时,要通过肩部的发送紧追,催动全身的意气劲力至臂,再经肘、腕,达于手,发放而出。
④顺遂:顺心,顺意。
劲道顺遂:拳家认为要达到上述要求,劲力就要随心所欲地发放。
(六十四)
【原谱】
神与气合,劲力乃生。
抄肠刮肚,丹田运气。
【注解】
①神:气功名词,此处指主宰形体的生理功能。
神与气合,劲力乃生:太祖拳家要求神须定,气须旺,精须聚。只有三者结合,才能产生力量。
②抄肠刮肚:这是太祖拳家的一种功法。拳家用意识运气将体内大小肠、五脏缓缓吊上放下,使其在体腔内有所运动,促使五脏间血脉流通不滞,练好可避免小肠疝气或胃下垂。
③丹田运气:练功时于虚静中意照下丹田,脐下小腹处自然起伏,有节奏地缓缓一开一合,似觉有气自丹田处随之徐徐出入,故名。
(六十五)
【原谱】
运气发力,气行催力。
内劲聚发,浑然贯穿。
【注解】
①运气发力:这是太祖拳对发力的内在要求。凡发力一定要先以意引气在体内循一定路线运行,而后聚集气力,一发而就。
②气行催力:以气息催动劲力的击发。这是意识支配内气由丹田流注部位,同时以呼气配合动作击发力的综合表现。
③内劲聚发:太祖拳要求先借气蓄力,即在吸气的同时将气感聚蓄于丹田,并收束肢体,蓄力于内。发力时又借助呼气的催促,在展肢出击的同时,将内蓄的气感和劲力爆发而出。
④浑:全,满。陈师道《山口》诗:“渔屋浑环水,晴湖半落东。”
浑然贯穿:拳家认为只要达到内外的动作规范,周身气血畅通,经络无滞,一旦发力,则必然浑身是劲,不滞不留,一发中的。
(六十六)
【原谱】
劲力贵脆,刚柔相寓。
节力换劲,利贯始终。
【注解】
①贵:重视,崇尚。《老子》:“不贵难得之货。”
脆:不僵不滞,干脆利落。
劲力贵脆:太祖拳家重视发放干脆利落、不僵不滞的劲力。
②寓:寄托。苏轼《宝绘堂记》:“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刚:刚劲,此类劲法注重本力,形直性烈,硬攻直进,刚硬为长,故称刚劲。
柔:柔劲,此类劲法注重运气,曲蓄善变,擅长以守为攻,引进落空,寻机换为刚劲而攻。
刚柔相寓:太祖拳认为本门拳派的劲力应是刚劲和柔劲相互寄托。
③节:节止,限制之不使过。《吕氏春秋·大乐》:“必节嗜欲。”
换劲:拳家认为攻守之中不断的蓄劲、发劲的过程为换劲。
节力换劲:太祖拳要求拳家在攻防之中要注意节制用力,注意换劲。
④利贯始终:太祖拳认为只有注意节力换劲,才能做到劳逸结合。这样做有利于整个运动过程始终都能保持充沛的精力,不至于半途而废。
(六十七)
【原谱】
料敌机先,临敌势变。
审势立策,待时寻机。
【注解】
①料:料想,揣度。《史记·李斯列传》:“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
机:细微的迹象。
料敌机先:拳家要求必先就细微的迹象,揣度敌方的意图。
②临:面对。《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得。”
临敌势变:拳家要求在面对敌人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变换自己的招式。
③审:详知,明述。《淮南子·说山训》:“万事由此所先后上下,不可不审。”
审势立策:拳家要求必先详知面临的形势,及时订立应付的策略。
④待时寻机:拳家认为心中有了把握也不可轻举妄动,只有等待时机,寻找机会,才能攻而取之。
(六十八)
【原谱】
以静待动,固守待进。
静无常形,动如雷霆。
【注解】
①以静待动:拳家要求以沉着镇静、毫不松懈的架势,静待对方的进攻利诱等举动,待寻得对方在动变中露出了破绽,方一举而击,攻而制之。
②固守待进:太祖拳家认为要保护自已,就要牢固地采取防守措施,不急不躁,及时寻找战机,进而取之。
③静无常形:拳家要求在蓄势时,我的攻防意图和攻击的目标,在未实施之前,不要表露于形。在实施时,也要尽量减小动作的前兆,这样才能出其不意地击中对方,打他个措手不及。
④雷霆:疾雷。《易·系辞上》:“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动如雷霆:拳家要求一旦寻得机会,实施攻击,动作就要快捷,威势要猛,力量要足,犹如雷霆万钧之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能取胜。
