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灵魂的弦歌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308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惯了那些长篇累牍、鸿篇巨制式的教育学著作,当我拿到李政涛教授的《教育与永恒》一书时,如遭遇了一场难得的漫天飞雪,那些简短细腻的语句,正如一片片晶莹剔透的雪花,纯净、美好、耀眼。
  在我们的印象中,李政涛一直是一位专业的教育理论研究者,他的《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新视角》《教育科学的世界》等著作以及大量的学术论文,都严谨、规范、系统、深刻。然而,他为什么又会出这样一本随感集?他在序言中说,是周国平的灵思火花点燃了他对教育和永恒的思索,才有了这部“教育灵魂的私人记录”。
  追问自己是否配得上从事教育
  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30年后,我依然记得1989年的某个冬夜,那具从未丰腴过的肉身,蜷缩在赣南师院那间凄冷的教室里手抄此书时的场景:窗外是茫茫黑夜,沉寂如铁,我的内心交织着澎湃与安宁,这是一种奇妙的矛盾的交融……”这段“真情告白”深深地触动了我,于是我在书的空白处写了这样两句话,一句是:“一个人的成功绝不是无缘无故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早在30年前就埋下了种子。”另一句是:“真正的聪明人,其实都是下笨功夫的。”
  《教育与永恒》整本书都是灵魂的私语、直觉的捕捉和生命的体悟。与其说作者是把教育放在人生中、时代中、自然中、社会中、学校中、家庭中去感悟、品味、追问和沉思,不如说作者是以教育为灵魂和眼光,去看待人世沧桑、天地万象。作者对自己灵魂的叩问,尤其令人动容:“我的灵魂,是否配得上从事教育?我的精神生活,是否配得上从事教育研究?”这是对自我生命的深彻反思与反省,是“吾日三省吾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真切践行。对于广大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而言,的确需要这种反省意识:不是去询问从事教育工作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而是去追问自己是否配得上从事教育工作。
  塑造立体的教育精神世界
  阅读《教育与永恒》,我获得了一种特殊的体验和勇气。所谓体验,就是让人进入一种立体的教育精神世界;所谓勇气,就是敢于在教育中追寻永恒、把握永恒、体会永恒。从具体内容来看,《教育與永恒》一书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其一,是丰富的教育隐喻。隐喻大量存在于教育实践领域和教育思想领域。翻开中西方教育经典名著,可以发现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教育隐喻。比如,《学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比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不断出现的“太阳”“种子”“树木”等。这些教育隐喻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教育提供了思想工具。然而,从近年来出版的各种教育论著来看,似乎有渲染教育产业化的倾向。而《教育与永恒》一书很明显还原了教育的本质,作者用了很多隐喻手法,堪称“神来之笔”,每每令人眼前一亮、思路大开。比如,“教育是神秘的黑森林”“教育本身就是‘十字路口’”“教育是对人生的摆渡,人人都是摆渡者”“教育即采掘”“学校是终身学习的中转站和加油站”……这些隐喻从不同角度将教育真谛形象化、生动化、通俗化,让人感到亲切、信服。
  其二,是富有诗意及智慧的教育格言。教育格言是关于教育的简洁、凝练、富有美感的语句,比如,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典型的教育格言。李政涛在后记中说,那种培根式的带有教化目的的“格言”时代已然过去,自己的文字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倾诉、自我审视和自我教化。作者凭着对教育饱满的激情和敏锐的诗心,流淌出一句句充满诗意、美感与智慧的“教育格言”,比如:“教育,旨在见证人生和生命成长的可能性。教育学,是求证这种可能性的学问。”“教师与学生共同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充分实现的条件之一,甚至是首要条件。” ……这些“格言”富有理论色彩、哲思品位和生命关怀,而且读来朗朗上口。
  其三,是虔诚的教育信仰。冯友兰在《新原人》一书中根据人对宇宙、人生的理解程度的不同,将人的生命状态分为由低到高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教育人的生命状态也可以分为这四种境界:自然境界的教育人,是把教育视为职业,只是满足和维持自己生存需要的一种手段;功利境界的教育人,是把教育视为事业,努力从中寻求功名利禄;道德境界的教育人,是把教育视为使命,在教育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和精神通道;天地境界的教育人,是把教育视为信仰,以教育为生命存在的根基,与教育共同存在。《教育与永恒》实在是一部教育信仰之作,是作者以教育为生命信仰而发出的多重弦歌。李政涛说:“人在,教育在。人的生命与教育同在。”“教育在,我在。”“今日我的灵魂,是教育的灵魂。”“我的一生,从此成了皈依教育的一生。”这些“生命告白”以及整部书散发的浓郁人文气息,深刻地表现了作者与教育合二为一的生命状态和人生境界。
  生命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超越有限。那么,教育何为?教育与人同在,教育与永恒同在。因此教育人不能回避永恒,不能排斥永恒,而要有面对永恒的勇气和引导人追寻永恒的勇气。
  (作者单位:湖南《新课程评论》杂志社)
  □责任编辑 万永勇
  E-mail:jxjywyy@126.com
其他文献
