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元甲,这个在华人世界不需要任何注释便可通行的名字,于老外却是完全陌生的,必须依赖李小龙和《精武门》才能获得一点模糊的概念。所以,由霍元甲这个题材拍出来的电影只能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中国电影,不为迎合欧美市场,是一部重铸经典形象、原汁原味、如假包换的华语功夫片。
在屏幕塑造的霍元甲形象中,1980年的《霍元甲》最为有名,这部徐小明导演,黄元申、梁小龙和米雪主演的香港电视剧在1983年被引进内地之时,万人空巷,一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更是街知巷闻。那时的黄元申还没有出家,文质彬彬的气质很符合自幼体弱多病的霍元甲形象,这里的霍元甲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民族英雄,国恨家仇,深明大义。
1982年袁和平执导的《霍元甲》,由高大威猛的梁家仁诠释的成年霍元甲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传统武师形象。然而,2000年赵文卓版的《霍元甲》却被世人诟病,霍元甲被置身于三个不同阶层、不同性格女人的情感纠葛中,赵文卓皮笑肉不笑的表演实在难以入眼,而陈真也由徒弟变成了杀父之仇的夙敌。同样,2005年的电影《无敌小子霍元甲》更是一部大烂片,拍摄水准低劣不说,还将霍元甲和农民起义联系在一起。其间,霍元甲的形象还间或出现在李小龙的《精武门》和李连杰《精武英雄》之中,从霍元甲30年来荧屏形象流变来看,他的成长经历具有一种人民性,观众偏好的是他对朋友义,对敌人狠,重义轻生,有一种出乎天地正气,为国为民的大侠精神。
霍元甲的形象最早出自于平江不肖生的《近代侠义英雄传》,小说里的霍元甲和现实中霍元甲一样,并不是一个盲目排外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他是非常理智的勇者。在我们看到的新版电影《霍元甲》中,安排了一个身材异常魁梧,肌肉异常发达的壮汉,一个善打泰拳的部落首领,一个西班牙剑客,还有一个英国自由搏击拳手,这四场格斗戏的安排有视觉上的噱头,拳拳到肉的质感迥异于拳脚加搞笑的传统娱乐套路,而这或许也是霍元甲传统武学精神在新时代的另一种变身。《霍元甲》与以往的版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强调一种新的民族精神——即不是通过武术来以暴制暴,用复仇诠释民族尊严,而是依靠自身的强大赢得别人的敬重而不敢妄为。
作为2006年最有观赏价值和票房潜力的华语大片,《霍元甲》筹备两年斥资1.5亿元人民币,自幼小儿麻痹的导演于仁泰还原了一个和他有着类似经历的角色,李连杰舍弃御用执导元奎而改用更有古典韵味的袁和平。2006年版《霍元甲》更背负了四重的意义:第一,再现一代武学宗师霍元甲的人生传奇,演绎这个自小体弱多病却极有毅力的武学奇才如何成为一个民族英雄而后遭人暗害的一生。第二,闯荡好莱坞多年的李连杰至今只博得一个暴怒好打的Jet Li形象,他于红尘中修佛性,他离港赴美又回归,去意彷徨,一部野心勃勃的《霍元甲》成了他35年的动作片生涯的终结。第三,同样闯荡好莱坞的香港导演于仁泰,昔日的烂片之王已经成为今日好莱坞华人导演圈的中坚力量,他弃B级恐怖片而选择一部他从未染指的写实的武侠大片。第四,15年前,徐克匪夷所思的想象力拯救了日暮西山的香港武侠片;15年后,徐克创立的新派武侠片成了大俗套,武侠电影的这片田园再次荒芜,一部《卧虎藏龙》在国际上获奖改变不了什么,一部《七剑》的写实也没换来什么,那《霍元甲》的硬桥硬马代表一种复古的时尚又能有多大的魅力?
2006年版《霍元甲》的台前幕后、戏里戏外都在说同样一件事情,那就是无奈的回归和重回起点的一搏。
重回起点的一搏的有香港导演于仁泰。如今在好莱坞占有一席之地的他从小是小儿麻痹症患者,直到现在还要做腿部按摩,小时候矫正萎缩的右腿,他每天都要穿上铁鞋,他得经常忍受脚磨破皮之苦。被父母送到英国念中学的于仁泰,经常成为外国同学欺负的对象,但是他不因此气馁,反而在周末假期到唐人街找中国师傅练咏春拳健身。70年代末期的香港“新浪潮”电影中,于仁泰等人导演的恐怖片最受欢迎,他们运用先进的拍摄技巧,个性化的创作理念,营造出空前的恐怖气氛,令观众耳目一新,叫好叫座,反应热烈。《灵气逼人》是他的早期代表作,难得的是于仁泰对影片节奏的控制,剥茧抽丝有条不紊,影片开始还有些喜剧元素,但不久便笼罩着惊悚悬疑气氛中,尤其女鬼附身后叶茜文的阴森表情、动作被拍得摄人心魄。于仁泰有营造惨淡气氛的能力,古装人物中又能够带出浓郁的现代个性,《白发魔女传》诡异现代的风格就别树一格,镜头语言极端,色调浓烈阴郁,黑暗阴冷的江湖气息烘托世俗的仇杀纷争。林青霞的化妆清冷妖冶,素面上两撇浓眉飞入云鬓,时而玉体横陈于潭水中暗香浮动,时而长发披散,眼神中寒气凛冽。于仁泰前往好莱坞发展的首部电影《五行战士》流于一般化,第二部影片《鬼娃新娘》的票房和口碑都不错,接下来的《弗莱迪对杰森》噱头十足更是大获成功,奠定了于仁泰在好莱坞的地位。但于仁泰一直有个英雄梦,所以霍元甲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小男孩蜕变为民族英雄的故事,就是他一直想拍摄的题材。
徐克铸《七剑》再造江湖,成龙带着《新警察故事》赢得票房,洪金宝和甄子丹《杀破狼》打开新天地。而2006年第一个扯大旗的那个人只能是李连杰,他宛如碧玉般纯真,又如快刀般无情,如果没有他一身绝世的功夫,又如何改变得了新武侠电影一贯华而不实的顽疾。《霍元甲》的出世是李连杰虚怀若谷的佛学体验,是中华武技的正本清源,更有尚武精神的真正内涵——止戈为武,仁者无敌。
归去来兮。没有不散的电影,英雄侠客谁能永不谢幕?那一天到来时,其实并不是终结,或许李连杰选择了大武的修行,重新上路了。到那时,不妨用《霍元甲》的一句台词来为这个武者、行者送行:“你没有选择生命开始的权利,但你要有勇气走到生命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