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以《西湖七月半》为例,揭示晚明小品文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展示晚明时期市民文化的全景风貌,并以此探究当时的文学创作思想的变化。围绕五种人观西湖月景的景象,进行深一步的探讨雅文化与俗文化。
关键词:雅与俗 市井文化 真情 人文意识 审美
晚明小品文一反先秦、唐宋散文所追求的“以文载道”的精神,而是在艺术风格上不拘格套,追求自我意识、性灵和趣味,在已有的基础上谋求发展,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这类文体兴起于文学觉醒的六朝时期,主流代表作是《世说新语》,在宋代苏黄等大家的创作中,在探索中不断向前,是《西湖七月半》晚明时期小品文体艺术的经典之作。它体现当时的一些创作倾向,通过对《西湖七月半》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把握,加深对晚明的文学思想和文人审美的研究。
一.小·题材
小品文题材主要以序、记、论、碑、传、铭、赞、尺牍等为主,具有短小隽永的特点,语言上讲求锤炼雕琢,简洁大方。内容上,从小事中着眼,融入叙事、议论、抒情等内容,表现其闲适的创作风格。
(一)各阶层的人物群像
西湖美景是历代骚人墨客赞美讴歌的对象。《西湖七月半》就是作者記述当时杭州市民中元节游西湖盛况的文章。“七月半”这个民间的传统说法,是指阴历七月十五日,也是中国节气中的中元节,又称鬼节。当时杭州的风俗,这一天,人们大都举行祭祀活动,男女老少在这天夜晚都要游西湖。文章忽视对皎洁的月光、灯光、湖光、月影、山影、塔影等景色的细致描绘,而力图展示各式各样的人物群像。
文章开头点明题旨“看七月半之人,五类看之。”将熙熙攘攘的人群主要划分为五大类。一是“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的达官显贵等官僚。他们乘坐华美而精心雕饰的楼船,摆盛大而山珍海味的筵席,听吹箫击鼓的乐曲,看优伶歌舞的仪姿,一片辉煌之景,霓虹灯光和相互交映的音乐,令人眼花缭乱,显示富态之景。他们不观看今晚的月色,也并不关心风雅之事。
二是“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的豪富之家。他们一会儿坐在船上,一会儿登上船楼,携带美少年,欢声笑语,顾盼生姿,左顾右盼并不专心赏月。
三是“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的名妓僧人。他们听着轻柔的管弦音乐,浅斟低唱,他们在看月,又想让别人看见他们的风雅。较前两类,有“风雅”,但有表现自己的成分。
四是“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的市井之人。他们选择交通工具上“不舟不车”,穿衣打扮上“不衫不帻”,仪态上“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装假醉。”他们并不看月,在一片热闹中,装醉闹事,引得旁人驻足围观。
五是“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不作意看月者”的高洁文人。环境清雅淡然,一叶扁舟,几张茶几,围炉焚香,茶香四溢,邀二三好友,得美人来伴,他们并不喜欢热闹喧嚣,而另择一方清净之地,赏月论诗。他们是真正看月的不同流俗的文人雅士。
在中元节看月这件事上,作者寥寥几笔,再现社会各阶层的不同的游湖方式,字里行间包含褒贬情感。通过环境衬托,展现其性格特征。风流才子的文雅与市井百姓的庸俗形成鲜明对照。最具有表现力的就是其中一句“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彰显月者清静淡泊、宁静致远的情怀,文章的结尾,让读者感到意犹未尽,韵味无穷。
(二)市民意识的强化、具体化
唐宋后市民意识逐渐兴盛,导致了戏曲、话本、小说等文学的崛起和发展。南宋时经济、政治中心南迁,市民阶层发展起来。元代后,杂剧和南戏随之得以发展。在明代晚期,体现的尤为明显。市民意识作为一种深层广泛的社会意识。必然对不少作家的创作心理产生影响,并在创作作品上展示出来,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乃至流派。文学史上称为“通俗文学”、“市井文学”、“市民文学”。
