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阐述实践教学改革的背景以及目前高职计算机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基于“互联网+”从教学模式、资源库建设、教学评价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计算机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 计算机设计类课程 实践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C-0064-02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职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基于此,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高职院校应继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课实训体系,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本文拟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计算机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一、“互联网+”与“互联网+教育”的背景分析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互联网+”行动计划是李克強总理在201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而“互联网+教育”也让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各种改变,翻转课堂就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
高职教育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专业操作能力以及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而传统的高职教育还存在教学资源不均衡、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生源质量较差等问题,难以适应人才培养要求。高职计算机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脱离实际工作岗位的问题,让传统的高职教育问题更加凸显。运用“互联网+”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高职计算机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的局限,引入互联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实践项目内容,可以改善实践教学脱离实际工作岗位的现状。“互联网+教育内容”“互联网+教育体验”“互联网+教育评价”等基于“互联网+”的实践教学改革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增加学生与市场接触的锻炼机会、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应用能力。
二、高职计算机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都开设了计算机设计类课程,并且大部分的设计类课程都是职业主修课程,例如Photoshop图像处理、CorelDraw平面设计、Illustrator实例、网页设计、动画设计等都是设计类的职业主修课程。计算机设计类课程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信息技术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如教学案例或项目过于陈旧,专业课程不成体系,实践教学缺乏系统实践性、同类课程关联性,难以与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
(二)教学模式单一,个性化教学实施不到位。目前,高职计算机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对项目案例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对案例进行操作演示,然后学生模仿操作的模式。尽管在项目中融入了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但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不愿意自主思考;对设计类课程的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实际操作应用不足,大部分的操作是在进行模仿练习,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思考,也不利于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探讨。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而每一名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不尽相同,但个性化教学实施不到位。
(三)教学缺乏企业项目实践经验。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虽然高职教师也具有阶段性的企业挂职经历,但还是缺少企业项目实践经验,导致一些课程的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缺乏针对性,实践教学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有一定的距离,对于培养与企业岗位相适应的高技能型人才具有比较大的差距。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整合网络资源,提取与职业岗位相匹配的实践教学案例、教学项目等,通过教学平台上传与职业岗位相匹配的项目任务书、项目资源包、实践操作小案例视频等,并指导学生课前学习相应的视频、了解职业岗位所需任务知识、完成相应的课前简单小案例。课堂中,教师答疑解惑,学生完成课堂实践案例;课后学生利用教学平台巩固所学知识。以此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跨越时间空间,实现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对接,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见图1。
图1 基于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建设基于“互联网+”的职业岗位实践教学资源库。为了实现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对接,需要建设与企业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实践项目教学资源库。目前,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的网络化越来越普遍,可将互联网中网络化企业岗位需求及项目需求信息转为线下实践教学项目资源,网络平台转换为实践途径。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及案例,将项目分解整合,形成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资源库,使学生能够零距离接触企业资源。
(三)采取基于翻转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学生评价方式。翻转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下的评价应有别于传统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模式是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作业完成的情况、课堂出勤情况以及期末考试的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过程静态化、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方式主观化。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实践教学评价应采取多元评价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互评价和主观评价的相互结合。形成性评价由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组成,线上部分即为课前学习和课后巩固,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课件和视频、完成简单的作业以及参与交流讨论等;线下部分即为课堂内学习,包括实践教学内项目任务的完成和小组讨论等。终结性评价为期末考试成绩。相互评价是指通过学生在实践教学学习过程中的相互评价,根据团队协作以及交流研讨等情况开展团队成员的相互评价。主观评价主要是由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等给予评价。具体评价指标内容见表1。
(四)加强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实践教学型师资队伍建设。传统的师资培训更多是关注教师信息知识的更新,而对于教师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还是有所欠缺。在原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在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中,引入“互联网+教育”的培训,可以更加注重从教师“培训”到“发展”的转变,强化“+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专业”的培训,从而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有计划地加大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力度,加强校企融合,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变化、推进高职院校发展、促进高职学生就业的需要。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可以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对互联网上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建立适应岗位的实践教学资源库,达到转换学生学习主体角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实践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的效果,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实践教学环节评价方式的改变,最终达到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心毅,徐小辉.高职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优化及实践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2)
[2]智广玉.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课教学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6(13)
[3]傅翠玉,季文天,王贞.基于MOOC的高职软件专业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J].电子世界,2016(19)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基于翻转课堂的计算机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GXGZJG2016B066)