1  “不曾在黑夜里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句网络热语很适用于理解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中的一个主要观点:“人性的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就是对成功的追求。这种追求自然是与人的自卑有着直接联系的。如果我们没有感受到自卑,我们就不会有超越当下与困境的愿望。”  在阿德勒看来,自卑感和追求成功一样,也是个体得以成长、发展的重要动力。每个儿童心里都有一颗梦想的种子,只是这种子最终会长成什么样子,开出一朵怎
期刊
儿童诗,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神圣的,也是朦胧的。因此,我们把三年级儿童诗的写作定位在——简简单单吟,轻轻松松诗。吟者,诵也,教也。取其后者也——教。即简简单单教,一课一得之。诗者,抒也。让孩子们轻轻松松抒,快快乐乐写。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为此,我们选用大自然中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入诗,教孩子们用拟人、重叠的手法,学写儿童诗。  本节课的教学,我们遵循“以
期刊
“习作”起始于小学语文第二学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之一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它要求从习作起始就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并且“尝试在习作中运用”。换言之,也就是提出了从习作起始就要做到“读写一体化”的要求。那么,如何处理好起始年级习作教学“积累”与“运用”的关系呢?  一、在单元导语中把握  语文要素是统编本教材的核心概
期刊
一、在备课中成长  我是第一次接触到“功能性写作”,尝试以“任务情境”的形式来设计教学,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没有参与过课例模式的实践和交流,仅凭着临时抱佛脚,阅读了几篇大博们的相关文字和课例介绍,带着一知半解,闭门造车。三个月的备课磨课,我的确有点困顿、迷茫和煎熬。  (一)写什么,任务情境的艰难选择  写作教学要“创设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要“帮助学生唤醒、激活生活经验,思考、整理自己的思
期刊
导 读:  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是“语文共生教学”的倡导者,他用自己的阅读引领学生的阅读,用自己的阅读感受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激活学生的体验,用自己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做到“眼动”——有质量的读、“嘴动”——有质量的说、 “脑动”——有质量的思考、“语言动”——有质量的语言活动和语言训练。他执教的课例《背影》,就是运用上述理念进行教学的代表。  一、关注反常处  师:黄老师现
期刊
【片段一】  师:上星期,我们班同学约我进行了一场“1分钟投篮挑战赛”,每人可以投三次。首先出场的是小力,他三次都投中了5个球。……要表示小力1分钟投中的个数,用哪个数比较合适?  生:5。  师:接着小林出场,麻烦来了。(出示小林三次投中的个数:3个,5个,4个)三次投篮,结果怎么样?  生:不同。  师:这一回,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小林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  生1:我觉得可以用5来表示,因为
期刊
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数学方法运用、数学思想表达、数学思考加深的过程,有序、有理、有法是其内在的重要标尺,也是数学教学所应该追求的“本原”。在杭州的“千课万人”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特级教师许卫兵执教的“李白喝酒”一课,以古典名题为依托,视角独特,价值厚重,意蕴悠远,诠释了“策略”思想特有的魅力,细细品鉴,犹若旷谷幽兰,清新脱俗,恰似静水流深,别具韵味,养眼,怡心,导行。  【片段一】“暗香浮动
期刊
一、教什么:備课过程中的难题破解  新课程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写作定位为习作,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统编本教材采用双线单元结构体制,一条线以主题单元的方式编排课文,一条线以语文素养和语文知识、必要的语文能力以及写作、综合性学习分成若干个知识点,由浅入深来编排。下面以统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
期刊
江西湖口,扼江控湖,自古以来即为军事要冲。湖口有石钟山,苍翠秀丽,当年苏东坡月夜泛舟绝壁之下,考证石钟山名称由来,批评某些士大夫“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虚浮学风,写下融叙事议论于一体的散文名篇《石钟山记》,至今仍警策人心。  湖口县金砂湾学校就在石钟山畔,校长江轶强秉承苏东坡求真求是的务实精神,积极推进大读写教学——教师从读经典、读专业,到读课堂、读学生,阅读引领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
期刊
童话类课文具有想象丰富、语言生动、情节奇妙等特点,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类课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学生丧失对童话学习的兴趣。下面,笔者以小学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误区一:学童话就是学对话  有位教师在教学《从现在开始》这一课时,考虑到童话故事里有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夸张的人物,而这些都集中体现在文中人物的对话,于是,这位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时立马让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