《西湖七月半》表现了某种市民化、世俗化文学倾向。增添刻画了市井细民的人物形象,并不追求单一化,增加文学的市井气息和真实情感。张岱作为文人,更为推崇第五类的高雅人士。但是,他在创作中并不浓墨重笔地突出文人,而是关注整个社会阶层。一些市井细民看不出今晚的月夜有何不同,只觉得热闹,呼朋唤友,三五成群。但是他们的需求与喜好,也被作者所关注,描写的细致入微,生动传神。关注江湖游民的愿望,被社会各阶层广泛的接受,做到真正的雅俗共赏。
二.真·情感
小品文中流露出细腻充沛的情感,用一颗真心,表现当时社会渴望真情,充分肯定人性和自我。更关注作为“人”本身的自我价值,将内容和思想结合的更加贴切。
(一)社会功用的弱化
在历来的文学作品中,都有着较为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教化意义,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使得文人创作更为谨慎小心。明代文人集团的林立,和各个流派的纷争,使各类的文风相互渗透交融。
在内容上,不再扎根于古旧的经书传记,而取材于近世传闻和当代新事,贴近市民生活。寄意于世俗社会,不在放眼于广阔的朝代兴替和英雄争霸的大事件,着眼于生活中琐碎小事,带有浓郁的俗市井气息、鲜明的时代特征。读者阅读时,拉近了创作者与阅读者的心理距离,给人以身临其境、面向人生的新体验。
传统道德的三纲五常焦化气息淡化,面对着市井细人的粗俗鄙陋,《西湖七月半》没有大篇幅的“劝善惩恶”观念,没有传统道统文化强调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教条观念,不在力求呼吁人们克制情欲,回归“理”与“礼”。
语言具有通俗性,清新别致,克服诗文中的拟古蹈袭,创作中扫除阅读过程的障碍。阅读的范围更加宽广,面向更广阔的群众。
(二)人文意识的觉醒
晚明的自我意识,体现在不再局限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三家思想),更加重视市民阶层的审美意识和个性自由。
晚明时期的小品文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更高的主体意识,对人情世态的调侃之感,创作思想也更为活跃。《西湖七月半》这篇小品文,将关注视野由自然景物,转移到人本身,更加重视人自身的生存状态。将所有的社会阶层齐聚一堂,共享西湖月景。在杭州西湖月色之景,更加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全文一共出现了二十五个“看”字,引人注目。用法灵活多样,它们被用在不同的地方,情态不同,显隐不同,层次不同。有看,有不看,有各种各样的看,也有各种各样的不看。
关键词:雅与俗 市井文化 真情 人文意识 审美
晚明小品文一反先秦、唐宋散文所追求的“以文载道”的精神,而是在艺术风格上不拘格套,追求自我意识、性灵和趣味,在已有的基础上谋求发展,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这类文体兴起于文学觉醒的六朝时期,主流代表作是《世说新语》,在宋代苏黄等大家的创作中,在探索中不断向前,是《西湖七月半》晚明时期小品文体艺术的经典之作。它体现当时的一些创作倾向,通过对《西湖七月半》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把握,加深对晚明的文学思想和文人审美的研究。
一.小·题材
小品文题材主要以序、记、论、碑、传、铭、赞、尺牍等为主,具有短小隽永的特点,语言上讲求锤炼雕琢,简洁大方。内容上,从小事中着眼,融入叙事、议论、抒情等内容,表现其闲适的创作风格。
(一)各阶层的人物群像
西湖美景是历代骚人墨客赞美讴歌的对象。《西湖七月半》就是作者記述当时杭州市民中元节游西湖盛况的文章。“七月半”这个民间的传统说法,是指阴历七月十五日,也是中国节气中的中元节,又称鬼节。当时杭州的风俗,这一天,人们大都举行祭祀活动,男女老少在这天夜晚都要游西湖。文章忽视对皎洁的月光、灯光、湖光、月影、山影、塔影等景色的细致描绘,而力图展示各式各样的人物群像。
文章开头点明题旨“看七月半之人,五类看之。”将熙熙攘攘的人群主要划分为五大类。一是“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的达官显贵等官僚。他们乘坐华美而精心雕饰的楼船,摆盛大而山珍海味的筵席,听吹箫击鼓的乐曲,看优伶歌舞的仪姿,一片辉煌之景,霓虹灯光和相互交映的音乐,令人眼花缭乱,显示富态之景。他们不观看今晚的月色,也并不关心风雅之事。
二是“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的豪富之家。他们一会儿坐在船上,一会儿登上船楼,携带美少年,欢声笑语,顾盼生姿,左顾右盼并不专心赏月。