(六十九)
【原谱】
闪空疾入,伺机进击。
旧力已过,新力未生。
【注解】
①闪空疾入,伺机进击:拳家要求面对敌入的攻击,可以侧身急避,使其攻击无着,然后快速进前,寻其空隙,乘机出击。
②旧力已过,新力未生:拳家认为这是我方攻击的最佳时机。所谓旧力已过,指对方第一攻击已经形成,其力锋稍微过去之时,其力已用老,犹如强弩之末,不拨自落。所谓新力未生,指对方第二攻击尚未形成,其力蓄而未发之际,此时其力尚弱,犹如引弓待发之际。这两个时机,务必注意掌握。
(七十)
【原谱】
寻其拍位,后发制人。
柔承力尾,刚在力前。
【注解】
①拍位:原指唱南音打拍子的时机。
寻其拍位:拳家认为要进行攻击,也要像唱南曲打拍子一样,寻找准确的位置,一拍到位。
②后发制人:拳家指先让对方发招攻击,我先避其锋芒,保全自己,待对方暴露出破绽或露出疲惫之色时,再发招进攻,制服对手。要注意在防守和躲闪之时寻找战机,或在此过程中引诱对方露出败相,为我创造战机。同时要调整自己的气息和姿势,一旦得机,就迅速有力地发起反攻,制而胜之。
③柔承力尾:拳家指对方已抢先进招攻击,我必须相准其用力方向,先让过其力锋,避其锋芒,再随其进攻之方向,添力引其前扑,或随其回收之际,添力推其后跌。这是借力打力、借势打势的诀要。
④刚在力前:拳家指对方欲行进攻但准备尚未就绪,或者已发起攻击但还未发力,此时我则以雷霆万钧之硬力打击对方。所谓刚力,必须刚猛、快速,先于他人而发。
【原谱】
指欲透骨,掌欲推山。
运腰发力,力发到额。
【注解】
①指欲透骨:这是太祖拳家对发力瞬间的要求。一且要发力攻击,梢节就要聚集力量,其力量大到一戳就可戳穿敌骨头才行。
②掌欲推山:发力之际,力量聚于掌上,其力量大到可以推倒大山。
③运腰发力:拳家再次强调腰为力源,要发力必先运腰。
④额:规定的数目。《新五代史·刘审交传》:“租有定额。”
力发到额:太祖拳家认为凡发力其额度一定要发到规定的数目。具体数目即“出七留三”。
(六十二)
【原谱】
手与脚合,肘与膝合。
肩与骱合,三合四配。
【注解】
①手与脚合:这是太祖拳所谓外三合之一,即动作时手脚齐起齐落的形合,定势时手指梢节微屈的扣劲和足趾微屈抓地的扣劲相合。
②肘与膝合:顺势动作时,同侧的肘与膝上下对齐相合,肘的垂劲和膝的内扣劲相合;拗势动作时,异侧肘和膝上下相照,向中间夹束成合劲、合势。
③肩与骱合:沉肩、插胛与腰胯夹束相结合,协调一体。
④四配:四肢动作协调为四配。
三合四配:指拳家周身协调无碍。
(六十三)
【原谱】
梢节初起,中关相随。
根节紧追,劲道顺遂。
【注解】
①梢节:手。
梢节初起:拳家认为发力攻击时,手起目标要稳、准、狠。
②中节:肘为中节。
中节相随:发力攻击时,肘要自然顺随梢节的运动方向,不能偏离其先导轨迹。
③根节:肩为根节。
根节紧追:发力攻击时,要通过肩部的发送紧追,催动全身的意气劲力至臂,再经肘、腕,达于手,发放而出。
④顺遂:顺心,顺意。
劲道顺遂:拳家认为要达到上述要求,劲力就要随心所欲地发放。
(六十四)
【原谱】
神与气合,劲力乃生。
抄肠刮肚,丹田运气。
【注解】
①神:气功名词,此处指主宰形体的生理功能。
神与气合,劲力乃生:太祖拳家要求神须定,气须旺,精须聚。只有三者结合,才能产生力量。
②抄肠刮肚:这是太祖拳家的一种功法。拳家用意识运气将体内大小肠、五脏缓缓吊上放下,使其在体腔内有所运动,促使五脏间血脉流通不滞,练好可避免小肠疝气或胃下垂。
③丹田运气:练功时于虚静中意照下丹田,脐下小腹处自然起伏,有节奏地缓缓一开一合,似觉有气自丹田处随之徐徐出入,故名。
(六十五)
【原谱】
运气发力,气行催力。
内劲聚发,浑然贯穿。
【注解】
①运气发力:这是太祖拳对发力的内在要求。凡发力一定要先以意引气在体内循一定路线运行,而后聚集气力,一发而就。
②气行催力:以气息催动劲力的击发。这是意识支配内气由丹田流注部位,同时以呼气配合动作击发力的综合表现。
③内劲聚发:太祖拳要求先借气蓄力,即在吸气的同时将气感聚蓄于丹田,并收束肢体,蓄力于内。发力时又借助呼气的催促,在展肢出击的同时,将内蓄的气感和劲力爆发而出。
④浑:全,满。陈师道《山口》诗:“渔屋浑环水,晴湖半落东。”
浑然贯穿:拳家认为只要达到内外的动作规范,周身气血畅通,经络无滞,一旦发力,则必然浑身是劲,不滞不留,一发中的。
(六十六)
【原谱】
劲力贵脆,刚柔相寓。
节力换劲,利贯始终。