【作者简介】陶 荣(1981—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
(责编 苏 洋)
【关键词】“互联网+” 计算机设计类课程 实践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C-0064-02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职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基于此,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高职院校应继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课实训体系,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本文拟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计算机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一、“互联网+”与“互联网+教育”的背景分析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互联网+”行动计划是李克強总理在201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而“互联网+教育”也让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各种改变,翻转课堂就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
高职教育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专业操作能力以及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而传统的高职教育还存在教学资源不均衡、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生源质量较差等问题,难以适应人才培养要求。高职计算机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脱离实际工作岗位的问题,让传统的高职教育问题更加凸显。运用“互联网+”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高职计算机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的局限,引入互联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实践项目内容,可以改善实践教学脱离实际工作岗位的现状。“互联网+教育内容”“互联网+教育体验”“互联网+教育评价”等基于“互联网+”的实践教学改革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增加学生与市场接触的锻炼机会、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应用能力。
二、高职计算机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都开设了计算机设计类课程,并且大部分的设计类课程都是职业主修课程,例如Photoshop图像处理、CorelDraw平面设计、Illustrator实例、网页设计、动画设计等都是设计类的职业主修课程。计算机设计类课程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信息技术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如教学案例或项目过于陈旧,专业课程不成体系,实践教学缺乏系统实践性、同类课程关联性,难以与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
(二)教学模式单一,个性化教学实施不到位。目前,高职计算机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对项目案例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对案例进行操作演示,然后学生模仿操作的模式。尽管在项目中融入了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但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不愿意自主思考;对设计类课程的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实际操作应用不足,大部分的操作是在进行模仿练习,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思考,也不利于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探讨。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而每一名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不尽相同,但个性化教学实施不到位。
(三)教学缺乏企业项目实践经验。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虽然高职教师也具有阶段性的企业挂职经历,但还是缺少企业项目实践经验,导致一些课程的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缺乏针对性,实践教学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有一定的距离,对于培养与企业岗位相适应的高技能型人才具有比较大的差距。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整合网络资源,提取与职业岗位相匹配的实践教学案例、教学项目等,通过教学平台上传与职业岗位相匹配的项目任务书、项目资源包、实践操作小案例视频等,并指导学生课前学习相应的视频、了解职业岗位所需任务知识、完成相应的课前简单小案例。课堂中,教师答疑解惑,学生完成课堂实践案例;课后学生利用教学平台巩固所学知识。以此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跨越时间空间,实现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对接,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见图1。
图1 基于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建设基于“互联网+”的职业岗位实践教学资源库。为了实现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对接,需要建设与企业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实践项目教学资源库。目前,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的网络化越来越普遍,可将互联网中网络化企业岗位需求及项目需求信息转为线下实践教学项目资源,网络平台转换为实践途径。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及案例,将项目分解整合,形成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资源库,使学生能够零距离接触企业资源。
(三)采取基于翻转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学生评价方式。翻转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下的评价应有别于传统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模式是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作业完成的情况、课堂出勤情况以及期末考试的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过程静态化、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方式主观化。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实践教学评价应采取多元评价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互评价和主观评价的相互结合。形成性评价由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组成,线上部分即为课前学习和课后巩固,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课件和视频、完成简单的作业以及参与交流讨论等;线下部分即为课堂内学习,包括实践教学内项目任务的完成和小组讨论等。终结性评价为期末考试成绩。相互评价是指通过学生在实践教学学习过程中的相互评价,根据团队协作以及交流研讨等情况开展团队成员的相互评价。主观评价主要是由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等给予评价。具体评价指标内容见表1。
(四)加强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实践教学型师资队伍建设。传统的师资培训更多是关注教师信息知识的更新,而对于教师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还是有所欠缺。在原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在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中,引入“互联网+教育”的培训,可以更加注重从教师“培训”到“发展”的转变,强化“+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专业”的培训,从而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有计划地加大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力度,加强校企融合,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变化、推进高职院校发展、促进高职学生就业的需要。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可以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对互联网上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建立适应岗位的实践教学资源库,达到转换学生学习主体角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实践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的效果,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实践教学环节评价方式的改变,最终达到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心毅,徐小辉.高职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优化及实践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2)
[2]智广玉.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课教学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6(13)
[3]傅翠玉,季文天,王贞.基于MOOC的高职软件专业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J].电子世界,2016(19)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基于翻转课堂的计算机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GXGZJG2016B066)
【作者简介】陶 荣(1981—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
(责编 苏 洋)