三是“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的名妓僧人。他们听着轻柔的管弦音乐,浅斟低唱,他们在看月,又想让别人看见他们的风雅。较前两类,有“风雅”,但有表现自己的成分。
四是“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的市井之人。他们选择交通工具上“不舟不车”,穿衣打扮上“不衫不帻”,仪态上“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装假醉。”他们并不看月,在一片热闹中,装醉闹事,引得旁人驻足围观。
五是“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不作意看月者”的高洁文人。环境清雅淡然,一叶扁舟,几张茶几,围炉焚香,茶香四溢,邀二三好友,得美人来伴,他们并不喜欢热闹喧嚣,而另择一方清净之地,赏月论诗。他们是真正看月的不同流俗的文人雅士。
在中元节看月这件事上,作者寥寥几笔,再现社会各阶层的不同的游湖方式,字里行间包含褒贬情感。通过环境衬托,展现其性格特征。风流才子的文雅与市井百姓的庸俗形成鲜明对照。最具有表现力的就是其中一句“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彰显月者清静淡泊、宁静致远的情怀,文章的结尾,让读者感到意犹未尽,韵味无穷。
(二)市民意识的强化、具体化
唐宋后市民意识逐渐兴盛,导致了戏曲、话本、小说等文学的崛起和发展。南宋时经济、政治中心南迁,市民阶层发展起来。元代后,杂剧和南戏随之得以发展。在明代晚期,体现的尤为明显。市民意识作为一种深层广泛的社会意识。必然对不少作家的创作心理产生影响,并在创作作品上展示出来,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乃至流派。文学史上称为“通俗文学”、“市井文学”、“市民文学”。
《西湖七月半》表现了某种市民化、世俗化文学倾向。增添刻画了市井细民的人物形象,并不追求单一化,增加文学的市井气息和真实情感。张岱作为文人,更为推崇第五类的高雅人士。但是,他在创作中并不浓墨重笔地突出文人,而是关注整个社会阶层。一些市井细民看不出今晚的月夜有何不同,只觉得热闹,呼朋唤友,三五成群。但是他们的需求与喜好,也被作者所关注,描写的细致入微,生动传神。关注江湖游民的愿望,被社会各阶层广泛的接受,做到真正的雅俗共赏。
二.真·情感
小品文中流露出细腻充沛的情感,用一颗真心,表现当时社会渴望真情,充分肯定人性和自我。更关注作为“人”本身的自我价值,将内容和思想结合的更加贴切。
(一)社会功用的弱化
在历来的文学作品中,都有着较为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教化意义,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使得文人创作更为谨慎小心。明代文人集团的林立,和各个流派的纷争,使各类的文风相互渗透交融。
在内容上,不再扎根于古旧的经书传记,而取材于近世传闻和当代新事,贴近市民生活。寄意于世俗社会,不在放眼于广阔的朝代兴替和英雄争霸的大事件,着眼于生活中琐碎小事,带有浓郁的俗市井气息、鲜明的时代特征。读者阅读时,拉近了创作者与阅读者的心理距离,给人以身临其境、面向人生的新体验。
传统道德的三纲五常焦化气息淡化,面对着市井细人的粗俗鄙陋,《西湖七月半》没有大篇幅的“劝善惩恶”观念,没有传统道统文化强调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教条观念,不在力求呼吁人们克制情欲,回归“理”与“礼”。
语言具有通俗性,清新别致,克服诗文中的拟古蹈袭,创作中扫除阅读过程的障碍。阅读的范围更加宽广,面向更广阔的群众。
(二)人文意识的觉醒
晚明的自我意识,体现在不再局限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三家思想),更加重视市民阶层的审美意识和个性自由。
晚明时期的小品文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更高的主体意识,对人情世态的调侃之感,创作思想也更为活跃。《西湖七月半》这篇小品文,将关注视野由自然景物,转移到人本身,更加重视人自身的生存状态。将所有的社会阶层齐聚一堂,共享西湖月景。在杭州西湖月色之景,更加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全文一共出现了二十五个“看”字,引人注目。用法灵活多样,它们被用在不同的地方,情态不同,显隐不同,层次不同。有看,有不看,有各种各样的看,也有各种各样的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