【注解】
①贵:重视,崇尚。《老子》:“不贵难得之货。”
脆:不僵不滞,干脆利落。
劲力贵脆:太祖拳家重视发放干脆利落、不僵不滞的劲力。
②寓:寄托。苏轼《宝绘堂记》:“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刚:刚劲,此类劲法注重本力,形直性烈,硬攻直进,刚硬为长,故称刚劲。
柔:柔劲,此类劲法注重运气,曲蓄善变,擅长以守为攻,引进落空,寻机换为刚劲而攻。
刚柔相寓:太祖拳认为本门拳派的劲力应是刚劲和柔劲相互寄托。
③节:节止,限制之不使过。《吕氏春秋·大乐》:“必节嗜欲。”
换劲:拳家认为攻守之中不断的蓄劲、发劲的过程为换劲。
节力换劲:太祖拳要求拳家在攻防之中要注意节制用力,注意换劲。
④利贯始终:太祖拳认为只有注意节力换劲,才能做到劳逸结合。这样做有利于整个运动过程始终都能保持充沛的精力,不至于半途而废。
(六十七)
【原谱】
料敌机先,临敌势变。
审势立策,待时寻机。
【注解】
①料:料想,揣度。《史记·李斯列传》:“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
机:细微的迹象。
料敌机先:拳家要求必先就细微的迹象,揣度敌方的意图。
②临:面对。《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得。”
临敌势变:拳家要求在面对敌人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变换自己的招式。
③审:详知,明述。《淮南子·说山训》:“万事由此所先后上下,不可不审。”
审势立策:拳家要求必先详知面临的形势,及时订立应付的策略。
④待时寻机:拳家认为心中有了把握也不可轻举妄动,只有等待时机,寻找机会,才能攻而取之。
(六十八)
【原谱】
以静待动,固守待进。
静无常形,动如雷霆。
【注解】
①以静待动:拳家要求以沉着镇静、毫不松懈的架势,静待对方的进攻利诱等举动,待寻得对方在动变中露出了破绽,方一举而击,攻而制之。
②固守待进:太祖拳家认为要保护自已,就要牢固地采取防守措施,不急不躁,及时寻找战机,进而取之。
③静无常形:拳家要求在蓄势时,我的攻防意图和攻击的目标,在未实施之前,不要表露于形。在实施时,也要尽量减小动作的前兆,这样才能出其不意地击中对方,打他个措手不及。
④雷霆:疾雷。《易·系辞上》:“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动如雷霆:拳家要求一旦寻得机会,实施攻击,动作就要快捷,威势要猛,力量要足,犹如雷霆万钧之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能取胜。
(六十九)
【原谱】
闪空疾入,伺机进击。
旧力已过,新力未生。
【注解】
①闪空疾入,伺机进击:拳家要求面对敌入的攻击,可以侧身急避,使其攻击无着,然后快速进前,寻其空隙,乘机出击。
②旧力已过,新力未生:拳家认为这是我方攻击的最佳时机。所谓旧力已过,指对方第一攻击已经形成,其力锋稍微过去之时,其力已用老,犹如强弩之末,不拨自落。所谓新力未生,指对方第二攻击尚未形成,其力蓄而未发之际,此时其力尚弱,犹如引弓待发之际。这两个时机,务必注意掌握。
(七十)
【原谱】
寻其拍位,后发制人。
柔承力尾,刚在力前。
【注解】
①拍位:原指唱南音打拍子的时机。
寻其拍位:拳家认为要进行攻击,也要像唱南曲打拍子一样,寻找准确的位置,一拍到位。
②后发制人:拳家指先让对方发招攻击,我先避其锋芒,保全自己,待对方暴露出破绽或露出疲惫之色时,再发招进攻,制服对手。要注意在防守和躲闪之时寻找战机,或在此过程中引诱对方露出败相,为我创造战机。同时要调整自己的气息和姿势,一旦得机,就迅速有力地发起反攻,制而胜之。
③柔承力尾:拳家指对方已抢先进招攻击,我必须相准其用力方向,先让过其力锋,避其锋芒,再随其进攻之方向,添力引其前扑,或随其回收之际,添力推其后跌。这是借力打力、借势打势的诀要。
④刚在力前:拳家指对方欲行进攻但准备尚未就绪,或者已发起攻击但还未发力,此时我则以雷霆万钧之硬力打击对方。所谓刚力,必须刚猛、快速,先于他人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